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描写重阳节的优美词语

描写重阳节的优美词语

发布时间:2020-12-30 03:19:45

⑴ 形容重阳节的词语有哪些

  1. 必里迟离。

  2. 每逢佳节倍思亲。

  3. 满城风雨。

  4. 明日黄花。

  5. 过时黄花。

⑵ 重阳节的词语

1、满城风雨

读音:mǎn chéng fēng yǔ

释义: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处:出自宋代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翻译:满城的风和雨日期已经重阳节。)

2、明日黄花

读音:míng rì huáng huā

释义: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出自冰心《寄小读者》二七,“再经过四次月圆,我又可在母亲怀里,便是小朋友也不必耐心地读我一月前,明日黄花的手书了!”

3、过时黄花

读音:guò shí huáng huā

释义: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出处:出自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一回,“今该转机已成过时黄花。”

4、白发朱颜

读音:bái fà zhū yán

释义:颜:脸色。头发斑白,脸色通红。形容老人容光焕发。

出处:出自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顿时高朋满座,佳客盈门,就中有一个白发朱颜的老丈。”

5、抱瓮灌园

读音:bào wèng guàn yuán

释义: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出处:出自《庄子·天地》,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甕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

⑶ 重阳节的四字词语

阖家团圆、团团圆圆、阖家欢乐、阖家美满、
灯火通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瓜果飘香、皓月当空

⑷ 关于重阳节词语

关于重阳节的词语,示例:

【必里迟离】:bì lǐ chí lí,阴历九月九日。作宾语;指专重阳节。

【每逢佳属节倍思亲】: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佳节:原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指到了节日特别想念在外地亲人的心情。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节日。

【满城风雨】:mǎn chéng fēng yǔ,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坏事。

【明日黄花】:míng rì huáng huā,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作宾语;比喻迟暮不遇。

【过时黄花】:guò shí huáng huā,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⑸ 赞美重阳节的词语有哪些

尊老敬抄老、源远流长、袭传统美德、天高气爽、秋高气爽、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老当益壮、金秋十月、瓜果飘香。

⑹ 描写重阳节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有“满城风雨”、“明日黄花”、“过时黄花”、“必里迟离”、“遍插茱萸”

⑺ 重阳节的词语大全

1、《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回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答。

2、《谢新恩 》——(后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3、《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⑻ 形容重阳节的词语

过时黄花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满城风雨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处:宋·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⑼ 重阳节词语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形容老人的词语有:
【白发红颜】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白发婆娑】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
【鬓丝禅榻】鬓丝:鬓发如丝;禅榻:僧床。本指老僧的生活。也指老年人所过的近似僧徒的清静生活。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白首: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白首之心】老年时的壮志。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
【迟暮之年】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介绍重阳节的文章: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阳历的十月二十六日,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基本简介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⑽ 描写重阳节的词语

必里迟离来 阴历九月九日自。

出处:《辽史·嘉仪志》:“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为负,罚重九宴。……国语谓是日为‘必里迟离’,九月九日也。”

过时黄花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满城风雨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处:宋·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阅读全文

与描写重阳节的优美词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