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小学生来说,哪些行为可以体现诚实的品质
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事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改正;不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还;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父母要做有心人,为孩子创造愉悦的讲诚信的氛围,以感染孩子的心灵。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信任。孩子尽管年龄小,但他同样会体会到家长对他的尊重和信任。要知道从小受到尊重、信任的孩子,会更加懂得怎样去尊重、信任别人和怎样得到别人的信任。
培养孩子诚信从点滴做起
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它既要求家长有长期坚持的耐心,与时俱进的细心,又深深扎根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琐碎点滴中,贯穿家庭生活和亲子成长的全过程。
针对社会上那种坑蒙拐骗的行为,父母要态度鲜明地进行批判,要让孩子坚信,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是必将受到惩罚的。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与孩子共同阅读一些有关诚信的图书,讨论有关诚信的话题;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感受诚信,思考诚信。总之,父母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塑造孩子的诚信之心。
2.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个诚实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诚实的人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一个诚实的人会给自己赢得机会。诚实是一个人最优秀的品质,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家长言传身教告诉孩子诚实是多么重要,家长要鼓励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
孩子的周围都是一群诚实的人,孩子岂能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和诚实的人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真诚,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安全感,这个社会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些美德。我想要和你交往,正是因为你的诚实吸引了我,所以我愿意同诚实的你交往。诚实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3. 如何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建议和例子
孩子是否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经常出现言行不一、不履行诺言的行为,家长应该多从儿童的认识发展上来找原因。不要把孩子的这种行为看成是道德败坏而打骂孩子。如果父母从小就注意对孩子进行诚信的教育,孩子是可以养成诚信的习惯的。
建议一:给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
教育孩子要诚信,父母自己首先要诚信。以诚信培养诚信,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曾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出门,儿子要跟着一起去。她觉得孩子跟着很不方便,想让孩子留在家里,于是对儿子说:“好儿子,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炖肉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就答应留在家里。曾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曾子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如果父母说话不算数,孩子长大后就不会讲信用。”于是,曾子与妻子一起把猪杀了,给儿子做了香喷喷的炖肉吃。
“人无信不立”,为了培养孩子的诚信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不要说话不算话。有位母亲经常警告孩子,如果撒谎,就用针把他的嘴缝起来。有人问这位母亲:“如果孩子真的撒谎了,你真会缝上他的嘴吗?”显然,这位妈妈对孩子说的话本身就是不现实的,用这种方式来教导孩子不要撒谎是非常不可取的。
要纠正孩子的不守信用,家长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到某种行为的暗示。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例如,父母如果答应了孩子星期天带他到公园去玩,就一定要去。如果临时有事,也要先考虑事情重不重要,若不重要,就要坚守诺言;如果事情确实比较重要,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并争取以后补上去公园的活动。而且,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推迟或失约的事情发生,这样才能取信于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许诺孩子某些条件,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经验,那就是不守信的许诺是允许的,大人的言行也经常不一致的,说谎是允许的,等等。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说谎的行为时,父母恐怕要后悔莫及了。
建议二: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守信用、负责任。告诉孩子,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的。
宋庆龄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有一次,父母要带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其他孩子都穿戴整齐准备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然坐在钢琴面前不停地弹琴。
母亲喊道:“孩子们,我们快走吧!”
宋庆龄有些着急地说:“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
“爸爸,妈妈,我昨天答应了小珍,她今天来我们家,我要教她叠花。”宋庆龄说。
“不行,小珍来我家会扑空的。”宋庆龄叫了起来。
“要不,你回来后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向小珍道个歉,明天再教她也没关系。”妈妈出了个主意。
“哦,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会心地笑了,“那就让庆龄留下吧!”
于是,父母带着其他孩子去做客了。父母回家后,却见宋庆龄一个人在家里。“庆龄,你的朋友小珍呢?”父亲问道。
妈妈心疼地问:“小珍没有来啊?那我们的庆龄不是很寂寞吗?”
宋庆龄却回答:“不,妈妈,虽然小珍没有来,但是我仍然很高兴,因为我信守了诺言。”
可见,宋庆龄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孩子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兑现,如果经过再三努力仍没有做到,就应该诚恳地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在答应别人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认真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到,要量力而行。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做到,就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自己有能力做到,也应该留有余地,不要轻易夸下海口。这样,孩子在答应别人时,就会有章可循,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在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10岁的汉森正在与小朋友在家门口的空地上上玩棒球。一不小心,汉森将球掷到了邻居的汽车上,把车窗玻璃打坏了。
其他小朋友见闯了祸,都吓得逃回了家。汉森呆呆地站立了一会儿,决定亲自登门承认错误。刚搬来的邻居原谅了汉森,但还是将这件事告诉了汉森的父母。当晚,汉森向父亲表示,他愿意将替人送报纸储蓄起来的钱赔偿邻居的损失。
第二天,汉森在父亲的陪同下,又一次去敲邻居家的门,表示自己愿意赔偿。邻居听了汉森的话,笑着说:“好吧,你如此诚信,又愿意承担责任,我不但不要你赔偿,还乐意将这辆汽车送给你作为奖赏,反正这辆汽车我也打算弃掉了。”
由于汉森年纪还小,不能开车,所以这辆汽车暂时由他父亲保管着。不过,汉森已经请人修理好了车窗,经常给车子洗尘打蜡,就像是宝贝一样。他经常倚在那辆1978年出厂的福特“野马”名车旁边说:“我恨不得快快长大,好驾驶这辆汽车。我至今仍然不敢相信它是我的。”汉森还说:“经过这个事件,我更懂得诚信是可贵的。
4.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有什么好的办法
引言: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用温和的态度和孩子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进行打骂,孩子不仅不会听家长的话,还会非常的叛逆。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只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孩子会非常的痛苦。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有什么样的办法?
家长要不断的鼓励孩子去做一些诚实的事情,告诉孩子,只要知错能改依然是好孩子。孩子小的时候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希望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意识,让孩子明白如何才能做一个诚实的人。如果一个父母不能做好正确的引导,可能孩子的意识就会受到阻碍,孩子就不会学会诚实。
5. 诚实的行为有哪些三年级
三年级诚实的行为有:1、实话实说、实事求是。2.不欺骗,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信任。3.不因一己自私利抢他人的功劳。4.不因为恐惧,胆怯和虚荣好胜而改变自己的做法和说法。
既然是三年级的孩子,也就是年龄在十岁左右的孩子,那么首先在平时做错了事情的时候,要勇于承认错误,这就是诚实的行为之一。另外在考试背书没书的时候。的时候也要认真的复习,而不是投机取巧。作弊等等不好的行为。
诚实行为的品质
诚实守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它与人的意志、气质和性格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坚强的意志可以促使诚实守信心理的形成。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克服内在的惰性和外界的干扰,能及时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使诚实守信习惯化。
诚实守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且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获取别人的认同以确保自己良好的形象,满足被人尊重的心理需要。并且,能自动地调整态度、控制行为,做到“客观、真实地对待自己、别人和社会。在这一过程中,意志被逐渐地得到培养。
6. 想要培养个诚实的孩子,父母该怎样做
1、鼓励诚实
毫无疑问,让孩子诚实的第一步就是鼓励他们要保持诚实。
在生活中,家长要告诉孩子诚实是一种美德,给他们讲有关诚实的小故事,鼓励他们做诚实的孩子。
7. 您对家庭中把孩子如何教育做个诚实的孩子呢说说例子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守信,诚实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为了让孩子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呢,下面就一起来和小编了解一下吧。
1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孩子说谎要先搞清原因再处理 孩子说谎的原因有很多,家长不能遇到孩子不诚实就直接教育,需要先搞清孩子说谎的原因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2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认知错误而不是接受批评 孩子撒谎了,家长肯定会很生气,想教育一下孩子。但在教育前希望家长认清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还是单纯为了批评孩子。各位家长会说,当然是教育孩子。那么,既然是教育孩子家长就需要注意一下方式的选择和教育内容了。孩子说谎了,家长应该针对问题点来解决,而不一味批评孩子或事情,让孩子失去了自尊心。您可以这样与孩子讨论:“如果你说出当时发生的事,妈妈会更高兴,可是你刚才说的话,好像不是真正发生的事,你愿意再想一想,想得更清楚一点好吗?”使用开放式的问题,预留一些空间给孩子,将可以给他更多的帮助。
3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合理把握惩罚的度 针对孩子不同的错误,家长应该选择合适的度去惩罚孩子,不可过重不可过轻,不过过细不可过放纵。
4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守信:顾及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撒了谎,家长最好不要正面去指责孩子,尤其不要在公众场合去指责,很容易伤其自尊。应该通过一些有启发性的故事等方法让孩子去认识感受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对其错误进行指出并引导其改正的方法,这样不会造成叛逆和恶性循环。
5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守信:为孩子做诚实的榜样 父母要培养一个有责任心,以诚待人的孩子,就要以身作则,做诚实的表率。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动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
6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守信:营造诚恳、互信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做有心人,为孩子创造愉悦的讲诚信的氛围,以感染孩子的心灵。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信任。孩子尽管年龄小,但他同样会体会到家长对他的尊重和信任。要知道从小受到尊重、信任的孩子,会更加懂得怎样去尊重、信任别人和怎样得到别人的信任。
7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不喜欢撒谎的孩子。但是,许多孩子却表现得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后天的某种需要引起的,比如为了满足吃的、玩的需要甚至是为了逃避受批评、受惩罚,这些都助长了孩子撒谎的恶习。
8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教孩子分清诚实与善意的谎言 教孩子要诚实守信并不是要孩子所有事情都按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说出来,有些时候事情本身并无对错,但如果不顾及社交关系而直言直语也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都属见仁见智,本无所谓对错。比如个人的衣食住行,䄣穿衣戴帽,兴趣爱好等等。许多自认为有话直说是诚实、真诚的表现,其实是简单的用自己的观念和习惯去徇别人的态度与行为,一遇到不对自己味口的事,立刻就去指责别人,实际上这并不是对他人善意的真诚,只是自我不悦情绪的随意宣泄。
9 教育诚实孩子的重要性
1、转变观念,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父母,对传统的诚实教育要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教育的内容要丰富而新颖,适合时代的需求,重视孩子的诚实品质的培养。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体现孩子的主体性,引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方向。父母的过分溺爱与怂恿,会使孩子的诚实品质形成不良影响。这表明了父母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与观念的不同,往往对最后培养的结果也不同,所以,父母要转变原来的家庭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2、榜样效应,展现诚信教育的直观性 如果父母是一个诚实,正直,守信,正派,富有爱心的人,那么你的孩子也同样会具有这些品质,这道出了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要以为在孩子面前灌输一些关于诚信的大道理,孩子就学会了诚实,守信;不要以为在孩子面前说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而没有被孩子识破,孩子就会表现出诚信的行为。孩子的世界是真实的,他们往往会以实际现象为自己制造仿效的对象。因此,我们父母应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正面榜样,惟此,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才会有实效。
3、平等交流,寻找诚信教育的时机性 无数的家庭事例证明:独断专行的父母只会用命令,威胁,恫吓,讽刺甚至用暴力去制服孩子,这样极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孩子的言行不一。而民主、和谐、平等的家庭气氛和愉快的周围环境是卓有成效地教育孩子诚信品质的极为重要的客观条件。父母能对孩子给予尊重和理解,就能为孩子提供情绪情感上的安全基地,使孩子能够充满信心,大胆地探索周围的陌生环境。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及时掌握此时此刻孩子的心理状态,洞察他们不诚实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寻找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与纠偏,将这种不良行为倾向及早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4、因材施教,注重诚信教育的实践性 诚信是一个养成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诚信实践活动中要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以及获得关心,获得尊敬,也是人格完善的基础。家庭教育在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时,要注重孩子的多面性,抓住主要问题,寻求突破,对孩子的诚信教育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加强实践活动提升孩子的思想和价值观等,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养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关心家庭、孝敬长辈、学会关心国家、学会关心社会等。
5、环境营造,保障诚信教育的持久性 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又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因为家庭相对来说较容易营建起诚信小氛围。家庭教育应当注意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个性培养与责任感培养的统一,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的人。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诚信品质的培养的作用很大,使孩子通过实践明白是非道理,懂得诚信的可贵性和美德的价值所在,更重要性的是对孩子的诚信教育的持续性有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