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九九重阳节主题队会

九九重阳节主题队会

发布时间:2020-12-28 20:13:29

重阳节主题班会的开场白

重阳节主题班会的开场白可以是尊老爱幼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孤寡老人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提高整体素质,关爱老人,让中华美德得以传承。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九九重阳节主题队会扩展阅读: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❷ 关于重阳节主题班会的设计 急啊

重阳节主题活动设计

一、设计思考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在重阳节,孩子们通过与敬老院的老人们及自己的爷爷、奶奶们一起联欢、登高等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培养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①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②爷爷、奶奶非常关心小朋友,我们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③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④重阳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和诗词。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年龄段

主要经验

小班

(1)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等老人的节日,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爱,激发尊敬他们的情感;

(2)在与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相互关爱的温暖和快乐

中班

(1)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乐意参与重阳节的相关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节日的祝贺;

(3)了解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大班

(1)通过调查、交流等活动,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一些风俗习惯;

(2)积极参与敬老活动,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老人们表达自己的关爱与尊敬之情;

(3)在访问、对话中感受老人也需要关心和帮助,进一步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年龄段

序号

活动名称

主要涉及领域

组织形式





1

为爷爷、奶奶做脸谱

艺术

集体

2

欣赏童谣《小板凳,你莫歪》

语言

集体

3

找爷爷(奶奶)

艺术

集体





1

我为爷爷、奶奶做饺子

艺术

区域

2

奶奶,对不起

语言

分组

3

奶奶夸我孝顺

语言

分组

4

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艺术

集体

5

我和爷爷、奶奶过重阳

综合

集体





1

让座

语言

分组

2

爷爷、奶奶的一天

语言

区域

3

爷爷、奶奶的好帮手

社会、语言

个别

4

制作重阳糕

健康

集体

四、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环境创设

小 班

中 班

大 班









(1)收集“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

(2)提供眼镜、拐杖等材料让幼儿学习扮演爷爷、奶奶,进行游戏;

(3)区域:泥塑“做重阳糕”;讲讲、说说“我的爷爷、奶奶”;

(4)游戏:《糕点小屋》

(1)班级主题环境布置:

①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②和爷爷、奶奶说句悄悄话;

(2)区域: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为爷爷、奶奶做礼物;

(3)游戏:《带爷爷、奶奶去旅游》;

(4)语言角:提供有关敬老内容的图书,供幼儿阅 读、讲述

(1)用有关活动的问题、资料、照片、绘画作品等布置教室;

(2)区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为爷爷、奶奶做礼物

(3)美工角:提供各种材料供幼儿画、剪、贴“我的爷爷、奶奶”;

(4)家长园地:请家长配合,鼓励 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5)游戏和节日相结合,发展游戏情节

五、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一)小班

活动一:为爷爷、奶奶做脸谱

主要涉及领域:

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在“脸谱上”正确摆放并粘贴五官。

2.知道抹适量的胶水进行粘贴。

3.体验用自己制作的面具进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剪好五官、胡须。

2.爷爷、奶奶的脸谱纸板每人一张、胶水、抹布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教师戴上脸谱的表演,引起活动兴趣。

2.学习制作脸谱的方法。(先找出相匹配的五官,然后摆放在脸谱上,最后粘贴)。

3.制作脸谱。(教师指导,观察幼儿摆放五官表现爷爷、奶奶的脸部特征,提醒幼儿抹适量的胶水进行粘贴。)

4.戴上脸谱,随着音乐学爷爷、奶奶走路,体验表演、游戏的快乐。

活动二:欣赏童谣《小板凳,你莫歪》

主要涉及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在观看情景表演和参与表演的过程中理解、学习童谣。

2.愉快参与活动,体验关心爷爷、奶奶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班幼儿排演情景剧。

活动过程:

1.观看情景表演,理解童谣的内容。(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表演的内容进行讨论,初步感知童谣的内容。)

2.完整地欣赏童谣,学念童谣。(教师在幼儿学念童谣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表现出童谣的节奏。)

3.扮演角色进行表演,进一步感受童谣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4.创编童谣内容进行表演。

★指导语:我们还能为爷爷、奶奶做一些什么事情?试着把它编进童谣里。

活动三:找爷爷(奶奶)

主要涉及领域:

艺术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尝试随音乐邀请同伴和自己共同舞蹈。

2.愉快地参与创编、表演等活动。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幼儿会跳《找朋友》舞。

活动过程:

1.边唱《好宝宝》歌曲,边按节奏做捶背、揉肩等动作。

2.学习邀请舞《找爷爷(奶奶)》。

(1)听音乐《找朋友》,邀请同伴跳邀请舞。

(2)学习邀请舞《找爷爷(奶奶)》。

①随《找朋友》音乐改编歌词、创变相应的舞蹈动作。

②师生共同演唱和表演。(启发幼儿按歌词内容表演,找到爷爷或奶奶后做捶背、揉肩等动作。)

3.复习歌曲《好娃娃》,能有感情地演唱和表演。

六、资料链接

1.知识资料。

农历的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在《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所以,重九又叫“重阳”。九月初九又称“重阳节”、“重九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在古代,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登高、游园、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是重阳节活动的主要内容。王维在《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现了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佩茱萸草,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与自然的浑然一体,常常让人想到长寿。因此,在今天,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敬老节”,民间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敬老活动,以祝愿老人身体健康、生命长久。

2.教学资料。

(1)童谣。

小板凳,你莫歪

小板凳,你莫歪,我扶爷爷坐下来。

我为爷爷捶捶背,爷爷夸我好乖乖。

奶奶夸我孝顺儿

小板凳,三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脏,我给奶奶煮面汤。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给奶奶剥花生。

奶奶嫌我剥得慢,我给奶奶煮米饭。

大米饭,香喷喷,奶奶夸我真孝顺。

(2)音乐。

①活动《找爷爷(奶奶)》参考歌曲《找朋友》进行改编,歌曲《找朋友》参见金波主编:《幼儿音乐游戏活动》,上海,上海出版社,1992年,第13页。

②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参见上海音乐出版社编:《音乐游戏王国》,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第164页。

❸ 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1、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❹ 夕阳无限好,九九重阳欢,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是什么意思

夕阳无限好

下句:只是近黄昏。

此句译文: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黄昏已经接近尾声。

选自
《登乐游原》
作者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两句为千古名句。傍晚时分,诗人郁郁不乐地登上长安的乐游原,只见一轮红日西斜,显得无限美丽,于是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意谓夕阳纵好,可惜也维持不了多少时间。其中寓有诗人多少既赞赏而又惋惜的感情!

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黄昏已经接近尾声。


九九重阳欢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

——在庆祝离退休教师协会成立二十周年

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红花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劲松

( 二 0 0 五年十月十一日 )

......

霞披夕阳情无限 , 霜染秋枫叶正红。希望广大的离退休教职工从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关心支持学校, 维护系统稳定的大局出 发 , 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 , 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 , 积极支持教育改革 , 积极支持学校的发展 , 为红花岗区教育事业新的腾飞做出新的贡献。


❺ 重阳节主题班会怎样组织的

一、班会目的

1.了解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养成尊老敬老的好习惯。

2.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未来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3.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马识途”的道理。

二、班会过程

1.一名男孩身着唐装,在高声朗诵中上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男孩提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同学甲:我知道,你是唐朝的著名诗人王维,你朗诵的这首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重阳节的时候作的,对吗?

同学乙:我还知道,那年你只有17岁,正在长安赶考。看到人们都那么高兴地和家人一起欢度重阳节,你在长安感到非常孤独,思念远在蒲州的亲人,才写下了这首诗。

2.“王维”显得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百姓扫墓祭祖、植树造林、禁止烟火,官员励精图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孝心。那么你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

大家纷纷开始讨论。

同学丙:我们还是听X老师说说,好吗?

老师:同学们,也许你很早就通过王维的诗句知道了重阳节,今天我再向你们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古老的节日重阳节,好吗?

播放幻灯片。

老师: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了。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同学们,通过你们搜集的资料,谁能在老师的基础上再介绍一下重阳节?

3.同学介绍重阳节。

同学丁: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同学戊:登高的“高”和重阳糕的“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同学己: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同学庚: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同学辛:还有好多诗人为重阳节作诗呢!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就有两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他喝的应该就是重阳节的菊花酒吧。

同学壬:还有一句“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可能是作者三年没有回家了。

同学癸:毛主席还有《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老师:还有四句。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宋朝的李清照还有一首《醉花阴》表达的是和王维一样在重阳节当日感到寂寞与孤独的情感。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男孩:重阳节更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中国的老人们越来越多,我们同学还要从古人的身上学习孝敬老人、关心老人、帮助老人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这天,可以带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登山远眺,锻炼身体。

女孩:还可以跟着他们一起去公园欣赏美丽的菊花。

同学:不光要孝敬我们的亲人,邻居的爷爷奶奶需要我们帮助时也要好好对待他们。

同学:上车给老人让座,也是一种美德。

老师:我们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尊老敬老的国家,从古至今有许多孝子的故事世代流传,黄香温席、闻雷泣墓等都为我们作出了典范。老人不但哺育了我们成长,更是人类智慧的保有者,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每个人都会经历天真烂漫的童年,朝气蓬勃的青年,成熟稳重的壮年,和白发苍苍的老年,所以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们咿呀学步的时候,老人为我们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我们唯有孝顺他们、关爱他们才能报答他们的恩情。更多的老人虽然身体已经不再健壮,但是精神一样矍铄,感情一样丰富,只要我们用心,他们一定会有快乐、幸福的晚年。

4.播放“夕阳红”歌曲,全班跟唱。

❻ 重阳节活动的主题有哪些

古时候的重阳节习俗,有哪些流传至今?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

到宋代,赏菊成为一时盛举。届期,无论皇室贵戚还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赏玩菊花。文人士子们还举办社交宴乐性的菊花会,赏菊吟诗。不过,其中规模最大,气象最盛的当数宫廷赏菊:“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节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有的地方重阳前后要举行菊花大会。人们来来往往倾城出动观看菊花,热闹空前。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过重阳节还有些独特的过节风俗。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各位看官,你说呢?

❼ (九九重阳,浓浓敬老)为主题的板报

中间红黄字让写字好的同学写上带点书法范的九九重阳,浓浓敬老,竖排版,写在中间或者黄金分割线处,建议放在黄金分割处,下边也说的都是按靠右的黄金分割点处的,然后自己画一些花纹做底,菊花,额,最近似乎有点不合适了,可以换种普通的花,不过说真的菊花画上应该会很漂亮,最好把花画得向左右分散,更加,有张力一点。颜色要鲜明。然后右边有一个大圆,直径就是黑板的宽,然后圆里面横排版,外面竖排版,内容,还用帮忙么?比如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习俗,敬老的优良传统什么的。然后左边分上下,分割在上边的黄金分割线处。这个因为靠标题近,可以用标题的底纹自然延展过来做分割线。注意分割线不能只划线啊,自己找些边框或者花纹吧。然后左下右上画和底纹同系的花纹。字体的颜色最好偏暖。差不多就这些了。需要大概的草图么?

阅读全文

与九九重阳节主题队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