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孝敬母亲的历史例子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
㈡ 儿子怎样孝敬自己的母亲
孝 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种禁锢,孝不是盲从,不是愚忠。
能够体会父母的期望并且努力去实现,应该就算孝了吧。
㈢ 写孝敬母亲的故事
古人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㈣ 感恩母亲,孝敬母亲的课题
感恩母亲 你懂得
㈤ 孝敬母亲的名言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增广贤文》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
7.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 名贤集》。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 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 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 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 )李毓秀《弟子规》。
1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 子规》。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㈥ 如何孝敬晚年的母亲
一,悦亲
悦亲是养亲的第一要诀,使父母常生欢喜心,可以增进他们的健康,这是寿亲之道。在父母前万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无论我们的环境是顺还是逆,都应该克制感情,以悦亲为主。对于“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 亦敬之,”这是孝顺父母应该有的态度。
二,帮父母做家务
佛说:孝顺父母是最大的福田,我们在为父母做家务,其实是在为自己培植福报。想要学业顺利、事业发展、婚姻幸福、都要先在父母这块福田上下功夫,努力耕作。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在外地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那就更要珍惜这难能可贵的机会,多为父母做家务分担辛劳。
三,礼敬父母
佛经中常说:父母是家里的两尊佛,我们要向礼敬佛陀,那样礼敬父母,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要知道我们的每一次顶撞,不耐烦,都会极大的减损我们的福报。永远都不要和父母说:烦死了,真啰嗦,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等等这样的话。这种行为言气最伤父母的心,切记,在任何时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要礼敬父母,尊重父母体会他们的感受。
四,对父母常怀恭敬之心
在父母面前要常怀恭敬之心,做人懂得礼敬退让,也懂得心怀感恩,很多人觉得自己翅膀硬了,不需要父母照顾了,就不在理会父母,即使偶尔想起来,也只是象征性的给父母买点衣服,送点钱,觉得自己孝顺父母了,其实这种行为就是最大的不孝。真正的孝顺不在贫穷,不在物质,不论何时何地,贵在那颗心。
五,给父母磕头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改变命运的诀窍,那就是给父母磕头。曾经有一个人经常顶撞母亲,甚至和父母对打,结果生活上出现了各种不顺,头莫名其妙的剧痛,想尽各种办法治疗就是好不了。后来,一位得道高僧告诉他,这是不孝顺父母所造成的,让他改过自新,回去给父母磕头就好了。他知道错了,回去后给母亲磕了108个头,头痛的毛病立马就好了。父母就是我们的根,如果我们对根不好,自己肯定也不好,营养输送不上来。现在我们用跪拜的方式,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敬意,其实就是在维护我们做人的根。有些年轻人会觉得难为情,其实不能这么想,多想想父母生育养我们,从来无私的,不计回报的,付出了多少心血,而这一个头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大家觉得生活中有很多的不顺,名反省自己平日里对父母有没有做好,若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那更要赶紧忏悔给父母磕头,这便是咱们养德的开始。
六,给父母洗脚
谈到给父母洗脚,可能很多人觉得有些难为情?事实上我们哪怕只给父母洗一次脚感觉就会很不一样
㈦ 孝敬母亲的名言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3、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4、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5、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6、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8、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9、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
10、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11、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12、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
13、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
1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15、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
16、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17、没有母亲,何谓家庭?
1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9、爷娘惜儿女,好比长江水。
2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22、父母者,人之本也。
23、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
24、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2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26、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2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29、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
30、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31、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
32、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33、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3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35、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
㈧ 如何孝敬母亲
最近看到一首打油诗,“隔窗望见儿喂儿,遥想当年我喂儿。儿喂儿来不喂我,不知将来谁喂儿。”这说的是当前家庭中对待母亲的尴尬现象,是对不孝的批评与讽刺。 孝敬母亲就是要听母亲的话。我母亲是农村家庭妇女,热爱生活,会过日子,天天给我安排活。那我就天天干活,安排什么活干什么活,而且是保质保量。母亲还是比较知礼节的人,总教育我们,见到人要说话,过年了要给人拜年,亲属关系要搞好,这家要去,那家要看,我就都照办。但是母亲说的话也有无用的,或是重复的,甚至有错误的,那也不能当面顶撞。早晨我出家门,她经常和我出来,边走边嘱咐我“出门注意别丢钱啊,不行和人打架啊!”我都得洗耳恭听。她说她的,我听我的,她说要往东走,我就往东走,等她进院了,我再转回来往西去。 母亲有时观点和你不一致,你要想改变,得通过成绩来改变。我母亲在家里是领导者,很主观,也很固执。很难让她改变想法。可有时我的想法或做法确实比她强,但是还说不通,我也有强做的时候。但是你必须做的相当好,做的时候还不能让她知道,只能用成绩来说服她。我家屋里有一道间壁墙,格局不太相当,我早就想挪点地方,重新砌,但是母亲始终不让我动。一次,趁母亲不在家,我就扒了,又重新砌好了,母亲回来没有说什么,只是会心的笑了。 母亲也有不理解的地方,你要想改变,就要晓知以理。你光靠一颗好心,做母亲不理解的事是不行的。母亲临终前,天天和我说要求,让我工作好好干,亲戚好好走,还说了丧事如何办。其中提到坟地的时候我就给改变了。她选的地方是乱坟岗子,很多人埋那。我选的地方,她说面向北,受北风气。我就开导“妈,咱不和他们在一起,埋在他们脚跟底下受那气啊,咱自己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多好。面向北有什么不好的啊,阳间的房子面向哪个方向的不都有吗?你不就是怕受北风气吗,儿子有能力给你做好取暖不就行了。”最后母亲笑了“行了,听你安排了。” 母亲确实不对了,可是你还改变不了母亲的时候,那就不能改,不能做违背母亲意愿的事。母亲的决策也有不妥的时候,但是和母亲说不通,那就不能做。我家房前是水泥打的平台,二十多米长,三米宽,但是东南角上有一个豁口,因为那是暖窖,不能把平台打到暖窖上,所以平台有一个豁口。我家院比较大,四面墙都是我自己的。但是院子是簸箕型的,前面宽,后面窄,我想拆一面墙,把院子砌成方形,可是母亲坚决不同意。这两件事情,我早就想改变,但是母亲在世的时候我都没有改变,母亲去世后,我才如愿以偿。
㈨ 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写一写这个班会的目的,简要设计活动过程,怎么写
让大家变得有孝心,纷纷为父母解忧,首先让每一个人都说说孝敬父母有什么意义?怎样学会感思?让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接下来淡谈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接下来大家合唱(感恩的心),然后宣布这次主题班会结束。回答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