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爷爷奶奶重阳节快乐 手工小班教案
设计意图:
水果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它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在各地的水果市场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水果,且取材方便,它的种类很多,比如:苹果、香蕉、梨子、橘子等。根据小朋友的这个兴趣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开心果园》。在活动中幼儿在“参观果园”情境中了解一些常见水果的外部特征。
托班的幼儿初步开始具有简单的分类能力,他们的分类主要是按物体明显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分类,本次活动中幼儿在“摘一摘,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装一装,玩一玩”的过程中学习根据水果颜色的不同进行匹配。
活动目标:
1、学说短句“……水果是……颜色的”。
2、能正确区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匹配。
3、积极参加集体游戏,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物质材料准备:一幅大树的背景图、红苹果、黄香蕉、绿梨子若干,红、黄、绿三辆小货车。
活动过程:
一、参观果园,学说短句“……水果是……颜色的”。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到了一个美羊羊种的果园,瞧!果园里面结满了许多的果子,谁来说说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学说: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梨子是绿色的。
二、运输水果,学习根据水果颜色的不同进行匹配。
(一)摘一摘,说一说,再次认知水果颜色。
师:美羊羊想这么多水果我怎么摘呀,请小朋友来帮帮我,好吗?请每个小朋友摘一个水果,摘好了的小朋友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摘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自由讲述)
(二)看一看,比一比,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㈡ 小班古诗九月九日忆山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版弟登高处,权
遍插茱萸少一人。[1]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2)异乡:他乡。
(3)倍:加倍,更加。
(4)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1]
作品译文:
意译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不在。[1]
韵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但是少我一人。[2]?
㈢ 幼儿园 小班社会 糖果盒里有什么 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开学不久,就迎来了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接着就要到重阳节,再加上入秋后,办喜事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表达祝福,互相送礼的、结婚喜糖的、精美的礼品包装盒更增添了喜庆,为了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糖果盒送糖给爷爷奶奶,培养幼儿敬老爱老的情感,感受给爷爷奶奶过节的快乐,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小组讨论合作,尝试制作糖果盒 。 3.学说祝福语,感受给爷爷奶奶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制作糖果盒,学说祝福语。 活动准备 1.师幼搜集不同的糖果盒和各种糖果。 2.各色彩色纸彩色水笔双面胶剪刀丝带等手工材料。 活动过程 一、 谈话: 1.教师介绍重阳节,激发幼儿兴趣,以情感调动幼儿。 2.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盒。 二、做一做:漂亮的糖果盒 1.小组讨论协商,试试怎么折叠、剪、粘贴成糖果盒。 2.在做好的糖果盒上画上美丽的图画。 3.幼儿互相评价制作好的糖果盒。 三、学说祝福语 1.在制作好的糖果盒里放上不同数量的糖果。 2.根据糖果数量学说一句祝福语。 3.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这些祝福语的意思。 延伸活动 幼儿将糖果盒带回家送给爷爷奶奶,并跟爷爷奶奶说几句祝福语。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较好的体现了我对幼儿发展整体观念的理解。 1.在这个活动前,前期经验比较系统,因此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自主活动,注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在活动中,让幼儿之间互动构建糖果盒,我注重指导幼儿在活动中交流学习,分享合作,并在幼儿需要时提供适时指导。 3.在活动中,我十分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如:幼儿相互交流感受、学说祝福语等。 4.活动中,我关注幼儿,对活动进程进行即时分析,通过观察幼儿行为表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 5.反思整个活动,我以情感调动幼儿,激发他们的兴趣。 6.如果让我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在幼儿的操作中指导他们在色彩搭配,造型设计等方面,更好的挖掘糖果盒中的艺术要素。
㈣ 重阳节幼儿园小班为爷爷奶奶捶背,美图要怎么写内容
小宝宝是个乖孩子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会腰酸背痛 从小我们就是一个互相照顾的家庭 所以她就主动要帮爷爷奶奶搥背 让我了解到孩子的教育不是用嘴巴说的 而是要以身作则地做给宝宝看
㈤ 哪位高手能帮我写一个幼儿园小班的期末汇报主持词不用太多几句话就行!
各位家长: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活动,熟悉的脸,熟悉的笑容,虽然我们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这样真正为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却是第一次,您的到来不仅体现了您对您孩子的关心,同时也体现了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此我代表我们小一班的2位老师表示感谢! 特别感动你们能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准时的来参加我们小一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在此我代表我们42个孩子感谢你们!我很珍惜我们这份缘分,和我们42个孩子的缘分,和在座各位家长朋友的缘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能有出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我们老师也一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我们尽职尽责,让孩子在幼儿园快乐地学本领、长知识。幼儿园说来轻松,看似简单,有的家长可能以为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就是玩玩的,其实幼儿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基础,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下面我大致介绍一下这几个月来孩子在园的情况: 二、介绍小一班。 我们班两位老师都是有着较长的教育年龄。算是一位老教师了。有几位孩子的爸爸妈妈也曾经是我的学生,对孩子的教育稍有了那么一点经验吧。在小班还有徐老师她是去年退休后做保育工作的,注册在我们小一班。照顾我们班的宝宝贝贝们的生活。 各位家长都非常想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一天究竟做些什么?今天家长看到的是孩子在园的半日活动内容,中午12点到14点是午睡时间,下午还有游戏活动,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每天都这样安排,教室门口贴有家园联系,家园联系中有周计划,上面有每天的活动安排,联系栏中还有孩子学过的儿歌和歌曲,家长看了以后可以在家让孩子唱唱歌、念念儿歌,这样孩子如果没记全或记错了,我们家长也可以及时纠正(有时我会把内容通过校讯通返给你们)。我们还张贴着每个主题中孩子学过的故事图片,孩子的绘画作品,家长来接送孩子时可以进教室看一看,家长对孩子重视了,那孩子在下一次的绘画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孩子也肯定会迫不及待的想让你欣赏了。 三、介绍幼儿一日活动情况(结合照片)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孩子在园的一日活动情况不作一一介绍了。那些早已日活动照片在重阳节爷爷奶奶来时已经介绍过了。当然阿今天孩子们在园又是不一样的情况了。在这里我表示歉意。 四、介绍幼儿入园将一学期的情况汇报。 孩子们入园到现在将要一个学期了,那孩子们在这一个学期的时间里表现到底怎样呢?我想各位家长也知道一些,上次你们写的孩子在园三个月的所思所想都写下来了,我看了很是感激。有些文章我把它发表在我们幼儿园的网站上,如果各位家长有时间呢可看看。 1、语言方面:我们班孩子比我以前叫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上,都很强,这与我们的家长教育分不开的,平时在家也大多是讲普通话的,故我们教师上课孩子们都能听懂。同时我们家长在家多问问幼儿园的情况,让孩子多念一念儿歌、歌曲,并把它记录下来教给老师。这样也使我们的孩子在语言表达上会愈来愈好。 2、动手方面:还有动手操作能力,到今天孩子们都能自己吃饭了,有的孩子还吃得很干净,如:接受能力等都比以往小班的孩子强,从孩子的表现我们也能看出我们家长的素质在提高,对孩子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多了。注重对孩子的能力培养了,这点很值得发扬(我们的家长素质都很高,真的这给我们好多压力)。 3、交往方面: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从来都是以他为中心家长都疼他,也不用担心有人会跟他抢东西,可是进入幼儿园就不一样了,要学会分享,要学会谦让,学会过集体生活,这个时候他往往很不适应,有一种不安全感,自己的东西不愿意跟人家分享啊,抢玩具啊,还有的小朋友攻击性行为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上幼儿园后必然经历的过程,这是关键期,我们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多教育孩子和小朋友分享,要学会礼貌的交往。这些值得我们家长注意的地方(如两位孩子为一件玩具争抢,抢不过的就给他抓了一下,可能脸上有抓痕——) 4、 自理能力:还有一个就是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现在比刚开学已经有进步,我们教他们学会穿外套,裤子,但是还有部分小朋友不会,起床后不愿意自己试着穿,完全等老师来帮,长久下去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好处,其他孩子能做到的,我们的孩子也应该能做到,因此在家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可以培养孩子做一些家务。让孩子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当他成功了,我们要表扬,让孩子知道自己学会一件事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时现在天气冷了请注意孩子的衣着,宽松休闲一点,能让孩子穿着方便。还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坚持上幼儿园,做到有事请假的好习惯。能放手就放手。 还要恳请家长朋友们每天早上来园前检查一下孩子的口袋里有没有藏尖锐的东西或其他危险的物品(如:豆类、硬币、小棒、小刀等等) 。幼儿园强调小朋友不佩戴金银首饰等小挂件,以防丢失或不小心被孩子吞食,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需中午吃药的孩子,请家长每天给孩子带一天的剂量(写上姓名、药名、口服剂量等说明)。早上来园时,交到我们手里,如果孩子生病不来上学,请家长及时与我们联系。 孩子从刚开始上幼儿园到现在将要一个学期(4个月),每个小朋友都有很大的进步,家长平时一定能感觉到,也许你会觉得孩子画的东西很幼稚,不成型,不好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很重要的,他需要我们鼓励,请我们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要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使他有信心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5、 家长工作方面:一学期来我们家长一直很积极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比如带水果、带糖果,做沙包啊,高跷啊等等,有了你们的支持才能使活动正常开展,更多的家长还给了我们理解,比如上次我们班沈欣被旁边小朋友抓伤了,我们老师没发现,但家长知道事情,没有责怪我们老师,而是提醒我们老师,在此我代表我们小一班二位老师表示歉意,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对孩子负责,每个孩子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请各位家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照顾好你们的孩子,但是孩子小自控力差,还不能分辨是非,,免不了磕磕碰碰,有时候摔到了,撞到了也是免不了的。在这里希望大家也都能够理解,同时对所有理解支持我们的家长表示感谢!有了理解才能沟通,而我们就是在不断沟通中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发展,有问题我们就要交流,孩子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教育孩子还靠我们大家。 希望你们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㈥ 小班科学教案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起源编辑
其一
重阳节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民俗活动: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2]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㈦ 幼儿小班重阳节送什么礼物给爷爷奶奶
送年纪大的父母
最好的礼物
就是能够用上的,这样的礼物版是最好的。送老人的礼物有很多权选择,根据你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情况来选择:
1、根据父母的平时兴趣爱好去选择礼物,喜欢什么就给他们送什么。
2、送父母的首选之礼就是送按摩的了,老人身体不如以前,总会有很多的病痛,送他一个按摩的,给他减少病痛带来的折磨。
3、父母的血压会逐渐增高,送一个
血压计
给他也是不错的,随时掌握他的健康状况
4、如果
天气凉了
,可以送父母保暖的物品,像
蚕丝被
、围巾、毛毯等,希望她在冬天能够过的舒适。
父母喜欢喝茶可以送份爱茶人士喜欢的
云锦
茶叶罐
。如果是秋冬季,可考虑一些保暖设备,毛线帽子手套围巾等都是很表心意的好东东哦!送父母一份有非常大纪念意义的宜贡坊云锦摆件或
福字
挂画
置于客厅也是非常不错的!有祝福吉祥寓意的礼品都很受老人家喜爱的!
可以送父母的礼物太多太多了,偶也喜欢给年纪大的亲人买些小礼品,用心去挑选,他们收到后都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