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退休后职业年金怎么领取
职业年金退休后领取:
1、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领取;
2、出国(境)定居,可一次性领取;
3、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由继承人领取。
【法律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职业年金:
(一)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同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享有继承权。本人选择任一领取方式后不再更改。
(二)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三)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未达到上述职业年金领取条件之一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
② 退休职工的职业年金是怎么领取
职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性的养老保险制度,想要领取的话,首先要满足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也就是缴费年限要达到15年以上,拥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才能领取职业年金,而领取职业年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额领取
对于退休后出国定居的人员,可以一次性全额领取职业年金。
2、购买商业险
在参保人退休后,也可以一次性提取职业年金购买商业险,然后按照商业险规定的条件享受相关的待遇,并享有相应的继承权。
3、按月领取
退休后想要按月领取职业年金也是可以的,领取方式和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一样,都是除以一定的计发月数,比如60岁退休老人,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那么个人的职业年金账户余额就除以139,然后得出的金额就可以按月领取,直到领取完职业年金账户余额为止。
③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退休后怎么领取
④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退休后如何领取
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在退休后可由工作人员按月领取。当事人可以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的待遇标准,按月领取到发完为止。但如果当事人出国定居的,则可申请一次性领取。
【法律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职业年金:
(一)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同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享有继承权。本人选择任一领取方式后不再更改。
(二)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三)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⑤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福利,退休人员的职业年金怎么领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福利,职业年金是养老保险的补充,提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职工退休后职业年金到底怎么领取?
职业年金主要由单位和个人一起缴纳,单位缴纳个人工资基数的8%,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4%,缴纳金额全部划入到个人职业年金账户中。可以说,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最新的一个养老制度。单位只要给职工建立了职业年金账户,那么这个账户将会终身存在,职工换到新的工作单位后,可以把职业年金一起转走,到新单位后仍然可以继续缴纳职业年金。
综上所述,职业年金作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的补充,切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过职业年金目前只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中缴纳,很多省份“中人”退休还没有领到职业年金。相信随着职业年金制度的不断完善,未来有更多其他行业的职工也能享受到这样一份养老政策。
⑥ 什么是职业年金退休后如何发放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的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一项单位福利制度,是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依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保障制度,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承担因实施职业年金计划所产生的所有风险。机关事业单位自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职业年金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文件于2015年4月6日正式发布。
退休后领取职业年金
目前,领取职业年金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退休后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
2、退休后选择按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发完为止;
3、出国(境)定居,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4、在职期间去世,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拓展资料:
基本养老金也称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
已知的相关数据
1、2005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997元。
2、2004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85元。
3、甲某的视同缴费年限为:25年6个月(审核至1992年6月)。但在计算养老金时,将1993年12月前的实际缴费年限也计算在内,即甲某的视同缴费年限按27年计算。
4、甲某的实际缴费年限为:14年6个月(从1992年7月至2006年12月)。但在计算养老金时,其实际缴费年限从1994年1月起计算,之前的实际缴费年限计入视同缴费年限中,即甲某的实际缴费年限按13年计算。
5、甲某的缴费年限为:40年(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
6、市本级视同缴费指数=1.201(查《1993年底前全省各地“视同缴费账户”建账标准和“视同缴费指数”一览表》可知)。
7、市本级视同缴费账户“每满1年记账额”:1685.30元(查《1993年底前全省各地“视同缴费账户”建账标准和“视同缴费指数”一览表》可知)。
⑦ 退休后职业年金如何发放
退休后职业年金领取方法如下:
目前对职业年金的发放办法,主要规定了三个条件:
1、是若领取人员需要出国定居则可以根据本人需要一次性领取全部。
2、是工作人员若在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的余额是可以由其继承人领取的。
3、是工人在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可以一次性的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按照保险约定领取待遇并且享受相应的继承权,也可以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领取月待遇,但要注意的是,个人选择了其中一项后,就不可以更改了,因此要根据自身情况仔细考量后做选择。
【法律法规】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第五天 职业年金基金由下列各项组成:
(一)单位缴费;
(二)个人缴费;
(三)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收入。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第六天 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个人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对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根据单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记账方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工作人员退休前,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的累计储存额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对非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实账积累形成的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实际收益计息。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应当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保证职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职业年金基金的具体投资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第八条 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工作人员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新就业单位已建立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随同转移。
⑧ 请问退休后职业年金如何领取
目前,领取职业年金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退休后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
2、退休后选择按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发完为止;
3、出国(境)定居,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4、在职期间去世,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注:1和2为单选项,参保人选定后不得更改。
办法规定,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
办法规定了领取职业年金的几种情况,其中工作人员退休后,可以选择两种方式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一种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另一种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
(8)退休人员领取职业年金扩展阅读
中国的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一项单位福利制度,是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依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保障制度,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承担因实施职业年金计划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机关事业单位自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职业年金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文件于2015年4月6日正式发布。
职业年金按资金的筹集方式分为现收现付型、基金积累型、部分积累型。公职人员养老保险一般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主要实行的是资金的完全积累型,有部分国家实行的是部分积累型。按照职业年金的组织管理方式,有英、美为代表的信托管理型;有保险公司根据契约管理的公司型;有以德国为代表的传统的企业内部管理型等。
存在特点
各国职业年金计划的基本特点是:
(1)大多数国家的职业年金计划是自愿性的;
(2)缴费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
(3)基金能够进行市场化运营;
(4)职业年金计划的缴费和运营享受国家的免税优惠政策。
⑨ 职业年金退休后如何领取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规定,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
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一、何为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一项单位福利制度,是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依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保障制度,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承担因实施职业年金计划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明确规定,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此外,办法还提到,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将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个人缴费实行实账积累,也就是你缴的年金全部进入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账户。
二、如何领取职业年金:
目前,领取职业年金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退休后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
2、退休后选择按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发完为止;
3、出国(境)定居,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4、在职期间去世,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注:1和2为单选项,参保人选定后不得更改。
三、职业年金常见问题答疑:
1、缴费基数是多少:
对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缴费基数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和已经规范后的津补贴;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缴费基数是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以及绩效工资。
以一名月薪6000元的基层公务员为例,其每月参加职业年金的缴费数为6000×4%=240元;而单位虽然是以工资总额的8%缴交,但具体到个人,实际上也为这名基层公务员缴交了6000×8%=480元的职业年金。
再如一名60岁退休的公务员,其对应的计发月份数为139月,其职业年金滚存总额为30万,那么其可以按月领取300000/139=2158.27元。除退休金外,该参保人的职业年金收入再增加2000多元每月,连领139个月。
2、调换工作后职业年金怎么算:
办法规定,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这解决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升迁、调动后的职业年金接续问题。
办法规定了领取职业年金的几种情况,其中工作人员退休后,可以选择两种方式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一种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另一种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
⑩ 退休职工的职业年金如何提取
职工退休后,职业年金按月领取。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法律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第四条 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第五条 职业年金基金由下列各项组成:(一)单位缴费;(二)个人缴费;(三)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四)国家规定的其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