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企退休和私企退休,待遇一样吗
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退休后与原企业没有任何关系,也就谈不上什么待遇。至于退休前、就是在职的时候,有关为职工交几险几金问题,不是国企一定比私企好,不可一概而论,具体企业具体对待。一般公务员、事业单位正式编制的员工退休前待遇要比私企好点(大多数情况下,也不能一概而论)
② 国企和私企退休后待遇一样吗
国企和私企退休金是一样的。私企即私营企业,是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控股的营利性经济组织;而国企就是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控制权的企业。
不过,虽然大家缴纳的社保使用的都是相同的一套参保标准,但因为有很多私营小企业会刻意按照最低缴费基数来缴纳社保费,而国企则是按照实际工资来缴纳社保费的。所以导致很多私营企业员工在退休后能够领取到的退休养老金是要比国企退休员工的退休金低的。毕竟养老金的多少与缴费基数是有很大关系的。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重新完善了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跟社平工资相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相关。国发1997年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老人,还可以额外计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指的是由于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国家没有建立个人账户,实施的是按比例发放工资待遇,因此对于缺少个人账户和企业年金待遇的一种补偿。
私营企业,最早也是1991年,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各省市允许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至于再早以前,国家是不允许私营企业等群体参加养老保险的,他们也没有退休养老制度。毕竟过去的退休养老制度,只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福利待遇,相应的退休费都是由用人单位发放直至去世,这样单位就不能倒闭了。私营企业老板可能是为了降低自己的用工成本,往往都会按照最低的缴费标准来进行缴纳社保待遇,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将来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都会是比较偏低的,并且在2019年社保税改之前没有明确的要求,一定要按照自己员工本人的实际收入来缴纳社保待遇,所以说很多私营企业的员工自己所交纳的社保待遇都是60%的最低水平,所以这样一来的话,那么将来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肯定是比较低的。
但是它绝对不跟我们的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这样的一个关系相挂钩,因为作为私营企业来讲,只要是你提高相应的缴费标准,提高相应的缴费年限,那么一定也可以获得一个较高养老金的待遇的,这一点是完全可以保证的,所以说无论我们在什么样的企业单位工作,那么最终我们要保证两个因素,第1个因素就是拥有足够长的累计缴费年限,尽量不要出现中断的缴费年限,那么第2个因素就是适当的按着自己本人的实际收入来缴纳社保待遇,那么这样的话就会无形中增加我们养老金的待遇。
所以无论参加私营企业也好,还是参加国营企业也好,对于自己的社保待遇,主要还是根据个人的实际收入和个人本身的这个累计缴费年限相挂钩的。如果说你的实际收入比较高,那么很明显,缴纳社保待遇的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将来就一定会获得一个较高的待遇水平,并不是区分私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
③ 退休后国企和私企在退休工资上有什么不同
文/百家号 二哥拾影 原创首发
我们经常会认为国企的退休工资高,而私企的退休工资低,原因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其实不是的,无论是国企缴纳的养老保险还是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甚至是自由职业者缴纳的养老保险,当然我们说的养老保险指的是职工养老保险,而不是农村养老保险或者居民养老保险。
既然国企与私企缴纳的是同一种养老保险,那么他们的退休工资计算方式就是一样的。
总之,就是养老保险退休后领取到的多少与自己缴纳的缴费档次与缴费标准有很大的联系,一句话,缴纳的越多,时间越长,缴费档次越高领取的就越多。
④ 国企退休金和私企退休金的区别
法律分析:在我国私企退休金与国企退休金的区别是什么?
1、一般国企当个人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时是按个人工资为基数缴费的,而大多数私企是全部按社保的最低基数给员工缴费的,这样老板可少缴社会统筹费用,所以国企平时缴纳的社保金多些,国企职工退休后的工资相对要高些。
2、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⑤ 国企和私企退休后有什么区别
国企和私企退休后的区别:
一:工资待遇的不同。
一般国企当个人工资专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时是属按个人工资为基数缴费的,而大多数私企是全部按社保的最低基数给员工缴费的。
这样老板可少缴社会统筹费用。所以国企平时缴纳的社保金多些,国企职工退休后的工资相对要高些,所以国企平时缴纳的社保金多些。
二:退休后的待遇不同。
现在的企业都是交社会养老金,退休时就拿社会养老金,养老金也分为按照当年各省发布的养老金交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两百等,交的不同,拿的也不同。
有一些效益好的国企交百分之一百,发达地区的国企有的交百分之两百。但是民企就不会达到这么多,能交百分之五十的都很少。
三:缴纳基数不同。
根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如果职工工资超过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则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对于工资低于上年度百分之六十的,则按平均工资百分之六十缴费。
对于国企,都是按照百分之三百交。对于私企,介于政策强制性和企业经营成本,都是按照最低要求缴费。
⑥ 国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高还是私企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更高
实际上,无论我们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最终退休办理下来的两个不同单位的养老金计算都是相同的,因此,国企单位与私企单位在养老金待遇上是没有区别的。因此,如果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高于私营企业的退休人员,那么就必须从影响养老金计算的因素入手。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高于民营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实际上,这不是绝对的,因为两者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完全相同。为了提高个人养老金水平,我们必须首先积累足够长的养老金支付期,然后提高收入水平,这样我们的社会保障缴费指数也将增加,最终我们将获得更高的养老金福利。
⑦ 养老保险私企职工和国企职工有区别吗
国企职工、私企员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是“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该保险在计算养老金公式上不分参保人员性质、包括企业职工和企业干部,也不分户籍性质。但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各省在计算公式上有区别。
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按本意见计发基本养老金。
二、“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统账结合”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分别按下列办法计算: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按上述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时,统账结合时间、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过渡性调节金计发比例,按《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执行。
三、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设立3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高于原办法的,2006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30%;2007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90%。2009年以后退休的,基本养老金按新办法计算。过渡期满后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仍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⑧ 退休后国企和私企在退休工资上有什么不同
一般国企来当个人工资高于社会平源均工资时是按个人工资为基数缴费的,而大多数私企是全部按社保的最低基数给员工缴费的,这样老板可少缴社会统筹费用,所以国企平时缴纳的社保金多些,国企职工退休后的工资相对要高些。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