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后异地医保如何转移到本地
法律分析: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可自愿向参保地经办机构提出异地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申请,登记备案后,其住院医疗费用可以在居住地实行直接结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九条?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Ⅱ 退休人员如何将医保转到外地
退休的人迁户口,社保和医保无法异地调转,原地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根据规定,符合条件申请养老金参保人员,如社保转回老家、到达退休年龄时就可在老家申办养老金。如不转回、在达到退休年龄时、提供户籍所在地社保部门的没有在户籍所在地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证明材料、身份证复印件、存折复印件、填写养老待遇申领表到参保的社保部门申办即可。办理异地就医的,需提供以下的资料:1、填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登记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社保卡复印件、异地派出所开具的参保人员居住证明(原件)或暂住证复印件、领取养老金工资存折复印件。2、异地安置人员如发生住院,须在异地定点医院住院,住院费用先由个人垫付,出院后凭《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登记表》、医保证、社保卡、住院病历、医疗费用明细表、出院小结、3、费用发票、诊断证明由本人或委托承办人到医保处医审科办理审核报销(当年发生的费用必须在次年3月份以前办理报销手续)。
Ⅲ 我是退休人员,如何医保异地转移
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关系不能转移。2021年医保的新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1、普通门诊纳入报销范围:2020年8月26日,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指出,要建立完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共济保障机制,支付比例为50%起步,并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简单说就是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了50%起,从日常看门诊的次数远大于住院情况来看,这个政策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2、医保个人账户取消: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规定了个人(家庭)账户要在2020年底取消,取消之后不得恢复。不过这次要取消的是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对职工医保没有影响。取消后,个人医保账户余额不会清零,可以到药店正常使用。所以,我们无需担心医保个人账户取消会对我们造成不利的影响,要知道,社保是国家给予的福利,所有的调整都是从我们的利益出发;
3、医保禁止重复参保:部分外地务工的朋友为了能够地报销医药费用,不仅在上班的地方缴纳着社保,还在老家同样缴纳,如果生病了,我们的医保只能报销一份,养老金也只能领取一份,所以即使缴纳两份社保,另一份完全是白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二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Ⅳ 我是退休人员,如何医保异地转移
已经办理好退休手续的人员,是可以把本人的医保转移到自己户籍常住地的。
一、哪些人需要医保异地报销备案:
1、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2、地长期居住人员:指在异地居住生活且在当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员的人员;
3、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指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在外地有固定住所且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4、异地转诊人员:因病情需要经参保地定点医疗机构诊断需转外地医疗机构诊治的人员。
其中,前三类人员统称为“异地居住人员”。
二、医保转移到异地需要的手续具体如下:
1、携带证明材料,去当地社保机构,申请出具参保凭证:
(1)职工流动就业参保缴费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关系可以转移接续,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2)职工离开本市,到其他地区就业的,先由缴费单位或本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养老保险手册、医疗保险证卡、《参保职工跨省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申请表》等有关材料至本市社保中心服务大厅申请,清算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后,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3)再由本人持《参保缴费凭证》至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提出书面申请,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由双方社保经办机构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参保人员不用往返奔波。
2、向新的社保经办机构提出社保关系转移申请。在就职后,由新单位按照规定办理社保关系并办理缴费。申请时需出具原来的参保凭证,并填写转续申请表;
3、新社保工作机构进行审核。由新社保工作机构审核转续申请表是否符合转续条件。
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Ⅳ 退休人员医保异地转移
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可以转移到异地去,有的人退休以后不在退休地居住,而是在异地居住,这种情况下转到异地就医更方便一些,只要到当地的医保中心办理转移手续就可以。
Ⅵ 在外地退休医保能转到户口所在地吗
可以,是这样的,医疗保险并不支持异地转移,且只能在购买地消费使用和享受报销待遇。
在统筹区域内可以随便办理转移关系,而在非统筹区域,转移社保中,只能转移养老保险,且只能往户口所在地社保局转入,因此,如果说你的户口是当地,是可以办理转移的。
Ⅶ 退休人员如何将医保转到外地
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前,应到参保地经办机构进行登记。参保地经办机构应根据本地规定为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建立异地就医备案人员库并实现动态管理。参保地经办机构将异地就医人员信息上报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形成全国异地就医备案人员库,供就医地获取信息。
在结算方面,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出院结算时,就医地经办机构根据全国统一的大类费用清单,将异地就医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等信息经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时传送至参保地经办机构,参保地经办机构根据大类费用按照当地规定进行计算办理异地就医的,需提供以下的资料:
1、填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登记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社保卡复印件、异地派出所开具的参保人员居住证明(原件)或暂住证复印件、领取养老金工资存折复印件。
2、异地安置人员如发生住院,须在异地定点医院住院,住院费用先由个人垫付,出院后凭《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登记表》、医保证、社保卡、住院病历、医疗费用明细表、出院小结。
3、费用发票、诊断证明由本人或委托承办人到医保处医审科办理审核报销(当年发生的费用必须在次年3月份以前办理报销手续。
跨省异地就医原则上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执行参保地政策。各地要将社会保障卡作为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身份识别和直接结算的唯一凭证,对有异地就医需求的人员优先发卡,建立跨省用卡服务机制。要按照全国跨省用卡技术方案和统一接口规范,完成用卡环境改造,支持跨省用卡鉴。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二条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Ⅷ 退休医保转到异地需要怎么办理
办理异地居住就医就诊备案。根据国家的规定,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如果退休后长期在异地居住,可提供异地的银行账号,向领取养老金社保机构申请每月将养老金划入异地开户的银行账号。而相关的医疗费用保障也需要到参保地社保局办理异地就医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在异地发生的医疗费用才可由参保地社保机构报销。
首先要在原参保地办理医疗保险关系注销手续,然后由本人向市社保中心提出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申请,凭转出地经办机构出具的《参保(合)凭证》以及原参保地医疗保险缴费凭证,填写所在省份的《省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申请表》到市社保基金结算中心办理医疗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转移手续。
一般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跨省转移主要针对跨省就业人员,而对于像退休人员无单位接收,那么退休异地医疗保险怎么转移呢?事实上,根据国家的规定,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如果退休后长期在异地居住,可提供异地的银行账号,向领取养老金社保机构申请每月将养老金划入异地开户的银行账号。而相关的医疗费用保障也需要到参保地社保局办理异地就医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在异地发生的医疗费用才可由参保地社保机构报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Ⅸ 退休医保转到异地需要怎么办理
法律分析:1、已开通凭医保卡异地医保结算的,不需要再办其他手续。2、尚未开通异地结算的,应先到你原参保地的社保局办理“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登记”,填写好登记表(一式三份)后,到你居住地找一家或两家有社保定点医疗资格的医院盖章签认,把盖章后的表格拿回原参保地社保局办好审批手续就可以异地看病报销了。3、医保异地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