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多少和什么因素有关
退休时领取养老金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职工在职期间缴费基数的高低,二是缴费年头的长短。也就是说,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养老金拿的就多。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
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技术等级工资。计发比例则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
(1)退休人员多领养老金扩展阅读: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
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
并以本人改革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基金。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B. 一般在企业退休之后,能拿到多少退休金
机关事业单位是按照在职时的职务职称拿工资,工作表现成绩再优秀也是按照职务职称拿版工资。企业是按照权经济效益和个人工作成绩取得报酬。机关事业单位很企业不是一样的分配机制,走的不是一条道,退休收入自然不一样!企业人在职时有你大展身手的时候,选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有本事不懒惰一定会有比较高的收入,退休金自然就高。不然的话就该拿低工资!
C. 2018年推行退休后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
现在全国平均退休金是2000多点,年估计2500-2600吧。
与缴费金额、总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 等因素有关。要细算。
一般,各地(以城市职工为例)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是: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总额 除以 某个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决定。
退休年龄 数字(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45 216
50 195
55 170
60 139
65 101
假设:55岁退休,退休时个人账户里有850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 85000 / 170 = 500 元。
(2)基础养老金。为缴费年数 乘以 1% 乘以 当地月工资(退休那一年的社会平均月工资)。
假设:当地月工资为4000元,缴费30年。
基础养老金 = 30 * 1% * 4000 = 1200 元。
注意:这是假设一直按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的,缴费高的话,1%这个数字会高。缴费低的话,会不足1%,最低为0.4%左右。
以上(1)和(2)举例的情况下,两项合计是1700元。注意:一般是1992年才开始个人缴费的。
1992年之前的工龄,只要有合同、档案等证明,全部算做已经缴费,叫做视同缴费年限。
(3)其他少量津贴。
以上全部,构成退休第一个月的工资(养老金)。每年会上调一定比例,比如8%、10%等。
(3)退休人员多领养老金扩展阅读:
领取条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异地取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7日发布消息称,从2014年8月1日起,离退休人员个人基本养老金账户每月前2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含2500元)的部分免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而前2笔中每笔超过2500元的部分,以及第3笔之后的金额可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银监会印发的《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从2014年8月1日起实施。
通知第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免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本行签约开立的个人基本养老金(含退休金)账户,每月前2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含2500元)的本行异地(含本行柜台和ATM)取现手续费。”
据介绍,8月1日实施时,仍通过银行专用存折、借记卡发放基本养老金的,在存折上和卡对账单上进行养老金标识。人社部等要求,个人基本养老金账户变更时,各地要同步做好免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的切换工作。
D. 养老保险单位交得越多是不是退休后领得就多
是的,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越多,劳动者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就会越多。除了缴纳标准外,缴纳的时间越久领取的退休金也越多。
养老保险交的多少与你的缴交基数和缴交年限有关。缴交基数的确定,有些地方是分等级的,有些是按你上年度月平均应税工资。一般来讲是缴交基数越高,缴交年限越长,退休就领得越多。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E. 成都市2020年企业退休职工领取3000以上的养老金的人多吗
成都市2020年企业退休职工能够领取3000元以上养老金的人,这个多不多要看,回按照较高基数答交费的人多不多?如果企业是按实际工资给员工缴费的,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养老金,应该工龄在30年以上,如果工龄30年以上,这样的企业的员工多的话,那能拿3000的也不少。
F. 企业普通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人员个人社保,退休后哪种领取养老金多
都一样的,只要看你交的基数是多少,多交肯定领得多还要看你的时间有关系年数久的自然就多
G. 交满15年社保后,退休后能拿多少养老金,如何计算
您好,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退休时所在省(直辖市)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累计缴费年限、历年的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的累计额几个指标综合计算的。养老金领取有两个账户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金额=个人账户的储蓄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领取金额=(全省上年度员工的平均工资+全省上年度员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举个例子,老李35岁参加社保,每月工资3000,到今年缴纳了25年之后60 岁退休。
先看个人账户:老李缴纳25年的工资是3000,那老李退休后它个人账户储蓄额一共是3000×8%×12个月×25年=72000元。60岁退休,计发139个月,老李每月可以从自己的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72000÷139=517元。
再来看基础账户养老金:老李退休时,所在省的25年平均工资是2000块,上年度平均工资是2500。按照公式,先计算缴费指数=3000÷2000=1.5老李每月从基础账户领取的养老金=(2500+2500×1.5)÷2×25年×1%=781.25元。
老李60岁退休后,每月共能养老金=517+781.25=1298.25元。
如果想要安享晚年的话,仅靠社保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是社保的补充。对于如何给中老年人买保险,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有需要可以看看:中老年人保险怎么买?能给父母买的保险有哪些?一看就懂
写在最后
经常看新闻,国家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金的缺口也越来越大,搞不好等到我们这批人退休,还拿不到满额的社保养老金。单纯靠社保养老的话是真的是不现实,靠子女养老就更不现实了。子女到时候比我们现在的压力更大。还是要自己尽早做好养老规划才行。
资料来源:奶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