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幅漫画,一人站在父字头上,另一个小男孩抬头站在地上 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
大概是现在的大人总是摆架子以父亲的身份去命令孩子而不是与孩子做平等的朋友吧【好吧我在乱扯什么
㈡ 漫画《父与子》评价
今天在班上,我看了一则十分耐人寻味的漫画《父与子》。她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反思与启发。
这则四格漫画画得是一对父子——父亲穿这一套西装,打着领带,说:“我的宝贝儿子,今天还有我帮你写作业吗?”儿子却十分无奈的说道:“不敢让你做了,”他看见老爸十分惊讶,继续说,“昨天你把一顿饭写成了一吨饭,还得老师骂我大饭桶!”他老爸听完便当场晕倒,“四脚朝天”了。
在许多家庭当中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最后也都把爱的意义扭曲,变成了把自己的孩子害得没文化了!
他让我回想起我曾经看过一本《青年文摘》中的主编,艾子写的一篇叫《钓竿》的文章:“一个小孩看着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正用钓竿在钓鱼。不到二十分钟,就钓到了七八条鱼——只见他钓时都会做一个让钓竿颤动的动作。半小时过去了,黄昏洒在脸上,老人提着里面放着上十条鱼的小篮子走了。临走时,老人把两条鱼送给了那个‘伴’他钓鱼的小子,小子却要了钓竿。”看了这个故事后,我想你一定会说那小孩真聪明,知道要条钓竿能钓更多的鱼。但是,你错了!因为她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钓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是钓技。
和这幅漫画一样,他——父亲为了不让儿子辛苦地做作业,自己帮他写。这是一个“恶种”,学校布置作业是为了让每一个学习课文后,更好地去吸收课文,更好的去吸收课文的精华。而父母却请一些老师或自己为孩子做作业,这样,使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错下去!父母应当适量地照顾孩子,而不是去帮孩子“铺后路”,因为在父母肩上摘的苹果是不甜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去闯!
这孩子也应该自觉,不要顽固地认为叫你学习的人全都是要还你的人;帮你做作业,叫你夜不归家,学坏的便是好人。不是的!岩石日日夜夜都在经历和解决、打败接踵而来的“考验”;梅花不居功自傲,在寒冷的冬天中绽放。我应该“烈火焚烧若等闲”,去饥饿般地吸取知识,从小立志做一个对社会贡献的人,不要等到老时才来后悔。
这则漫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父母不会永远照顾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刻苦钻研,不再让父母为我们“做作业”!作有用的好公民!
㈢ 丰子恺漫画父子寓意
丰子恺漫画父子的寓意是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冷漠,也反映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讽刺了年轻人道德滑坡现象。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起到批判与讽刺这种社会现象的效果。
丰子恺漫画父子的主要内容是漫画中的年轻人戴着礼帽和眼镜,穿着西装,拄着拐杖走在前面;老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吃力地提着行李跟在年轻人的后面。漫画右上角写着“某父子”,还有作者的题名和印章。
(3)父母抬着孩子的漫画讽刺了什么扩展阅读
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点:
1、有趣而简洁
丰子恺的画给人的印象第一反应就是有趣,讲求的韵味。无论是对柳树,孩童还是其他人物都是寥寥数笔,那种趣味就都跃然纸上。
2、内容生活化,有温情
丰子恺的漫画表辨识度很高,他画的内容多取材自家长里短,房前屋后的家庭活动,或家庭妇女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唠着家常,或是一家男女老少去踏春,或是赏风筝,还有就是孩童的天真好奇和可爱。
㈣ 一个背着书包小孩后面跟着拿铁锹扫帚的父母 这幅漫画讽刺了…… 有什么启发……
lz这还不好回答吗,从父母的方面来说就是另一种方式的溺爱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干,只是让他死脑筋的读书,不让其参加学校的劳动,而是自己代劳;从孩子的方面来说就是孩子自己的思想上有问题,自己不愿动手干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这两方面的选择就要看漫画上人物的表情了
至于说启发就不用我说了吧,选择方面的不同,所体现的也不一样。
还有。。。lz多大了
㈤ 父母陪读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
表明了现代社会家长对孩子太过关心,为孩子竭力奉献
㈥ 一个背着书包小孩后面跟着拿铁锹扫帚的父母(1)这幅漫画讽刺了一种什么现象(2)
陪读,父母包办一切,孩子只要能把书读好,考出好成绩,什么都不用管了。 孩子的成长是全方面的,不能让孩子成为“书奴,分奴”,家长更不应该成为“孩奴”,这样不利于一个孩子的成长,长远看来,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㈦ 下面这幅漫画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面上举伞的人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请你根据漫画
一个周末,老师布置了一篇看图作文。这是一幅极具讽刺意味的漫画,画上有两个主角——爸爸和儿子。图上正烈日当空,爸爸右手撑着一把大花伞,左手拎着画画专用的工具箱,箱子里除了绘画工具,还塞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牛奶、矿泉水......整个箱子显得鼓鼓囊囊。爸爸撑着伞、拎着箱子,后背还背上了一个沉重的画夹。太阳晒得厉害,可爸爸却大汗淋淋,原来他把伞倾斜到了儿子头上。
而儿子呢?手里什么都不用拿,吃着美味的冰淇淋,悠闲自得地走在前面。看到这里,你可能要发问了:这父子俩这是要去哪儿啊?其实他们要到郊外写生,看着图中父亲的那一脸骄傲,仿佛在向行人炫耀:看我儿子多聪明,这么小就学会画画了,今天还要去郊区写生呢!儿子却一脸得意,仿佛在说:啊!真好!去郊外写生也有人帮忙背画板、拎工具箱,真轻松!
看着这幅意味深长的漫画,我深思良久。这幅漫画不正是反映了当代少儿的生活和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吗?看着这幅漫画,我想起了和我们住同一单元楼的三楼的一位老太太和她的小孙女。老太太就是一个十分溺爱孙女的人,我们常常在楼上听到小姑娘的喊声:“奶奶!快点呀!我快迟到了!”“奶奶!帮我把校服扔下来!”“奶奶......”我每次听到这一类的喊声,都深深地感受到那位老太太的无奈和不由自主地对孙女的疼爱。这难道不是对当代少儿的真实写照吗?这个问题太值得我们去思考了,中国的很多家长就是太疼爱自己的孩子了,把所有危险、困难、阻拦都推开,把最笔直的道路让给孩子走,处处护着他,不让他张开翅膀去飞,去磨炼......这些家长都应该学学蒲公英,蒲公英的孩子们一出生就要经历一次漫长的施行,它们随风漂泊,飞越山丘、平原,甚者沙漠......直到找到适合自己居住的环境。它们经历过多少困难才能开花、结籽?因此,在路边的野地里开的蒲公英——最为炫丽。
家长们,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去飞吧!不见磨炼,怎能见彩虹?
㈧ 这幅漫画叫《父母与孩子》请说明漫画的含义
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却慢慢变老。漫画《父母与孩子》教育人们,要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孝敬他们。在他们变老时,要象对待孩子一样呵护他们。不知道你看的漫画是不是我看的那个,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㈨ 父母的要求,孩子快跳的漫画。说理解和寓意
爸爸和妈妈举着一根高高的横杆,孩子因无法跨越,无奈的站在那
㈩ 一幅漫画的启示 (写父母逼孩子的主题的)
在我的房间里,挂着一幅《小鸭下水》的漫画。它可有意思了:上面印着鸭子家庭发生的故事。有一天,小鸭子看见班上的一位同学学会了游泳,在学校里可出风头了,一会儿蛙泳,一会儿仰泳,神气极了。它好羡慕,放学后一回到家就闹着要学游泳。它的父母对它百依百顺,很快就答应了,并且准备好了太阳伞、游泳圈、还有一大堆好吃的。在路上,鸭妈妈背着鸭宝宝,一手拿着游泳圈,累得满头大汗。鸭爸爸呢——它紧紧得跟在后面,一手撑着大大的太阳伞,一手提着食品袋,也同样累得大汗淋漓。这幅漫画讽刺了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呼吁广大家长们不要给孩子太多的溺爱,要让孩子自己去实践生活。
我在报纸上也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有一位神童,经过了一番努力考上了国内的一所名牌大学。可是因为他只知道学习,对其它事情都不会做,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要他的母亲为他打理,因此被受同学的嘲笑,身心受到严重刺激。为了他的健康成长,学校只好命其退学。仔细推究,那都是溺爱惹的祸。
我以前在家里同样也是个小公主,爸爸妈妈不要我做除了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但是有一天,吃完晚饭后,我正准备做英语作业,妈妈却对我说:“从今天开始,碗由你洗。如遇到特殊的情况则可以帮帮你的忙。”我当时虽然有些惊讶,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会突然之间要我洗碗,但我还是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于是我学会了洗碗。当天晚上,妈妈送了一幅《小鸭下水》的漫画给我,此时我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我把这幅画挂在了我的房间里。慢慢地,我还学会了一些别的生活技巧。这些都是父母放手锻炼的结果。
看着这幅漫画,再次引起了我的深思。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来建设,21世纪需要我们来描绘,我们连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素质都不具备,还能干些什么大事呢?我们不能像鸭子宝宝那样,我们要独立地面对生活。否则,将永远躺在父母怀里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