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失孤》迎来了“圆满”结局,为什么人贩子不能被判处死刑
《失孤》是刘德华主演的一部寻亲电影,相信大家都应该看过这部电影,而这部电影里面的父亲其实是有原型人物的,就是现实中的失去孩子的郭刚堂。
其实呢,我觉得这是要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毕竟没有买卖就不会有这些伤害,既要处置人贩子也要对买家重处,也许站在买家的位置,觉得自己没有孩子,买一个孩子来可以弥补心里的缺憾,但是他们来的这个孩子可是另外一个家庭的心头肉呀。
人贩子确实该死,但是其实死刑这样的重刑的话,说不定还会对一些人贩子起到一个刺激的作用,会对儿童造成一些伤害,所以我觉得对于新生儿的一些信息库,真的应该提高最大的完善,因为那些人买了孩子肯定是需要上户口的,那这个时候就必须强制的去提供DNA的信息,这样我觉得应该也是可以减少很多伤害,这些人也就渐渐的不敢买了。
❷ 《失孤》原型拐卖案:图财抱走孩子,对此你怎么看待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拐卖的人罪大恶极,等待他们的,自然有法律的审判,至于郭新振这个孩子的养父母,则是有一定的争议的,具体以下细说:
一、不管图什么,抱走孩子就是犯罪。这两个嫌犯在拐卖孩子的时候,他们图钱,但是给孩子的生父母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是很明显的,所以说不管他们图的是什么,犯罪就是犯罪,没有道理可讲,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法律的制裁,不然的话,对整个社会都没法交代。
比如说,如果养父母是主动跟人贩子说,要一个孩子,让人贩子想办法弄来,这样的人买卖同罪我是认同的;
但是有些养父母,他们其实是看着一个孩子被带着买卖,起了心把孩子买下,自己当亲生的养,这是有过,但是他们的初心是善的,这种情况下,说买卖同罪就有点过了。
❸ 《失孤》原型找到儿子,24年十二大细节引爆全网
1. 在2015年3月,北风在电影院观看了刘德华和井柏然主演的寻子电影《失孤》。当时,北风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并预计自己将成为一名父亲。因此,电影中刘德华饰演的寻子父亲的形象给北风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共情。
2. 《失孤》的电影剧本改编自山东汉子郭刚堂十几年的真实寻子经历。与以往改编真实事件的电影不同,影片在结尾放出了郭刚堂全国寻子的真实影像,甚至给出了真实的联系方式。
3. 多年来,北风一直幻想,郭刚堂的儿子或其养父母能通过这部电影主动认回郭刚堂,上演父子团圆的奇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郭刚堂儿子被拐卖的时间从十几年变成了二十几年,北风在内心告诉自己:即使是写网络爽文出身的编剧,也不敢给这个故事编出大团圆结局。
4. 然而,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前天,郭刚堂向媒体确认,经过DNA比对,自己被拐卖24年的儿子终于找到。今天,公安部召开案情说明会,郭刚堂父子团聚,并且24年寻子路的诸多细节,首次公开!
5. 细节一:历经24年,郭刚堂骑行31省区,40万公里寻子。郭刚堂的儿子郭振,1995年出生,于1997年9月在家门口玩耍时,被陌生女子抱走。郭刚堂回家发现后,就踏上全国寻子的旅程,至今已经24年。这二十多年时间里,他骑着摩托车跑遍了31个省区,骑行了40多万公里,报废了10辆摩托车。
6. 细节二:24年前,山东村民为郭刚堂寻子仗义相助。在郭刚堂对儿子被拐卖过程的回忆中,我们知道他在1997年9月21日黄昏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门口已经有大量乡亲们聚集。当得知在家门口玩耍的儿子郭振失去踪迹后,郭刚堂瞬间崩溃,立刻向李太屯村的乡亲们求助。乡亲们第一时间就动员起来,当天晚上发动500人,三人一组,到各个路口、汽车站、火车站去找人,可惜一无所获。
7. 细节三:除了《失孤》,郭刚堂十二年前还上了《鲁豫有约》。在北风对郭刚堂寻子过程的回忆中,我们知道2009年,已经寻子12年的郭刚堂,获得了上《鲁豫有约》的节目。在当年,他的事迹第一次通过全国性媒体进入大众视野。《失孤》电影的制作团队,也承认他们是看了鲁豫有约之后,了解到郭刚堂的经历,萌生了制作成一部电影的想法。
8. 细节四:刘德华亲送祝福,许多网友觉得是几年来最感人热搜。在郭刚堂确认寻回被拐卖24年的儿子之后,他第一时间就将好消息告诉了刘德华以及《失孤》剧组。刘德华是极为敬业的天王级艺人。从他接下《失孤》剧本的那一天开始,他就不是在扮演“郭刚堂”,而是在成为郭刚堂。刘德华通过这部电影,与郭刚堂成为朋友,亲自跟随体验郭刚堂一辆摩托全国寻子的过程。
9. 细节五:《失孤》导演澄清找到孩子和电影关系,公安机关功不可没。这次电影《失孤》的原型成功找回被拐卖24年的儿子,许多人认为是电影《失孤》的影响力,帮助儿子或者收养家庭找郭刚堂认亲。然而,《失孤》的导演彭三源在接受采访时做了澄清:虽然他也很希望《失孤》电影能够帮助郭刚堂寻子,但是无论是郭刚堂,还是儿子郭振,都不是通过电影的途径联系到彼此的。
10. 细节六:拐卖嫌犯被抓获,两人当年是情侣。在郭刚堂父子相认感动全国网友之后,大家的注意力很快聚焦到24年前的拐卖案犯,还能不能成功抓到的问题。公安部说明会上,也详细讲述了这场拐卖案件两名案犯的抓捕情况。
11. 细节七:案件过去24年,会有追诉期问题么?这次拐卖郭振的犯罪时隔24年,当年的罪犯呼某和唐某都过上了各自的生活。在中国,只要是立案调查的案件,就没有追诉期的概念。只要你犯了罪,公安机关立了案,无论你多么善于躲藏,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最终都要为自己当年的罪行付出代价!
12. 细节八:郭刚堂十年善举,老天从不辜负善良的人。电影《失孤》的情节之所以精彩,情感之所以饱满,除了展现郭刚堂的万里寻子路,还因为其中与井柏然饰演的“曾帅”展开的一段“父子情”。
13. 细节九:与养父母如何相处,考验人情和法理。这次案情发布会上,呼某与唐某两个拐卖案犯即将面临重罪处罚,这是大家的共识。可是养育了郭振24年,待他如同亲生儿子的养父母如何处置却引发热议。
14. 细节十:对比二十年前,拐卖案件为什么呈现下降趋势?大家如果仔细回忆,会发现最近几年涉及拐卖的恶性案件,比二十年前,显著减少。
15. 细节十一:打击拐卖,在需求端必须综合治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是从动保组织,扩散到妇女拐卖案件的一句口号。这也说明了,要打击儿童拐卖犯罪,除了从诱拐的“发生端”,转运的“过程端”进行打击,还要从收买的“需求端”进行管控。
16. 细节十二:《失孤》案影响巨大,但这不是孤案。这次《失孤》电影原型历经24年找回儿子,全网沸腾,全网感谢公安机关的同时,依旧有杂音出现。然而,《失孤》原型郭刚堂家庭团圆,确实是全国公安机关团圆行动的优秀代表案件,可这并不是孤立案件。郭振只是公安干警寻找到的2609名被拐卖儿童的其中一个。
❹ 《亲爱的》原型孩子孙卓找到了,养父养母会被法律制裁吗
从法律上看,孙卓养父养母应该受到法律制裁,不过从事实出发,亲生父母可能会考虑孩子问题,放弃起诉他们。具体可以参考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他为了找孩子付出了大半生努力。最终同意孩子与养父母生活,并放弃起诉他们。感情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有时候我们必须为它付出一些代价。
这种事情,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上讲,对于亲生父母都不公平。可孩子年龄已大,在他们眼里养父母就是亲生父母,哪怕他们曾经犯过错。如果强行去起诉,反倒会让自己去孩子之间关系破裂。这种事情很难处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亲生父母肯定要付出一些东西。对于他们而言,找到孩子就意味着知道孩子平安无事,其他什么都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