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庭教育方式有哪几种
第一类:专制型家教
这是最严厉的一种家教倾向类型,对孩子的控制度很高,接受度很低。家长会强加很多的规矩,希望孩子严格遵守,但是家长跟孩子之间开放性的对话非常少。家长很少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他们需要遵守那些规则。另外,这种类型的家长非常依赖于家长的专制,比如利用体罚的方式来让孩子服从自己的命令。
您有这类家教的倾向吗?想想下面的问题:
1、你会不加解释的给孩子设定规则吗?当孩子问为什么,可能你会回答“因为是我说的!”
2、对于孩子的人生,你会给他们很少的选择和决定的机会吗?
3、你发现自己是不是会用惩罚的方式来让孩子按照你说的做?
虽然说规则的存在对于孩子健康发展是必要的,但是物极必反。更重要的一点是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他们需要遵守规则,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在未来自我发展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及能力,选择自己应该珍视的价值和摒弃的陋习,而不仅仅是服从或跟风。根据研究发现,专制型家庭的孩子常常自尊较低,容易感到害怕和害羞。服从专制和对父母爱的交织会给孩子们的社交关系带来困难。在父母视线之外,孩子可能会行为不端。
第二类:权威型家教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权威型父母又被称作民主型父母。这种类型被广泛认为是最有效的,最有帮助的一种家教方式。
这一类父母相比来说更加灵活,他们会对孩子有要求,有控制,但是他们同样会接受孩子的想法并积极回应。他们会设置清晰的规则并且持续性地强化规则,而反过来,他们会去跟孩子解释规则背后的意义。整个家庭在做决定时,他们会把孩子包括进来。用理性和民主的方式对待孩子。这种方式往往会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出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更加积极的关系。这类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往往有更强的社交能力,更高的自信和自律性。
可以思考下面的问题,来看看自己是否是民主型父母:
1、你的孩子知道你对他们行为上的期待,并且了解背后的道理吗?
2、你的孩子会因为跟你说一些东西而感到担心害怕吗?比如会面对消极的回应或评价?
父母如果想要采用权威型家教,最重要的是和你的孩子敞开心扉沟通。如果家长可以在和孩子对话的时候不去评价或者指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他们将会更有可能看到孩子的生活状态和想法,帮助孩子对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
『贰』 作家三毛的父亲
三毛的父亲是位律师,母亲是全职太太。她父亲的家庭是个大家庭,后分家。父亲勤奋努力谦卑正直,在当时三毛的家庭也算是社会上层的知识分子家庭了。她父母给予几个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和培养,倾其所有为儿女,尤其偏爱次女三毛。民主的家庭,父母可亲又慈爱,家庭的子女也各又成就,三毛的姐姐是钢琴教师,弟弟也是律师。三毛可以师从名家是因为父母社交圈的关系。
『叁』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哪几类
可分为四种类型
1指责型父母—都是你的错
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
在生活中,他们经常因为指责、批判破坏关系,毁灭沟通。最终,他人唯恐避之不及,家人因此“受尽折磨”。他们无法与他人真正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边界上毫无意识,对家人肆意地干涉、指责,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帜,最终却让他人受到伤害,自己遭到排挤。
2讨好型父母—都是我的错
与指责型的人相反,讨好型的人容易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
在生活中,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他们常有一些观点:“我没有权利反抗”、“都怪我,不能让家人开心”。这类父母往往活得很累,他们的情绪在不断积压,到了一定时间会全部爆发出来。记得有一位讨好型的妈妈,她说自己以前从没打过孩子,有一次没忍住把自己孩子的腿都打断了,这是多么严重的后果啊。而且讨好型父母的孩子长大以后是很自卑的,会远离自我。
3超理智型—像“冷血动物”一样
超理智型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论代价,一定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这类人表面上很优越,举动合理化。而实际上,他们内心很敏感,有一种空虚和疏离感。
在生活中,就拿跌倒的孩子来说,超理智型父母会毫无表情地和孩子说:“站起来。”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情,超理智父母会很“理智”地和孩子说:“不能那样,应该这样。”他们情感的缺乏让人感到非常的寒冷,一切都是循规蹈矩、沉闷死板,孩子感受不到爱。
4打岔型—没有责任感
打岔型的人则永远抓不着重点,习惯于插嘴和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或根本文不对题。他们内心焦虑、哀伤,精神状态混乱,没有归属感,不被人关照,还常被人误解。
在生活中,这类父母表现为反应慢、言不及义。打岔型的父母表面上和孩子在一起,可心不在一起,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不集中,小动作特别多,孩子会很焦虑,慢慢得变得自卑,多半是因为父母对他们的关注度不够。
5表里一致型—内心平和、应对投入
表里一致型是萨提亚所倡导的目标。这种模式建立在高自我价值的基础之上,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谐互动。这种模式的人言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觉察,表情流露和言语一致,内心和谐平衡,自我价值感比较高。
表里一致的父母在言语上尊重现实、自己和家人,在情绪上稳定、乐观、开朗、自信,在行为上能接纳困难和压力、应对投入、顾全大局。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他们认可压力的存在,但他们会正视自己处于压力之中,承担起自己在压力中的责任,为有效地应对压力而作出努力。
『肆』 通过父母爱的方式不同孩子们会变成什么样的有什么事例
一. 父母独断型的教育方式
独断型的父母总会有一股迷之自信,他们办事从不拖泥带水,雷厉风行。带着这种魄力和自信,往往会让他们在事业上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也因此,他们觉得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自己也不差。
但事实往往恰恰相反,过度的好胜心和控制欲带给孩子的是一个生活在阴影下的童年。独断型父母迫切地希望把孩子培养成自己这样的成功人士,因此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但又因为自己繁忙的工作,常常会忽视自己孩子的诉求,只会去关注结果。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会有走向两个极端,极端的顺从和极端的逆反。顺从的孩子拥有一颗脆弱敏感的心,在长期没有主见的生活中失去了自我,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永远活在了别人的脸色下。
而极端逆反的孩子,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电影《新警察故事》。里面吴彦祖饰演的阿祖就是一个受独断型父亲的影响下,变成了一个极端叛逆的人,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 父母溺爱型的教育方式
溺爱就是放纵,这个在我们的身边更加常见。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很多家里都以孩子为中心团团转,培养出了很多的“小公主”和“小皇帝”。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论合不合理,都无条件满足。这样做就会让孩子的欲望不断放大,属于变相地害了孩子。而且,对于孩子的错误,溺爱型的父母以及长辈不仅不会纠正,反而会以他只是个孩子的想法原谅。这样的纵容下,更容易产生骄横、任性而且自私的孩子。当他们面对其他人时,甚至无法表现出正确的尊重、关心和感谢,这就要归咎于过往来自家庭的放纵。我们同样可以在《新警察故事》中阿祖的形象看到溺爱型教育方式的后果,因为阿祖不仅有一个独断型的父亲,还有一个溺爱型的母亲。母亲对于阿祖的溺爱已经到了要什么给什么的境地,如果说父亲的专制是阿祖走向极端的主因,那母亲的溺爱就是火上浇油的存在。
三. 父母民主型的教育方式
与前两者的负面教育方式比较,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是值得肯定的。父母要想实行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就要让亲子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要把孩子作为独立有思想的个体来对待。对于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能够通过正确的形式表达,对于孩子的错误也能及时地给予纠正。爱而不惯,严而不苛。民主型的父母会更加尊重孩子的意见,敢于思考并纠正自己在教育上所犯的错误。
民主型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对待生活都会更加积极,在与人相处时也会更加融洽,自尊自爱的同时,也能尊重,感恩他人。
著名的童话作家郑渊洁,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民主型家庭教育的典范。从儿子出生,郑渊洁就一直让儿子叫自己的大名,而不是爸爸。郑渊洁格外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他尊重孩子的想法,儿子郑亚旗不爱在学校上学,郑渊洁就在家教孩子。女儿喜欢上学,那么就让女儿去学校。因材施教,尊重成长。郑渊洁收获了两个孩子的成功人生,儿子成为了企业家,女儿毕业名校。
『伍』 家庭教育通常有哪几种类型
1、第一类:专制型家教
这是最严厉的一种家教倾向类型,对孩子的控制度很高,接受度很低。家长会强加很多的规矩,希望孩子严格遵守,但是家长跟孩子之间开放性的对话非常少。家长很少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他们需要遵守那些规则。另外,这种类型的家长非常依赖于家长的专制,比如利用体罚的方式来让孩子服从自己的命令。
2、第二类:权威型家教
权威型父母又被称作民主型父母。这种类型被广泛认为是最有效的,最有帮助的一种家教方式。这一类父母相比来说更加灵活,他们会对孩子有要求,有控制,但是他们同样会接受孩子的想法并积极回应。他们会设置清晰的规则并且持续性地强化规则,而反过来,他们会去跟孩子解释规则背后的意义。
3、第三类:放纵型家教
放纵型家教被认为是会伤害孩子的家教方式。这类的家长会积极回应孩子但是很少对孩子有要求。他们鼓励孩子表达感情,却很少对孩子对行为施以控制。这种方式,坏处大于好处。家长设置的规矩非常少,并且没有持续性。
4、第四类:忽视型家教
这一类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一种家教方式。家长较少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他们好像并不是很关心孩子。抑或是家长被自己的问题已经搞得晕头转向了,他们很难投入精力来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爱,并制定规则要求教育孩子。
(5)民主型的作家父母有哪些扩展阅读:
教育原则:
1、平等原则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促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
2、尊重原则
尊重是相互的;家长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家长。
3、交流原则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4、自由原则
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起悲剧。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5、统一原则
家庭教育要和学校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
6、榜样原则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做好表率。
『陆』 父母教养方式类型
父母的教养方式(child-rearing style 或 parenting pattern) 对儿童早期的智力发展、性格形成、情绪社会性技能的培养都有重要影响。在“家庭系统理论”中认为父母的教养观念、态度和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对稳定而一致的,不会随情境的变化而轻易发生改变。目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为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特(Burmrind)提出的4大父母教育类型,即“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和“容许型”(或溺爱型)。
★权威型父母(authoritative parenting) : 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参与讨论; 他们能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坚定地执行;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并对其良好行为表现支持和肯定。
★专断型父母(authoritarian parenting):父母对孩子提出较高的要求,但却常常忽视孩子的需求、愿望。他们往往要求孩子无条件地听从自己的安排和遵循有关的规则,但却缺少对规则的解释,他们常常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示愤怒,甚至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行惩罚。
★忽视型父母(neglectful parenting): 父母对孩子既缺乏关心和照顾,也对孩子的行为没有要求和控制,亲子间互动较少。父母对儿童的任何要求和行为都漠不关心、没有反应,甚至流露厌烦、不想搭理的态度。
★容许型父母(permissive parenting):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充满关心和积极的肯定,但是缺乏控制,对孩子不提任何的要求,让其自由随意发展,对孩子违反要求的行为也是采取无限度容忍和接受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孩子哪里都好,很少发怒或训斥孩子。
『柒』 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民主型父母?认为孩子是独立自主的人,而不是附属品,或是家庭完整的标志。所以给孩子必要的爱和关怀,同时也能够积极地并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进行理由充分的双向交流,听取和接受孩子的意见,向孩子提供自己的思想,注意从孩子那里获得他的思想。 注意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愿意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1、学业方面: 教养风格为孩子的学业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将成功地鼓励孩子发挥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他形成较高的演绎推理能力,采用形式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孩子将具有较强的优胜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超过了对外在奖励的兴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强烈而稳定。因此,孩子将具有较高的学习自信心,能够抵御考试焦虑的影响,并经常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2、心理健康方面: 孩子会具有自尊的信念,这些信念又培养出了高度的自信。由于为孩子设定了适当的纪律,同时也给予孩子适当的挫折,所以孩子能够比较正确地评价自己。孩子对自己的成绩更多地是从能力和努力角度去评价,如果取得好成绩,他会把成绩归因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会肯定自身的能力,就会更有信心。如果成绩不理想,他也不会立即失去自信,不会轻易放弃,他会把问题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和能力有待提高,因而会依然干劲十足。 3、社会适应能力方面: 比较注意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鼓励孩子的人际交往,相信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孩子建立人际交流的良好空间,因而能够通过交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交流也促进了孩子更强的社会能力。
『捌』 作家三毛的家庭背景
1943年3月26日,三毛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正街145号,她同父母、姐姐在这里生活了三年。三毛原名陈懋平,“懋”是族谱上属她那一辈分的排行,“平”是取和平之意,但因为学不会“懋”字的写法,三毛写名字时都把这个字省略了,并最终改名为陈平。
三毛的父亲陈嗣庆是一名律师,她的母亲名叫缪进兰。三毛在家中排行第二,她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陈田心与两个弟弟陈圣、陈杰。
婚恋
1967年,三毛在西班牙结识了还在读高三的荷西·马利安·葛罗。此外,留学期间三毛也交了几任男友:在西班牙期间的一名日裔富商同学、在德国期间的一名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裔同学、以及在美国期间的一名台湾籍留美博士生,但是最后全数均无疾而终。
1972年,三毛接受了在网球场上结识的一位年龄较长的德国教师的求婚,但他却因心脏病发猝死。1972年,三毛再赴西班牙,与分开六年的荷西重逢。
1974年,三毛与荷西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公证结婚。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潜水意外丧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后,终身没有再嫁。
『玖』 民主型的父母和专断型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有哪些区别
民主型的父母,孩子会自由生长,而专断型的孩子会影响自己的一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