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险合一软件操作流程
办理退休五险合一软件使用以北京为例:
1.办理条件:男职工满60周岁,女职工满5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且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其中,视同缴费指1992年10月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需经养老科认定);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男满25年、女满20年。
2.五险合一软件办理流程:【个人变更登记】→【减员】→选择单位→输入【公民身份号码】→查询→【停止缴费险种】只勾选“四险”→【四险个人停止缴费(支付)原因】为“办理退休”→【确认】→【全选】→【减员】→打印“减少表”(【数据交换】→【个人续保、减员信息报盘】→选择单位以及报盘路径→【新报盘】→【查询】→【减员】---【全部选择】→【报盘】→【保存到U盘】→提示打印减少表→【打印】3份)
(2.2)【个人变更登记】→【医疗在职转退休】→选择单位→输入【公民身份号码】→查询→选择【离退休日期】、【离退休类别】、【缴费人员类别】、【医疗参保人员类别】→【保存到U盘】→提示打印《医疗在职转退休明细表》→【打印】2份
3.然后到养老、医疗部门审核退休待遇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⑵ 关于五险合一系统的医疗和四险数据的导入问题
在网上申报系统录人转人人员信息时,缴费人员类别应与系统中原有信息一致。
针对问题所述情况,应在网上申报系统中先办理减员操作,将已成功的医疗保险单险种减掉,间隔两小时后,重新填报正确缴费人员类别,再次操作五险增员业务。
若参保人员医疗和四险系统中的缴费人员类别本身不一致,则需通过企业版软件报盘办理增加手续。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⑶ 五险合一软件导入单位信息
自己录入也可以,导入也可以
人员少可以手工录入,人员比较多的最好导入
在北京人社局网上的“社会保险”平台,选择单位登录,左边有选择下载单位信息和人员信息的选项
把本单位信息和人员因为下载后,再用五险合一软件导入单位和人员信息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⑷ 新的五险合一的软件怎么导入原始数据
我也曾用以前软件的数据导入过,但是导不进去。不是说去社保中心下卸么,他们会为我们提供数据的。
⑸ 求助,五险合一软件信息导入问题
回复 1# 你使用企业版的“数据交换”模块,里面有一个单位内数据导出/导入,你从同事电脑上导出到U盘,然后再用U盘导入到你的电脑就可以了。
⑹ 北京HR请帮忙说明一下社保企业版软件第一次下载如何使用,如何把数字证书的信息导入
1、社保的意思就是,您先用数字证书登陆社保网上服务平台,下载最后一名员工的个人信息数据,然后上传到五险合一软件中。
2、五险合一的软件中有个人信息之后,您就可以用软件进行减员操作。然后打印表格,保存报盘文件。
⑺ 五险合一软件四险怎么导入
1、登录单位社保系统,在“查询管理”定制“企业版信息下载”;
2、带系统处理完成后在操作处把“医保下载”、“四险下载”分别下载到桌面;
3、打开五险合一软件点击“数据交换”、分别选择“医疗基础数据导入”、“四险基数数据导入”;
4、在“市网上服务平台”()“下载专区”中下载“企业版(普通单位版)V6.7.0补丁”;
5、升级安装后,须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企业版的维护:方法一:在【基本信息管理】-【单位信息修改】中,将“社会保险登记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修改为“18位信用代码”-【保存】。备注:单位可通过工商局颁发《营业执照》上,了解本单位“18位信用代码”的具体代码内容。
方法二:进行软件卸载,卸载过程中选择不保留原始数据,重新安装该软件并升级到V6.7.0。此时该软件中已无单位及人员基本信息,通过“市网上服务平台”定制下载“四险”、“医疗”基本信息。使用该软件的【数据交换】-【医疗/四险基础数据导入】模块进行基本信息导入后,方可继续使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⑻ 五险合一新软件内两个不同单位的数据如何转
从社保拷贝的不是企业版采集软件中的数据,是单位五险的月报和明细。这个不是需要的文件。
1、首先需要持单位社保登记证和U盘从社保中心拷贝两个DAT格式的文件(一个四险,一个医疗);
2、然后在电脑中安装企业版采集软件,安装完成后打开数据采集模块(这个步骤就不用说了吧);
3、进入数据采集模块后点击“数据交换”----》“医疗数据导入”----》点击“浏览”----》选择从社保拷贝数据中的带有单位名称的DAT格式文件----》打击“打开”----》点击“导入”----》点击“确定”----》点击“退出”
接下来导入四险数据:“数据交换”----》“四险数据导入”----》点击“浏览”----》选择另外一个DAT格式文件----》打击“打开”----》点击“导入”----》点击“确定”----》点击“退出”这样就可以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