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孝敬老人的古诗
1.爹娘面前抄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5.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6.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⑵ 孝敬父母的古诗
蓼莪
先秦 · 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回莪伊蔚。哀答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⑶ 关于孝顺父母的七言绝句古诗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雨》江边人痴等归舟,手暖杯酒花间眠,雨乱花影醉人眸1,南风依约轻如袖。
2。秉烛夜游几许趣,夜来霜里独暖酒,《红颜》世间唯我笑苍天,红颜一笑醉婵娟
河岸两头绿柳扬,微风吹过花草舞。家乡景色仍秀丽,游子不忘故乡情。
我倨傲只远,东吴大道。
孟子说。
意思是。
意思是。
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爱父母亲,面带欢笑,应马上答应,要诚心诚意,好衣先给父母穿,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应赶快去做:父母呼唤.孟子曰,地之义也。
⑷ 孝顺父母的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长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⑸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话文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白话文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秦汉《孝经·圣治章第九》
白话文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⑹ 孝顺父母的诗句或名言
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2.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⑺ 孝敬父母的诗句
答:孝敬父母的诗句
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2、孝子之内至,莫大乎尊亲。容
3、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4、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6、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7、长幼有序。
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9、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1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1、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12、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1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15、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⑻ 关于孝敬父母的古诗有什么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⑼ 孝顺父母的古诗
孟郊
《游子吟》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⑽ 十首孝敬父母的古诗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鼓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赞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云》
千形万象竟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月儿弯弯照九州》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