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有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让我觉得很惊艳,很有用,分享给大家:
1.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以前的教育中常常鼓吹的“别人家的孩子”实在是伤害了太多孩子的心,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点点的否定可能会导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
10.孩子发问,永远不要让孩子“等一等”
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宝贵的东西。如果有一件事情引起了他的好奇心,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去陪伴他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秘密。多去进行正面的鼓励,少一些说教。
父母的教育有时候可能一天看不到效果。可是十天呢?一年呢?十年呢?差异就出来了。对待孩子,父母一定不能敷衍。所谓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不外如是。
Ⅱ 有哪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让你觉得很惊艳
1.鼓励,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我妈的教育方法就很惊艳。我学习能力差,理解力也不是很好。就算题目简单,大部分人都能拿满分,我也考不好。
但我妈不仅没有骂过我,还总是安慰我:“没事儿,考得不错,下次不要错就好。”
有一次,我很难过地问她,我是不是真的很笨。
她是这样和我说的:
“你知道吗?锅越大,开水就越慢。他们的锅小,所以很快就开了。但是你的锅大,得慢慢开。你现在可能不如别人,但你以后会比别人做得更好!”
她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鼓励着我。最终,我考上了人大。
在孩子迷茫、感到无助时,一句温和、坚定并智慧的鼓励,会像一一盏明灯,将他内心的黑暗驱散走,带给他无限的希望和力量。
让他在前行的路上,始终能看到光明,感受到温暖。
2.犯错,也是成长的财富
我在旅馆用餐时,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拿着豆浆上楼时,洒了很多出来。
爸爸带着小男孩向服务员道歉,还要了抹布,让小男孩把楼梯擦干净。在还抹布时,再次表示给服务员添麻烦了。
我目睹了全过程,觉得这件事已经做得很圆满了。
直到看见爸爸问孩子:“为什么会打翻豆浆,你想过没有?”
然后,他把另一杯豆浆递给孩子,告诉他打翻豆浆是因为拿的姿势不对,一只手托底,一只手扶住杯子,才能拿得稳。
小男孩捧着这杯豆浆上楼,没有再打翻。
带孩子道歉,让孩子知道犯错后要先认错;
让孩子打扫,告诉孩子除了认错,还要尽力弥补;
最后,还要让孩子知道,犯错后要总结教训,以后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
3.爱,让孩子学会珍惜
女儿:“如果我和爸爸都掉进河里,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我:“我会救你。”
她很开心,但还没等她说话,我又说:“其实不是我会救你,而是爸爸不会允许我救他。对爸爸来说,你的生命比他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所以爸爸会要求我救你,放弃自己的生命,妈妈也是一样的。”
女儿听完就哭了,说爸爸真好。
“掉进水里先救谁”,说起来这是个非常老套,甚至会让人觉得无聊的问题。
但妈妈的回答,依然让人动容,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亲人间超越生死的爱,还能让他学会珍惜和善待他人。
Ⅲ 有哪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让你觉得很惊艳
教育孩子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当我们为人父母以后,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我们希望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每一次教育都非常的重要。我们从小到大接受过许多的教育,我觉得家庭教育非常的重要,父母对我们的教育决定了我们长大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长大以后我非常羡慕那些自信的人,我觉得这些自信的人小时候一定是因为有这样开明的家长,所以才让他们特别的有自信,我认为带大这样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Ⅳ 你见过哪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让你觉得很惊艳
第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积极鼓励,顺其自然,言出必行。
记得刚上小学1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不好,到了年底,没有拿到奖状,自己偷偷躲墙根底下掉泪。回到家,我爸爸没有责备我,而是说:一个奖状,等改天赶集我给你买几张回来。到了赶集那一天,爸爸一次性给我买了10张回来,还都写上了我的名字。
很感谢爸妈对我的学习都抱有宽松的态度,他们觉得只要我自己尽力了,不后悔就行了!也正是他们这种教育态度,让我在学习方面特别自信。
第二次让我很触动的是孩子住院时候认识的同病房的妈妈:尽己所能,付出陪伴,共同成长
他的耐心,付出和学识真的让我特别佩服。这位妈妈是海洋大学的老师,有了孩子后,毅然决然的辞去了稳定的工作,专心回家陪伴孩子。
孩子5岁了,从来没有动手打过孩子,他的孩子都不知道挨打是什么意思!这一点应该可以秒杀50%的妈妈了。
因为妈妈是英语专业,她自己教孩子英语,同时一星期找一个外国人陪孩子玩,目前孩子已经无障碍和外国人沟通。
没有上任何辅导班,孩子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很喜欢儿童心理教育,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妈妈去当了幼儿教师。
反思自己,对孩子打了不下n次,哪怕打过之后很后悔。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随意冲孩子乱发火,真的非常差劲。
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点急功近利,容易和别人进行攀比,真的愚蠢至极!
时常抱怨为孩子付出了全部,其实只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罢了!
很感谢遇到这位妈妈,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并逐步改正,希望为时未晚!
Ⅳ 知乎高赞回答: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在知乎上,有人曾发起过这样一个话题: 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话题热度一直很高,至今,这个话题一共收到网友们5000+个回答,网友们把自己看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那些让人惊艳的教育故事记录下来。那么,这些故事中的父母都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鼓励:你的努力,我看到了
@知乎网友匿名:
我妈的教育方法就很惊艳。
我学习能力差,学什么都很慢,理解力也不是很好。小学的东西很简单,大部分人都能考满分而我几乎都没考过满分。
然而每次考试回家老妈一次都没有骂过我。她甚至说,没事儿,考的不错,下次不要错就好。好几次,我很难过地问她,我是不是真的很笨。
她说,“你知道吗? 锅越大,开水就越慢。他们的锅小,所以很快就开了。但是你的锅大,得慢慢开。你现在可能不如别人,但你以后会比别人做得更好! ”
这简直是教科书式的教育啊!她这样鼓励我,一直都在鼓励我。然后最终的最终,我考上了人大。
做个出众的人
@知乎用户@燕艺丹:
我小时候特别内向,不爱发言,不敢出风头,有时候明明有点本事,也不敢表现。
我记得那还是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气鼓鼓的回家,跟我妈说,我讨厌班里的XXX。当时要出个节目,我怕自己弄不好,就没报名,结果XXX去了,还不如我呢,丢人,气死了。老师怎么不叫我去啊!
我妈当时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指着桌子上刚买回来的一大口袋橙子,跟我说,“你挑一个橙子出来。”
我记得我死死的盯着装橙子的红色网子,仔细端详着每一个橙子。冬天的橙子每一个都黄黄的,皮儿厚厚的,如出一辙。我想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怎么选。
“这些橙子都一样啊,让我挑哪个嘛。”
“对啊。 在老师的眼里,你们就像是这些橙子,一摸一样,怎么选呢?如果想要被选择,就先得让人看到自己的特色。 ”
那一刻,在我小小的年纪里,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醍醐灌顶”。 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一个意识,不仅要学会一些东西,还要想办法让别人知道你会这个东西,这样资源才会走向你。
贫穷与懒惰的关系
@知乎网友:怀念:
上小学的时候我妈带我去吃牛排。现在想起来这种名字玛丽苏的改良西餐厅真是尴尬,小时候却极喜欢。我们坐在二楼餐厅的软座里,听着轻音乐,喝着柠檬水等待牛排。
这时,楼下出现了一对风尘仆仆的母子,母亲从包里拿出来面饼,儿子啃着刚买的鸡蛋灌饼。我妈说你看楼下的阿姨,很辛苦吧。我说是啊,你不会又想说我们老师说的不好好学习就要干体力活受苦,想买什么都没钱的那一套吧。
我妈说,很多时候贫穷并不是因为懒惰造成的,或许别人没有和你一样好的教育条件,又或许没有好的机遇,所以不要轻易指摘别人的生活。但是你们老师说好好学习是有意义的,将来你不但可以自己吃牛排,还可以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让更多的人吃上牛排。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孩子的未来是父母三观的复刻”。你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三观,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孔融要不要让梨
@知乎网友:王妃:
有一次饭局,吃到一半了 ,A 同学才急匆匆的从外地赶来,给他自己的闺女(4 岁)和 B 同学的闺女(2 岁)一人一个芭比娃娃。孩子们玩着玩着就抢起来了,原来俩娃娃粗看一模一样,细看一个穿了粉色高跟鞋一个光脚,孩子们都想要穿鞋的那个。当时穿鞋的娃娃在 4 岁孩子手里。
俩妈妈就开始安慰自己的孩子。4 岁孩子妈说:“妹妹还小,你应该把娃娃给妹妹。”孩子哪里听,哭的哇哇的。
2 岁孩子妈给自己闺女说,穿鞋的娃娃确实很漂亮,可是,这个没穿鞋的娃娃是 A 叔叔买给你的,这是礼物。叔叔出差了,心里还想着你,想着给你买漂亮娃娃。这是别人对你的心意。我们怎么能挑剔别人的心意呢?她闺女听了,立刻不哭了,给 4 岁孩子说姐姐你别哭了,这个娃娃给你。
当时我真的好佩服 2 岁孩子妈。我觉得她的教育特别惊艳,不是觉得这个理由有多妥帖,只是觉得 她把“感恩”“不挑剔别人礼物”这种我成年以后才慢慢懂得,我小时候爸妈从未告诉我的,这种道理,在孩子只有 2 岁的时候就作为最基本的常识告诉孩子,觉得心里很感动吧。
你可以去浪,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知乎网友匿名:
说一个我妈妈的教育方法,我是个女孩,从小比男孩淘气,手心磨的都是老茧,小时候有几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危险经历:一是2岁多掉长江里了,被好心路人捞起来了(救命恩人);二是小学喜欢翻双杠,结果摔下来脸肿了。
然后我妈做了两件事:一是要求我学会游泳;二是教会我怎么玩学校的各种 体育 器材,晚上她带我到学校操场,给我说翻双杠、爬高爬杆的时候,手要怎么抓,脚要怎么缠。
我妈说,安全意识是必须的,不能在没有家长老师的陪同下,私自进行危险运动,但家长和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在你身边,你也不能保证突然什么时候好奇心、玩心什么的就冒出来了,自己就去尝试了。所以必须学会相关的技能,增加自己的安全系数。
孩子,我不阻挠你贪玩的心和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但是,安全第一,在这之前,你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要排队的,这是规则
@知乎网友:听雨:
一次和朋友去商场里的卫生间,位置满了,需要排队,我们前面有两个人。然后又来了一个很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那个妈妈很漂亮,小女孩也很可爱。
妈妈对小女孩说:“人有点多,要排队,你坚持一下。”小女孩说“好。”可没过几秒钟,小女孩就说:“妈妈,我坚持不住了……”妈妈说:“那大家都在排队,我和前面的姐姐商量一下吧!”
然后排在前面的几个人也都听到了,就说让小女孩先去吧!妈妈说了谢谢之类的,就让小女孩说谢谢。妈妈带着小女孩上完就出来了,小女孩问妈妈:“妈妈你不上吗?”
妈妈说:“本来我们是要排队的,因为你是小朋友,等不及,姐姐们才让你先上的,可是妈妈是大人,大人要排队的。”
其他人听这个妈妈这么说,都说让她先上。但这个妈妈拒绝了,她说:“我们要排队的,刚才插队已经很不好意思了,而且,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
于是又带着孩子回到队伍,重新排队了。 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比跟孩子口头反复强调规则,教育的效果要好一万倍都不止。
没有什么是轻而易举的
@知乎网友:小小精灵:
有个5岁的泰国小孩闹着不想上学,怎么劝都没用。于是他妈妈就请了一天假,带他去街上捡垃圾卖钱。
最后捡到了2公斤塑料瓶。男孩把捡来的瓶子按照废品收购的市场价卖给妈妈。卖了2泰铢,约0.4元RMB。
孩子想坐车时,妈妈说,钱不够。孩子想吃零食时,妈妈说,钱不够。最后,妈妈问,“你想像这样工作还是去学校?” 疲惫的男孩大声宣称:“我想上学!”
教育的根是从家延伸出来的,而家的经营关键在家长。如果我们能把为人父母当作是一种“职业”,用对待职业的敬畏和担当去对待孩子的教育,我们将给孩子一个明朗的未来。
信任:全世界都不信你时,我信
@知乎网友:柿子:
马伊琍曾讲高一时,老师认定她“跟多个男生有早恋”。于是,她爸爸让老师写出“男生们”的名字,并说,“我女儿我最了解她,我还是找校长去说吧。”跟老师不欢而散。
知道这件事后,马伊琍当场就哭了,她说“我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得更自觉,可以让父母更信任我。”
拥有父母信任的孩子,会成长得更有底气。
你教育孩子的样子,真美
@知乎网友:脱渊鱼:
有个4岁左右的娃一上地铁就开始吃东西,当时家长打电话没注意到。等到电话打完之后,地铁上已经掉落了一地的碎渣。
那个母亲拉了下小盆友的胳膊,问他:“文文,有个问题我想问你?”
小朋友(天真脸):“什么?”
母亲:“从前有只大灰狼,上了地铁后发现三只小羊,为什么大灰狼没有吃掉小羊?”
小朋友:“emmmmm,大灰狼不饿吧?”
母亲:“不对,是因为地铁上不允许吃东西。”
小朋友(惭愧脸):“哦。”
然后小朋友在他母亲的帮助下,俯身弯腰,用纸巾把碎渣全部清理了,是全部哦。
有的人不美,但是光辉真的很耀眼。
很多父母经常抱怨,
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啊?
教育孩子怎么那么难啊!
事实上,教育孩子没有范本
更没有标准,只要用心
相信大家都可以
和孩子一起成长,让我们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
家庭教育指导师火热报名
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家长赋能,为老师赋能。
时间:2019年6月3日/4日/5日(工作日)
地点:苏州市
Ⅵ 有哪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让你觉得很惊艳
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一种教育方式,绝大部分家庭教育都是由孩子的父母来完成的。
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具有很明显的启蒙性、长期性、全面性。
1.启蒙性。我们的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人格、品格的形成的起点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及学校教育是有区别的,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是以在家庭中生活为主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比如说小孩爱发脾气,如果开始引导好,他就变得比较平和,就会变成他稳定的人格个性,如果启发引导得不好,他就变得脾气暴躁,逐渐形成了爱发脾气的性格。
2.长期性。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从出生、上小学、初中、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个孩子在走向成人、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和家庭的距离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学校教育还要深远。
3陪伴一个孩子成长,不仅仅是抚养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教养。如果父母自身的能力和教养就不够,又拿什么奢望孩子成功成才呢?所以,学会做一个积极向上的父母,做一个愿意时刻进步的父母,比什么都重要优质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色的孩子。换句话说,如果家长在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上没有做好榜样,那么想培养一个拥有各方面好习惯的孩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教育孩子,本身就是慢工出细活的事情,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能急功近利。只要你给足了耐心,用对了方法,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很优秀!
Ⅶ 在生活中,父母的哪些教育方式惊艳过你呢
在生活中,父母的哪些教育方式惊艳过你呢?
1.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我个人认为中国式的父母教育方式是最惊艳的,尤其是老虎父母的方式确实有时候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它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在普通人眼里真的是惊艳。教育的方式很多,每个家庭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各种陌生。听说过虎父虎母身狼母身的一个教育法。我觉得对孩子的发展还是不是特别有利。顺其自然更合适合理。
4.一个好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表现得更加理性和冷静。当孩子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如果父母耐心地教,那么孩子以后在处理问题时也会像父母一样冷静细致。但是,如果父母的学生在处理难题的时候没有耐心,反而很消极,总是有怨气,那么孩子以后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会变得不耐烦。好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未来的行为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家长在使用教育的时候最好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
Ⅷ 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都有哪些呢
引言:会理解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其实也是不一样的。
Ⅸ 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1、 爱老婆、爱女儿、有担当,或许,这是惊艳的教育
姐夫长相普通、家境平凡,但他在父亲堆里算得上是比较特立独行的存在,因为他曾经为了照顾年幼的女儿麦子而毅然决然地辞去高年薪工作,回家专心做一名全职奶爸。
其实原本我姐家中一直有保姆帮忙带娃,可偏不巧,保姆家中突遇急事不得已请辞,距离麦子正式上幼儿园还有一伏昌段时间,我姐和我姐夫两口子急三火四地到处面试新阿姨,短时间之内也找不到个靠悄隐谱的。他们俩寻思不如夫妻两人里留一人在家全职带娃,等麦子上了幼儿园再重返岗位,那到底谁来辞职呢?
我姐是大学老师,有编制,工资不算高,但收入稳定,而且一直处于上升期,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我姐姐非常喜欢,她的投入度很高,学生们也特别喜欢我姐的课。姐夫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呵护好妻子的小小理想,自己开拓人生新纪元。
2、 讲方法、有策略、学习不停,或许,这是惊艳的教育
起初我不太看好我姐他们的决定,这闹着玩呢?我姐夫那个五大三粗的壮汉,能把小孩子带好吗?绘本会讲吗?辅食会做吗?溜娃会融入大集体吗?然而,姐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奶爸能顶半边天」。
姐夫不仅每天把麦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还能引导麦子餐桌礼仪和饮食习惯,带麦子读绘本、做美育,领着麦子到处刷艺术展和博物馆;由于我姐夫是学设计的,他总能把麦子打扮得特有范儿,审美这一启厅厅点我着实是佩服的。
3、 和孩子共同成长,同孩子一起做自己的网络全书,或许,这是惊艳的教育
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姐夫平时给女儿做英语启蒙的小细节,听我姐说,我姐夫会特别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由于他英语口语不是很好,每晚都会在麦子睡着之后开始正经「备课」:把第二天要带孩子刷的英语分级书的内容过一遍,再认真查询里面某些高频词的读音,正儿八经地做好笔记;面对麦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我姐夫也是认真作答、妥善对待,遇到他不太确定无法马上解答的,哪怕姐夫在忙家务,他都会立刻停下来带着麦子一起翻绘本、查网络、搜资料。后来读到陈美龄的《50个教育法》,才发现姐夫对待孩子好奇心的做法与书里的很多观点如出一辙。
4、 只有进取没有怨言,孩子看到他那拼搏的样子,或许,这是惊艳的教育
听姐姐说,姐夫每天晚上「备课」结束,还要接单做点小活儿,白天带娃、晚上赚钱,他说辛苦归辛苦,但可以保证不与工作和社会脱节,还能创收,何乐不为。在麦子上幼儿园之后,姐夫顺利回归职场,经过不知多久的失败和迷茫,最终也有了一点点小成就,虽然没有赚很多,但也凭一己之力给家里添了学区房,给姐姐换了辆车。他从不抱怨又积极进取的样子,就这样深深刻在麦子的心中,这是她的爸爸,也是她崇拜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