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退休返聘人员签合同还是协议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员即使达到退休年龄,还有能力继续工作,公司也会继续留用。很多人不清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是否还可以建立,保护双方的权益和义务。那么返聘退休人员,退休后需要劳动合同吗?现在有些退休了的人员,还有能力继续工作的,有些企业也会继续录用。不过,对于已经过了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能依法跟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但是还想继续获得劳动者的权益,首先得确定还能不能依法签劳动合同。法律上规定,公司使用退休人员的,其实不用再签订劳动合同。说到底,退休人员已经超出法定就业年龄,不在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范围,得适用民法规范调整范围。在实践中,退休人员可以就相关劳动报酬问题协商签订书面协议或者口头约定协议,注意,这里签订的协议不同于一般的劳动合同。
因为没签劳动合同,其实退休人员享受不到劳动者的一些权益,但在工作中要是有权益受损的情况的,还是可以依法维权的。一般是可以及时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去法院起诉维权。
去法院起诉的话,需要按照下面步骤来:
1、你需要就在公司里受到什么权益损害先写一个起诉状,然后去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在审核材料受理后,就会给发应诉通知书。
2、需要准备带去的材料有,起诉书、本人的身份材料、证据。
3、还有一些费用,即受理费用为50元。
其实如果你们之间的纠纷事实证据充分,那你就很容易胜诉。在拿到判决书后15天内,如果被告不履行判决,那你可以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拓展资料:
“退休返聘人员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退休人员已经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资格,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需要与退休人员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按劳务关系处理。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B. 退休还能签劳动合同吗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用人单位不能再与其续签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关于退休是否还能签劳动合同的问题,下面由我为您详细解答。C. 退休人员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退休人员不可以签劳动合同。具体如下:
1、退休人员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因为退休人已退出工作岗位,不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主体资格,即不再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
2、退休人带衫员中有的身体尚好,本人自愿用人单位需要,是可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被用人单位聘用后可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建立一种经济关系,按其劳动情况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但不能建立劳动关系而成为正式职工。
返聘已退休的劳动者有以下规定:
1、原则上由受聘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商定,一般不高于聘用单位同工种、同岗位在职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水平,受聘期间对提高效益有较大贡献,或者有创造发明和科研成果者,另给予奖励;
2、退、离休职工受聘期间,其在原单位享受的退、离休待遇不变,仍由原单位,支付;发生工伤所需要的治疗费用,包括解聘期间工伤引起的治疗费用由聘用单位承担;
3、各单位聘用的退、离休职工,按规定办理过聘用手续的,其聘用待遇和管理费,企业可以从营业外支出项目列支。
被聘用的退休职工应该身体健康,一般情况下,男性不超过65岁,女性不超过60岁。对退休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少数传授技艺,从事技术、业务指导的,聘用年龄可适当放宽,但最高男性不超过70岁,女性不超过65岁。单位招用退休职工应严格控制在因生产、业务需要,为解决技术难题、传授技艺、培训专门人才等范围内。严禁聘用退休职工从事高空、井下、有害、特种作业岗位和繁重体力劳动。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退(离)休干部经商办企业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党和国家机关的退休干部,可以应聘到非全民所有制的非商业性企业任职,但到本人原所在机关主管的行业和企业任职,必须在办理退休手续满两年以后,到这些企业任职的,猛行蠢要经所在机关退休干部管理部门批准,并与聘用单位签订合同。
退休干部应聘到这些企业任职期间,原所在机关应即中止其享受的各项生活待遇,改由企业负责。本人在企业所得报酬数额,最高不得超过其原工资与原机关干部平均奖金之和。退休干部到企业任职,应向原机关如实呈报自己的收入。按此规定执行的,在退出企业后由原机关枝陪恢复其原生活待遇;不按此规定执行的,应取消其退休待遇,并不再恢复。
D. 退休人员能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吗A能B不能
中国的退休人员是否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判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所以,严格来说,只要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达成共识,双方都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意愿,原则上是可以签订劳动合同的。
但是,退休猛携人员同时也需要遵守其他相关规定:
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企业吸收退休人员参加工作的规定》指出,吸收退休人员必须与其原退休手续相衔接,不能擅自取消其退休状态,也不能再为其缴存基本养老保险费。所以退休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不影响其退休状态。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型灶,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以前的劳动关系尚未解除的证明。因此,用人单位不得要求退休人员提供离退休前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退休人员只需提供相关的退休证明。
3. 退休人员的工资报酬应当按正常劳动者同工同酬的原则执行。不得以退休人员的身份作为付给较低报酬的理由。
综上,退休人员如果获得原单位和新用人单位的同意,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是可以与新用人单位签订枝租伏劳动合同,从事一定工作的。签订劳动合同只是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不会影响其退休人员的身份及相应福利。但是在工作中的工资福利等方面,应当受到与正常劳动者同等待遇的保护。
这样,既扩展了退休人员的就业机会,又保障了其合法权益。这有利于发挥退休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也增加了他们经济来源的渠道。总体来说,是一种比较平衡的做法。
E. 退休人员劳动合同怎么签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如果劳动者已接近退休年龄,双方仍可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续签劳动合同,但合同期限不应超过法定退休年龄;
2、劳动者如果在合同期满时,已接近《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退休年龄,双方可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续签劳动合同;但如果双方达不成一致,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则按照劳部发〔1995〕309号文件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终止劳动合同后按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享受失业救济金的期限届满后仍未就业,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可以按规定领取社会救济金,达到退休年龄时再办理退休手续。
3、根据国务院的相关规定,接近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想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只需要在合同期满之后再跟公司协商,本着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双方签订合同即可。并且所签订的合同期限不能超过劳动者的退休年龄。
劳动合同违约怎么处理
1、用人单位只能在两种情形下约定违约金,即: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与劳动者签订服务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劳动者违反协议规定的;除这两种情形以外,不得约定违约金;
2、社保关系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十五日内,用人单位需要配合劳动者转移,否则劳动者可以到劳动仲裁大队投诉,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赔偿;
3、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F. 退休年龄后还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法律分析:已过退休年龄的员工,是不符合签订劳动合同条件的,用人单位是不能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但是1、需要确认超过退休年龄的员工是否已经开始退休养老待遇,如果已经享受退休养老待遇的话,那么则应该该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则应该是劳务关系;2、如果没有享受退休养老待遇的话,则还可以按劳动关系对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G. 退休后公司还可以再签劳动合同吗
退休以后,一般不可以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可以签订劳务合同等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招用的是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则其之间的关系一般是按劳务关系来处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二条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第三十三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未依法取得就业证件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当事人请求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