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职工死亡后怎么去社保办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如果是社保管理人员的话,携经办人的身份证、逝者身份证、火化证、死亡证明,经办人与逝者的关系证明。到社保办理。
如果是财政负担人员,到原单位办理。
Ⅱ 退休职工死亡后的养老工资怎么办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退休人员生活来源的基本保障,发放期限从办理完退休后的次月一直发放到离世后的第二个月,离世后则终止养老金的发放。虽然养老金在离世后终止发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脱离了社保关系,离世人员的继承人依然可以继承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供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款等。
(山东企业职工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表)结语由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退休人员离世后的第二个月就会被取消养老金的发放,但是遗属依然可以继承个人养老账户中的余额,领取当地实际执行的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山东和陕西还可以领取数额不等的供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款。
但是另一方面,各省市执行丧葬费、抚恤金的标准和计发方式不一样,所以具体能发放多少还要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为准,另外在领取丧葬费和怃恤金的时候一般需要以下资料:死亡证明、死者身份证、社保卡、户口本、火化证、火化收据、企业退休人员死亡申报表、死者继承人的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等。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Ⅲ 退休职工去世后家属待遇应该有哪些
一、职工退休养老后死亡时,发给丧葬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丧葬补助费标准为 2个月的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标准为:供养1人的,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供养2人的,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供养3人或3人以上的,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二、从 2005年7月1日起,企业离退休人员因病和非因工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救济金,下同)标准,按以下规定执行:
1、企业离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按本人死亡时上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数额的10个月计发。
2、企业退休人员、退职人员,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按本人死亡时上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或退职生活费数额的7个月计发。
3、 企业离休人员和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人员,其按规定享受的 1-2个月生活补贴的月平均数,也一并作为计算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数。
(3)退休职工死后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一、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规定执行。
三、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6号)的规定,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四、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属于病故的,一次性抚恤待遇仍按当地规定执行。
五、除上述情形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调整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烈士的抚恤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20个月基本工资;
2、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10个月基本工资;
3、丧葬费标准:因病4000元;因工(公)5000元;
4、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非农户一人月补助210元;二人以上的每人月补助190元;农业户口一人月170;二人以上的每人月150元。
5、对上述对象中,确定因工死亡的遗属增发65元,抗日战争的增80元(不含配偶);红军的(不含配偶);增发100元遗属系孤独一人的可增发70元。
六、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外非外交人员和港澳地区内派人员中原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计发基数为本人国内(内地)基本工资。
Ⅳ 单位退休职工去世该怎么办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专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属[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Ⅳ 退休职工死后,退休职工持有股份如何处理
大多股份制企业,这种情况都是按退股处理。这种股份不能继承,不存在继承问题。
Ⅵ 退休职工死亡 社保怎么办理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橡拿郑答疑。
你需要了解的事项,四川省的规定如下,供参考:
办理时限:
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亲梁颂属要在15个工作日内向支付其基本养老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接到报告并审核死亡证明材料有效后,应及时办理支付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的手续,同时终止基本养敏游老保险关系。
(一)丧葬补助费标准:按本人死亡时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个月计发。
(二)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按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养老金的8个月计发。
需要什么手续:
退休人员死亡待遇发放所需资料:
1、医院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死亡通知书);
2、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
3、殡仪馆出具的火化证及火化费用收据(发票)
4、死亡人员任一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身份证复印件、关系证明及健在证明。上述资料社保局审原件,收复印件。
5、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不火葬的少数民族人员或其他人员,需提供宗教管理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向医疗机构自愿捐献遗体人员,需提供接受遗体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人员,需提供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交通事故死亡的人员,需提供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
上述证明文件社保局审原件,收复印件。
办理地点:养老关系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退休人员管理窗口。办理时限:除每月1-5号养老金做账期或出现特殊情况不能办理外,其他工作日随到随办。即时办理。
这是一般性规定,四川各地具体规定不尽一致,但大致差不多的。详情请咨询自贡社保局为宜。
如认为解决了你的问题,请采纳。
Ⅶ 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如何处理
如加入企业年金的职工或退休人员不幸去世,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内的余额可由逝者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
Ⅷ 退休职工,不幸去世之后,养老金怎么办
退休职工死亡之后,当月养老金正常发放,次月起停止发放。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工人退休以后,每月按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大多数地区规定,在职职工医保返还与社保缴费基准挂钩,通常不超过2%;退休职工医保返还与个人基本养老金或者当地社平工资挂钩,通常介于4%~6%。
目前,个人医保卡账户余额可以在参保地看病、买药,少数地区可以取现或者用于购买商业保险。
职工去世之后,家属是可以继承医保卡账户余额的。当前,领取的前提是账户余额不为0。查看的方法很多,通过APP、或者到药房,都可以。
3、丧葬补助和一次性抚恤金。
根据规定,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家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抚恤金。
(1)丧葬补助金。主要用于补助职工死亡后安葬和处理后事而产生的相关费用,具体金额、因地而异。比如,大连是当地上一年度3个月社平工资、南京市一次性补助6000元。
(2)一次性抚恤金。现有政策中,公务员最多发放40个月基本养老金、事退职工最多发放20个月基本养老金;企退职工,各个地区不一,比如山东是10个月基本养老金、重庆市15个月基本养老金。
综上所述,退休职工去世之后,当月养老金正常发放、次月起停止发放。同时,还能领取其他三笔权益,如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医保卡余额、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抚恤金。
拾壹,大型国企人资工作经验,欢迎关注、交流、评论,每天分享职场干货。
Ⅸ 退休职工死亡后如何办理相关手续
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来的个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2、凭参保人死亡证明,家属带身份证明到社保局窗口办理领取个人账户本息手续。
(9)退休职工死后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职工死亡丧葬及抚恤费是指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负伤致成残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职后死亡的丧葬费,和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以及退职、退休、离休后死亡的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费、救济费和供养直系亲属的死亡丧葬补助费、救济费等。
按劳动保险条例规定: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丧葬费用一般为原所在企业三个月的平均工资; 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时,由企业发给一次性丧葬补助费,
一般为原所在企业两个月的平均工资;抚恤金按其供养直系亲属的人数不同,按死者本人工资的25~50%掌握发给,当被供养者死亡或已达到自立年龄、失去受供养的条件即停止支付抚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