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的是什么故事
出自:法界佛教总会中文网-宣化上人法宝官网www.drbacinese.org/
摘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讲经缘起
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那么这一部经以什么作为宗旨呢?这一部经的宗旨有八个字──“孝道、度生、拔苦、报恩”。它指的是什么呢?就是精研孝道──孝顺父母这个道理。人能孝顺父母,这是天地的光辉。天地所欢喜的,就是人能孝顺父母,所以说:“天地重孝,孝当先。”这个孝字是最要紧的,就用一个孝字,全家都会平安。“孝顺还生孝顺子”,你要是孝顺你的父母,将来你的子女也会孝顺你;你要是不孝顺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也不会孝顺你。所以为什么要做人呢?做人有什么意思?不是说:“啊!我就这么糊糊涂涂地来做人就算了。”不是这样,做人的本份就应该孝顺父母。因为父母就是天地,父母就是师长,父母也就是诸佛。你要是没有父母,就没有你这个身体,没有你这个身体,就不会成佛了。所以你要想成佛,先要孝顺父母,因此第一就是“孝道”。
这一部经的第二个宗旨就是“度生”。怎么叫“度”呢?由此岸到彼岸这叫度、由生死到涅槃这也叫度、由烦恼到菩提这也叫度。现在所说的这个度生,就是度众生。度众生不是说度一个、两个,也不是度三个、五个就叫度众生。度众生是指所有一切十二类的众生,都应该发心来教化他们,令一切众生早成佛,这才叫度众生。
第三要“拔苦”,这一部经要拔除众生的苦。第四是“报恩”,要报父母的恩。孝道、度生、拔苦、报恩,这八字是这部《地藏经》的宗旨。要是详细讲,这太多了,所以现在就讲这个重要的意思,讲明白了,然后大家也就明白了。
讲起这个孝道,有的人一听到这样讲,就想:“我要回家孝顺我的父母。”可是到了家里,见着父母又忘了孝。在这儿想回家孝顺父母,回到家里又忘了。为什么忘了?就因为我们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孝顺父母。真正的孝顺父母,就是你要研究佛法。你在这儿研究佛法,就是孝顺父母,不需要说我回到家里去才是孝顺父母,可是到了家里又忘了孝顺父母。你在这儿研究佛法,做一个世界最好的人,这对于世界就有利益。对世界有利益,这就是孝顺父母。
所以孝分为四种:有小孝、大孝、有远孝、近孝。什么叫“小孝”?小孝是孝于庭闱,就是只在家里孝顺自己的父母,没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未能做到广大的孝。什么叫广大孝?广大的孝就是“大孝”──孝于天下,以天下的父母为父母,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但这大孝,还谈不到真正的孝。“真孝”是什么?真孝,只有你成佛,那才是真孝。这是在四种的孝之外,是一种真正的孝顺。所以释迦牟尼佛,你看他!父亲不准他出家,把他锁在皇宫里。他自己偷偷跑去出家修行,在雪山受了六年的苦,然后在菩提树夜睹明星,悟道成佛,这是真正的孝顺。所以当他成佛了,就到天宫为母亲说法,你说这是不是真孝呢?什么叫“近孝”?近孝是仿照近代孝顺父母的人,去学孝顺父母的方法,这叫近孝。“远孝,效于万古;近孝,效于当时。”近孝也可以说是小孝,但是又有多少不同的。远孝,效于万古,好像中国有二十四孝,这二十四孝是效于万古,万古流芳。
谈起二十四孝,中国有一个叫董永的,董永又叫董黯,他很孝顺父母的。他的邻居有个姓王的,叫王寄。这个董永是最没有钱,最穷的一个人,而王寄是最有钱的一个人。可是董永的母亲,因为儿子孝顺,就吃得身体很肥胖,虽然很老了,但一天到晚都很快乐。而王寄的母亲,有钱是有钱,吃鸡、鸭、鱼、肉,尽吃好东西,但是瘦得不得了,非常的瘦。她不高兴,总是忧愁。
有一天董永──董黯不在家,王寄也不在家。瘦婆就问肥婆说:“你家里这么穷,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吃,你为什么这么胖呢?你这么大年纪,这么胖是什么道理?”董黯的母亲就对这个瘦婆说:“因为我的儿子非常的孝顺,他一点坏事也不做,又守规矩,又勤俭做工。所以我一点也没有忧愁,很快乐的。心广体胖,我心里这么欢喜,所以身体就很胖。”然后董永的母亲──就是这肥婆,又问瘦婆说:“你这么有钱,家里吃得这么好,为什么你这么瘦呢?你简直骨瘦如柴。你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这个瘦婆就对肥婆说:“我呀!有钱是有钱,吃得也好。唯独这个儿子,不守规矩,尽做一些非法的行为。今天也犯法,明天也犯法;今天被警察抓去问话,明天又有传票到家里来。我一天到晚为这个儿子担心,吃得再好也不觉得快乐,一天到晚忧愁得不得了。所以,就一天一天瘦下来了,胖不起来。都是因为这个愁。”
这两个一肥一瘦,这么互相谈一孝一逆,一个谈孝顺的儿子,一个谈忤逆的儿子时,这个忤逆的儿子回来了,在旁边偷听这两个肥瘦的女人讲话。等她们两个离开了,各回各的家后,这个王寄就到董黯的家里,将这个肥婆拳打脚踢,痛打了一顿,说“你尽讲闲话,你为什么对我母亲讲这么多啰啰唆唆的话?”这样打了一顿,董永回来了。他看他母亲不高兴,就问她为什么,她母亲就对她的儿子说:“今天王寄过来把我打了一顿,说我今天跟他母亲讲他的坏话。”董黯一听,也不出声,就安慰他的母亲说:“你不要生气啦!他是这样一个人呢,不要怪他了。”可是他的母亲自从被这么一个坏孩子给打了一顿,骂了一顿,就生病死了。
母亲死后,董永这回可发大脾气了,“啊!在我母亲活着的时候,我不和你打架。因我怕母亲忧愁呢!现在你把我母亲给害死了。”于是乎,拿着刀就把王寄给杀了。这个瘦婆怕她儿子被人杀了,果然被人杀了。杀了之后,董永拿王寄的头,到他母亲的坟前,放在一张桌上,叩头焚香说:“母亲!您不要生气啦!他打您不是吗?现在我给您报仇,我把他杀了,拿他的头来祭奠您。”祭完,你说怎么样呢?他拿着这个人头,就去自首报官,到县政府去投案。说是:“因为他把我母亲打了一顿,我母亲就死了,现在我把他杀了,来祭祀我母亲。现在官府怎么样断我,我就怎么接受这种惩罚,我不会逃避王法的。”县官就判他终身监禁。终身监禁之后,偏偏遇着当时的皇帝大赦,所有的罪人都被赦免了,不追究他以往的罪过,他就被放出来了。放出来以后,做了很大的官。原因来自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孝虽有远孝、近孝、大孝、小孝,要是讲起真正的孝顺,就是修道,将来成佛。你们现在研究佛法,不回家去,这就是“真孝”。真正能研究佛法,能行持佛法,这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
❷ 佛教教育短片:学佛为什么要诵地藏经
学佛并来不是一定要持诵自地藏经的,要知道,经咒真言,皆为佛菩萨加持,满满的正能量。因此,所有的经咒真言,都具有消除业障、增长智慧和累积福报的共性,同时又具有每一位佛菩萨的发愿的个性,譬如地藏经,因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经对超度亡灵、接引新生命(诵地藏经而出生的宝宝叫"地藏宝宝")有奇效;而药师佛发下十二道令众生远离病痛、延年益寿的大愿,所以求健康求长寿有奇效。
❸ 地藏经里讲怎样孝敬父母
华严经云:诸供养中 法供养最 孝顺父母一般强调供养身体和心理。 最为重要的是慧命。如果能够帮助父母往生极乐,诸佛赞叹 三界中最孝之人。 《地藏经》开示之一:如何智慧的孝敬父母 探讨如何“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 我们需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 在这个地方,我接触过很多的朋友,他们在劝说父母学佛的时候都非常的积极,发心非常好。因为他知道有一个非常好的宝贝,然后他想去孝敬他的父母,他就拼命的跟父母说着这个问题,但多数不得法。哈哈,即使释迦牟尼佛,他在孝敬父母的时候,也请了一位菩萨帮忙,来演示这部《地藏经》,请了哪一位菩萨,就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演绎了地狱是个什么事情和如何孝敬父母的,这是善巧方便。 我们在这个世间当中,如何能做到有智慧的善巧方便,是很难的。你比如说,如果你父母的心落鬼道上了,贪心特重的话,落到饿鬼道,贪心就重。然后当中,你如果给他钱,给他两万块钱,他会考虑到“你是不是还有五万”;如果送五十万块钱,他会考虑到“你是不是还有一百万”。你这样的话,并不是在“广设方便,劝诱父母”。 在这个地方,拿出时间来探讨一下: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当中,应该如何的劝诱父母,能让他们得到真利益? 第一条:你应该有智慧。 何谓有智,需在无我相,无我见,无我的境界上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如果你没有智慧的话,就不可能到达“无我”的境界当中。 如果你真的想让你的父母学佛,在佛陀所教育的范围内,能得到真正的利益,那你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无我”境界的。也就是你(智慧)必须到达“无我”的境界。,否则就是麻烦,就会因你着他们是你的父母相,而度不了他们;或是就是躲避(不管他们,不见他们),你仍然度不了他们。这一点,我也试过很多次。而且多数的情况下,很多的修行人跟他们的父母是逆缘,很少有几个善缘的。(烦恼即菩提)而在这个逆缘的时候,你如何帮你的父母去修行,学佛,去得到真正的利益。首先你是“无我”的境界。如不这样,你就会因与你的父母们同时着情执心,(情重理智就会下降)不可能处理好父母的关系,就会根本帮不了他们,你更闹心。这是第一条,首先要有无我般若智慧。 第二条:你要符合“人事”。 符合我们现在当代社会的人伦道德,符合孝顺子孙的人伦要求去做任何事。 你首先,该孝敬父母的时候孝敬父母,该称念父母的时候称念父母,该请父母吃饭的时候请父母吃饭。该给父母洗脚时就给父母洗脚,只要是人,就应找不到你在孝敬父母方面的缺点,最好找不到你在做人上的任何缺点,但这一切的东西,处在第一条的那个“无我”的境界当中,就好像你在演戏一样。你知道你叫林心如,你演的叫紫薇格格,演完了以后,你还叫林心如,不要与紫薇格格混淆了。就好像我们穿一身戏服。在这个地方,我叫回家人。那我就是回家人,跟大家一起演一场戏似的。我并没有感觉“啊,今天来了50个人听,明天来了5个人听”。如果那样的话,怎么样,我就掉进去了。我只在演戏,众生因他们因缘而生的。所以,这一点,做好人事,做好演戏这方面,无非我们演的技巧如何了,这第二条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条:情重,那恨就越大 有些时候,你非常的爱你父母,你跟他们说“父母,学佛吧,你看佛法多好啊”。如果你跟父母是逆缘的话,他就会因你挂念的这种情执,反而就不去学。 我见过有这样的一位朋友,他的父亲得了一个病。他因为修行,知道父亲的寿命非常麻烦。但是他想了一些办法,为父亲续命,做了很多的事情。当中,他又回去劝他的母亲“母亲,如果是父亲身体好了,你学佛吧”。他母亲就说“好,可以的,但不要花很多钱,一定让你父亲身体好了”。日后,因机缘成熟了,他父亲的病好了,而且没有花很多的钱。后来他就过去问他母亲了;“母亲,你这回学佛了吧,要讲信用”。他母亲回头就告诉他“我本身是佛,学什么佛”。这个事情我是亲眼见到过的,这位朋友,当时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儿去。但是最后发现,他为什么这样生气,就是因为他太爱他的父母了,太挂念他的父母了。而他不知道,就他这种挂念使他失去理智。所以,当他们不符合他的这种感受的时候,他就会特别的难受,不重情并非没有情,而是因知道动情对父母只有害,不利于父母学到真正的东西,而相对的不着情,是这样的。 第四条:严持戒律 我们在劝父母学佛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一个修行人,在一个范围内,我如何做到一个很好的人。如果你干了很多在社会当中不值一提的坏事。然后你父母就对你这样学佛的,造成谤佛,你这样是不可能让你父母学到佛法的。 你知道吗,人劝人真的没有用。你在前面走,做的非常好。然后他们觉得“你看我的孩子就是学佛以后,吃素身上特清静,脸上也好看”,然后你父母就觉得吃素挺好的,他们也跟着吃素。根本不用天天跟你父母说,“你们如果吃素得到一种很好的利益。”(尤其不能对认为你迷信的父母讲,吃素后身后会有五位菩萨跟着你)再比如说,你通过学佛变得非常的孝敬父母,严持做人的戒律,你父母自然而然就感觉到“这佛法挺不错的,看我儿子或女儿通过学佛变得这样孝顺我了”。而不需要跟他们说“我这佛法非常有利益,不恭敬三宝,听信邪法会下无间地狱的。”如那样讲你母亲“嘭”的一下,“你才下无间地狱呢”。哈哈,人总是喜欢听好听的声音,只有改变自己的人,才能引导别的改变,尤其对父母改变的影响。 戒律是自我改变的标尺,不要去改变你的父母,要通过持戒后的改变而去影响你的父母。 第五条:在表象当中,顺应父母的心思;在心性当中,一定不要拿他们当父母。 要把父母当成在修行当中一个关卡。是你成佛的陪练者,也可以说你成佛的心是因他们而发得,在跟父母谈论的时候,关键不能被“父(母)女”“父(母)子”的这种情执骗了,非常关键。有很多的人,因为他宿世间有出家的因缘,(他这个“家”怎样出,就会让其感觉到没有世间亲情,自然而然就要出家了,)而这种宿世间他发过愿要出家因缘到了,他就感觉到特痛苦。他感觉到“为什么别人的父母对孩子那么好,我父母拿孩子不好,为什么看我哪都不好?为什么这样对我不公平?”。这点怎么样产生的,首先你被父母情执骗了。再此愿力所至,让你断了世间情执心好出家的,哈哈,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因自己愿力生成,怪不得任何人。 只要你是修行人,说实话,那摆在你面前的:首先是如何能顺应父母的心,然后在心性当中,跟父母保持相对独立,不能被父母情感所骗。 记得在年轻的时候,离开家庭,进社会,那个时候不修行,没智慧与定力,就出去找了很多的朋友,拜了很多的兄弟,(就是铁哥们),当时是因一直在父母的保护圈里。当离开这个保护圈的时候,内心当中因为特别依存这种保护圈,就产生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害怕与依赖。这种东西本身就是被父母的情骗了。做为一个修行者,担当是基本条件,是根。这当中如有出家的因缘时,更不要叫亲情骗了,不然特痛苦。而且有可能生成怨恨,很重的怨。这种怨恨在法界当中是很难解开的,必须要了然而知。 你真正爱他们,就不要爱他们。 第六条:一定要顺导,不能逆导 在让父母们接受佛法的时候,一定要顺着父母的心,不要顺着你着相所学的佛法。因这要求你自身的功德福报非常好,然后你父母看到你通过学佛获得很大的利益,而自然而然影响他们去学佛。一定不去用一种道理来指导他们。尤其象教育孩子一样心情的教育他们,最可怕是自己认为学到一定程度了(自认为)差别心,分别心又很重的朋友,就会因父母们达不到自己内心的标尺,为发泄内心由爱生恨的心理压力,而和父母将关系闹僵了。 如你这样说“佛陀说常轻三宝,信邪,一定会下无间地狱的”。不但教育不了你的父母,还形成很重的邪见,在这里是不能使用异相方便,使用怪异嗔责,让父母们生畏惧,来修行佛法的。这也不符合人伦道德的,而且会形成没有办法逾越的隔阂。在这个地方一定要知道,顺着父母的心情来。 我记得我修净土的时候,持清静戒,过午不食。父母感觉到我特苦,(我没修的时候170多斤,修了后110多斤,瘦的非常难看。)然后我的父母特心疼。一次我们一起出去,要了菜,我的一个长辈叨着一块肉放在我的嘴里,非要让我吃掉,如果当时没有智慧,不能顺父母的心来,就很难处理的,(其实持戒都是心戒,是戒对这种东西的贪婪的心,而并不是表象的戒。)我就问自己“怎么样做啊”,我就选另一个方向,把这个肉吃下,吃下去以后,过了没有五分钟,我说我想吐。其实根本没想吐,然后用手指拨嗓子,吐的什么东西都吐出来了。我父母从那时开始,再不逼我吃饭了。所以呢,在这个地方,你一定顺着父母的心,而不能一味的讲道理, 恒顺一切众生,即供养诸佛,更何况自己的父母了。
❹ 哥哥不孝顺母亲,我念地藏经回向给母亲,会不会改变哥哥对母亲的态度
不仅仅是诵经回向,,你要把,地藏经,佛的教诲,孝亲尊师的言行,实践于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亲人朋友,,使之,感到羞愧,知道自己错了,从而改正缺点,,孝顺长辈,孝顺父母。
❺ 地藏经上说不孝顺父母的人死后堕阿鼻地狱,真的假的
是的,不孝父母死后堕落无间地狱。但是,要看是否是自己成心虐待父母,如果是身不由己那就另当别论。可是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肆意妄为,找借口与身不由己天差地别。有人知道佛教戒律对于精神不好的人有宽待便有恃无恐变本加厉,那么与普通人所犯也就没有两样,一样会堕落。如果这个人知道了,但是心里很后悔,也很难过,那么就请常常忏悔,祈请佛菩萨的加被,叫你可以慢慢好起来。在心情不烦躁的时候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常念 “南无(na mo)大悲观世音菩萨” 名号,不计遍数。也可以多念诵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金刚经》如时间准许,还可以念一念《地藏经》相信慢慢会好起来。
❻ 地藏经为什么能消业障
「瞻礼大士像」,这里头最重要就是「孝敬」,孝敬要扩展到什么地方?扩展到对一切恶人、一切冤家,都要用孝敬的心,普贤菩萨第一愿教给我们「礼敬诸佛」,敬就是孝敬,决定没有分别、没有等差,这是你真正在修行,真正在转业了;业转了,果报就转了。再看底下这一段: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
第四段颂求智慧,这一段比较长一点。先说你为什么没有智慧,是你有过去世的业障,障碍你的智慧。虽然遇到佛法,遇到善友,你明白了,你发心,发的心很好,发心研教学经,目的帮助一切众生开悟,帮助一切众生离苦,这是大菩提心。在一般说真正发这个大愿心,你就一定得诸佛护念,这是真的。虽得诸佛护念,我们智慧依旧不开,这是自己有业障,诸佛如来没有办法消我们的业障,没有法子,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懂得。不是佛菩萨不保佑你、不照顾你,佛菩萨是真保佑、真照顾,但是你自己造的业障,佛菩萨对这个就无可奈何,业障一定要自己消。佛菩萨告诉你方法,告诉你这些道理,这经典上所讲的,理明白了,佛的教诲我相信,教给我们方法要照做,那叫修行,你才能消得了业障。消业障最根本、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孝」,所以《地藏经》也是根本经,道理在此地。我们能孝顺父母,孝顺一切众生,尊敬父母,尊敬一切众生,什么业障都消除。真正有孝敬之心还会造罪业吗?还会以恶意对待一切众生吗?不可能,那就是真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所以你才晓得孝敬是根本。为什么佛在这个经上一再教给我们,「先当瞻礼大士像」,道理在此地。所以愿很好,佛菩萨也照顾你,可是你读经还是一面读一面忘,纵然多闻也不能开悟,这个人有业障迷惑,所以于大乘经不能记诵。下面教给我们方法:
【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
前面长行文都讲过,教给我们修行方法。供养,诸位想想如果没有孝敬,怎么可能供养?普贤的十愿,后后深于前前。像我们盖房子,第一愿是第一层楼,第二愿是第二层楼,你第一层没有盖好,怎么能盖第二层?二层盖好才能盖第三层,这一个道理。所以后面都是从前面基础上建立的。然后才知道地藏法门是菩萨修行的根基,观音是慈悲,慈悲是从地藏根基里头发出来,你没有孝敬,慈悲从哪里来?没有孝敬的慈悲是假慈悲,必定他有企图、有目的。说一个人不孝顺父母而去孝顺别人,哪有这种道理?这是不合理的。没有礼敬,哪里会有赞叹?没有礼敬的赞叹,我们晓得那是虚伪,不是真的;没有礼敬的供养,那是谄媚巴结。所以孝敬是根基,我们在世法、佛法里要想有真正的成就,要从这个地方下手。如何能真正做到孝敬?经典的理论要透彻,你才明了孝敬是性德,是性德里头的基础,这部经就是开显我们性德。所以从普贤行愿,有礼敬、有称赞,而后才有供养。供养菩萨以「香华、衣服、饮食、玩具」,这些表法的意义,前面都说过。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四十九集)
❼ 念地藏经别人都梦见鬼,我念地藏经都梦不见去世的人,这是好还是不好
别人念地藏经总是想到鬼的故事想多了所以梦见鬼。因为你念地藏经不相信鬼所以梦不见去世的人。梦是假的,人去世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鬼,你不信鬼是对的只要不做伤害别人的事就是优秀公民。
❽ 地藏经上说不孝顺父母的人死后堕阿鼻地狱,真的吗
仁兄:你知道吗?精神病的前因就是你的所思所想已经不被天地所保护,所以你的回宿世仇家得其便已令答其的神识有所不全了。这一点希望仁者强烈忏悔自己的习性(脾气秉性还有所思所想)。
仁兄: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福田是什么吗?佛经里有记载,有一条就是孝顺父母。将来会得到百千万世天堂或人间的巨大福报。 佛经说“堂上有佛二尊即是释迦弥勒”。 孝养父母和孝养佛一样果报殊胜啊。
那么反过来你认为什么是最大恶报来源呢?
仁兄再想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非打即骂,那么你认为他会对谁能产生善心呢?对任何生灵都怀有恶心的人他的罪业轻的了吗?
建议仁兄深切忏悔自己的罪业。每天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回向给自己的父母及冤亲债主,坚持下去,相信一定会对你的病情有所改善的,而且,弥天大罪,一忏即消。一切善念忏心都不会空发,功不唐捐,福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