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退休人员 > 企业编退休金算法

企业编退休金算法

发布时间:2022-06-19 15:32:35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公式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一样吗

法律分析: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是2005年国发38号文件规定的,全国统一。能够形成各地特色的,主要是退休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计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产生的养老金待遇,也是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但是其养老待遇新办法还建立了职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同于部分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机制。不属于养老保险待遇,领完之后就没有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跟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完全一样。过渡性养老金,类似于当地的企业职工参保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但是相关计算年限都是2014年9月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试点地方的实际缴费年限也作为视同缴费年限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系数依然是1%~1.4%之间。实际上,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的区别关键在于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以及视同缴费年限的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视同缴费年限要比企业职工长得多,因此有很长的年限可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会相对划算,而且机关事业单位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根据本人的职务级别、岗位薪级确定的,视同缴费指数一般都超过1,也是非常划算。现在的企业职工范围,实际上跟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企业职工范围不一样。国家实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以前,都是国有企业固定工身份的职工才能享受退休待遇。这时候养老待遇主要跟退休前基本工资的水平比例挂钩,那时候全国的基本工资还是统一的工资表,所以差别不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越来越发达,市场经济体系建立起来了。1991年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后,私营、外资企业的职工以及个体劳动者等群体都可以参加养老保险。很多职工都是1991年到1992年以后才陆续参保的。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短,而且缴费基数普遍偏低,再加上缺少企业年金补充,养老待遇低也是正常。总体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实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年限和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确有差别。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大家的养老金待遇都是通过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而出,主要看大家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未来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参加企业年金制度,最终大家的退休待遇也会渐渐一样计算公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② 中国 企业养老保险算法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编辑本段调整方案
企业退休人员新增养老金
2009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将增加110元左右,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保部)具体落实国务院十项保增长措施的一项重要举措。人保部有关人士透露,由该部起草的关于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总体方案,已经于2008年11月11日上交国务院。中央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的第八项提出,要“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加了100元。人保部人士表示,并不会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增长水平,养老金人均增加110元,只是一个全国的平均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是以省为单位,要由各省分别计算各自的养老金增长水平和所需金额,然后上报人保部进行审核。人保部会根据其自己测算的各省数据,与各省上报的数据进行综合考虑后,确定各省最后的养老金增长水平。数据显示,中国政府已经持续多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企业参保退休人员的月平均养老金已从1995年的321元,提高到2007年的963元。根据2007年8月1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决定,从2008年到2011年将连续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是继2005年到2007年,中国政府有计划的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之后的第二轮上调。
从2008年1月1日起,全国42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再度上调。人均增加10%,为100元左右。2008年至2011年将继续上调三年,且上调幅度高于前三年,到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将超过1200元。根据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的安排,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263亿元用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2009年的增幅,全国总工会有关人士表示,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各地养老金调整水平会有所差别。根据2008年各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待标准,人均增涨最高的省份为北京,每月增长200元,最低为安徽,每月增长55元。
希望采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③ 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退休工资怎么算

当然了,事业单位工资一般都比
社平工资
高,缴费都
按照社平缴纳,
企业一般工资比较低,一半都会按照社平60%缴纳的,

④ 行政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工龄怎么计算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基本养老金=〔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

二、10年事业单位工龄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第十五条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

1、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3、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4、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退休工龄工资如何计算

现在退休没有什么工龄工资的说法,养老金的计发,跟全部缴费年限、每年的缴费基数、退休年龄、何时参保、何时退休、何地退休等因素都有关。

如果问的是退休后养老金增资问题,各地的调整办法不一样,咨询当地的社保部门为准。上海的话,2014年的调整方案为:全部缴费年限(俗称工龄)x3,其中满7个月不满12个月的,按1年算。

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⑤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举例

法律分析: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一般由基础养老金(国家统筹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单位缴纳的部分全部进入统筹基金,由国家统筹的部分。比如:上海目前的比例是你工资的20%,由单位缴纳。

个人账户养老金:当年你个人缴费的部分(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还有一部人被称为“中人",即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并缴费年限满15年,2006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由于他的部分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账户,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出这段劳动贡献,所以国家采取了过渡性养老金来弥补和平衡。对于大多数80后、90后来说,基本就不存在过渡性养老金的问题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

第二条 本省城镇下列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必须按照本条例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一)企业及其从业人员;

(二)机关、事业单位、中介机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

(三)部队所属用人单位及其无军籍的从业人员。

上述单位的退休人员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建立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个人医疗帐户(以下简称个人帐户)与基本医疗统筹基金(以下简称统筹基金)支付相结合的制度。个人帐户的所有权属于个人。统筹基金的所有权属于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全体人员。

第四条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双方共同负担。

第五条 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以市、县、自治县为统筹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

第六条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本省地方税务机关(以下简称征收机关)征缴。

⑥ 企业退休养老金怎么计算

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1/An-1+an/An)÷N。
公式中:a1、a2……an-1、an为参保人员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各年的缴费工资;A1、A2……An-1、An为1992年至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各年的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2001年起为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N为参保人员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数。
其中:对每年1月至6月退休的人员,An、An-1均取该年上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对每年7月至12月退休的人员,An取该年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对2008年7月1日后缴纳的1996年1月1日后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应按到账时间合并计算后,用于到账年度缴费工资指数的计算。其中,退休当年补缴以前年度基本养老保险费并到账的,退休上一年年底前的补缴基数与退休上一年的缴费基数合并计算后,用于退休上一年缴费工资指数的计算。对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数小于4年的参保人员,其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不得超过1.0,即:计算结果大于或等于1.0的,其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1.0确定;小于1.0的,按实确定。

⑦ 企业退休金计算方法里面的系数是怎么确定的

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基金组成。计算方法如下:养老保险缴费系数按上年度社会工资计算,缴费比例一般单位为20%,个人为8%,由政府规定。养老保险至少要交15年,以后退休才能终身享受养老金。如果你是男性,60岁退休正好是15年后,可以保证退休后每月领取养老金。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养老金的计算,也就是说我们退休后会交多少养老保险。这是一个关系到工作和生活的人之间关系的大问题。养老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大家自己选择的大问题。现在,我们来谈谈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公式自己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为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 1.4%。有了公式,就可以算出你的具体情况。

⑧ 事业单位退休金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退休金计算方法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阅读全文

与企业编退休金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睾丸瘤 浏览:136
重阳节呼号 浏览:175
常熟养老金调整 浏览:567
重阳节社区游戏 浏览:750
去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浏览:845
古琴如何能养生 浏览:405
50岁长痘痘 浏览:871
长寿花什么温度适宜 浏览:163
会孝顺吗 浏览:120
老人家喝酒就咳嗽 浏览:964
家政女皇里的食疗养生大师叫什么 浏览:316
老人吃东西就吐挂什么科 浏览:408
驾驶证体检e字表怎么看 浏览:395
长寿师范 浏览:576
老人家腋下发热 浏览:709
南宁智慧人社年度养老年审怎么弄 浏览:236
父母离婚10年了怎么重聚 浏览:970
长沙社区有老年大学吗 浏览:491
重阳节生日的好吗 浏览:999
七零后的父母有哪些 浏览: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