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关重阳节的短文
重阳节作文100字:抄
于是,我就袭先给爷爷打了电话,祝他和奶奶重阳节快乐,并告诉他们昨天我不在家里,所以,没有打电话给他们。接着,又给姥姥打了电话,同样祝他们节日快乐啊!听到我的电话,他们的心里肯定都乐开了花的!
下午,我又认真地制作了感恩卡,就是根据今天给爷爷、姥姥打电话的事情来做的。这可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啊!由于他们都不在杭州,所以这张贺卡就当做重阳节的作业,明天交给老师了啊!
重阳节作文200字:
今天是重阳节,我跟妈妈她们去莲花山上玩,我们到了莲花山,爸爸说去拿报纸,便不见了踪影,我们只好自己去爬莲花山。
我先在莲花山下的公园里热身运动,然后,我们去爬莲花山,我一路飞快地奔跑着到了山顶,到了邓小平的雕像那儿,我们去找爸爸,爸爸没找到,我们就自己大吃大喝了起来,我们吃了花生、面包,喝了矿泉水,等到我们吃饱喝足了,便下山。下山时,我和妹妹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就被落在了后面,后来,我们终于走出去了。
然后,我们又去了叔叔家,看到了爸爸,这时,爸爸又要出去了。爸爸走了一会儿,我们也走了。
这就是我重阳节登高的事儿。
Ⅱ 重阳节的有关内容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蹬高处
便插株萸少一人
Ⅲ 有关重阳节的诗词歌赋
1、《九日言怀》 唐·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2、《九日得新字》 唐·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3、《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4、《重阳》 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5、《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唐·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
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Ⅳ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和习俗有哪些
诗句:
1、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安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译文: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2、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3、元代张可久的《折桂令·九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译文: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
4、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译文: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
5、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译文:九月九日眺望那故乡的山川,乡思归心飞越那隐约的风烟。
习俗: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3、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4、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Ⅳ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有: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8、《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