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孝顺父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吗
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是物种的本能
『贰』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什么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2)孝顺父母是中国传统扩展阅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
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
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
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
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叁』 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生动的例子,请你选择其中一件写一篇文章,
在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许多道理。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也懂得了要孝敬父母。
记得小时候,我很调皮,结果弄伤了手。在医院里,我号啕大哭,怎么哄也哄不乖。没办法,妈妈只好来到商场买起了我最爱吃的草莓蛋糕。看到美味的草莓蛋糕,我这个小馋猫立刻就被诱人的食物吸引住了,很快便不哭了。
可是,因为我的手受伤了,没法吃东西,于是可怜巴巴的望着妈妈,说:“妈妈,我的手好疼,你喂我吃,好不好?”说着,我还抬起手无助的看着妈妈。妈妈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笑了笑,然后坐到我的床边,开始给我拆蛋糕的包装盒,又拿起小勺子,先勺起最上层的一个草莓,喂我吃。草莓酸酸甜甜的,一咬下去,酸甜可口的汁就涌了出来,充斥着整个口腔。草莓真好吃啊!我舔了舔嘴唇,回味的咂咂嘴。妈妈又勺起上面白色的奶油,送到我的嘴里,一股甜甜的味道,和冰淇淋上层的奶油一样的好吃美味,啊,真是人间极品!
这时,妈妈又勺了满满一勺的蛋糕,我正准备吃,突然,一旁一直一言不发的爸爸说起了话来:“星颖啊,不知道我们老了之后还能不能享到清福呀?”我顿时愣住了,是呀,这些日子,一直都是爸爸妈妈在为我奔波劳碌,而我却什么也没做,就只光顾着享受,是不是太说不过去了?想着,我把蛋糕推到妈妈身边,妈妈欣慰的笑了。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做个好孩子。
『肆』 孝敬父母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恒宽认为什么什么
父母要把自己的孩子抚养成人,很不容易,要付出很多代价,古往今来多少孝顺父母的人传出佳话,孝敬父母是我国传统美德,是我们值得发扬光大的。
『伍』 中国传统以孝为先…
在中国古时候,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的安排就是圣旨,是不能违抗回的,婚姻几乎都是包办的。答不过现在是新社会了,时代早变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所以父母指定的婚姻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可以接受;如果自己觉得不合适,也可以拒绝。如果父母明白事理,也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子女的头上的。至于你所说的孝,是人类历史几千年的文明都能肯定的优秀传统。中国人如此,外国也一样。不孝的总是极少数的。话再说回来,对待父母要孝,对待公婆当然也要孝,至少是要尊重,孝敬公婆是做儿媳的责任,也是义务。但并不是说,什么事也听他们的,人总是优缺点的,所以要能够辨别对与错。对的就执行,不对的就放弃,这是常理,做公婆的也会理解的。公婆也是长辈,又曾经风里雨里创下了家业,是值得尊敬的。如果遇上象《李二嫂改嫁》上的天不怕一样的公婆,当然也让人头痛,不过要尽量本着和平共处的原则,保持安定的家庭环境。再说现在这种人也是少见的。
『陆』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认为孝敬父母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试题答案:1)“孝”是一种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版华文化中一个非常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的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4分)(2)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一要继承二要发展,对文化作出正确的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②一要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继承“孝”这种思想,既要做到孝顺长辈、尊敬兄长,同时克服“愚孝”。③二要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发展传统文化。发展“孝”这种思想,就要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履行子女对父母在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6分)
『柒』 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有关古代历史关于孝顺的典故都有那些
可以看看《二十四孝》里的故事,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下面列举里面的几个:
1、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