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孝顺长辈的成语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孝敬长辈,这都是可以的,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虽然我说的可能不是成语,但是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
⑵ 孝顺父母长辈的成语
形容对父母长辈十分孝顺的成语:
【心虔志诚】 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形容待人热情,做事积极主动的成语:
【热心快肠】 形容热情直爽。
关爱他人,富于同情的成语:
【恻隐之心】 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儿女心肠】 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⑶ 孝顺长辈什么是孝
什么叫做孝顺?就是孝了,你就顺了。
孝,是中国人考核一个人的第一个关卡专。因为父母照顾属子女是费尽苦心的。大家去看看,自然中除了人类,很多动植物都没有父母的照顾。一个果实从树上掉下去,落入泥土中,它就会慢慢长芽,逐渐长成一棵树,它的父母在哪里呢?不知道。一只鸟,它被孵出来以后,能动,能跑,进而能飞,它就可以独立生活了。动物都是生出来以后,自己就挣扎着开始生活了,而人最起码要得到父母十年的照顾,否则是很难生存的。
你看,小孩一生下来,剪断脐带后,就哭了,是一个崭新的生命。如果此时,你把他丢掉,他一定会死掉。因为此时的他没有办法自己独立生存,如果他自己能像动物一样,动一动,然后自己就能穿衣服了,那他就不是人,就成神仙了嘛!
老天之所以让人类不同于其他动植物,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就是在告诉我们,人类要互相依赖,而不能走独立的路,谁都独立不了。在人类世界,独立是无法生存的。可是外国人告诉我们,人要个人化,要独立。现在我们也开始训练小孩独立,这样简直是自讨苦吃,你自己去试试看好了,等到你老了,你就知道,小孩一独立,你就孤苦伶仃了。
⑷ 古今中外孝敬长辈的故事。
子路尊敬来长辈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源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黄香尊敬老人的故事
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肌姬冠肯攉厩圭询氦墨姓没有不感动的。
⑸ 关于孝顺长辈的名言
1、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2、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弟子规》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5、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6、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增广贤文》
7、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8、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10、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1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清)李毓秀《弟子规》
12、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13、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14、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
15、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6、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
1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8、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20、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21、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22、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3、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⑹ 什么是对长辈真正的孝顺
1.多陪伴,常回家看看。2.满足老人的心愿。3.生病照顾。但是不能愚孝,什么叫愚孝呢,愚孝就是老人什么都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错的也不能说出来也要满足老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⑺ 你是怎么孝顺长辈的
首先得对长辈有基本的尊重,既然你能尊重其他人,对于长辈,更应该尊重他们,尽管有时候你们的想法不一样,其次,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不要对他们随便发脾气,大吼大叫。
⑻ 关于孝敬长辈的句子
1) 父亲节悄悄来,送个祝福表心怀。一祝身体无大恙,安度晚年永安康。二祝心情天天好,怡然自乐无烦恼。三祝子孙多孝敬,尽享天伦乐融融。多重祝福多重爱,父亲节里乐开怀!
2)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3) 母亲啊:在悲伤时,您是慰藉;在沮丧时,您是希望;在软弱时,您是力量。您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容的源泉。
4) 草儿冲你点头,感谢你的浇灌;花儿冲你微笑,感激你的培育;树儿冲你弯腰,感恩你的栽培;孩儿冲你鞠躬,感谢你的养育,父亲节,祝你快乐,老爸!
5)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6)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7)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8) 父爱与母爱,往往母爱会使你感到更为熟悉,但是父爱不是不存在的它是默默的出现在你身边的,它不是表现在外,而是那种内藏的,深沉的亲情。
9)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0) 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
11)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2) 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英国)
13)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4)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15)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6)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7)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18)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19)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20)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⑼ 怎么对待长辈才是孝顺
(1)毕恭毕敬
对待长辈,必须尊重有加,处处以礼相待。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允许自己的一言一行失敬于长辈。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不管是当面,还是背后,在提及长辈之时,务必要使用尊称。不论长辈是否允许,都不应当直呼其名。另外,随意使用诸如“老头儿”、“老太婆”、“老爷子”之类的谑称去称呼长辈,都是有失庄重的。
不允许随意同长辈打打闹闹,乱开玩笑。至于成心取笑长辈,有意令其难堪,则更不许可。
与长辈打交道时,一定要讲礼貌,守规矩,时时刻刻按照礼仪规范行事。
(2)虚心学习
长辈是人类的智者。长辈所拥有的有丰富有人生阅历。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作为晚辈,一定要利用一切机会,虚心向长辈求教,以便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晚辈碰上了难题,或是遇上了麻烦,应不主动向长辈反映,并且认真向其讨教。长辈不仅乐此不疲,而且的确在许多“大政方针”上富有远见卓识。“家有老,是个宝”。不懂得向长辈学习,实乃一大损失。
长辈对晚辈的最大希望,是愿其早日成才。晚辈向长辈学习,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晚辈务必要珍惜机会,孜孜不倦,努力学有所成,以不负长辈之厚望。
(3)听从管教
对于长辈的批评与指点,晚辈必须认真接受,洗耳恭听。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长辈对晚辈的管教,都是其爱心的具体表现。即便长辈的管教有所偏差,也不容许因此而否定其善意。
当长辈管教自己时,一是要虚心服从,二是表示感激,三是尽可能地将其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之上。不允许当场顶撞长辈,无理狡辩,或是弃之不顾。即使是在表面上显得不耐烦,亦是非常失礼的。
不要过份的夸大长辈与晚辈之间的所谓“代沟”,不要一味地认定长辈永远地“守旧”、“落伍”、“糊涂”。不懂得从长辈的管教中取长补短,才是最愚蠢的。
2、孝顺长辈
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为世人称道已久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理当将其继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晚辈对长辈的孝顺,不但要体现在物质照顾上,而且也应当以精神上的体贴与之并重。
(1)奉养长辈
对于长辈的“滴水之恩”,晚辈自当以“涌泉相报”。遗弃长辈,或是对其置之不理,是天理不容的。奉养长辈,是晚辈义不容辞的天职。
奉养长辈,首先是要减轻长辈的负担。不要事事让长辈操心,处处让长辈出力。长大成人之后,要尽快自力更生。寄身于长辈操劳之下,难免会“发育不良”。
奉养长辈,其次是要帮助长辈。帮助长辈,应当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重在尽力而为。对于无依无靠的长辈,尤其是自己的生身父母,要主动担负起赡养的职责。
奉养长辈,最后是要照顾长辈。对于长辈,特别是上了年纪的长辈,在生活上要多加关心爱护,并且应当为此而不遗余力。
(2)体贴长辈
长辈之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长辈,脑力和体力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的人还会因此而百病缠身,或是行动困难。对于遇到这种情况的长辈,晚辈一定要更多地从精神方面对其加以体贴。
人到老年,通常最害怕寂寞孤独。作为晚辈,一定要经常抽空前去探访长辈,争取为其排解孤寂之感。一时难以抽身的话,也要多写信、多打电话,或是委托家人前去看望长辈,切莫对其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