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过66岁生日有什么讲究
1. 北方有句俗语:“六十六,吃姑娘的肉。”在父母66岁生日那天,已出嫁的女儿会回娘家给父母拜寿,并且会带上一块肉作为寿礼。
2. 这块肉象征着女儿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表示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并且用购买肉的方式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尽管这肉是购买的,但它也象征着女儿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购买肉时不能过于计较分量,应该一刀割下,以显示儿女对父母的敬意。
3. 有些儿女会选择购买六斤六两的肉来为父母祝寿,并且还会蒸制66个小馒头,只有老人可以吃,别人不能分食,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夺福”。
4. “六六寿”是年满66岁的人庆祝寿辰的风俗,这种风俗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在父母66岁生日时,儿女们会为他们做六六寿。
5. 在做六六寿时,儿女们通常会将猪腿肉切成66小块,形状像豆瓣,俗称“豆瓣肉”。这些小肉块通常会红烧后,盖在一碗大米饭上,连同筷子一起放在食篮中,用红布覆盖,送给寿主体会,以示祝寿。
6. 有的地方会根据寿主的口味来灵活变化烹饪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切成66块。这66块肉的寓意是希望老人能够长寿。
7. 在73岁和84岁这两个年龄,被认为是人生命中的重要关卡,有谚语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因此,到了这个年龄,老人和他们的子女都会特别小心,对老人加倍呵护。在生日时,子女会买活鲤鱼作为寿礼,让老人吃,因为鲤鱼善跳跃,吃了鲤鱼就被认为能跃过这个生死关卡,获得平安健康。
以上内容参考了网络关于寿辰宴的资料。
Ⅱ 给父母多少岁过生日合适
给父母过生日的时间选择是个很个性化的事情,但通常来说,每年过生日是比较常见的选择。
对于父母的生日,一些人选择在他们60岁或70岁之后才开始每年过一次,因为这个年纪已经被视为比较特殊的年纪。不过,实际上可以在他们的50岁、55岁等其他重要年龄的生日时开始庆祝。
有些家庭也可能因为一些原因而携漏不过生卜缺日,而选择在其他特定的辩弊烂日子来庆祝,比如结婚周年纪念日、退休纪念日等。
总体来说,决定给父母过多少岁生日要根据他们的健康状况、个性喜好和具体情况来决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期望和需求。无论是在什么时候过生日,重要的是要用心准备,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和关心。
Ⅲ 老人六十六岁生日有什么讲究
古今中外,人们都有过生日的习俗。而人们过生日,通常只在整数年大庆,如60岁,儿女们要为父母过60大寿。而其他的年份,通常都被称为“小生日”,只在自己家里庆贺一番罢了。但有一个岁数却非常特殊,那就是66岁。在民间,每到老人66时,都要赶在当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之前过,而且不光自己家里人参加,其他亲戚甚至亲近朋友也要参与,以示庆贺。
那么,66岁为什么一定要如此隆重的过呢?它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中国古代民间这样几句俗语:人到六十六,阎王要吃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66岁,73岁,84岁,都是人生的几道大坎,在古人来看,如果能够过得去,还可能多活几年,如果过不去,那可能就完了。那么,为什么这几个年龄会成为人生中的几道坎呢?
民间有这样一种广为流传的不说法。孔子死于73岁,孟子死于84岁,既然圣人都“倒”在这两坎上,凡人当然也是过不去的。而对于66岁这个坎,就更加奇妙了。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6”这个数字,现在“666”更是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用语。但一些研究《易经》的专业人士则认为,“66”这个数字,虽是两个吉利数合在了一起,却变得不吉利了,因此需要在这个年龄大庆一番,以趋利避害。
当然,这种说法,多少有点封建迷信。实际上,现在一些医学界的专家,给出了他们更加科学的答案。在古代,能活到60岁的人,已经是高寿了,而能活到70岁,更被称为古稀老人,意思显而易见,70岁以上的老人在当时非常稀少。因此,这句话首先说明了一个客观规律,按照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到了这个岁数,已经算是老天照顾了,值得庆贺一番。
并且,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个生命周期的观点,他们认为,每7-8年就是一个生命的周期循环,每个循环都伴随着生命力的高潮与低潮。而66岁、73岁、84岁,基本都是在高低潮交替的前后。其实,这跟古代总结的年龄规律,也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不光是60岁的老人,年轻人也应该在这些生命“脆弱期”里,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不管古今,长寿、健康、平安都是儿女对父母的期盼,我们也祝愿天下的父母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