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登山绘画大全

重阳节登山绘画大全

发布时间:2021-01-07 17:28:46

重阳节有什么习俗绘画记录

重阳节有什么习俗绘画记录

(示范,仅供参考)

1,重阳节(观菊花)

绘画记录 如图

㈡ 儿童重阳节画画。

重阳节就是登高,赏菊花,还有孝敬老人,踏秋,吃重阳糕,这些,你就搜下重阳节的习俗 画这些 找找 资料什么的 在网络一下相掘如关的图片 我找了几张 可以参考

重阳节启备,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4]”九'在数字中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5]。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判旁启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㈢ 求一张重阳节登山照

如今“装模作样”照相、插茱萸、喝菊花酒、等习俗淡没了,放风筝、转风车、吃菊花糕、登高爬山的习俗仍盛行。古人说的“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和登高”习俗,四样流传到现在剩下两样。大概因为现代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不用佩茱萸防虫防蚊,消毒除疫了;喝菊花酒不符合现代人健康饮食观念,再说想喝酒的人,也等不及到重阳才喝一次酒。因而只剩食蓬饵和登高爬山,实是在情理之中。

那么,“食蓬饵”是什么东西呢?《说文》古籍云:“饵,粉饼也。”饵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和黍米粉两种,黍米有黏性,两者和合,郑玄的《周礼.天官.笾人》说:“合蒸曰饵。”黍为五谷之长,黍在古代是待客与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隋书.五行志》记述的童谣中唱:“七月割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在中国节俗中,节令食品往往占有特殊的位置,人们总是以岁时节日作为向神灵献祭的专门时间,新收获的食物自然是最好的祭品,用新收获的黍稻做的糕点是重阳秋祭的祭品,也是民众分享神惠的时令佳品。因而,唐人重阳食糕称麻葛糕,宋时已习称“重阳糕”。由于糕面有多种装饰,重阳糕在明清以后多称为“花糕”。糕在汉浯中的谐音“高”,糕就成为“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

深圳人许多是由中原分别经粤北、粤东再辗转迁徙过来的,也带来北方以及岭南各地重阳节吃菊花糕的习俗。菊花糕主要原料为糯米粉、白沙糖和猪油搓匀蒸熟,简单易做,软韧香甜;大小如铜钱,糕边压齿印,形如菊花。其实,旧时吃菊花糕是真正用菊花做的。因为古人笃信菊花“辟邪”、“长寿”。《本草纲目》:说“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霜雪,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古人从菊花能散风、解热、平肝治病功能,引伸到益寿延年,《风土记》说“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神仙传》说“康风子服甘菊花、柏实散,乃得仙。” 唐代更有“无菊不重阳”之风。人们从九月赏菊、头上插菊、香包藏菊、发展到喝水泡菊、做菊花糕、酿菊花酒,从追求怡悦身心,到追求健康长寿。民间流传上千年的饮菊花茶之俗,盖源于此也。

深圳人重阳节的另一个习俗,就是盛行登高爬山。

民间传说登高的原意,在于躲避灾难。农历九月,已步入初寒,人们不仅在萧瑟秋风中感受到季节的冷暖变化,而且在夏冬时气的升降中,稍不适应,则会感染风寒。这样,重阳时节在古代被视为危险的时期。在神秘的阴阳观念居支配的年月里,九九重阳,意味着阳数的极盛,凡事盛极必衰。因此,九九重阳之日,有如五月五日一样是令人生畏之灾日。古人为了避开这一不吉之日,就采用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行为,以外出登高野游的方式,脱离有可能发生灾祸的日常时空。在古人那原始的信仰里,认为由室内到室外的空间移动,即能化解生存的危机,这种登高避祸的方式,在古代节俗中常常出现,有如正月十五登高等。登高习俗可能最初起源于居住平川的人家,凸显于平地的高山,在原始居民观念中属于神奇之地,登临高处,意味着接近了天神,因此也就易于获得福佑;这种登高习俗,后来随着人口的流动而传播到全国。

九月重阳,秋高气爽,登高极目,无限风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描绘重阳登高之诗句,最为脍炙人口的数李白的“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岑参的“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邵大震的“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等等。深圳古人重阳秋日也有游梧桐山、羊台山、福永凤凰岩等名胜,然后诗兴大发的。现选录一首清康熙《新安县志.艺文》记载本邑知县郑文炳大人的七律诗《秋日游凤凰岩》:

“浮岚飘渺留芳迹,远隔尘环开绝壁,烟光一片接沧溟,万仞芙蓉削天碧。奇情胜概近蓬瀛,石室玲珑紫云盈,松风涧水调丝管,瑶草琪花照眼明。凤翔千仞周八极,一览德辉暂栖息,轩翥宁同凡鸟群,文采欲绚青山色。何时振翼五云边,梧叶秋风漫自怜,只今佳气复缭绕,丹穴应知胜昔年。登临竟日穷幽境,惊风飒飒轻裾冷,菊丛缀玉带晴晖,古峡寒潭照秋影。徘徊展眺物华新,脚踏芒鞋破绿茵,扶筇直上飞云顶,举手不觉摩苍穹。醍醐漫倒和烟吸,带醉狂歌山鬼泣,达人对镜须旷观,牛山何必空于邑。仙岩灵秀岂寻常,英髦接踵争翱翔,赓歌杂还叶韶华,群羡海邦多凤凰。”

200多年前,除了我们的县太爷秋游凤凰岩外,还有布政司祈顺登高梧桐山,留下古诗《梧桐山》;本邑知县黄成元游蛇口南山,写有七律诗词《赤湾晚眺》等。

㈣ 重阳节登山有什么含义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 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 阳”。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

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㈤ 重阳节画什么好

重阳节可以画菊花,也可以画登山图。这些都是比较应景的。

㈥ 重阳节的手抄报上画什么图案

重阳有放纸鸢,赏菊的习俗,所以可以画纸鸢、菊花

㈦ 重阳节老人们登山的图片

你要这个干吗?

㈧ 重阳节登山有含义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 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 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 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 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㈨ 重阳节怎么画

把重阳的风俗因素整合,加上一些想像,画面要丰富饱满一些。。

㈩ 重阳节小报怎么画画、、、要图的!!!

重阳节是老人节,也是登山节,画图的内容可以是秋天的山,其中有老人、夕阳、小朋友等。

暂进没有现成的宣传画。下面这幅七十年代的宣传画倒是很富于重阳节的诗韵。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登山绘画大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敬老院服务质量指南 浏览:849
长寿区共有多少个街道 浏览:928
多少岁该离开父母 浏览:288
商业养老保险那种好 浏览:41
孝敬父亲词语 浏览:847
体检心脏有点肿大是什么意思 浏览:224
亭湖区老年活动中心 浏览:691
老年人社保人脸认证怎么认证 浏览:486
大同36年养老约多少退休金 浏览:910
老年人冬季身体发痒怎么办 浏览:346
有卖养生桶的吗多少钱一个桶 浏览:892
南京工地免费体检有哪些 浏览:851
母亲体检哪些项目最重要 浏览:278
养老保险删除欠费怎么找回 浏览:621
祁东有多少养老公寓 浏览:189
老年人热血 浏览:808
2020广州重阳节有什么活动 浏览:137
父母不求儿女为家做什么 浏览:96
底层农民怎么申请养老保险 浏览:906
一个老人一年花费多少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