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应该如何言传身教养育出一个不俗的孩子
不少小孩子喜欢喝饮料,他脸上洋溢着的快乐不自觉地使我嘴角上扬,不自觉的看着他小心翼翼地提着可乐朝爸妈跑去。
正当我付钱的时候,后面却传来大人的呵斥:“你怎么买这么多?我让你买了吗!我又没说我想喝!谁让你做的决定?”
小孩小心转头看向爸爸,没想到迎来的是:“真是!浪费的可是我的钱!”周围的人都看向他们,小孩提着可乐低声抽泣,满脸的委屈。
大家似乎一眼就明白了,小孩想喝可乐,但是想着给爸妈也各买一杯。原本出于好意,但没想到换来的却是爸妈的责备。
也许爸妈是心疼钱,或者是真的不想喝。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么一件小事,确确实实会给孩子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果说小孩子不懂事,没有了解爸妈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再执行,但是爸妈也跟着不懂事吗?
不管对与错,给孩子一顿骂,这样的教育,孩子心里多少都会有些难受。孩子的孝顺,也是出于为父母考虑,想和他们一起分享才这么做。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性格和才能,到底还会受到家庭和父母的影响的。”
其实很多家长都应该明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个老师永远都是自己的父母。不管自己的父母是做什么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有着很深的影响的。
但在教育的时候,很多的父母并不明白这样的道理。
像在去年上了热搜的“迪士尼事件”里面有位小朋友在走路的过程中,不小心碰到一个小姐姐敏感部位,小姐姐就说了事件中的这位8岁的小孩子。
结果这位孩子的妈妈就非常暴躁的说这位小姐姐攻击了自己的孩子,对小姐姐又骂又打的。
其实在这件事情还没有搞清楚的时候,就先表现出这样的一个态度是非常不正确的一个做法。
我们先不管这位小男孩是不是有意碰到小姐姐,还是因为人多不小心碰到的,但不管是因为哪一种情况。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这位妈妈都可以让这位小朋友先道歉,再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随便碰别人的身体,特别是异性的身体。
但这位妈妈不但没有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还直接恼羞成怒了,妈妈这样的行为会让自己的孩子有错误的认知的。
试想一下如果这位小朋友是故意的,而他妈妈这个恼羞成怒的样子,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妈妈是在告诉他,碰到了就碰到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样的观念一旦形成之后想要改正是非常难的。
反过来如果孩子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的,而他妈妈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感到羞愧,严重一点的话还会由此变得敏感胆小。
㈡ 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多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0-6岁是孩子的启蒙阶段,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父内母言传身教受影响最大的就容是孩子,孩子没有分辨好坏的能力,只知道和谁亲不亲,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等等都会反映到孩子身上。
㈢ 父母要怎样言传身教
很多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当着孩子的面什么话都说,殊不知,孩子比您想象的要懂事得多,他已经按照自己的方法理解你讲话的内容了。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话一定要注意文明,不在孩子面前议论大人之间的是非和纠葛,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吵架;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当着客人的面不要议论孩子的缺点,也不要夸耀自己的孩子。别看你的孩子才1岁半,在他的面前,大人说话应十分注意。
㈣ 从小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女儿谨记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会矛盾吗
没有什么矛盾这样的话就是说父母父母的很好的教育然后你受到了影响。
㈤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要明白什么
真正优秀的父母,都是不动声色的摆渡人,他们循循善诱,而非加强控制,他们将价值观体现在行为上,而不是敷衍在空泛的道理中。
一个优秀的父母,不会把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中心,他们不会为孩子失去自我,反而会借助孩子完善自我,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孩子受益只是结果,不是目的。
㈥ 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言传身教很重要,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一出生,他心灵上这块土地是内荒专芜的,父容属母是这块土地的第一个播种者,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因此,父母的言行和孩子的个性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个人成长。
(6)父母言传身教孝顺扩展阅读:
言传身教的注意事项:
今天我们要做的不是当孩子老师,而是当孩子的榜样。当老师是“言传”,当榜样是“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学校教育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播,而家庭教育更侧重道德、个性修养、情商等“软素质”的培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大多是理论化的,而当孩子走出学校,假如发现父母并没有遵守这些游戏规则大人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另一回事;
那孩子就会想,为什么自己还要去遵守呢?好比说,学校老师说孝敬父母是好的,但是一回到家,发现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天天吵架,孩子也许就会觉得,不孝敬父母也是可以的,将来也不一定会孝敬父母。
㈦ 父母言传身教的经典例子
父母言传身教的经典例子常言道“父母是老师的第一任老师。”那么,怎么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在此,我想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首先,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成员结构基本上是三代人。孩子都成为长辈的掌上明珠,长辈对孩子的宠爱超越了极限。这样,促使孩子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不良倾向。孩子成为家庭中的主子。他们的话,长辈必须依从,否则,他们就要翻天,不是长辈说了算,而是孩子说了算。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对孩子来说,只有百害而无一利。例如,他们不把长辈,他人放在眼里,心里想要的东西就随意去拿;只要自己方便就可以随手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等。这些就会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品行。这样的孩子长大就很难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正直的人。这样,对孩子乃至对社会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青少年的犯罪率高居不下,我们为人父母的是不是应该好好深思、反思呢,因此,我认为我们做长辈的喜欢孩子,只能喜欢在心里,对孩子绝对不能放任自流,他们的不良行经,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要加以遏止。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不说虚话。做错事情要承认错误,必要时应该给予适度的惩罚。例如,有一次,我的孩子从他的大伯家将他小堂哥小时候玩的玩具顺便带回自己的家中,被我发现后,我严厉批评了孩子,告诉他未经过别人的同意就随便拿人家的东西,那不是拿,是偷。并罚他面壁15分钟。从此,他再也没有随便拿过别人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小孩子的良好言行从小就应该养成。同时,我们长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也是潜移默化的。例如,我们老家邻村的一对夫妇,喜欢赌博,好吃懒做,对人蛮不讲理。孩子与他人吵架,总认为自己孩子是对的,不分青红皂白就责骂他人。因为一件小事,引发大人之间的争吵,甚至打架。其结果是,他的孩子长大后,和他父母几乎是一样的,蛮不讲
㈧ 家长教育孩子 ,怎么样怎么样,家长自己可以以身作则吗言传身教 ,希望孩子懂事 ,有孝心。
教育孩子问题是很多家长特别头痛的问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孩子的几点建议,我们共同交流,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发展负面情绪的管理技巧。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鼓励孩子学会分享,鼓励孩子主动向他人提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