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兰海如何培养自觉帮助父母做家务

兰海如何培养自觉帮助父母做家务

发布时间:2022-05-08 23:19:57

『壹』 让孩子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父母需要如何做

孩子培养喜爱劳动的习惯很重要。孩子塑造了劳动的观念就会妥善处理在了解和生活上碰到的难题,做事情也会变得愈来愈条理清晰。孩子培养喜爱劳动的习惯,办事时也会更为勤奋,进而见到劳动的使用价值,在劳动中获得开心。

用餐时,也需要立即毫无疑问孩子今日的劳动,她们就会有荣誉感,觉得劳动是令人难忘的。父母能够从煮饭这些方面逐渐正确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塑造孩子参加劳动的习惯,让孩子不会再置身事外。孩子不但能够获得锻炼,改正懒散的习惯,并且能够从这当中获得开心。

『贰』 怎么让孩子自觉做家务

很多家长都能认识到孩子做家务的重要性,但如何让孩子在做家务中学会思考、得到成长,很多家长还要讲究方法。 家庭婚姻指导师高茹认为,让孩子做家务,其实是培养孩子们对家庭认同心理的过程。 孩子学做家务,从中也可以得到一种挫折教育。例如,洗碗时不小心把碗打破了。下回他就会注意吸取教训。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实际上剥夺了他们的生活能力。 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大多缺乏责任感。通过做家务,孩子可以体谅家长的辛苦,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逐渐承担自己在家庭里、社会上的责任,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品质。不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日常的家务活,家长应该培养孩子主动去做,不要轻易地把干家务活与物质、金钱奖励挂钩。但是如有额外的家务活或是过年时较重大的扫除工作,可以给孩子适当的物质奖励;孩子完成了任务,会觉得会干的事越来越多,也容易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海口市某小学吴校长认为,教孩子做家务和智力开发、品德教育一样,必须从小进行培养。培养劳动兴趣应事先把劳动的结果告诉孩子,以使孩子产生做家务的愿望,当他经过努力完成家务得到收获时,便会产生满足感,进而积累为兴趣和习惯。 家务劳动要落实任务,明确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明确分配给他一份家务,且有范围、程度、进度、质量标准,使孩子建立起责任感,并形成劳动纪律观念。家长要教会劳动程序,先易后难,正确的程序会使孩子感到做家务并不难,从而巩固劳动热情。 海口市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王老师认为,让孩子做家务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好机会,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做事能力,还可培养责任心。父母在培养孩子做家务习惯时,需要时间、耐心以及必要的计划,让孩子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王老师认为父母首先要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能力,将自己的衣服穿好、放好;自己洗自己的碗;整理自己看过的书籍和玩具,让孩子慢慢明白这些都是自己分内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制定一份家务劳动计划表,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他想做什么,并监督孩子按照计划表工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些家务活他喜欢干,有些家务活他厌恶干,因此家长要设置一些游戏,让孩子尝试他不愿意干的家务活,如家长和孩子比赛清点、整理冰箱内的各种食品,最准确和最合理的放置方式将得到一个苹果作为奖励。 日常生活中的择菜、扫地、洗衣服、晒被子最好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逐步提高家务活难度,孩子一旦完成,家长不要忘记给予鼓励。

『叁』 帮助父母做家务有什么好处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
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
,犯罪率是1∶10。
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家务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审美能力。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一靠体育锻炼,二靠从事各项劳动。孩子做些家务,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况且,在紧张的用功学习后,干点家务还是一种调节脑力的休息。脑力、体力两种形式劳动的转换,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保护和发展大脑机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劳动创造了美。可以说,不参加劳动的人,谈不上真正的审美。从不收拾自己房间的人看不到整洁美;不劳动的人看不到劳动的成果美;从不帮助他人的人感受不到行为美。孩子跟随父母做家务事,看见地面扫得干净,门窗擦得明亮,房间变得整洁,会感到劳动的伟大,会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让孩子从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能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是家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并且很清楚自己应该做对家人、对他人都有益的事,知道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父母交办的事情。有了这样实际而经常的劳动教育和锻炼,孩子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家务劳动可以养成孩子勤快能干的作风。
一个人愿不愿意干活,干得又快又好还是又慢又差,其工作效率是大不一样的。应该培养孩子做一个爱动手、会办事、工作效率高的人。而这些能力也都需要从小在劳动中培养。家长在教孩子做家务劳动时,一定要适量,要有劳有逸,要力所能及,不要分配过多的家务。家长教孩子做家务要有耐心,不怕麻烦。
如果孩子一时做不好某件事,要热情鼓励他:“下一次再干,一定能干好!”
家长不要怕孩子做家务会吃苦。孩子做家务遇到困难,会吃些苦,但也要看到孩子在克服困难,在吃苦中受到锻炼,这样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体验的苦比在夏令营那几天猛然来的苦,对其日后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适应社会更有助益。
家长不要怕孩子做家务会耽误学业。其实,孩子紧张地上了一天课,回家做点家务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和精神调剂。允许孩子做家务时出差错。不要因孩子干得慢、效果差,或弄脏了衣服、打了盆、摔了碗而抱怨。家长应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多表扬、多鼓励,不苛求,不责备,不断激发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和自觉性。
另外,不能将做家务变成惩罚孩子的手段。这样会使孩子对劳动产生抵触厌恶心理,认为做家务的孩子都没出息,是坏孩子,从而鄙视劳动和劳动者。(作者系宁夏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孔宗雪)有调查表明,独生子女的一个大毛病就是“四体不勤”
,在家里只管念书,百事不管,不爱劳动,不会劳动。
这当然不是天生的,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是喜欢做事情的,上述家长对孩子小时候的描述具有普遍性,这是小孩子好奇、好动的天性使然。可见,究其原因在于家长,一方面是家长过分疼爱,让孩子做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劳动教育,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有好处,如下:1、劳动可以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还能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劳动不仅能强身,还能益智。2、劳动中,孩子的双手都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从而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3、劳动中孩子要进行安排和计划,可以培养孩子的分析、判断能力,发展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孩子搞小创造和小发明。不少这方面的佼佼者都深有体会。4、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培养任务意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不仅有利于孩子做个好学生,也有利于日后的成材。5、劳动能培养孩子关心家长,关爱他人,不是只会享受别人的服务,也能主动为他人服务,成为家长的小帮手。6、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强,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发展进取精神,这是成材的重要因素。7、劳动可以培养孩子正确对待别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他人的劳动,尊敬劳动人民。8、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作风,使孩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日后的生存发展。9、劳动让孩子动手创设良好的环境,享受自己劳动的结果,从而深切感受劳动的快乐。

『肆』 超级育儿师兰海

摘要 以下是简介哦:兰海,女,现任上濒教育董事长。兰海从德国慕尼黑大学毕业,拿到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三个硕士学位。2003年,创办上濒教育机构,开启了家庭教育的探索之路。

『伍』 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

孩子做家务,可以培育他们的劳动技能,可以训练他的观察力、理解力、应变能力,随着做家务越来越顺手,孩子的能力和自信心也也得到了培育和发展。当家务成为了孩子日常生活的习惯,孩子也会有参与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家庭有份责任心和归属感,协助他独立自主。 1、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首先要耐心指导。 孩子虽然热心参与家务,但一开始肯定越帮越忙,如:洗菜溅得到处都是水、盛饭洒了一桌、洗碗摔坏了几个等等。家长必须容忍这些混乱,并将每件事分解成小步骤来教孩子。 2、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让一个3岁的宝宝收拾自己凌乱的房间,会使他茫然而无处下手。孩子3岁前,可以叫他收拾玩具,奠定日后他做家事的基础。三四岁左右,可以做简单家事,如开饭前,帮忙排椅子、分筷子,尔后可以教他帮忙擦桌子。和孩子一起叠刚收进来的干净衣服,他一定会很高兴,因为这些事对孩子而言,都是有趣的游戏。 3、把握时机。 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看见家长扫地、擦桌子、拖地板,也会依样画葫芦。把握时机训练孩子做简单的家事,耐心的告诉他正确的方法,让他在兴趣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做家务。 4、父母陪孩子一起做。 如果孩子对书籍有兴趣,此时,可以拜托他帮忙收拾书房,或指导他将书分类放好,这工作比要求他去扫地来得有效多了。此外,可陪孩子一面工作、一面聊天,甚至交换彼此的心得,以增加工作情趣。 5、肯定孩子的努力。 孩子参与家事可以让他感到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以身为一份子为责任与义务,增加对家庭的归属感,家长要让孩子有参与家事的机会,并多给予鼓励、赞美,使孩子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及自信心,且肯定自己的能力,并从做家事中培养责任感及积极的人格。 6、利用家事机会教育。 7、增进亲子感情。 孩子与家长一起做家事,不仅可以培养其参与感及成就感,从合力完成家事的过程中,将有更多时间与孩子相处,增进亲子感情,孩子也会从中体会、了解家长的辛劳。此外,利用这段时间,听孩子诉说一些快乐或不如意的事情,也可增进你对他的了解。 孩子的聪明在手指尖上,会做家务的孩子双手灵巧,思维敏捷,能力全面。父母可以让孩子从小参与真正有担当的一份家务劳动,潜移默化地使做家务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这样必将为孩子未来的事业发展和家庭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做家务 让孩子做家务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好机会,不仅可以增加孩子做事能力,更可培养他的责任心。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做家务习惯时,需要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能“自主自发”地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1、父母不妨让孩子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学习,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学习将衣服穿好、放好、收拾自己的玩具、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篮子里等等,让孩子慢慢习惯和懂得:其实做家务也是自己份内的工作。 3、从游戏中学习,比如: a、清洁队员与收购员。宝宝假设自己是一位清洁队员,开着一辆清洁车,收集各种玩具和东西,然后交给收购员处理(即妈妈),借由游戏培养孩子做家务兴趣。 b、扮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盘、汤匙、锅)等与孩子玩做家务游戏。“娃娃,平常都是妈妈做饭给你吃,今天你也炒个菜给妈妈呼好吗?”“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将桌子、盘子、碗……收干净好吗?”借由游戏达到教育效果。 4、父母做好引导,比如: a、择菜:让孩子一起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这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 b、洗米、煮饭:从打开米缸—舀米,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并街道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水除洗米外,还可以留着做其他用途,如浇花,让孩子除了参与家务外,还能教育孩子节约概念。 d、晒、收叠衣服:晒衣服时还可请孩子帮忙拿衣架,由妈妈晾衣服;收衣服时,孩子还小,可由他负责拿自己的衣服;叠衣服时,孩子也可以学习折叠及分类放好。

『陆』 化被动为主动,如何让孩子自觉的去做家务

有什么办法让孩子自觉劳动?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让孩子自觉劳动,首先得让孩子从劳动中感觉到乐趣。怎么从劳动中感觉到乐趣呢?

首先要让孩子看,觉得看到由于自己的劳动,很多东西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由于孩子的劳动,没有浇的花,浇了小花小草会感谢他。比如由于孩子的劳动本来脏兮兮的地面干净了,看到干净的环境,他自己心里也很高兴。比如由于孩子的劳动本来乱糟糟的房间,干净整洁了,找东西也便于找了,这样他觉着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要让孩子感觉到价值,他就愿意为了这种价值观而去自觉地去做一些劳动。

『柒』 教师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劳动的意识

一、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兴趣
孩子年龄小,经验少,对许多道理不能完全理解。加上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精心为他们安排好安乐窝,使其逐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他们经常说:妈妈给我妈的爸爸给我穿的奶奶给我洗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自我服务技能,不再依赖老师和父母,什么事情都乐意自己做,我自己来也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当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情后,你会看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而幸福的表情。
二、培养孩子劳动的意识
现在家庭中,孩子的地位可想而知,他们几乎不懂得什么是劳动,只知道别人为我。想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家长和教师起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家有老人的,父母要主动服侍老人起居饮食,老人的衣服父母主动拿来洗,对孩子就要注意适度,不能一切包办代替,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同时会使孩子滋生依赖心理,缺少劳动的思想。比如早晨起来,家长都在繁忙之中准备吃早饭上班,这时就要引导孩子自己穿衣、收拾床铺、自己洗漱,自己吃饭和家人一起忙碌,决不能一切都等着父母替她做。晚上回到家,家长要和孩子聊天,告诉他们父母在工作岗位上忙了一天,回到家很疲劳,要体谅并分担父母的家务劳动,孩子能做什么就让他们去做;父母有病,要引导孩子替病人倒水、取药、盖被子等。在家中需要孩子做的事毕竟很少,但要养成孩子劳动的意识是必要的。
对孩子建立最初的劳动观念,要从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开始,从他们自己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要碰到的事开始,家长对此一般不要包办代替,只要孩子肯干,都不难做到,逐步提高他们主动的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力。
三、劳动要经常化、制度化
培养孩子爱劳动,主要是要求孩子对日常的劳动能够天天坚持做到,即应该做的事情每天多要能够认真地去完成,这时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靠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以及需要必要的制度起保证作用。
同时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大人要及时肯定孩子劳动的热情,并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可增强孩子爱劳动的愿望,所以,当幼孩子劳动时或劳动后,我们要给誉满意微笑、恳切的语言表扬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劳动成果,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四、尊重别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培养孩子劳动的同时,也要养成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平日里存在一些浪费的现象。如不自持的饭菜就倒掉,不爱玩的玩具就扔掉,无端的损坏图书等,应当告诉孩子饭菜、图书、玩具都是工人、农民用汗水创造出来的,他们是很辛苦的。利用参观形式让孩子观察成人劳动的过程,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一顿美味饭菜,、一本图书、一件衣服、一把椅子、一座大楼都是劳动的成果,从而使孩子懂得只有劳动才能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同时也更加热爱和尊敬那些为我们辛勤的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阅读全文

与兰海如何培养自觉帮助父母做家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九九重阳节手工制作图片大全 浏览: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证怎么办 浏览:804
成都平安养老保险 浏览:774
长寿老人每个月有多少钱 浏览:226
2017年养老金个人帐号利息 浏览: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严 浏览:565
农民的养老金用不完怎么办 浏览:175
孩子孝顺的顺口溜 浏览:514
反复和父母说不要吃什么 浏览:520
老年大学主要职责范围 浏览:791
70岁老头吃伟哥 浏览:393
重阳节作文给爷爷洗脚 浏览:807
大棚里的长寿花是怎么养的 浏览:116
体检结果红霉素偏低怎么办 浏览: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话 浏览:532
近水体检中心怎么样 浏览:795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浏览:6
社会实践孝顺父母 浏览:778
孩子敬老院慰问 浏览:85
宝鸡老年大学学费是以 浏览: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