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关于重阳节读后感

关于重阳节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01-07 19:51:25

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读后感,王维我想对你说

街上鞭炮声连续不断,这儿响完了,那儿又开始,“劈哩啪啦”地响个不停。大街上的人三内个一群,两容个一伙,小孩子便偎依在妈妈的怀里……欢声笑语洒满了大街。每个人头上都插满了茱萸,带着香浓的菊花酒,和亲人们一起去登山,他们可真幸福啊!真羡慕他们啊!看到这种情景,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在山东的亲人们,记得上一次过重阳节的那一天,我和家人都佩带着茱萸,带着冒着香气的菊花酒,在路上说说笑笑,开心极了!我们终于登上了对面的那座山坡……
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发现,来来往往人山人海的大街空无一人,可能都去登高了吧!只有我,还在空荡荡的大街上走来走去……

㈡ 重阳节的传说读后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1] 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㈢ 读后感:写在重阳节之后

[读后感:写在重阳节之后]

重阳节的第二天偶尔看到张惠雯的《垂老别》,写的是在太平年代下王老汉晚年的悲惨生活,不仅潸然泪下,读后感:写在重阳节之后。即可恨王老汉两个的儿子媳妇的自私无德,又可叹我们国家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

小说的题目应该取自杜甫《垂老别》,在杜甫笔下,主人公因为战乱,膝下子孙均已战亡,不得不泣别老妻去应征。“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棚室居,塌然摧肺肝”。

文中的王老汉和老伴拼尽一生心血,帮助俩个儿子成家自立,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落得无立锥之地,只好在野地里搭了间小泥屋艰难度日。老伴死后窝棚也被风雪压塌,而比风雪更无情的是,俩个儿子把他当做累赘包袱一样推来推去。最终王老汉在垂暮之年,以老迈之躯,无奈悲凉地背井离乡。造成王老汉悲剧的不是战争,不是贫穷,而是在现实利益操控下的人心的荒芜、亲情的凋零、良知的泯灭。我们的社会在GDP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去节节败退,我们正得到着并失去着。

小说以第三人称方式来描述王老汉和他的心理活动,就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充分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而产生强烈的同情,读后感《读后感:写在重阳节之后》。王老汉不愿自己成为儿子们的“累赘”,不愿他们的家庭为了他而起纷争,所以他面对任何人都诚惶诚恐,陪尽小心。他的心里又充满了无限的凄凉辛酸,最典型的情景,他在二儿子家的沙发上卷缩了一夜无眠,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联想,回忆,幻想:童年时妈妈送给他一块热腾腾的馍馍;青年时浑身冒着汗拉着父亲去求医;明天即将发生的兄弟反目;已过世的老伴的满面愁容;出门自己偷偷死掉的大黄猫;可以寻死的光秃秃的林子……人生的温暖与冷落,欢欣与悲苦,眷恋与诀别,万千的滋味煎熬着主人公和读者的心,不由得你不泪如雨下。

最后王老汉决定以不辞而别的方式离家出走,出走前他来到老伴的坟前添上一把黄土,陪着上学的小孙子走上一段,以及最后对老牛的细细叮咛,直看得人塌然摧肺肝。

小说以一句“不能怕走路,路还长着呢,多着呢。”结尾。让读者似乎看到一个年迈老人疲惫苍凉的背影迈着沉重迟滞的脚步渐行渐远。如一根现实的长鞭抽打在每个读者心上。

〔读后感:写在重阳节之后〕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㈣ 重阳节的传说讲述了什么赞扬了什么

桓景的故事。抄
人们把九月九登高袭避祸、恒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㈤ 读后感四年级三百八十字重阳节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预祝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快乐,长命百岁!都说家有一老赛过一宝,现在才明白其中道理,家里的老人让你想想就感觉温馨也生出对家的无限依恋,每当夜幕降临,畅游车河时,万家灯火中总有一盏灯是属于你为你而留,心中顿有暖流缓缓淌过…… 这个重阳节快到了,想起我的奶奶和姨婆还有爷爷,希望他们在天堂里快乐安康!经常会想起他们,很少会梦到他们,相信他们在那里一定是快乐安好的在我还是个毛毛头时,奶奶把我接回来,和姨婆一起把我带大,我的童年考试吧无虑,她们对我宠爱有加,特别是姨婆对我偏心偏得来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遗憾的是她们一天我的福也没享到,在我还没开始工作赚钱她们就都走了,虽然这些年我总是尽我所能为她们做佛事,总弥补不了心中的缺憾……到现在还记得姨婆看到我就说阿囡啊……放学后每天偷偷给我买奶油小方还叮嘱不能告诉表妹……过年奶奶为了劝说我去表姐家作客需要先答应我的条件---买连环画外带拷扁橄榄,我才同意去的……奶奶做的五彩圆子,青团,松糕……在我的记忆中那是空前绝后的美味随她一起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抓紧时间,多陪陪家中的老人,陪他们多聊聊,哪怕多一个电话,以后都会少一个遗憾……

㈥ 求重阳节的来历观后感作文一篇

and he always text to his friends or received so many sms.More is answer some calling what make us can't learn attention at blackboard.
I have two suggestions.First,prohibit used mobile phones in the school.the second is if you need bring it in the school,must be shut down ring the class.

thanks

my sincere

Li Ping

阅读全文

与关于重阳节读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怀孕怎么躲过内职体检 浏览:10
老年体协活动经费方案 浏览:745
上海法官退休年龄 浏览:83
164岁长寿老人 浏览:542
重阳节江西庙会 浏览:671
老年人微信名男 浏览:750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书法字 浏览:945
老人躺不平如何做ct 浏览:633
孝顺父母的背景照 浏览:494
养老保险和医疗不一样 浏览:514
北京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电话 浏览:469
普通农村老人过世要花多少钱 浏览:9
端午节跟父母说什么 浏览:183
老年人焦虑症的治疗该如何进行 浏览:284
重阳节的人物及来历 浏览:107
重庆长寿区元祖 浏览:526
长寿花水泡不生根怎么办 浏览:179
女兵体检怎么体检 浏览:275
体检表的职务怎么填 浏览:128
退休了还扣社保 浏览: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