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抚养子女到什么时候为止
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义务,这种义务到子女独立生活为止。这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有期限的,不是永远的。子女在不满18周岁未成年阶段,父母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子女在已满18周岁成年阶段,父母抚养义务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就是只有对虽已成年但尚未参加工作,没有经济收入,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父母才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里说的独立生活,是指参加工作有了经济收入,具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并非是以结婚成家为标志。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于子女抚养教育法定义务,也可以视为完成或基本完成。子女成年后,除非丧失了劳动力,否则父母已没有抚养子女的法律义务了。
㈡ 父母有义务将子女养到几岁
父母来有义务抚养子女至18周岁,否则源就是遗弃行为,情节严重会构成犯罪的。
另外,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工作,此时他们可以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且工作与否不影响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
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取报酬,当事人不得以血缘关系为理由拒绝支付报酬。
㈢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到什么时候截止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直到子女满十八周岁时截止。
《婚姻法》第二十五条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㈣ 父母必须养孩子到18岁吗
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养自己的儿女到十八岁,法律上也是这么规定的,如果在子女18岁之前父母故意推卸责任和义务,虐待及抛弃自己的孩子,是触犯法律的。但是你的情况不同,父母只是不理你,可能是你在生活中或哪方面不听话了,哪做的不好惹父母生气了?仅此而已,父母是最疼你的,多与他们沟通一下,多孝顺一下,自然就好了。他们期望你乖乖的样子。
㈤ 父母抚养子女到什么时候为止
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种义务到子女独立生活为止。
这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有期限的,不是永远的。子女在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阶段,父母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子女在已满18周岁的成年阶段,父母的抚养义务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就是只有对虽已成年但尚未参加工作,没有经济收入,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父母才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㈥ 父母养子女到多少岁
嗯,这个问题根据情况而论,在以前的时候,父母养子女到18岁就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但是现在的孩子上学就到20多岁才能毕业,所以啊,一般情况下都要养到大学毕业之后,可以独立赚钱,独立生活,当然也有例外
㈦ 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儿女到多少岁
根据中国现有的法律,正常情况下是需要抚养子女到18岁,但是也有些特殊情况,具体情形可以参照下述的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二十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7)父母养我们到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儿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国《婚姻法》也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在经济上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
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为保障受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婚姻法》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㈧ 中国法律规定父母把孩子养到18岁成人就可以不管了,一个人从生下来到18岁(即0--18岁)
18岁是成年人了,已经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了,大人可以不管了,不过,如果还在读书,一般会抚养到高中毕业为止。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11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条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最高人民法院二○○一年第三十号法释规定:《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项中指及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学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和“丧失或者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因此,一般的成年人是指18周岁以上的公民。但16周岁以上,自食其力的公民也被认为是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