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父母经常夸奖孩子会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大多数人相信夸奖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有安全感。但是,实际上,夸奖可能导致紧张和行为失当。为什么会这样?许多孩子经常会有针对家庭成员的破坏性愿望,当父母跟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时,他可能无法接受,因为他对自己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在他自己看来,他希望妈妈消失,或者希望哥哥下个星期在医院里度过,这样的他可没法说是“好孩子”。事实上,夸奖越多,他的不端行为可能就越多,因为他想显示出他的“真我”。父母们经常说就在刚刚夸了孩子乖之后,他们就开始变野了,好像就是为了反对赞扬似的。行为不端可能是孩子对于自己的公众形象表达自己的保留态度的一种方式。
父母过度夸奖会导致孩子表现出自恋倾向,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虽然父母过度夸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自尊,但也会让孩子的自恋行为增加。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全家人都视他(她)如珠似宝,只要孩子做了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或是有一点点的小进步,都会轮番夸赞,甚至有些父母连孩子做错了事情,都会不分是非,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自恋到迷失自我,觉得‘我就是天下第一’。可是,孩子并非生活在真空中,除了家人之外,他(她)还会接触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当他(她)发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跟家人不同时,应该是孩子对自己有正确自我认识的绝佳机会,爸爸妈妈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一味表扬和有技巧的鼓励是有很大差别的。鼓励,是夸奖孩子在解决问题时付出的努力,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结果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或失败与自己的努力程度相关。简单的表扬则是夸奖孩子聪明,成功是理所应当,于是孩子就容易自恋,但当他(她)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这种受到的心理打击还特别难恢复。所以爸爸妈妈对孩子应该多鼓励,少表扬。比如,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些通爸爸妈妈常会关注结果,会说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应该奖励,应该表扬;但有的爸爸妈妈则聪明地针对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态度,告知孩子你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只要坚持,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