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要写一篇调查报告关于社区离退休人员的闲暇生活调查
第一节 前言
一、 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一世纪最突出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亿,预计21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左右。这表明,老龄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大事,应受到全世界普遍关注和重视。在世界范围内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城市老年发展的重点和焦点,了解各阶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也越来越有了很大的必要性。
二、 课题选择的原因
老年人在社会上是一种弱势群体,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有必要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一番了解。我们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老年人有利于巩固我们所学专业知识,增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老年人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老年人来了解社会状况,进一步的丰富我们的社会知识,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积累一些经验。
三、 研究的意义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老年人在生活方面的需求,再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为他们度过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创造条件,为我国老龄事业的开展提供依据,通过对老年人和年轻人关系的研究,找出两代人思想、生活方式的差异,可以更好的加强两带人的沟通,使关系变的融洽,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的弘扬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建立尊重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文化环境为精神动力,加强观念文化建设。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样本情况)
郑州市社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年龄性别构成:
年龄
(岁)
男
女
合计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60-65
40
41.7
25
50.0
65
44.5
66-70
36
37.5
15
30.0
51
34.9
71-75
15
15.6
6
12.0
21
14.4
76以上
5
5.2
4
8.0
19
6.2
合计
96
100.0
50
100.0
146
100.0
通过表格和柱状图可以看出:
(一)、在本次调查过程中调查的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92:1。
(二)、60岁以上老年人各年龄组存活数岁增龄而下降。
婚姻状况:绝大多数是处于已婚状态,但也有一少部分人丧偶,其中有些丧失妻子或丈夫已长达几十年。
政治面貌:很多都是无党派群众,但党员也占其中一部分。
文化程度:各个学历的都占有一部分,但最多的还是处于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小学多的京
二、 资料的收集方法(抽样方法)
(一)、采用我们小组共同设计的《郑州市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活方式、养老方式、与子女关系、生活满意度、生活水平、社会保险情况等几个方面。在本次调查当中我们一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
(二)、采用访谈法从更广泛的角度了解更多的内容,以收集到调查问卷以外的资料。
(三)、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采用的主要是非概率抽样中的偶遇抽样,即在各个社区和公园的过程中对所遇见的老年人进行随机的调查与访谈。
三、资料的分析方法
(一)、收集所有的问卷,将相关的题目进行分类,再用excel
对之进行统计分析和制作出图形。
(二)、把访谈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出资料所反映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以及通过这些所得到到的许多社会事实。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一、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
靠退休金的占78.1% 靠子女供给的占13.7%
靠养老保险金的占2.1% 靠存款的占1.4%
其他的占4.8%
通过数据和图表可以分析出:社区中老年人生活开支是以退休金为主,也有一部分是靠子女供给,而养老保险金和存款所占比重却比较小,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我们还需要给老年人提供许多就业的机会,让他们不至于在退休后感觉到无所事事,认为自己老而无用。这样也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减少产生退休后不适应感的几率。提供就业机会也可以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希望哪种养老方式
家庭养老占56.2% 社会养老占34.2%
其他占9.6%
本数据和图形所表现内容为:
家庭养老比重要远远高于社会养老,说明当前在郑州市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社会养老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说明我国的社会养老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中青年与老年人之间感情的割舍与淡化,因为我国属于传统型的社会,而且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家庭养老占绝对的优势。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家庭功能的减弱,社会养老的比重将会慢慢的增多。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应更多的发展其他的养老方式。
三、对老年人学习的看法
认为不应该学习的占 3.4% 认为“活到老学到老”的占71.2%
认为平时可以学一点的占25.3%
通过数据和饼图可以分析出:
大多数老年人都赞同“活到老学到老”,一部分人认为平时可以学一点,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认为不应该学习。
这说明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有学习的意识和愿望,都想与外界沟通,了解外部世界,不想产生老而无用的感觉。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老年人不会因为青春不再就变得消极,因为退休就不问事实,把自己排除在社会之外。
从访谈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有许多老年人都在空余时间看报纸、杂志,听新闻,及时的去了解社会上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但也有很多老年人反映社区没有提供集中学习的机会。我想社区应该多发挥一下这方面的功能,对老年人集中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
但也有少数老年人不赞同学习,我想很可能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或者是没有时间和机会。
四、对老年人再婚问题的看法
很赞同的占 5.5% 赞同的占66.4%
无所谓的占 22.6% 不赞同的占4.8%
很不赞同的占7%
资料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决大多数老年人都赞成再婚,只有极少数的人表示无所谓或者是反对。但是在现实中却有很多孤独的老人没有再婚,主要是受世俗和子女的压力,因为大多子女都不愿意再增加自己的负担或者是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害。
五、对新生事物的态度
比较看的开的占 16.9% 能够接受的占56.8%
不是很接受的占 30.1% 反对的占3.4%
对新生事物比较看得开的和能够接受的占的比重比较大,不是很接受的所占比重比较小,可也占很大一部分。说明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的潮流之下,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能够去接受新生事物,而有些老年人由于其思想观念和新生事物本身的性质的原因以及老年人看事物角度的问题无法去接受或表示反对。有些老年人因为孩子们玩游戏耽误学业而对网络表示厌恶,而更多的老年人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能够客观的和全面的去看待问题。一般情况下,喜欢与外部接触、平时进行学习的人易于接受外部事物;而那些不问事实的老年人也容易对新生事物反感。
六、当权益受到损害时,愿不愿意用法律维权
很愿意的占 8.2% 愿意的占56.8%
无所谓的占30.8%
根据图标可以看出:
愿意维权的占有很大的比重,但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感觉无所谓。这说明大部分的老年人对法律都有一定的了解,都愿意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老年人对维护合法权益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都说买了假货就应该去退。也有很多人说自己的东西尤其是大件物品大多都是子女买的,自己不用在这方面操心,因此也就感觉无所谓。
但是在调查和访谈中没有谁说反对维权的,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愿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愿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
七、对自己的住房条件是否满意
很满意的占6.2% 满意的占57.5%
一般的占 20.5% 不满意的占15.8%
根据资料可以分析出:
大部分的老年人对自己的住房条件都表示满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满意。一些本地经济条件不是太好的居民因为所住楼房太陈旧、社区提供的服务不完善,所处地区环境污染、声音嘈杂而满意度偏低。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比如说以前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满意度会偏高一点。而由于子女在城市有比较好的工作、从农村搬迁过来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会更高一点。
八、是否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一共有146份问卷
养老保险 :参加的92份 没有参加的52份
准备参加的1份 不准备参加的1份
医疗保险:参加的87份 没有参加的52份
准备参加的3份 不准备参加的4份
从数据和图形可以分析出:
参加这两类保险的比没有参加的要高出很大一部分,并且这两种保险所占比重大致相同,可以看出人们一般都是同时参加这两种保险。从访谈中了解到,人们是在公司里面同时入的这两种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也是两种基本保险,但是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却有很少人参加保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尤其是下岗职工个广大农民这些边缘群体的)。
九、对社区文体设施、活动场所的满意度
在146份问卷中:
很满意的占1.4% 满意的占41.8%
一般的占 32.9% 不满意的占23.3
很不满意的占7%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
有将近一半的人对设施比较满意,有一部分人感觉无所谓,还有一部分人对之不满意。这说明郑州市社区的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在一些居住条件不是太好的社区却很少或是没有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文体设施应该扩展到所有的社区,让广大的老年人都享有活动的良好空间,而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独享的。
第四节 讨论与结束
一、 问卷所反映的情况(结论)
(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还是靠家庭养老。家庭养老在我国延续千年,因此,家庭养老在人们的心里已经根深柢固,大多数人也就选取了家庭养老方式。再加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不能保证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大多数人也就选取了家庭养老方式。
(二)、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活动设施以及学习的机会太少。许多人包括老年人本身都认为老年人没有必要再去学习什么,只需安度晚年就可以,因此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便就被忽略了。
(三)、在某些社区没有良好的居住环境,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太好,更加需要新鲜的空气和安静的环境。然而大部分的老年人却没有享受到这样的权利,他们有很多人居住的环境尘土飞扬,这样完全不能保证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四)、社会上还存在这许多不尊重老年人以及危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尽管很多老年人对现在的年轻人很满意,但是从访谈和问卷中可以看出有些老年人对年轻人在一些方面很反感。比如说我在最后一次访谈中遇到的一位老人,他说在公交车上面很少有人给他让座,而离他很近的年轻人一看到他就把脸朝向窗外,这些令他很气愤。当问到子女是否孝敬父母时,他说现在一些子女对父母态度特差,甚至出现打骂父母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二、建议
(一)、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制定符合郑州市情况的养老体系。养老问题是老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经调查本事老年人口收入的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在发放离退休金时,一方面要保证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离退休金;另一方面要及时调整离退休金的金额,以保证老军人的实际生活水平,还要不断的完善本市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由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规模正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已趋于弱化。因此,应该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二)、大力加强宣传“尊老、爱老”的思想,加强子女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受恭敬是老年人的一种心理需要,离退休的老年人社会角色发生转变,会产生老而无用的感受,对生活缺乏关心,有悲观失望的情绪,因此,他们特别希望社会上更加关心他们,尊敬他们。
(三)、对老年人再婚问题,我们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在不损害他人的情况下,对这种现象不予过分关注。两人在双方财产方面应进行公证,等子女双方进行协商,以避免将来发生纠纷。
(四)、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拓宽老年人的就业渠道,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五)、搞好社区建设,发挥社区的助老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社区建设时,要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业的投入,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要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质量,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有关的照顾资源,还要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六)、加强社区人力资源和中介组织建设,扩大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发展老年人生活互助与交往体系,促进城市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
(七)、根据国民经济增长趋势,制定有关适时提高老年人低收入与消费水准的政策,减缓乃至消灭城市老年人的贫困化现象。
(八)、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中,加大社区政策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关注度与管理职能,构建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目标体系。
致谢
在此,我要感谢学校和系领导为我们提供这一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为我们提供实习条件和实习经费,感谢指导老师为我们提供意见和建议,及时的为我们指出错误,并且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感谢支持我们工作的所有老年朋友们,他们很认真的填写我们的问卷,详尽的回答我们的问题,并且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让我们收益匪浅。感谢和我一起合作、一起奋战的小组成员,正因为每个人的参与,我们小组才能够顺利的做完问卷,成功的得出结论并以此作为我们写论文的素材。我们同时也要感谢文献资料,它让我们在第一次实习中不至于会很迷茫,为我们设计问卷、进行访谈以及分析讨论问卷指明了方向。
同时,我也真切的希望我们的这次的调查研究能唤起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更多的关心、帮助和爱护老年人,让这一特殊社会群体能安心、快乐、健康的生活在美丽的城市之中。我祝愿每一个老年人都有一个快乐美满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孙光德:《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王康:《社会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邬沧萍:《老年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袁方:《老年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养老观念与现状的调查http://news.sina.com.cn/o/2003-09-29/0935838315s.shtml
[8]、老年人健康所需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调查http://www.ocan.com.cn/zjlt-xj1.htm
[9]、广州城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http://www.china-nurse.com/2004/3-7/3640.htm
[10]、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http://fzsf.net/jyjx/list.asp?id=78
[11]、XX市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http://www.flgw.cn/fanwen/fw/200512/fanwen_1124.html
附录一
郑州市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人家:
您好,为了真实地了解全市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老年人的生活,我们组织了这次调查。你的答案我们将严格保密,谢谢您配合我们的调查。
郑州轻工业学院04级社会工作
2006年5月
1 您所居住的社区是那种类型
A 单位型社区 B 商品房小区 C 城中村 D 混合型社区
2 您对自己的住房条件是否满意
A 很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E 很不满意
3 您是否参加了养老保险 A 参加 B 没有参加
4 您是否参加了医疗保险
A 参加 B 没参加 C 准备参加 D 不准备参加
5 您希望哪种养老方式
A 家庭养老 B 社会养老 C 其他形式
6 您生活开支的来源主要是
A 退休金 B 养老保险金 C 子女提供 D 存款 E 其他
7 您有几个子女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及以上 E 没有
(选择E的跳过7-12题)
8 您的子女给您赡养费吗
A 经常 B 定期 C 很少 D 不提供
9 您认为子女对自己是否尊重
A 很尊重 B 尊重 C 一般 D 不尊重 E 很不尊重
10 您和子女沟通交流吗
A 经常 B 一般 C 很少 D 不沟通
11 您对子女的婚姻状况是否满意
A 很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E 很不满意
12 您和子女生活在一块吗
A 是 B 否
(选择A者跳过下题)
13 以前您身体不舒服时主要是谁照顾您
A 老伴 B 子女 C 保姆 D 其他
14 您心情不好时主要和谁聊天
A 老伴 B 子女 C 保姆 D 其他
15 您参加文体活动(拳、剑、歌、舞、琴、棋、操)吗
A 很经常 B 经常 C 一般 D 很少 E 不参加
16 您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A 文体活动 B 聊天 C 上网 D 其他
17 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法》吗
A 很了解 B 了解 C一般 D 不了解 E 没听说过
18 作为消费者,您的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你愿意用法律来维权吗
A 很愿意 B愿意 C 无所谓 D 不愿意 E 很不愿意
19 您喜欢去旅游吗
A 很喜欢 B 喜欢 C 一般 D 不喜欢 E 很不喜欢
20 您一年通常出去旅游几次
A 一次以下 B 2次 C 3次 D 3次以上
21 您对社区文体设施、活动场所是否满意
A 很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E很不满意
22 您对社区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是否满意
A 很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E 很不满意
23 您认为社会对老年人是否尊重
A 很尊重 B 尊重 C 一般 D不尊重 E 很不尊重
24 您对老年人学习的看法怎样
A 不应该学习 B 活到老学到老 C 平常可以学一点
25 您如何看待老年人再婚问题
A 很赞同 B 赞同 C 无所谓 D 不赞同 E 很不赞同
26 您对新生的事物(例如:网络、“超女”、不结婚的年轻人)的态度如何
A 比较看的开 B 能够接受 C 不是很接受 D 反对
27 您的基本情况:
(1)性别 A 男 B 女
(2)年龄 A 60-65 B 66-70 C 71-75 D 76及以上
(3)婚姻状况 A 已婚 B 离异 C 丧偶 D 未婚 D 独身
(4)政治面貌 A 中共党员 B 民主党派 C 无党派群众
(5)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 B初中 C高中(技校、中专)
D大学专科 E大学本科及以上
(6)以前的工作
A 普通工人 B 技术人员 C 管理人员 D 个体工商户 E 其他
27 您认为社区应该怎样为老年人服务
――――――――――――――――――――――――――――――――――――――――――――――――――――――――――――――――――――――――――――――――――――――― 再次表示我们的感谢!祝您老人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附录二
访谈提纲
一、 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年龄、婚姻、文化程度、以前所做工作。
老年人的子女状况:子女个数,与子女是否同住、子女给赡养费的情况,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情况。
二、参加保险的情况以及喜欢养老方式的类型。
三、平时生活开支的来源
四、所住社区的的类型以及对居住条件的满意度
五、参加文体活动的情况,打发时间的方式
六、对法律的了解度以及老年人的维权意识
七、对新生事物的看法
八、对老年人学习问题的看法
九、对老年人再婚问题的看法
十、认为社会对老年人是否尊重
十一、认为社区应该为老年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B. 退休人员退休当年在有职数情况下能否被聘用
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第十三条规定:已享受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动保护待遇等权利、义务。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7〕88号)第二条规定: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聘用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如果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第四十八条规定:职工被借调或者聘用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的,由借调或者聘用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组部、国家科委、劳动人事部等七部门〈关于发挥离休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中办发〔1986〕32号)规定,离休退休人员在外单位受聘期间,如发生工伤事故,由聘用单位按本单位人员待遇负责妥善处理。
为保障受聘退休人员工伤后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聘用的退休人员发生工伤的,聘用协议有约定,可由用人单位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沈阳的相关规定没有发现,建议咨询当地的劳动保障机构。以上文件都包含你想要找的资料。
C. 离退休人员自动年审流程
拿退休证,身份证到居委会办理
D. 五险一金3500元交多少
560元。
以3500的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公积金缴费比例如果为5%,那么个人需要缴纳五险一金的内费用为3500*(8%+2%+1%+5%)=560元。
社保缴费基容数是根据参保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和职工本人实际工资收人来确定的,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为300%。若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最低缴费基数为3000元,最高为15000元,如果职工的实际工资收入为3500元,那么缴费基数就是职工的实际工资。
(4)离退休人员核查情况扩展阅读:
五险一金缴纳注意事项:
1、医疗保险比较重要,规定是连续中断三个月以上就失效,需从新办理。
2、住房公积金是单位把给你的钱和钱都存到公积金帐户,只能一年取一次,要去公积金中心支取,需要买房或修房,可以自取或委托单位取,离职的话可以办理转移或者直接支取出来。
3、五险一金为政府强制要求企业为员工缴纳的,如果单位以各种理由或者直接告知不交的,或者虽然缴纳但用各种方法少交的,可以向社保部门举报。
E. 洛阳市2016年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核查异地认证怎么办理
据洛阳市社保局认证通知的规定,洛阳市2016年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异地资格验证按以下办法办理:
一、在省内居住的离退休人员
1.在我市城市区范围内居住的离退休人员,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到就近的资格认证点进行指纹采集或指纹认证;居住在我市县(市)的离退休人员到当地社保中心或指定的委托经办点进行资格认证;
2.在我省其他省辖市居住的我市离退休人员,可到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咨询,并进行指纹认证。
二、在省外居住的离退休人员
这些人员要到洛阳市社保局官方网站下载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表并打印,再持该认证表到现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认证并盖章,再联系原单位并寄回,由原单位整理后统一上报至退休管辖地社保经办机构。
三、在国(境)外居住的离退休人员
以下人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向退休管辖地社保经办机构提供以下有效证明材料:
1.在香港定居的人员应出具“香港民政事务总署”或“香港工会联合会”的证明;
2.在澳门定居的人员应出具“澳门民政总署”或“澳门工会联合总会”的证明;
3.在台湾地区定居的人员应出具当地公证机关的证明;
4.在国外定居的人员应出具我国驻该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的证明。
F. 大兴安岭离退休人员异地认证
按照原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异地居住退休人员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核查协助认证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4】8号)文件的规定,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工作。
目前有3种方式参加资格认证:
1、退休人员本人持身份证、退休证和协助认证表可以在其居住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办理或所在地县(区)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协助认证,退休人员本人或家属应在退休人员出生当月内将协助认证表寄回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助认证表》可由原企业或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邮寄给退休人员。如何领取《协助认证表》等事宜请与原企业或与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联系,也可访问当地社保局网站下载。
2、返回退休地时,可在户籍地参加初次采集指纹、人脸。采集后,可申请在我局当地社保局网人脸认证系统办理资格认证。
3、参加人社部统一的异地联网认证。目前各省市都已经加人社部异地认证平台,你可通过原企业向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局提出异地联网认证申请参加异地联网认证。但请事先确认居住地已加入部异地平台。
G.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基本情况信息卡
因为退休人员将实行全面社会化管理,所以,现在进行全面的摸底,要对全社会的退休人员进行登记,因此要求填写“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基本情况信息卡”,这个卡,将来送到退休人员居住地的社区,实行全面社会化管理后,退休人员的一切事情都由社区来管理,包括生、老、病、死,和企业就彻底脱钩了。你按照社保部门的要求填好表,送到指定地点就行了。
大连从05年就实行退休人员社会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