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父母如何听孩子才听和做

父母如何听孩子才听和做

发布时间:2023-07-30 04:02:49

『壹』 父母倾听孩子心声的几种小技巧

父母倾听孩子心声的几种小技巧

父母倾听孩子心声的几种小技巧,孩子眼里的世界和成人眼里的世界是不同的,作为父母需要耐心、沉着地等待他说完。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父母倾听孩子心声的几种小技巧!

父母倾听孩子心声的几种小技巧1

在不少家庭里,家庭教育全凭父母的想当然。

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是“无的放矢”,父母对孩子的想法不了解,只是一厢情愿地向孩子唠叨;

二是“误解孩子”,父母主观地判定孩子的问题,然后进行教育;

三是“空洞说教”,父母对孩子兄绝的接受水平不了解,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接受能力去衡量孩子。这样一来就酿造了不少的冤案、错案——孩子认为自己没有错,而父母却认为孩子死不认错。

孩子眼里的世界和成人眼里的世界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不能耐心、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就难以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即使我们能用威严镇压孩子一时,也不能镇压他一辈子,孩子总会有反抗的一天。所以,威严的爸爸们,不要以为拳头和严肃是镇压孩子的法宝,当你们无法令孩子心悦诚服时,拳头也不能让孩子真正听话。有没有比拳头更为有用的教育武器?有,这就是倾听!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了解问题的真正根源。

倾听,说起来很简单,就是需要一双耳朵,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生活中,不少爸爸会有这样的体验——自己本想好好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可孩子不是说话“牛头不对马嘴”,就是强词夺理,听着听着就不自觉地火冒三丈。这样的倾听,显而易见是不成功的。

其实,倾听,也是一门艺术,良好的倾听应掌握以下技巧:

1、耐心地倾听

当孩子说话时,不论他的.表达是否清楚、完整,我们都应该耐心、沉着地等待他说完。特别是孩子发表见解或意见时,更要耐心倾听,给孩子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在孩子没有充分把意见表达出来之前,不要随意表态或乱下断语,也不要随便批评。千万不可因孩子说话过长为感到厌烦,或粗鲁地打断孩子的说话。即使不同意孩子的看法,或有必要纠正其不妥的观点,也要等孩子把话讲完后再阐明自己的观点。要知道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讲话能受到重视。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就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说的话都很重要,我重视你的意见。这样能够建立孩子的信心和自尊,同时,让孩子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父母分享。

2、认真地倾听

如果孩子受到委屈或有心里话想诉说时,父母除了耐心还要认真、有诚意地倾听。父母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孩子的身体语言、情感,弄清话中的真实含义,把握孩子的真实意图,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导向工作,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同时,还要对孩子的言行、情感等方面,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少一些否定评价和反面限制。有时孩子的问题童稚味很浓,如,孩子问“世界上有没有白雪公主”,你应该认真地告诉他“白雪公主是童话里的人物,如果你能像白雪公主那样善良,也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白雪公主。”这样,孩子会感觉到你没有敷衍他,而是在用心听他讲。

孩子们的世界与大人不同,常凭借自己的好恶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当孩子讲述一件事情时,我们不能只听他说,还必须听到藏在话语背后的含义。这就要求父母不仅要倾听孩子“说”了什么,还要倾听他的语言里包涵的“感觉”是什么,更要“读”出那些用身体“做”出来的“语言”。如果没有认真倾听的态度,这些话语里的潜在意思,肯定是无法揣摩出来的。

3、有兴趣倾听

让谈话者最扫兴的是听到对方说“我早就知道了”,这意味着听话人对谈话已没有了兴趣。在和孩子的交谈中,爸爸很容易失去兴趣。有些爸爸常常是刚听到孩子说两句话,就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别烦我”、“该干嘛干嘛去,没有工夫听你神侃”。如果孩子察觉到你对他的谈话没有兴趣,他便很难有兴趣把自己的如拦真实想法告诉你。所以,爸爸在倾听孩子说话时,应集中精力、端正态度、全神贯注,尽量注视孩子的眼睛,不要做看手表、抠耳朵、打哈欠等影响孩子情绪的动作,让孩子觉得你心不在焉。

父母倾听孩子心声的几种小技巧2

爸爸妈妈们一定经历羡橡姿过这样的尴尬时刻,因为自己的急性子,没听孩子讲完话,就开始批评、责骂孩子的“错误行为”。

比如下面这2个案例:

家长看到桌上、地上洒了好多水,不由分说,开始责怪孩子,不该玩水,不仅有烫伤危险,还容易摔倒摔伤。但家长不知道的是,其实孩子只是想给你倒一杯水而已。

从幼儿园回来,家长看到孩子脸上有抓伤,孩子委屈说了句和同学打架了,可能家长立刻就开启了“不该打架”的批评模式。家长没明白,可能只是孩子为了保护同学,才和另一个小朋友起的冲突。

等到家长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又开始为自己的冲动自责,后悔不应该错怪和责怪孩子。

所以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而且还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各种声音。

想要孩子是个好孩子,一定的倾听必不可少

孩子在遇到伤害或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求父母的安慰。

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孩子才会无条件的信任父母,才更愿意将心里话告诉家长。

如果家长既听不懂孩子说的话,也无法耐不下性子认真听孩子说,那么将会错过很多孩子的成长。

倘若家长经常这样对待孩子,那孩子会逐渐变得孤独和沉默,更不爱交流和吐露自己的心声。

3个小技巧,教会家长倾听孩子的心声

1、听孩子把话说完

很多的家长总在孩子兴冲冲讲话的时候,浇一盆凉水,给孩子无限打击。

家长应该放下手中的事,耐心听孩子把事情讲完。因为不善于倾听,会生出很多误会,甚至因为自己的愤怒,对孩子各种批评和责罚,以至于对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

会倾听的家长,不仅能听出孩子的喜怒哀乐,还能和孩子感同身受,而不善于倾听的家长,往往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激发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

2、引导性提问,将谈话更深入

家长为了找出问题的根源,帮助孩子彻底解决问题,可以引导性地向孩子提出问题,将事情向深层次去分析,通过提问引导孩子说处事情的根源所在,才能让孩子自己去意识事情的本质。

倾听和交流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也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家长没有做到倾听,就无法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所谓引导和教育也就成了空谈。

3、注意观察孩子举动,发现孩子情感变化

多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发现孩子情感的变化,有时一句话,一个微笑都能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关心。

家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孩子将来养成倾听习惯的基础。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榜样。

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交谈时的方式和礼仪,专心听对方讲话,不要同时做其他的事。

『贰』 父母可用哪四种方法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想和孩子好好地沟通交流,一定要明白,亲子沟通并不是“父母说,孩子听”,而是“父母既要会说,又要会听”。甚至可以说“会听”比“会说”更重要。

因此,父母一定要做到用心倾听,这样孩子才会觉得父母是理解自己的,是在和自己交流,他才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并听父母的话。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是“会听”呢?大家不妨参考一下卡卡妈的建吵昌议:

结语:

总的来说,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想和孩子更好地交流,那么,就要学会倾听孩子,例如尊重孩子,将心比心,好好地和孩子说话。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对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大有益处。

『叁』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父母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一、 内心世界

这一部分着重讲述孩子的内心感受,父母看似与孩子朝夕相处,但是却没有真正的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在处理问题或者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往往以自己的立场为出发点,以成年人的视角去处理问题,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他独特的个性特征。因此,父母想要真正的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首先要学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够有效沟通。

在了解了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后,作为家长还应当感同身受,让孩子明白我们是可以彼此信赖、彼此依靠的朋友。

在孩子遇到困难而寻求建议和帮助的时候,家长也不应当急于代替孩子出主意、解决问题,而是让孩子倾诉出内心的疑问和困惑,认同孩子的感受以后,一同寻找问题的症结。

这样,孩子才能在问题中学会成长,而不是躲在家长的羽翼之下。

还有一部分家长性格急躁,也有的家长过于理性,这种性格的家长往往无法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而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如何快速解决问题上。

这样就让孩子错失了自我成长的机会,也失去了一次和孩子深度沟通的机会。

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梗”,让很多孩子嗤之以鼻。以家长的立场来讲,孩子的错误要明显多于优点,家长生怕孩子走错路、走弯路,因此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避免孩子犯错这件事上,而忽略了鼓励孩子创造自我。

其实,家长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闪光点上,通过孩子的优点,向孩子提出哪里还可以改进,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即使孩子做的还不够好,但是只要与之前相比是进步的,就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夸”也是需要技巧的,家长不应当只是敷衍的用“你真棒”、“做的不错”等这一类泛泛的词语。而是要具体的赞美孩子哪里做的有进步,哪里做得好。让孩子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被重视的、被认可的。

孩子出现不听话,和父母的关系差等,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好,造成孩子和你疏远疏离,反而加剧父母自身的烦恼,这就需要父母要先自省,别把责任都怪罪到孩子身上,然后用适当的方法处理问题,让孩子信任你、爱你、喜欢你。

『肆』 父母如何做才能了解孩子,如何才能更好的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能够了解自己的孩子,希望走进孩子的内心。那么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选取一定的方法去走近孩子,仔细的去倾听孩子的新生多去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沟通。

三、家长要帮孩子理清思路

家长去倾听孩子,是了解孩子内心活动,和了解孩子感受的一个过程。等孩子说完了之后,家长可以理清楚孩子的思路并且加以解释和说明,在解释的时候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着想,尽量多帮孩子说话,并且要准确清楚的表达出孩子的想法,然后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孩子理清思路,帮孩子解决问题,这样子才能够取得孩子的信任,才能够更多的了解孩子。

『伍』 身为父母,倾听孩子有多重要呢如何才能实现良好倾听呢

身为父母,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些父母总是会埋怨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可是父母却没有反思自己,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有些父母总是会认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是非常强的,所以会以自己的态度和想法来安排孩子的人生,其实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孩子的成长也是需要有自己的探索和认知能力,这样才能够成长成一个有健康人格的人。所以想要实现良好的倾听,首先父母在倾听孩子内心想法的时候,一定要摆正心态,不要以一个父母的角度来去思考孩子的想法,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够做到感同身受。其次也不要马上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共情。

最后父母做到一个有效的倾听,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康心灵成长的一个有效方式,是能够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积极阳光的孩子。

『陆』 父母该如何倾听孩子说话要从这3个方面做起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切误会、猜疑和隔阂,都出于“不了解”。面对你的孩子,你是不是真正了解他内心的需要?你能不能给予他最贴心适当的帮助和教育?

善于倾听的父母,则易于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倾听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只有能专心地倾听孩子讲话的人,才能平等地对待一切人。那么,应该如何倾听孩子说话呢?

1.做出倾听的姿势

有一项非常有趣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在表达内心的心意时,所用措词不管多好听,最多也只能传达7%的心意,表达时的语调能传达38%的心意,而当时的表情和姿态却能够传达55%的心意。根据这个研究结果可以得知,一个人专注的倾听表情和姿态在传达心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父母在倾听孩子谈话的时候,一定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眼神来鼓励孩子,要做出认真倾听的表情和姿态,倾听时要保持注意力,随时注意他谈话的重点。

首先,父母要注意一定要与孩子平视,不可居高临下。其次,身体要稍稍向前倾,这是表示有兴趣的姿势。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听孩子说话时,总会刻意制造一些“墙壁”。比如:用手捂着嘴巴,抱着胳膊,或双手不由自主地翻看着书。

殊不知,父母的这些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暗示。表明父母对他们的谈话根本不在意,或者不感兴趣。时间一长,孩子诉说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小,往往当我们发觉自己和孩子之间缺乏交流时,已经为时已晚,孩子的心门已经向我们关闭了,再想重新打开就会费很多的力气。

2.父母要有听的兴趣

不仅孩子,就连大人也害怕在讲话中听到对方说:“我早就知道了。”我们不能这样对待同龄人,当然也不能这样对待孩子,这样对孩子,就缺少尊重。

父母都很熟悉这种场景:孩子放学回家,看到母亲正在厨房做饭,他兴高采烈地对母亲说:“妈妈,告诉你一件事情……”孩子的话还没说完,母亲就皱着眉头问道:“作业做完了吗?”孩子刚刚进门,作业肯定还没有做。于是,母亲就大发雷霆:“还不快去做作业,什么话等做完作业再说!”孩子只能沮丧地回房间去做作业。

当孩子做完作业时,显然已经没有了与父母沟通的欲望,而父母们早已把孩子刚才“有话要说”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个宝贵的沟通机会就这样消失了。

其实,我们关心孩子,不应只是关心他的冷暖、吃住,还要关心他感兴趣的事,关心他的心灵成长。对孩子关心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你同孩子谈话的兴趣便也具备了。在生活中常常见到,孩子才说两句,大人就不耐烦了:“知道了,早知道了。别烦我!”“该干吗干吗去吧,谁有工夫听你神侃!”其实,这样做无异于给亲子间的沟通增加了一道屏障。

父皮码母不仅要学会倾听孩子谈话,特别是在孩子兴致正浓的时候,要用眼、手或简短的语言来加以反馈。这样,孩子就会因为你的注意而变得积极起来。长此以往,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到重视而有价值的人历握档,从而有利于培养孩子自我肯定、自我认同的人格特质。

3. 不要让怒气堵住自己的耳朵

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这是人之常情,孩子也不能免俗。可是,当孩子犯错时,大部分父母都会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据理力争为自己辩解的时候,父母就会气上加气,心想:“犯了错还想狡辩,真是不可救药。”于是,对孩子一声断喝:“住口,不用解释了!”

其实,孩子并不是事事都错,当你真的冤枉了孩子的时候,你能想象孩子有多么委屈吗?即使事后你向孩子道歉,但对他的伤害已经造成。我们看到,一些孩子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利,背着很多的冤屈,一个人默默承受。究其根本,这些孩子就是由于在家中听到“你不用解释”的孩子,渐渐的,他们的心理问题就浮现了出来。

长此以往,当孩子的心理问题突然爆发的时候,父母们会突然悔恨地说:肢乱“为什么我没有及时发现呢?”实际上,孩子的心理问题,都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父母就是由于过度的独断,加剧了孩子内心的无助与绝望。所以,心理学家警告父母说: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治疗才能恢复自尊。

阅读全文

与父母如何听孩子才听和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