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孝敬父母,父母关心下一代的文章
尊敬的父母:你们好!
我想,对父母最大的帮助莫过于帮助他们孩子的生命顺利成长!作为父母,我和你们有着惊人的一致的想法。
一次,儿子的几位同学来家吃中午饭,我先生讲述了一个古希腊的传说:有四扇门,分别通向智慧、财富、幸福和健康,条件是你只能选择一扇门,而放弃其他门扉。故事还没讲完,三个九岁的男孩和一个九岁的女孩就一起讨论了起来。很快,他们得出自己的答案:他们都选择了第四扇门——健康之门。我和先生问:为什么?儿子说,我本来就拥有智慧,我可以用我的智慧创造财富,也可以把握我的幸福。但是健康却不是完全能把握的,因为个人的力量有时是不能及的。男孩们肯定地点头,女孩说:我也这样认为。
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同时拥有这四扇门里的东西呢?问题的关键是你如何帮助您的孩子达成这些。您看,我们做父母的在愿望上是如此的相似,但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
愿望和现实之间,有一段漫长的空间距离,这个距离在时间上有18年之久,而最艰难的是头6年。
现实情况是你现在就能判断出,一个孩子的未来会拥有什么。
我举几个例子由你来判断这些孩子将来能获得什么。
例一:
一个孩子在沙滩上玩耍,他修了一个长城,还有一个城堡。老师问:没有骑兵吗?孩子指着说:在这里。他手指的方向是城堡。老师问:城堡怎么没有门?他答:骑兵他们害怕,不敢出来。
这个没有门的城堡是孩子精神上的避难所,孩子根本没能建立起安全感。生命的最早期,安全感是儿童最需要的。父母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未能给他建立,您又如何让他去赢得那四样东西呢?
例二:
“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孙悟空”
“我也叫孙悟空”
“不许你叫孙悟空”
动手打,边说边打,“我要打死你,我爸爸很厉害的。我叫我爸爸用鞭子打死你……”
常在家中接触暴力,父亲是权威的象征,自我未形成,心理能量弱——这就是我们可以看见的留在孩子身上的映射。
例三:
男孩子做在凳子上,吃大拇指,老师过来问:“你想不想和小朋友一起完?”啪,一巴掌打掉老师的眼镜,说:“我是警察,我爸爸也是警察,我们全家都是警察。”
这是一个对成人世界有着巨大的恐惧和敌视,精力都放在防御上的孩子。
例四:
一个6岁的男孩来到学校,几天后,他母亲问我怎样帮助他的数学心智,我说,他可能一生都不会拥有这样的心智了。在我的观察中,男孩的数学心智根本就被破坏了,或是说在建构的过程中出了问题了。现在这个男孩14岁,初二,数学一塌糊涂。举这个例子是想说0~6岁是建构心智的年龄,如果在这个阶段未能建立心智,又用什么去吸收知识呢?
所以一生的成长关键在头6年。如果头6年出了问题,后6年改变的机会就会很小,再过6年去寻求改变,那几乎就是奇迹了。因为既然做父母的能造成6岁前的问题,6岁后的问题一定是顺理成章的。一群四年级的孩子们讨论父母,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成人是不可改变的——多么本质的评价啊!
再回到例子里的那些孩子身上吧。这些孩子的共同特征是:无法将注意力投放到心智形成上。原因自然是多种多样的。部分孩子将精力放在个人早期成长的基本需求上,部分孩子把精力放在了对环境的防御上。基本上是这两种,而这不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本质上来讲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成人。我举例并不想让您从例子中判断您的孩子,而是期望您把握原则。原则总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适用的。
因此,我同您共同分享的第一个内容是:如果您愿望很好,您就必须关注孩子成长的法则,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爱。您必须知道0~3岁、3~6岁、6~12岁、12~18岁的孩子在生理、心理、精神上是如何成长的,对您的孩子什么是最重要的,把0~18岁看成一个连续成长的过程,这非常有必要。例如:如果您不能在0~6岁给您的孩子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我很难想象一个把大量精力放在获取这些基本需求,放在防御和敌对中的孩子该如何建构他的自我和心智,同其他正常的孩子相比,他几乎没有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一过程,也因此丧失了将来做成人所需的基本的能力。所以,至此以后的一切都是枉然的了,而此时您也许认为知识才是对孩子最重要的,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因为您很快会发现,您的做法严重时甚至会让孩子自闭。
所以建议是:您必须了解,才能给予。
第二个问题是:您必须了解和明白的是教育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种文化。这很重要,否则您就达不到您的目的。例如:中国文化导致绝大多数的父母认为,从小就学所谓的知识是最重要的。实际父母这样的观念来自于自身的不安全感和社会也没给人带来安全感的焦虑。其中也包括对爱的不同看法和理解。教育文化像一个巨大的洪流,在这种文化中有对未来的恐惧、巨大的不安全感、不信任和急功近利。如果您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就很容易被这洪流冲着走,对于孩子漫长的成长来讲,您将可能无法扮演一个帮助他、陪伴他慢慢成长的角色,而是孩子的施害者。
第三个问题是:您必须解决您自己的问题。那些有暴力的孩子父母必有暴力的一面;那些没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也必缺乏安全感;那些寻求关注和无法同他人相处的孩子,父母也必定是这样。您无须告诉您的孩子应该怎样,您要做的是改变您自己,不让您自己成为您童年的俘虏,最终不让您孩子成为您童年的俘虏。您必须改变您,再改变您,让您的生活建构起真正的品质,让您的精神更加积极和愉悦。
我和无数的妈妈一样,由自己带孩子。首先我要说的是带孩子很累,带出一个正常的孩子一定是苦多于乐,照顾孩子每时每刻的艰辛是不必多言的,但您还是情愿拥有孩子。我问一位妈妈,她说:“如果让我再选择,我还是要选择孩子。他让我成长,让我努力工作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阶层;让我的意识不断升华,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为了他,我必须注意我的语言、行为,我必须把我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长期的积累,那些良好的品质就固定在我的身上。当然,我还必须思考现有的很多问题。关注他每月的成长变化,排除谬误,保证他的成长不偏离那条道,我又被推到了独立、判断、思考的道路上。没有他,我会很懒惰,而乐于享受生活。他迫使我成长得很累,但共同成长给了我喜悦。”她爱她的孩子,问题的关键是,她会爱她的孩子。这一点是我最应该同您分享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说自己爱孩子,但是当您问她孩子的情况时,她几乎是一无所知。愿望是爱孩子,行动却是不付出,这不是爱,只是爱的情绪。大部分父母往往都是透过孩子爱自己。
第四个问题,大概也是最难以做到的问题:把“爱、自由、规则”给予孩子。实际身为父母,如果您正常成长过来,您就天然拥有了了解孩子的能力,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几乎都不是。我们可能根本无时间去了解孩子,最直接、最省力的方法就是给予孩子“爱和自由”以及“规则”,您的孩子就有了基本成长的保证。因为自由保证了孩子心智成长的空间,给了孩子智能;而爱给了孩子心灵;规则节约了孩子和您的人生成本。
爱和自由的基本保证是规则,规则必须是大家遵守,只要往前迈一步,规则就替代了权力——也就是父母制。这就是规则的意义。规则是:一、尊重他人;二、尊重环境;三、尊重自己。这个规则适用于0~6岁,规则将儿童从权威中解放了出来,也建立了极为良好的个人准则和社会准则,是未来的基础。
B. 父母很关心我们.我们要孝敬父母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因为父母很关心我们,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
C. 作文400字以上:在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尊重老师、关爱他人、助人为乐,还懂得了珍惜
我懂得了诚信
走过了十四年无忧无虑的岁月,也曾后悔往昔没有记下那些轻轻巧巧的脚步。但有一点是我始终未敢忘记的,这就是父母从小叮咛到大的一句话:“做人要有诚信。”
少不更事的时候,父亲就常对我说:“人活于世,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二字。”年幼的我尚未完全懂得这两个字的意味深长,只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年纪稍长后,我才对“诚信”有了一些体会。
诚信,就是与朋友约定后,准时准地风雨无阻地赴约。
诚信,就是答应别人的要求后,尽力而为直至实现承诺。
诚信,是兑现诺言后,对方脸上绽放的微笑。
诚信,也是达成心愿后,自己心中升起的满足感。
噢,这就是“诚信”。我已懂得了它。
这时,我已由一个奔跑嬉闹的顽童成长为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
所经历的“诚信”又有所不同了。
在三好生选举的过程中,有人丢掉了“诚信”,然而却在固守“诚信”的“凡夫俗子”面前趾高气扬地捧走了荣誉。
在紧张的考试中,有人丢掉了“诚信”,然而却在固守“诚信”的众多考生面前轻而易举夺得了高分。
我开始迷惘了。
我不知道“诚信”之于我们这些奔向未来的学子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东西?我把这些话喃喃地讲给自己的影子听,让一两声轻叹辗过我自己的天空。
我退回到了自己的领域,用有色的眼睛观望身边的世界。
突然有一天,送报的工人因晚到了十分钟而轻叩我的家门连声道歉。望着他被雨水打湿的面颊和正在滴水的雨衣,再看着手中干干净净的报纸,我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诚信”,就在我的身边,它蕴藏在我身边的点点滴滴之中。只有那些同样有着“诚信”之心的人才会感受得到。
只有经历过的一切,才是真正拥有,才是生命无可动摇的显示。
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父亲的那句话,我真正懂得了“诚信”。
诚信是金。
我懂得了他乡月也明
离开父母到小城去求学,时常想家,想念家中的父母,因此也时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小城的月,很美,但总磨不去我的传统观念——月是故乡明。但是,在那个令人心醉的中秋夜,观念却转变了。
北方的夜来的真早,晚饭时分天空就暗了下来。心情很糟,独自在宽宽的操场上徘徊,当月亮升上天空的时候,伴我徘徊的还有这异乡的月,云在高高的天际撒下漂渺的纱,隔绝了我们的距离,银盘似的月朦朦胧胧的,让有感到弥漫在空气中的离愁与思念,连呼吸中都有着彻骨的凉,愈发使我惦念家乡的月:那一定是一轮很圆很亮的朗月,亮的透明正如一块晶莹的温玉,照得人暖暖的,给人以安逸的感觉,尤其这是中秋的月啊!此刻的父母肯定是在望着明月,掂念着我呢!……
刺耳的铃声打破了校园的静,呼唤着我去上课,我极不情愿地拖着双腿挪向教室,推开了千斤重的门。忽然一阵暖风夹着清香冲入鼻腔。那香既熟悉又费人琢磨。同学们早已在用功,并没的谁注意到低头的我,走近座位,书桌上面一种渴望的东西映入我的眼帘,两块金黄的月饼。中秋之夜还有不记得我?!霎时间,一股暖暖的热流从心底涌起,直冲商酸痛的眼秀,眼前的景物模糊了。
放学时,同学的举动,更震憾了我。
一向寡言的同桌像要做什么大事似的,开了口:“洋,今天是中秋节,到我家不把,好吧?”
望着他真挚的脸,压抑的感情冲破了束缚,只觉得嘴角咸咸的,为了保持我可怜的面子,还是扭过头,颤声道:“不”,谢谢。“然后匆匆消失在群中。
清爽的秋风拂过脸庞,仰起头,云早已散了,月亮绽出深情的笑容。啊,他乡的月也这样明。
我懂得了感恩
孟郊的《游子吟》几乎人人都能吟得出来,而这里,我也要献上自己对爸爸妈妈的一片心意。
三月,是关爱长辈月。历经十二个春夏秋冬,我才明白:爸爸妈妈给我们付出得太多太多,而我们的回报则少之又少。体会父母的爱,从来都是从容淡定的。因为它自然得象空气,令人难以察觉。不知那天起,蓦然发现,岁月的痕迹已在爸爸妈妈原本年轻的脸上此起彼伏,我惊觉:我是一个粗心的儿子。从现在起我要为他们分担忧愁,我要用行动告诉他们,你们的儿子会因为你们而长大。
今天是星期天,为了一个“远大理想”,昨晚熬夜完成了大部分作业。我从睡梦中醒来,阳光已经调皮地抚摸我的脸,暖暖的,痒痒的。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对着阳光发誓:我要做个久违的小主人。
今天的目标是清扫客厅卫生。我先动手把茶几上、电视机旁、电脑桌上和沙发上那些凌乱不堪的书放在一起,并把它们各归其位。在整理书籍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多书都是因为我的随手乱放的坏习惯,而显得杂乱无章。换在平时,整理工作都是妈妈的责任。我在心头发誓: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少给父母增加负担。接下来,我就要对付那些灰尘了,我拿起拖把,一会儿这里来个“横扫千军”,一会儿那里来个“铺天盖地”,许多灰尘全都见势不妙,仓皇而逃。转眼地板亮得能照出影来。清理卫生死角是最难办的了。电脑桌底下,沙发底下,门背后和橱里的角角落落都堆积着成千上万的灰尘,我立志让爸爸妈妈感动一下。于是,我便拿起一块抹布,转挑那些难擦的死角,认认真真地擦起来。可因为我平时不怎么做家务事,所以没有经验,不一会就败下阵来,而那些灰尘却还是“活力十足” ,仿佛要在那些死角“安营扎寨” 。我想,我又怎能被那些灰尘打败呢?我灵机一动,拿起抹布,把顶部弄小,然后对准地方细细擦,一遍、两遍……灰尘果然被我擦掉不少。清除了卫生死角,顿觉浑身轻松。可发现镜前的我俨然成了个大灰人。
帮大人做家务,心里感到特别愉快。因为,我的行动使爸爸妈妈心里感到温暖,受到感动。从他们眼里我读到了赞许。也许有人说:“我们平时要管学习,没有时间使长辈感动。”其实,感动是心灵的碰撞。有时,一件小事,一个举动,一句话都会让他们感动。所以,让我们用心去听,用心去做,尽自己所能,向长辈送上自己最真的一声“谢谢!”。
我懂得了宽容
以前,我是一个比较爱计较小事的孩子,可有件事让我懂得了宽容。
一次过大礼拜,清早我一起床,心里就高高兴兴的,因为妈妈今天要带我去吃肯德鸡,这时“叮铃铃、叮铃铃”电话响了,我赶忙去接:“是二姨呀!啊!什么?表哥要来?哦,我知道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我的房间里,本来挺好的情绪又被他打乱了,因为我和表哥有点和不来。
我和妈妈、二姨、表哥来到了肯德鸡店,不一会,妈妈就把香喷喷的肯德鸡端上来了,“真香呀!好久没有吃了”,我情不自禁地说。看到妈妈要了这么多,我心里想:“要是表哥不来,这些都该我自己独吞,多好”。“妈妈,这肯德鸡是你花的钱吗?”妈妈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没有言语。我们逛完商店后,就回家了。不知什么时候,表哥走进我的房间看起了我心爱的漫画书,我走上去,毫不客气地从他的手中夺了回来,说:“这是我新买的漫画书,你看什么看。”表哥看了我一眼,说:“真小气,一本书都不让看。”“就不让你看。”说着,我气极败坏地把漫画书的首页撕成了两半。爸爸听见了我们的争执,赶忙跑过来,把我拉到了其它房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哥哥,哥哥来到咱们家,就是客人,你是一个男子汉,应该有一个宽容的胸怀,你到别人家,如果他也这样对待你,你高兴吗?”紧接着,妈妈也推门进来,重重地训了我。听了他们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后来,表哥不太高兴地回家了。表哥走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确实做错了。这件事已过去很长时间,虽然撕坏的漫画书已粘好,却有了一道深深的裂痕,但这条裂痕却教给我了做人的道理-------同学、朋友之间缺少了宽容,就没有了友谊,人应该有一颗宽容红亮的心。
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漫漫人生,我从懵懵懂懂的孩子长大成人,必经历许多或辛酸坎坷或幸福欢乐的往事,虽然大多是都随岁月的流逝而渐进遗忘了,但有那么一件让我刻骨铭心的感动非但没有被时光尘封反而随着记忆的堆积越加凝重和突显了,这曾是父亲给我的,做人的道理……
在我7岁时,邻家有个比我大很多的姐姐,天生智商低下,就是我们诉说的弱智。大家都管她叫傻大姐,时间长了,也不足为奇。她每天站在胡同口,凝望过往的行人,她总是沉默,眼神有些涣散。那时我像所有小学生一样,每天放学期盼着写完作业和朋友一起玩耍,我们常在胡同里迎着呼啸而过的风奔跑,有掠过嘴边的灿烂笑容。一个周末的傍晚,我和同学在院外的一棵大树下玩捉迷藏,正玩得高兴,有个朋友跑在前面,一个疏忽,不小心撞在了“傻大姐”的身上,顿时大家一阵的惊慌,而后有人怪声怪调地叫了句“傻大姐”,我们从惊慌一下变成了开怀大笑,边笑边跑,而“傻大姐”呢,踉跄地在后面追着,为了潜意识中的一点尊严,边哭边追……边追边哭……
这时是父亲从家中出来叫我吃饭,看到我……不由分说地一个耳光重重打在我脸上,掐着我的胳膊把我拎回了家,任凭我哭泣、喊叫,他坐在床边默默地抽一颗烟,许久没有说话。之后他把我叫到他的书桌边,我一面频频啜泣着,一面听着父亲的话。“孩子,你还小,有很道理你不明白,所以爸爸要告诉你,告诉你无论何时都不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无论何时都不能践踏别人的尊严,无论何时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又是许久的沉默,我低声说到:“我知道了,父亲”
父亲的谆谆教导在那时对我而言或许只是一畏地奉行而已,然而,在多少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在那样幸福的时代,我曾做了一件多么愚蠢多么令人厌恶以至于让我终身悔恨的事情。也是那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使我从此变为一个既尊重别人而又赢得别人尊重的人,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平坦,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阳光明媚。
我懂得了珍惜
我珍惜过许多美好的事物,但却从来没有珍惜爷爷给我的爱。由于父母工作忙,从小我就跟着爷爷,我的一切都是爷爷操持着。冬天,河水冰冷刺骨,年过六旬的爷爷却要提着大桶的衣服蹒跚地走到河边,用苍老无力的手去洗那一一件脏衣服,而我却偎在温暖的火炉边。
后来由于升学的缘故我离开了爷爷。因为孤独老人想了我,想起了这曾经与他朝夕相处的孙女,要我经常去陪他。可每一次我去了之后,却只知道吃爷爷留给我的好东西。对于爷爷提出的陪他散步的要求却不能让他满足,爷爷的念叨我更是心不在焉地听着。心里却在寻找各种理由以便尽快离开,任凭身后爷爷的叹息声孤零地飘荡……
那时候我从来没去想一想,爷爷为什么把好吃的尽留给我,自己却舍不得尝一点?当我掉进泥水里,是谁把我背回家百般呵护?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是谁给我家的温暖……在那时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是应该的。直到有一天,爷爷那慈祥的面孔凝固了起来,深邃的眼睛永远闭上的那一刻,我才陡然意识到自己失去了许多重要的东西一一一份再也体会不到的关心、一份再也得不到的爱,我这才明白由于自己的幼稚与自私没能理解和善待那天底下最无私的关爱。
爷爷永远离我而去了。我想补救过去的过失,多陪他老人家散散步,说说话,可谁又会给我这个补救的机会呢?
不懂得老人给我这份关怀和爱护是我毕生的悔恨,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拥有的时候不觉得他的可贵,但当他失去的时候才知道拥有时候的幸福”。我就偏偏验证了这一句话。
人人都有“尽黄昏”的时候,爷爷的爱我已失去,但我懂得了尊敬、爱戴,尊敬爱戴普天下所有的老人;我懂得了珍惜,珍惜普天下老人的爱。我惟有珍惜老人以及即将老的人给的爱,我的心灵才能得到一丝的慰藉。这样我的黄昏才能不会黯淡、寂寞。
愿爷爷在九泉之下少一份叹息,多一份欣慰。
D. 自己是怎样关心父母 孝敬父母的
我的话,就是把我妈拉进我的世界。教她玩微信,玩游戏,玩电脑。目的就是专让她了解现在属的年轻人,就是不那么认同也能了解,也知道有那么回事。因为我妈三个孩子(包括我)都出去读书了,不是在外市就是在外国,她经常一个人。我就让她多出去玩,多走走,她自己也不怎么闲得下来,会出去逛逛。忙起来很久才打一次电话,但每次都聊好久。都是说最近发生的什么事,也让她说说自己发生的事。有时候难过,不开心也找她说,我个人觉得那种报喜不报忧的观点不是特别好,生活肯定不可能一件难事儿都没,你说一说,反而自己舒服了,然后你妈也觉得高兴。我常和她说,我本来好难受,你一听电话我就啥事儿都没了,乐得她。我希望以后不和她住一起,但是住的很近,她有她的生活,我也有我自己的,常常串门儿,关系永远不变,就算变了也是往好的方向变!妈比我爱你摸摸大(づ ̄ 3 ̄)づ
E. 一年级作文如何关心和孝敬父母
感谢是一种温暖的情感,象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轻轻吟唱着,在心与心之间传递着人世间最纯最美的讯息。
我最最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是他们用博大的胸怀与深沉的爱包容了我的一切优点与缺点,慷慨地送给我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空间,让我伸展开双臂,拥抱我想要的生活。
我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力。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下无忧无虑地度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飘雨落雪的时节,他们为我撑起一把温情的伞。
少年的时光伴随着求学的喜怒哀乐,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的欢乐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烦恼而愁在心头。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着我有一个好的成绩,将来有一天,他们的女儿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过更好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父母的愿望实现了:终于有了一个属于我的幸福美满的家。
父母笑了,而在这由衷的笑容里,我却看到了父母额头不知何时爬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鬓角也多了缕缕白发。
父母的心中依然装满了数不清的牵挂,牵挂着女儿,牵挂着他们的小外孙。于是,为了我的工作,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父母在他们已近六十岁的年纪里,又做起了外孙女的“老保姆”,看着外孙女如童年时的我一般聪明乖巧的样子,父母满足地笑了。只是,他们已不再年轻……
我感谢我的父母,当我已不再年少,当我悄悄地数着父母头上的缕缕白发,当我轻轻地抚摸父母脸上的道道皱纹;
我感谢我的父母,当父母已不再年轻,当春去秋来父母无声的爱依然陪伴在我的旅程,当父母慈祥的双眼装满了数不清的牵挂与温情;
我感谢我的父母,当我初为人母用满心的关爱去呵护自己的小宝宝,当我轻轻地为女儿唱起那首《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终于明白:
是我的父母,给了我整个的世界!
我感谢我的父母。
F. 想一想自己是怎样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写出来。一年级语文题
我们晚上应该帮父母洗洗脚,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刷刷碗,拿东西
一年级作业写简单点,比如帮妈妈刷刷碗
扫扫地,帮奶奶收衣服之类的小事情都可以
G. 一年级小朋友怎样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写出来
给父母洗洗脚,按按摩,干干活
H. 孝敬父母,忠于配偶,关爱子女,维护家庭和睦;怎么理解
就是要在家孝敬父亲和母亲,对于配偶要忠诚,一生只爱他,关心爱护自己的子女,维护家庭的和谐,不吵架
I. 有关一年级关爱老人孝敬父母的短文
我们生活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可有些家长只爱护了自己的孩子,却忘了曾经他们也是在这样的关爱下成长的。他忘了小时候的温暖小时候那快乐的童年。
他们不关心他们的父母,他们认为父母是他们的包袱,孩子是他们的希望。可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举动会给他们的孩子带来怎样的思想?到最后吃苦的还是他们啊!孝敬父母我家就做得很好。外公外婆奶奶天天乐开花。爸爸妈妈们和我一样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关爱老人,为他们建设爱的大厦。
J. 想一想自己是怎样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写出来。一年级语文题
我们晚上应该帮父母洗洗脚,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刷刷碗,拿东西
一年级作业写简单点,比如帮妈妈刷刷碗
扫扫地,帮奶奶收衣服之类的小事情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