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务员退休后兼职规定
退休兼职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1、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在外打工取得的劳务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因为退休人员不再缴纳五险一金,不再有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和公积金扣除。
2、劳动合同法对兼职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项规定,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指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据此,对于劳动者兼职的,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2)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由此可见,劳动合同法不提倡兼职。
(3)第69条第2款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可见,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从事兼职劳动。
3、兼职入职法律的一些规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的,可以与多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的话,这些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来的。这也是你对你的权益的一种保证!兼职也应尽量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以法定方式确定劳动关系。如果因无合同而被用人单位克扣工资奖金的情况,最好及时向劳动部门投诉。通过劳动仲裁,确定双方的劳动关系以及具体的待遇问题。
对于退休兼职,我国只规定了退休公务员在退休的2年内不得从事原工作单位以及其他相关营利性组织的工作,其他的企业员工我国没有明令规定,但是在兼职期间获得的工作还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可以不用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公积金。
② 国家公职人员(公务员)退休后是否可以在企业任职
公务员退休后可以到企业任职或兼职,但必须在两到三年后,且需履行必要的组织报备、审批程序。
关于公务员退休后到企业任职兼职等问题,公务员法第107条非常清楚地予以了明确: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
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我国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国家为他们提供工资、退休和福利等保障。
公务员的法律地位是指公务员在各种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综合表现。公务员因其具有的双重法律身份而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一方面,公务员是公民。这一身份决定了公务员首先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
另一方面,公务员是国家的公务员。这一身份决定了公务员享有公务员的法律地位。
公务员的双重身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往往会发生冲突。
③ 公务员退休后禁止从业的规定是什么
公务员退休后禁止从业的规定如下:1、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营利性组织任职;
2、在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营利性组织投资入股;
3、从事、代理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有偿中介活动;
4、从事、代理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其他营利性活动。
法律依据
《关于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从业行为的意见》规定 二、各级机关中原系领导班子成员的公务员以及其他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公务员,辞去公职后3年内,不得接受原任职务管辖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中介机构或其他营利性组织的聘任,个人不得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其他公务员辞去公职后2年内,不得接受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中介机构或其他营利性组织的聘任,个人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原任职务”或“原工作业务”,一般应包括辞去公职前3年内担任过的职务或从事过的工作业务。
④ 公务员退休后兼职规定
公务员退休后,是不可以在相关体制内的岗位兼职的;更不可以在公司任法人。
相关政策如下:
一、在国企或国资参股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如是公务员,男性六十岁退休,女性五十五岁退休。
个别但因工作确实需要,身体又可以坚持,经过组织批准,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暂不离休退休。他们退休一般就不再担任法定代表人。
二、如果是私企,法定代表人在社保领取退休工资男性六十岁、女性从五十岁(当然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需满15年,否则将延迟)。领取了社保的退休工资,并不一定从法定代表人的位置上退出。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
对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累计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⑤ 公务员退休后可以到企业任职不
对于退休后的国家公务员到企业任职的,一般只能到民营企业或是乡镇企业等企业任职,是不能到国有企业兼职或是任职的。
这是一个大的前提条件,大的原则是鼓励,并不会完全禁止或是限制。在这个大原则的前提下,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七条对于公务员兼职的情况作了具体的要求, 其中特别强调了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也就是规定了一个三年和两年的限制期,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限制期是三年,其他公务员限制期是两年。
⑥ 中组部对退休公务员在社团组织任职有什么规定
对退休公务员在社团组织任职的要求为,退休人员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七条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后有违反前款规定行为的,由其原所在机关的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该人员从业期间的违法所得,责令接收单位将该人员予以清退,并根据情节轻重,对接收单位处以被处罚人员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关于公务员在社团组织的规定。
《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通知》第一条县及县以上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所属部门的在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得兼任社会团体(包括境外社会团体)领导职务(含社会团体分支机构负责人)。
第二条团的章程履行规定程序后,再到相应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有关手续。未经批准已经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应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半年内辞去所兼任的社会团体领导职务;已经批准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并确需继续兼任的,应按上述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⑦ 领导干部离职或退休后从业有哪些规定
如果是政府单位领导离职或者退休的,那么明确规定不能从事自己主管的行业的。
如果是企业单位领导,那么没有签订竞业协议的,不受到影响。但签订竞业协议的,那么离职后,在2年之内不得从事同一行业。退休,就不受影响。
⑧ 绍兴新政策已退休人员不能从事企业单位上班是真的吗
是的
已退休的原党政机关领导班子成员、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退休之后的三年之内、其他公务员在两年之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⑨ 公务员退休后几年内不能从事第二职业等的相关规定是怎么样的
退休后三年内,不得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任,或者个人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国家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
公务员权利:
获得履行职责应具有的工作条件;
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参加培训;
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