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工资和上班有关系吗
有的年轻人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比上班的员工工资高好几倍?这确实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可能很多刚入职的年轻人都难以接受,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天天加班,拿到手的工资却不如在家里养老的人发的多,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么,为什么老年人的退休金会比年轻人工资多呢?这样究竟合理吗?
当然合理。原因如下:
一、退休人员的单位好,退休金当然高
有些人的退休金比较高,往往是因为这些人所在单位比较好,年轻时给社保缴费的水平较高。
比如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后他们一般能够拿到在职时工资的80%到90%。另外,对于一些国企退休人员,他们在早些时候是不用缴纳社保的。社保建立后,社保会统筹一部分退休金给到他们,然后国企本身还会给予一份退休金。而且以前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他们退休的措施,提前内退之类的还会涨三级工资,退休后执行90%甚至100%。
除此之外,在一些好的事业单位或国企,退休后不仅有养老金领,还会有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还有各种各样的补贴,也就是说,他们在原本缴费水平就很高的基础上,可以领取两份养老金以及各种补贴,那他们的钱不多,谁多?
二、工作久、职位高,退休金就高,没有可比性
其实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普通的企事业单位,我们的职业成长路线大多都是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工资待遇也就相应上升了。退休时,通常按照退休前的职务、职称确定退休工资,当然会比很多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要高。
比如,一个处级公务员,即使退休了,退休金也比在岗的低级别的公务员工资高,这都是很正常的,可以说二者的可比性很低了。
再者说,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好几年,领到的工资却还没有一个普通的(非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退休员工多,那么除了羡慕嫉妒恨,还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问题。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本事,为了自己以后也能得到高数额的养老金而奋斗!
退休人员也是辛辛苦苦几十年工作奋斗过来的,那时候的工作条件还比现在要艰苦得多!虽然我们现在社会的供养比大约是2.8比1,大概是2.8个年轻人供养一个老年人。但是没关系,现在的年轻人也会有年老退休的一天,未来也将会领到专属于你的奋斗成果。
Ⅱ 企业职工退休后, 退休工资与职称有关系吗
退休工资与职称无关。按照现行的政策,退休养老金领取的差异,有职称无关,主要是和个人缴费账户累计额有关。工作时候给个人账户缴费多,退休以后,肯定就领养老金多。个人缴费额,与个人缴费基数挂钩,基数就是每个人的月工资,基数乘缴费比例,就是缴费额。缴费比例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差异体现在个人的工资上。 不同单位工资体系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个人月工资越高,缴费基数越高,缴费额就越高,退休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Ⅲ 国企退休和职务有关吗
国企退休工资和职务没有直接关系,和缴纳社保年限及基数有关。如果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务对退休工资是有影响的。现行制度下,退休前缴纳足额养老保险,退休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Ⅳ 企业退休人员职称和工资有关吗
法律分析:退休金的待遇与自己的专业职称是没有任何的关系,就算有一个职称或者是一个中级职称,更或者是一个高级职称,那么对于退休金的增加,将不会产生任何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作为企业单位的退休职工来讲,那么更不会增加自己的一个退休金待遇了。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Ⅳ 退休金跟在职工资有什么关系为何有人在职工资很高退休金却很低
题中的退休金称呼应为养老金,某人到龄退休后由社保机构负责发放。而社保金改革之前某人退休所领的应为退休金,是有原单位负责发放,性质不同,这里就不展开了。那么言归正传。
第一问题:养老金跟在职工资有什么关系?那么应该有较大关系,简单的说,一是由于社保制度改革后,因为某人由于在职期间在岗位勤奋努力,技术能力的较好发挥,所以获取每月较高的薪水。
同样每位员工薪水的社保缴纳百分比都为8%,但他的绝对值缴纳额数相对就高,不受薪水限制,工资越高所缴纳社保的绝对值就越高。
反之,技术能力缺乏,发挥生产作用不大,每月工资小于前者,可想而知,他(她)所缴纳社保金的绝对值就要明细小于前者。
二是如果平时月工资高的人和月工资低的人,他们均存在有改革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假设二人相同或差不多的视同缴费年限,那么视同缴费因实际没缴费也未进入个人账户。
而本人到龄退休养老金的计算,视同缴费年数则是以参照本人工资实际缴费中的1来计算,工资相对高的人而他的视同缴费额虽然也是参照1,
但缴纳绝对数的显示却要比工资低的人要高,那么显然工资低的人即在养老金获取方面吃亏些,这就是贯彻了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原则。
第二问题:为什么在职工资很高,养老金却很低?分析认为,简单的说,那也是因为某人社保缴费年限不长,也有可能是按社保最低水平缴费的缘故。以上仅是个人见解。
谢谢你的关于:
退休金跟在职工资有什么关系?为何有人在职工资很高退休金却很低?的邀请!
企业在职工资收入无非这几大项:一是岗位(技岗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加班工资以及各类的补助和补贴等,汇成我们的收入总和!
养老金缴纳的个人比例都是百分之八,这个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收人的差异也就照成个人帐户存入的差异!
有人工资收入很高养老金却很低,这就是算小帐所得来的后果,这叫乐一时,窝心在夕阳里!
关键是不良企业,为了防止企业尽利润的减少,又让眼光短浅的员工高兴一时,就釆用了部分收入:如奖金和各种补贴不计入工资总收入,这的结果就是个人及单位计算总数被降低,表面上看个人收人不低,实则企业少付出!
生活中,常见的就是有人只会看尽收入这块,觉得扣得少实得多而暗喜,甚至还有人认为缴那么多,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一天,这种心理造成看工资表时,就不知总收入与所缴养金扣款与百分之八的比例是否相符!
一转眼,到了退休的年龄才去与别人比养老金,我就想问问你早干嘛去了?
所以一个人的养老金低,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只是你的心眼儿让你的目光变得短浅了许多!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到了这一天你就认了吧!
退休金和在职时的工资有密切联系,按照政策规定,一般职工(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民营或私人企等)退休时应拿到本人在职时基本工资的88%一95左右的退休金,如果退休前没有参加国家统一规定的 社会 保险,那就没法算了,这样的情况也有。
我认为,退休养老金和在职工资,应是因果、连带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退休养老金高的,必然是在职工资高,而且是自然而然按政策规定实施了高缴费的人员,即由在职高缴费必然造成并最终导致成为退休后享受到无以伦比的高养老金的人员。
那么,为何有人在职工资很高,而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却很低呢?这肯定是与高工资人员参保缴费不到位,在缴费工资基数水平明显打了折扣,即自主选择的缴费基数明显偏低太多,脱不了干系。这种情况不足为奇,大有人在,在私营企业里,在享受高工资的灵活就业人员中并不少见,习以为常。他们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算盘珠子打的特精,他们以划算与否权衡,以眼前利益为重取向,缺乏登高望远,未雨绸缪,从长计议。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不后悔才奇怪呢?这就是在职高工资人员,退休基本养老金却很低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退休金,一般指的是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大家领取的待遇。
我国的退休制度早就在50年代就全面陆续建立起来了,实际上最初甚至可以追溯到民国时代的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1951年我国实施《 劳动保险条例 》,这开创了的对工人实施退休制度的先河。
过去的退休制度是个人无需缴纳费用的模式, 退休待遇跟退休前本人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相挂钩 。相应的待遇,一般由用人单位和国家保障。
比如说根据1978年国发104号文件,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工龄满10年不满15年的发放本人基本工资的60%,最低不低于25元。满15年不满20年的发放70%,满20年以上的发放75%。
可是当时的工资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制度,基本工资是全国统一的标准就跟现在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样,全部使用统一的基本工资表。但是,每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会有相应的津贴补贴或者奖励待遇。因此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实际到手工资越高。
我国推动改革开放以后,过去的退休模式已经不再适合 社会 的要求,这时候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我国全面推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也实施了改革。现在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全面建立起来了。
参加养老保险形成的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两部分构成,对于以前制度不完善年度的过渡,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
现在的退休待遇已经基本形成了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的基本养老金确定模式。
现在确实有一些人工资待遇水平很高,每月收入一两万元,但实际上企业给他们缴纳的 社会 保险却按照最低基数缴纳。实际上企业这种行为,他们个人也是默许,因为他们都希望工作时拿到高收入。但这是 违法行为 ,劳动者维权的话,用人单位就应当按照职工上年度工资收入的月均值给职工补缴社保。
现在每一个人退休,都是按照政府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来计算养老金的,除非有关计算养老金的因素出错。一般来说,主要还是由于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低,导致的养老金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上过渡性养老金也将逐渐消失,我们养老保险制度将会实现完全并轨。大家都是统一的计算公式,关键就看相应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了。
我认为这是体质问题,退休金有万元以上的,有千元以上的,现在在职工也是岗位工资,有年薪几十万的,低的才几千元,我想还是努力学技术,才是真本事,这个年头拼工资多少,与退休人员比无法比的,要靠自己创业才行,我劝你有个好心态!
这有所在的单位有关系:就以我来说:我是外贸公司的业务员:从1993年起,外贸公司自负盈亏。每个业务员按利润提存奖金。每年的收入(包括奖金)都在10万以上而且逐年上升。那时候一般企业好的达到千元,机关500多元。我们比他们高十到二十倍。但缴纳养老金都是按基本工资上缴的。所以我在2000年退休时,每月960元养老金。经过十六联调我现在5100元。与我相同级别的机关单位都在万元以上,事业单位在8000元左右。
充分体现我们国家多劳多得多缴多得,少劳不得,少缴少得,不劳不得,不缴没得的政策。
在职职工的退休金跟职工的工龄和职工在职时上交养老保险的金额有关:工龄越长,上交养老保险的金额(上年社平工资的60-300%)越高,退休金就越高。对于有企业年金或有职业年金的企业或单位,还与在职时所担任的职务有关,职务越高,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就交的多,退休时对应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就拿的越多,综合起来,退休金就拿的越高!
这种事情还是去社保部门咨询。专业问题有专业人士回答。
Ⅵ 退休金和职称级别有关吗
不同单位工资体系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个人月工资越高,缴费基数越高,缴费额就越高,退休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职称一般并不和退休工资挂钩。个人月工资越高,缴费基数越高,缴费额就越高,退休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退休工资=基础退休工资+个人账户退休工资。而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与企业年金有关系吗?
企业年金,本质上是补充养老保险,这在大型国企、央企中很常见,而退休后享受年金的待遇,一般情况下,也会与退休前职务、职称等因素相关。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去晋升职称,也是一种稳妥的办法,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在职时的薪资待遇,晚年退休后,养老金、年金还会高一些。
职业年金,则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专属”,2014年10月1日开始,养老金“并轨”了,但他们多了此项待遇,而这项待遇也会间接与职称相关。
综上所述对于职称与工资待遇、年金待遇挂钩的人,还是要努力晋升高职称,为自己的职业晋升,为自己的晚年生活,都是值得一拼的。
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Ⅶ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和职称有关系吗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和职称没有关系。
养老金与职称的关系: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而其中: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统筹考虑。养老金不再按级别,而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为2018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7)企业退休工资和职务有关吗扩展阅读: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Ⅷ 决定退休工资的高低是职务还是工龄有何依据
真正决定员工退休之后,养老金数额的高低的是他的工龄,而不是他的职务,因为现在在逐渐实行企事业单位并轨,也就是说无论是事业单位公务员还是事业编,还是四起里面的普通员工,他们最终退休的时候所使用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跟他之前是一个什么级别的员工没有关系,看他交养老金交了多少年,看他最终交了多少钱。
但是还是要说真正决定一个人养老金领的多少了,是他缴纳社保的钱有多少,而不是他的级别,因为不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同样的一个级别的员工,他最终拿到钱可能不一样。比如说北京的科级和一个普通的三级城市,下面的附属小县城的科级,他们都是一个级别的,那他们工资水平不同啊,他最终的养老金也不一样,说工龄可能影响更直接一些。就是因为同样一个单位同样一个级别,同样一个经济环境,他缴纳的年头越多,他缴纳的钱自然就越多,这个更靠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