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和尚的父母有什么功德

和尚的父母有什么功德

发布时间:2022-06-02 23:10:44

A. 和尚如何解决孝敬父母

有心就好,不一定需要钱

B. 和尚出家是不孝父母

如果父母无人照顾,可以把父母请来寺院,方便照顾。 或者是和僧团说明回去照顾父母。 出家不是不孝顺父母,而是成就圣道对父母也有益处,这是报答父母的方式之一。

佛陀教导的孝顺和世俗,包括中国儒教的孝顺是不同的。

报恩经

(Pañikàrasuttaü)

本经译自《增支部》第二集第34。原典无经名,经名为编译者根据经文内容所加。

本经可以算是佛教中的“孝经”。 佛陀说:一个人即使尽其一生将父母亲挑在双肩上,为双亲擦洗按摩服务,并任由他们在肩上大小便,这样也不能报答父母深恩。即使让父母成为统治大地、支配宝 藏的帝王,也不能报答父母深恩。因为父母不但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并且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育成人。然而,劝导父母信仰三宝,让他们培育戒德、慷慨和智慧, 才能报父母深恩。

一 般人认为,孝顺就是让父母衣食无忧、安享晚年。然而,根据佛教,这种孝顺并不足以报答父母之恩,因为丰衣足食只能满足现世的物欲快乐,假如使用欠妥的话反 而有可能滋生贪欲。如果做子女的能够让父母对佛法僧生起信仰,他们就不会精神空虚;培养德行、乐善好施、拥有智慧,不仅能提升今生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品味, 而且还能拥有更美好的来世。劝导父母培植信、戒、舍、慧,能够带给父母今生与来世的幸福与快乐,才是真正的尽孝和报恩。

诸 比库,我说有二种人不易报答。哪两种呢?母亲与父亲。诸比库,若以一肩担母亲、一肩担父亲一百年的时间、一百岁的寿命,为他们擦身、揉身、洗浴、按摩,而 且他们还在上面大便、小便,诸比库,如此也不足以回报及报答父母。诸比库,就算将父母拥立于能自在支配此大地富饶七宝的王位,诸比库,如此也不足以回报及 报答父母。为什么呢?诸比库,父母辛苦抚养、养育儿女,使[儿女]得见这个世间。
诸比库,若人劝导没有信仰的父母确立、住立于信具足,劝导没戒行的确立、住立于戒具足,劝导吝啬的确立、住立于舍具足,劝导没智慧的确立、住立于慧具足。诸比库,唯有这样才能回报及报答父母。

C. 和尚出家人有功德吗

我倒是听说,出家有功德,哪怕他在庙里没有修行,甚至做坏事,那自然有因果管着,种好因得好果,种坏因得坏果,但是出家的功德还是有,他只要是现出家相,哪怕凡夫只是看到他,也会种下将来得道的种子

D. 出家,父母能得到什么功德利益

维摩诘大士甚深开示:出家者无利无功德
出家(梵语pravrajyaj)修行若站在自度自利的立场并没有什么功德可言,因为出家修行出离三界是自己本份之事,那来功德可言呢?若是自己不修行而宁愿沉沦生死而自食其果,另当别论。要知道啊!不发心修行必得随造业而感召生死轮回的,生死轮回受苦是不好玩的,修行是发自内心自由意志的喜悦,是立足于断生死、出六道、证菩提、成佛道的大前题为动机,秉持这宗旨而自发性。
出家若论功德(梵语guna)的话,应该立足于度人利他的动机理趣,若如然,即所谓出家功德矣!何以故?因为出家自度自利之外,自己还发此大心而度人利他,这若非菩萨精神与慈悲心之流露,谁肯发此大愿心作兼善天下利益大众之先驱呢?所以实际发心度生,足以堪称出家功德。何谓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见性,念念平等待人接物,亦助人明心见性,利济大众是名功德。

E. 若说背着父母出家,证果后,让父母得度,是大孝大善。若背着父母出家不能证果,不是让父母既在世间伤心,

聆听“民国四大高僧”:之印光法师讲《出家并非不孝,实是大孝》 2013-1-23 19:49
印光法师俗姓赵,名丹桂,法名圣量,号常惭愧僧,以号行。清光绪七年(1881)21岁时于终南山莲花洞出家,后在兴安(今安康)双溪寺受具足戒。
光绪十二年至北京怀柔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旋移居北京圆通寺。光绪十九年应邀南下,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安居阅藏,深研内典。
1923年在南京创办放生道场。1928年为印经至上海太平寺暂住。1932年移居苏州报国寺,闭关完成普陀、五台、峨嵋、九华四大名山志的修辑。后到灵岩寺建立专修净土道场,并创设弘化社流通法宝。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灵岩寺闭关念经,保持民族气节。1940年10月在灵岩寺圆寂,被奉为净土宗十三代祖师。
着有《印光法师文钞》正、续、三编及《印光嘉言录》等
佛教以孝为本论
印光法师著
法宣法师白话译
孝顺之为道,其广大含容一切众生而无外也。可以如同经线成就苍天、如同纬线持守大地,轨范圣人型塑贤者,中国过去的先王修之以成就至善之德,释迦如来乘之以证得觉悟之道。是故儒家之《孝经》云:“所谓的孝,乃是上天之常经也,大地之常义也,是人民之所行也。”佛陀的戒经云:“应当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乃是至道之法,孝名之为戒,亦名为制止。”是故可知不论是世间或出世间,莫不是以孝为根本也。
奈何世俗的凡情之人,只知道孝行显着的形迹,不知道穷尽孝道之极致。每次见到出家的释迦牟尼佛之弟子,往往便随着自己臆测之见解,肆意地毁谤责备,认为说是不孝父母,与放荡之子、忤逆之徒毫无差异。却不知世间法重视孝道,出世间法也无不重视孝道。这是由于世间之所谓孝道者,是有外在的形迹可以依循者也。而佛家所谓的孝道者,是比较简略于形迹而专门致力于根本也。有形迹可以依循者,明显而容易见到;专门致力于根本者,则是隐晦而难以明了。
何以如此说呢?儒家之人服务劳动、饮食奉养以安定其双亲,乃是孝也。建立自身行持圣道,流传名声于后世以显耀其双亲,乃是大孝也。推至究竟而论,举凡仁、义、礼、智、信之五常,和种种善行,无非皆是孝道之发挥也。是故《礼记》当中的〈祭义〉云:“砍断一颗树,宰杀一只兽,如果不以其正当之时,都不是孝也。”是故曰孝悌之道,通于天地神明,光耀于四海也。谈论孝道至此境界,可以说是究竟也穷尽也,没有办法更再进一步了。
然而其为孝道,皆是可以显现在耳目之间,在于人们所容易见到之处。唯有我释迦佛之弟子,以成就佛道利益众生,作为最上的报答父母恩德之事。而且不仅报答多生以来的父母,并且必当报答无量劫来在四生六道当中的一切父母。不仅是于父母在生之前应当孝顺恭敬,并且应当度脱父母之灵觉神识,使其永远超出苦轮,恒常住于正觉之境界。是故说佛家的孝顺,隐晦而难以明了者也。
虽然如此,儒家之孝道,乃是以恭敬奉养父母为最首要者也。若是佛门中辞亲出家,岂是完全不顾及父母之奉养吗?依照释迦牟尼佛之制度,想要出家必定要先禀告父母。若是有兄弟、或儿子侄子可以将父母依托之,才可言语禀白于父母双亲,双亲允许了才可以出家,否则不许剃度落发。如果有的僧人在出家之后,兄弟等人或是身故,使父母双亲没有可以倚靠付托之人,也可以减少其出家的衣钵等资具,以奉养父母双亲。
所以长芦禅师有奉养母亲之芳踪。宋代时长芦宗赜禅师,襄阳人,年少时便丧父而为孤儿。母亲陈氏将他带回舅舅的家中养育。长大成人之后,广博通达世间典籍。二十九岁出家,努力修行而深深明了禅宗心要。后来住持于长芦寺,迎接母亲于方丈室东边的屋子,劝导母亲念佛求生净土。经过了七年,其母亲念佛而往生。其事迹见于《净土圣贤录》。
道丕法师有埋葬父亲的奇异事迹。道丕法师,是唐代皇族的宗室,长安人。出生才周岁时,父亲在国事之中死亡。七岁出家,年十九岁时,世间荒乱稻谷极贵,于是背负母亲进入华山,自己辟谷断食,乞食而来的食物都奉养母亲。次年前往过去父亲战死的霍山战场,收拾聚集当地战死的一切白骨。虔诚地读诵经咒,祈祷能够得到父亲的遗骨。诵经数日之后,父亲的骨骸从白骨堆中跳跃而出,直接前往道丕之前。道丕于是掩埋了其余的白骨,自己背负其父亲之骨骸而归乡埋葬,其事迹见于《宋高僧传》。
是故经典中云:“供养父母之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的功德相等。”双亲健在,则应当要以善巧方便来劝导开示,令其持斋念佛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双亲死亡后,则以自己读诵经典修持的功德,常时至诚为双亲回向,令其永远超出于五浊恶世,长辞于六道生死轮回的痛苦,能够证得无生忍之智慧,高登于不退转之地。使其尽于未来之际行菩萨道以度脱众生,令自己与他人皆能共成无上正觉之道。如此乃为不与世间共有之大孝也。
推至究竟而论,举凡一切的六虔万行,无非皆是孝道之扩充。是故《梵网菩萨戒经》当中,其中一一的戒条皆言:“应当生起慈悲心,孝顺心。”又云:“若是佛子以慈悲心,施行放生之业,一切男子皆是我父亲,一切女人皆是我母亲,我生生世世以来,无不从之而得以受生。是故六道的众生,皆是我的父母。而杀害众生而食其肉者,即是杀害我之父母。”
因此之故,凡是所有一切的修持,皆悉普为法界的一切众生而回向之。如是则其思虑尽于未来之际,其孝道普遍于诸一切有情。若是以世间的孝道来互相比较度量,则在形迹事相上也许不无欠缺,可是在根本究竟之利益则大大有余也。可惜不能明见此道理者,不是认为佛门此说极为虚妄荒诞,便是认为太过虚无渺茫。岂可了知不论是竖穷于过去、现在、未来之三际,或是横遍于十方之世界,以佛陀的佛眼皆能圆满而明见,就如同以眼睛观视自己的手掌也。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817776-1.html

F. 做和尚有什么好处吗

就问题所答:

我想可能你还没有正式的接触佛学。和尚是不那么好当的。不能用“好处”这个词来形容!
做为出家人,一定是要有充足的缘分和使命感才可以的!否则根本不能担当起那份责任!
正所谓:地狱门前僧道多....
知道为什么吗?出家人是要比在家的居士持戒严很多!是受戒的!地藏经中讲的好:"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更何况瓷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你看,我们起心动念都是罪!那还了得?!所以,出家的和尚如果持戒持的不好,犯一点错误,就会堕地狱....所以,和尚真是不是那么好当的啊!那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啊!
以前我初识佛法的时候也有过出家的念头,对地狱门前僧道多,这句话很不理解...但随着修学时间增长,才明白过来.所以,我用章嘉大师(净空法师的师傅)告诫净空法师的一句话来告诫给我们:先持戒!持的住,持的好的时候在去受戒!多妙啊...对于发心想出家的朋友一样:你先发心持出家人所持的戒!持的住了,在去受戒出家...要不出了家没持住,回过头来还要怨阿弥陀佛事先没告诉,那苦只有自已受了....
所以,出家人是不要"好处"的!出家,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千万要了解清楚!!!

有幸得闻净土宗J净空法师讲经见解

G. 关于出家功德

请阅读《出家功德经》,佛在这部经中,详细介绍了出家的功德。出家人只要精进修行,修行功德回向生生世世的父母,他们都会得到无穷无尽的利益。即使已经进入轮回,也会在轮回的那一道死后超升善道的。

阅读全文

与和尚的父母有什么功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富士康体检为什么要看手 浏览:919
农村老人结婚随礼多少钱 浏览:300
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能一起办吗 浏览:306
碧海老年公寓 浏览:557
50岁夜间尿频勃起 浏览:465
宁波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 浏览:29
老人家突然进医院怎么安慰 浏览:976
长寿花落花后怎么养护 浏览:921
父母离婚孩子该如何劝慰 浏览:208
中科和美年大体检哪个好 浏览:331
2016养老保险缴费基数2420 浏览:883
父母找工作不上班怎么办 浏览:305
济南60岁找工作 浏览:22
第一次去养老院怎么办 浏览:478
乾隆老年痴呆吗 浏览:397
邢台地区退休养老金怎么调 浏览:630
老年痴呆防抓 浏览:900
中国高端品质连锁养老社区是哪个 浏览:117
养老保险补贴申请 浏览:816
风合家人老年公寓 浏览: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