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死后,死者子女称孤子、哀子或孤哀子是指什么
旧时儿子死了父亲称孤子,死了母亲称哀子,父母都死了称孤哀子。
父死称失估,母死称失恃,估和恃都是依靠的意思,意思是父母死了失去了依靠。
旧时丧帖书有一定程式,遣词用句和称谓都十分考究,父亲去世,要写“正寝”“严制”,自称“孤子”。母亲去世,则写“内寝”、“慈制”,自称“哀子”。若父母双亡,自称“孤哀子”。结尾用词要按丧服轻重分别写上“泣血稽颡”、“稽首”、“拉泪”、”拭泪”、“泻泪”等。
与丧事有关的习俗和忌讳
1、父母死,子女在大门口贴“当大事”,但如果死者的父母尚在,不可贴当大事;父亲在,母亲死,不可贴当大事。
2、丧事时,帮单上称他人的名字叫芳名“芳意从草,意思是坟上长草,所以称芳名,而喜庆时称别人的名字为鸿名,鸿,音从红意为喜庆。
3、父母死,守者孝三年叫大墙,守孝一年的叫小墙,父母的丧事期间,不能洗脸、梳头、喝酒、不得嘻笑打闹,吃饭时不能坐凳子。小墙期内,外出做客不可做首席。
4、父母老,次年的春联应用黄色或者蓝色的对联。有的贴一年,有的贴三年。
2. 丧事谢帖中的称谓
丧葬用语解释
1、先祖考(妣):对他人自称自己已去世的祖父母,如同显祖考(妣)。
2、先考(妣)、先严(慈)、先父(母)、显考(妣):对他人自称自己已去世的父母。
3、先夫:对他人自称自己已去世的丈夫。
4.先荆困搜(室)、德配:对他人自称自己已去世的妻子。
5.亡儿(女)、故宠儿(爱女):对他人自称自己已去世的儿女。
6.故媳:对他人自称自己已去世的媳妇。
7.享寿:卒年六十岁以上。
8.享年:卒年三十岁以上。
9.的年:亦用存年,卒年三十岁以下。
10.小敛:以衣襟加於灶晌死者之户。
11.大敛:死者入棺。
12.孤子:父死,母亲健在。
13.哀子:母死,父亲健在。
14.孤哀子:父母皆亡,父先母而逝者称之。
15.成服:大殓次日,在服之人各依服制,分别成服,亦有在殓前成服者。
16.反服:儿死,无孙,父在堂,父反为儿丧持服。
17.稽()颡():遭三年之丧者,居丧拜宾客时,双膝跪隐尺锋下,头额触地。
18.稽首:叩头之敬礼。
19.护丧:治丧之家,以知礼能干之家长或兄弟一人,主持丧事。
20.权厝(措):暂时停放灵柩以待葬。
21.讳():称已死尊长之名。
22.棘人:父母亡,新丧其(百日)内,孝子自称(父或母丧时,子自称「棘人」)
3. 父母没有死,儿子死了能不能称呼老先生
一,称呼谁?可以称其父为老先生。
二,看年龄,如果其父母百岁以上,其子七八十岁,不知情况的人,称其子为老先生是可以的。知道其父母都健在的人,是不可称其子为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