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检项目 > 血清抗体检测哪些

血清抗体检测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22 15:40:40

① 什么是抗体检查

抗体(antibody): 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因为最初有人用电泳证明血清中抗体活性在γ球蛋白部分,故曾把抗体统称为两种(γ)球蛋白。后来证明,抗体并不都在γ区;而且位于γ区的球蛋白,也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以及“正常人”天然存在的免疫球蛋白亚单位等。因而免疫球蛋白是结构及化学的概念,而抗体是生物学及功能的概念。可以说,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与抗原(包括外来的和自身的)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清除侵入机体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异物,中和它们所释放的毒素或清除某些自身抗原,使机体保持正常平衡,但有时也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一些自身抗体的产生,对人体可造成危害。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放心采纳!)

② HBV感染的血清学检查(乙肝五项)都包括什么

1,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1、HB),以前也称HAA,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其本身不具传染性,因此不应将其作为传染性的标志。HBsAg仅表示有过或正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肝病毒目前是否仍在复制。
2、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是对乙型肝炎感染后获得免疫力的标志。是乙型肝炎治愈或趋向治愈的象征。用乙肝疫苗预防乙肝,也要产生抗-HBs,才能算是预防成功。你没有乙肝,也不会被乙肝传染了。
3、HBeAg(e抗原)HBcAg(核心抗原)、HBVDNA,均是乙肝病毒内核中的结构成分,它们的存在,表示血中仍有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因此有传染性。
4、抗HBe(e抗体),阳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低或很少,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间已较长久的标志。但如果HBVDNA阳性,说明血中仍存在乙肝病毒或病毒已变异,不仅有传染性,而且对机体的危害可能更大。
5、抗HBC(核心抗体),其主要成分为核心抗体中IgG型。阳性是以往或现在感染乙肝病毒标志。和HBsAg一样,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肝病毒是否繁殖复制。
那么通常我们通过两对半的不同的组合来判断乙肝感染的现状和转归,下面是常见两对半不同组合的简明临床意义:

③ 什么是血清检查

将血液离心,分离出血清,查血清中相关抗体蛋白等

④ 化验血清是检查什么的

血清检查能测出的项目有很多,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糖尿病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球比、血肌酐等肝肾功能。还包括电解质、血脂、血淀粉酶、心肌酶谱等等,可以用于判断各大器官的功能。再比如,能够检测出各种血清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如IgG、IgA、IgM、IgE、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等,对判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以检测出各种病毒,如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总之,血清检查能够检测出人体很多指标,对人体疾病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⑤ 临床上常用的血清学检查方法有哪几种

主要有沉淀试验、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及与标记抗体有关的试验。

(1)凝集试验

包括玻板凝集法、全血平板凝集法、试管凝集法和琼脂扩散法。

①全血平板凝集反应

此法常用于传染性鼻炎、鸡白痢、鸡伤寒、鸡慢性呼吸道病等禽病的检疫和监测。

②琼脂扩散反应

当适当比例的抗原抗体在含有电解质的琼脂网状基质中自由扩散相遇时,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线。此法常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禽流感、禽脑脊髓炎、禽腺病毒感染等病的诊断,还常用于抗体监测和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2)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

试验原理:某些病毒能够与人或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称为血凝反应(HA)。这种凝集反应可被加入的特异性血清所抑制,称为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即血凝抑制反应(HI)。

此方法常用于鸡新城疫、禽流感、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等病毒的诊断和血清学监测。

⑥ 血液抗体检测有什么作用

一般是血清抗体检测,主要要于诊断疾病比如糖尿病,一些急性炎症,由于未发病时可能没有抗原或者很少,发病了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以来辅助诊断疾病。

⑦ 乙肝血清学检查有哪些

您好!
常见的检查乙肝的检验项目,有5项,也称乙型肝炎五项指标(HBV-M),或说“两对半”。
“两对半”的检查结果,用加减号(即+、-)表示。(+),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这5项检查,分别是:
——表面抗原(简称:HBsAg);
——表面抗体(简称:抗HBs);
——e抗原(简称:HBeAg);
——e抗体(简称:抗Be);
——核心抗体(简称:抗HBc)。

⑧ 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1、抗核抗体检测

抗核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主要是IgG,其次是IgM和IgA,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ANA在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呈阳性,正常老年人也可有低滴度的ANA。ANA检测在临床自身免疫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一个重要的筛查试验。

2、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是变性l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内。主要为lgM型,也有lgG、lgA、lgD和IgE型。

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指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胞浆成分发生反应的抗体。当中性粒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胞浆中的α-颗粒释放蛋白酶-3、髓过氧化物酶等物质,刺激机体而产生ANCA。

(8)血清抗体检测哪些扩展阅读

自身抗体的产生原因:

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存有完整的自身免疫耐受机制的维持,正常的免疫反应有保护性防御作用,即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反应。—旦自身耐受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则机体视自身组织、成分为“异物”,而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自身抗体。

正常人体血液中可以有低滴度的自身抗体,但不会发生疾病,但如果自身抗体的滴度超过某—水平,就可能对身体产生损伤,诱发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许多自身抗体,其中最重要的是抗核抗体。

⑨ 疫情期间两证一码是什么

核酸检测证明,健康码、疫苗接种证。
核酸检测主要有酸检测试剂、抗体检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通常是通过咽拭子进行PCR检测,基因扩增,然后再进行核酸检测。 而抗体检测是选择抽血,抽血的方法得出结果看,观察其抗体滴度是否升高,这种情况常常是指在抽血前常出现不能产生抗体的情况。
核酸检测是一种“进行时”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病毒基因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从而判断被检测者此刻是否感染了病毒。
与核酸检测不同,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显示的是哪些人曾经被感染。抗体检测又被称为血清学检测,目的是检测血液样本中的抗体。人体感染病毒后,会产生IgM或IgG抗体。
被感染初期,人体会迅速产生IgM抗体,以抗感染;相比之下,产生IgG抗体的速度更慢,但IgG抗体保留时间更长。抗体检测就是检测血清中是否有这些特异性抗体,以确定被测试者是否曾被感染。
1、核酸检测的物质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 。
2、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首先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所以说,核酸检测阳性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
3、核酸检测的“假阳性”是指患者本来没感染新冠病毒,但核酸检测出现阳性结果。此“假阳性”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标本间的交叉污染或实验室核酸污染造成的。在技术层面上讲,只要实验室严格落实质控工作,可有效避免“假阳性”的产生。
4、核酸检测的“假阴性”是指从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结果甚至流行病学史都支持为新冠肺炎,但患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
健康码可以实现高效率的人员流动管理,在办公楼、商场、地铁、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点提高过检效率,避免过多的人员接触和聚集。

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

健康码的应用涵盖了社区管理、企业复工、交通出行、学校开学、买药登记、超市商场等使用场景,可以协助社区、企业、学校等做好防疫管理及疫情控制等重点工作。

在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中,健康码可以实现高效率的人员流动管理,在办公楼、商场、地铁、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点提高过检效率,避免过多的人员接触和聚集。

⑩ 血清免疫学检查的检查内容主要为:

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免疫球蛋白E(IgE),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类风湿因子(RF)。 正常参考值: IgG 7.0~16.6克/升(7.0~16.6g/L)
意义:
(1) IgG增高: ① IgG、IgA、IgM在机体的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若IgG、IgA、IgM几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均增高称之为多克隆性增高,常见于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淋巴瘤、肺结核、肝脏疾病和寄生虫病等;② 单一的免疫球蛋白增高,又称单克隆性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等。
(2) IgG降低: 可见于各种先天性或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正常参考值: 0.7~3.5克/升(0.7~3.5g/L)
意义:
(1) IgA增高: 见于IgA型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MM)、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肝硬化和肾脏疾病等。
(2) IgA降低: 多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正常参考值: 0.5~2.6克/升(0.5~2.6g/L)
意义:
(1) IgM增高: 见于病毒性肝炎初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肝硬化等。
(2) IgM降低: 可见于IgA型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免疫抑制疗法后、淋巴系统疾病和肾病综合征等。 正常参考值: 0.6~2.0毫克/升(0.6~2.0mg/L)(ELISA法)
意义: IgD增多见于:
(1)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病。
(2) 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等也可见IgD升高。
(3) 妊娠后期、大量吸烟也可见IgD生理性升高。 正常参考值: 0.1~0.9毫克/升(0.1~0.9mg/L)(ELISA法)
意义:
(1) IgE升高: 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急慢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特别是IgE型多发性骨髓瘤病病人,IgE增高可作为临床确诊依据。
(2) IgE降低: 多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正常参考值: 0.02~0.13微克/升(0.02~0.13μg/L)(ELISA法)
意义:肌钙蛋白为发现的心肌蛋白标志物,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主要用于诊断心肌缺血性损伤,包括心绞痛、可逆性心肌组织损伤、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正常参考值: 50~85微克/升(50~85μg/L)(ELISA法);6~85微克/升(6~85μg/L)(RIA法)
意义:肌红蛋白是一项出现早、敏感性高而非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它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在急性心肌梗死时释放入血,症状出现后1~3小时升高,4~12小时达到高峰,故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方面具有主要一定的价值。
(1) 骨骼肌损伤: 急性肌肉损伤和肌病。
(2) 休克。
(3) 急性或慢性肾衰竭。 正常参考值: 阴性(速率散射比浊法)
意义:
(1) 类风湿疾病时,RF阳性率可达70%~90%,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率为70%。
(2)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较高的阳性率。
(3) 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感染及部分胶原性疾病也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

阅读全文

与血清抗体检测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60岁玩直播 浏览:740
新疆退休工人2014年涨工资 浏览:890
祈求老人病好去哪里拜 浏览:199
没钱连孝顺都 浏览:942
公务员退休后返聘工资待遇 浏览:27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 浏览:792
父母怎么解决天秤座的叛逆期 浏览:453
一般农民养老金怎么交 浏览:891
湖北失业女工可以50岁退休吗 浏览:453
养生丧死的养什么意思 浏览:687
香房区老年大学 浏览:428
个人养老重复缴费怎么退 浏览:951
老人家突然手痛怎么回事 浏览:118
小主千岁养生花茶多少钱 浏览:829
预防老年痴呆神经衰弱 浏览:766
有疤痕大学体检怎么办 浏览:898
16养老保险截止日期 浏览:292
老年痴呆晚期老是流口水而且很臭 浏览:274
临沂老师退休后工资打到社保卡 浏览:667
老办法养老金 浏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