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朱寿昌弃官寻母给我们的启事
孝子孝行,要孝敬父母
宋朝时有一个名叫朱寿昌的人,也是个很有名的孝专子.他的生母刘氏,原来是他父属亲的小妾,正妻妒忌她有了小孩,设了一个计谋将她赶出了朱家.自此母子骨肉分离,五十年未能相见.五十年来,朱寿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每到一地为官,他都要四处查找老人家的踪迹.可是人海茫茫,找人谈何容易.宋神宗当朝的时候,他再也没有心思做官了,决定辞掉官职去寻找母亲.临行时,他告知家人自己的决定,发誓说:“找不到母亲,我今生今世绝不回家!”这一次,他将寻母的重点放在秦地(今陕西).后来,历尽千辛万苦的他,终于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寻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当时刘氏已经七十多岁了 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孝行,在当时社会引起轰动.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苏轼等人都赋诗作文大加赞扬.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朱寿昌一片真诚的孝母之心,终于使得五十年后母子团聚,不但可贺,而且可敬.
『贰』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给我们的启示是
母爱深深 要孝敬父母
《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
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吃上的东西都让小羊咂了去。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的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哩。”羊妈妈讨厌母鸡的话,就不客气地说:“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头来犯下拧脖子的死罪,还得挨一刀,对你有啥好处?”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下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羊羔跪乳”。
编辑本段释义
动物都知道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道理,人难道不会吗?
『叁』 漫画父母的要求的启示
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启示我们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父母,选项A理解片面,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一切顺从父母,选项B与题意不符;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我们要回报和孝敬父母,选项D观点错误.故选C.
『肆』 基督教和天主教区别是什么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主要区别:
1、信仰不同。
天主教信奉三位(圣父圣子和圣神)一体的天主和耶稣基督,尊玛利亚为圣母。天主教认为,世界和宇宙中存在一种超自然和超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天主。他是独一无二、无所不能、创造有形和无形万物的神。由于他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神,所以称他为“三位一体”的天主。
基督教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因不遵守上帝的律法而犯了罪,并在罪中悲苦受死,只有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借助耶稣基督,才能获救。上帝是基督教信奉的最高唯一真神,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并主宰着世界。
2、组织形式不同。
基督教的基本组织被称为教会,基督教认为教会是全体在世和已死基督徒的总体。
天主教会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它重视教阶制,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
神职教阶有:主教、神父和执事。治权教阶有教宗、枢机主教、宗主教、总主教、教区主教、神父等,教宗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由枢机主教构成的枢机团选举产生,枢机团也是教宗的主要咨询机构。天主教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与俗人有明显界限。
3、圣经数目不同。
天主教的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构成,旧约46卷,新约27卷,合计73卷。
基督教圣经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是从犹太教承受下来的。旧约39卷,新约27卷,合计66卷。
4、洗礼不同。
天主教的洗礼是具有除罪功效的仪式,认为洗礼可洗去人的原罪。基督教的洗礼是得救之人的见证,与赦罪无关,基督教的洗礼是见证现在的我不再是我,而是与耶稣基督的生命联合,与他同死,同复活。
『伍』 子路负米”的故事是怎样的
子路从小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度日,怕父母营养不够,他徒步百里之外买到米,之后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一年四季,不论寒风烈日,不辞辛劳。
后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因为父母的过世而感叹。
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生活,即使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人们为了纪念子路,将子路负米这段堤防改为“子路堤”,将子路堤旁边的堤上村,更名为子路堤村。后来人们就以“负米”表示求取俸禄钱财等以孝养父母。
(5)孝敬父母的启示扩展阅读:
一、原文及译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译文:
仲由,字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如愿以偿呢?”
二、子路简介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之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
仲由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陵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陆』 从孝敬父母的事情明白的道理
人生下来就会时不时在内心中散花着亲情的美。一个人懂得孝顺可以赢得一切,孝顺是一种在生活中体现一个人真实的价值。和美好的品质,再加上对外面存在于爱心,那样就更完美的自己。家人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心中拥有爱的人。才能更好的爱别人,让一个懂得。父母是我们最重要的。记住有你让我们学到很多。学不到的东西。父母是人生中最美丽的风景,我们更加珍惜父母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