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教育孩子孝顺父母
教育孩子孝顺父母的方法
1、多做少说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为父母者不一定是高官巨贾,文人学士,用自己的丰功伟绩,家财万贯来做孩子的榜样。但可以做一个善良,有爱心,负责任,勤奋踏实的人。
不必用语言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你孝敬父母公婆,孩子看见了,他将来就会有样学样,反之亦然。路边的玻璃,你弯腰捡去垃圾堆,那么你这个行为就是“善举”,在孩子的心里种下“善”的种子。
或许你的工作不是高尚,但你兢兢业业去做了,你就给了孩子认真的品格,带着认真品格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工作,都是优秀的。父母教儿几乎是无法说,只有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因此,唯有多做。为人父母,不必苛求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如果孩子将来幸福,快乐,自食其力,那么,我们的任务就完成,就是成功的父母。
2、共同聊天很多父母发现孩子不听话,对朋友的话反而听得进。其实,不是父母爱孩子不多,照顾不周的原因,而是与孩子缺乏交流的缘故。大人总觉得自己忙,不知道孩子的心是那么细,那么孤独,尤其是独生子女,天天困在家里,内心更加孤独。
据调查,班中守纪律,品德好,学习优秀的学生,说他们的父母经常会在睡觉前和他们聊聊天,父母跟他们讲工作的事情,让他们说说学校里的事情,说一会儿,道声晚安。我想,如果父母注意与孩子加强沟通,孩子对父母的教育就会接受,反之,则不接受,今晚就开始吧!
3、学做家务孩子首先是人,即使孩子将来成为伟人,现在能把饭菜做出来就饿不了他。什么东西都要学习才会的,不给孩子机会锻炼他怎会?我知道很多家长一是担心孩子下厨的安全问题;二是觉得孩子做不好,碍手碍脚的;三是认为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够了。
但是我们会老的呀,孩子将来也会有家庭的。不是常说有大学生因生活不会自理而退学的吗?我有一个朋友,生活方面什么都不会,大学结业后宁愿不去好的城市,也守在父母周围吃“老奶”,上个月甚至公司公派去美国进修都不敢去。真无法想象,将来他的父母老了怎样生活。我们无法教育孩子将来一定挣大钱,但我们现在就一定可以教会孩子家务,今晚就请了煎个荷包蛋吧!
4、培养心胸你会培养孩子关心天下的广阔胸怀吗?你会买一个地球仪,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放在家里吗?每当新闻报道到哪个地方,你会和孩子把那个地方找出来吗?新闻报道有喜有悲,地域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让孩子知道阿富汗,伊拉克战火纷飞下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也让孩子知道日本,美国,英国的富裕,他们富裕靠的是高科技,靠的是知识,若自已没有知识,也是落后的,让孩子明白应该勤奋学习知识。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在不出门就可以“行”万里路,天天播放新闻,孩子就“阅”尽天下了。
教育孩子孝顺父母的具体做法
1.父母下班回到家,能给父母倒一杯水。
2.父母劳累时,能为父母捶捶背。
3.会为父母洗脚。
4.父母外出时下雨,会想着为父母送把伞。
5.吃东西时,会先考虑父母,让父母先品尝。
6.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如洗衣服、整理自己房间等。
7.父母外出时,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
8.周末坚持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事。
9.会说一些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
10.经常与父母聊天,说说自己在学校的情况。
11.父母过生日时,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礼物。
12.不会命令或指示父母为自己做事。
13.能够接受父母给予自己的合理建议。
14.平时会对父母嘘寒问暖,体贴父母。
15.父母生病时,会为他们端水送药。
16.能体谅父母的辛苦和考虑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17.当自己做错事情或顶撞了父母后,能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
18.能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管教是出于对自己的爱。
19.了解父母的喜好,包括喜欢的食物。
20.会留意父母的情绪变化,父母心情不好时会安慰父母。
㈡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
虽然很多父母在平常的时候工作比较忙,但是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只忙于工作,而忽略对孩子的重视,慢慢的孩子就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关怀。下面介绍了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一起来看看吧。
01
让孩子感到快乐。
如果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要从平常点点滴滴中让孩子感受到快乐,不能因为自己是家长,在孩子面前就表现的特别严肃,如果表现的太严肃的话,就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所以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让孩子看到父母阳光快乐的一面,这种快乐的心情会不知不觉影响到孩子,让孩子也感到快乐。
02
一起养成好习惯。
如果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在平常的时候,家长也一定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在生活中的父母有了好的习惯,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好习惯,这样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不会让孩子处于乱七八糟的生活当中。
03
多交朋友。
如果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护关怀。在平常照看孩子的时候,最好帮助孩子多交朋友。千万不要为了方便,只把孩子锁定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平常空闲的时候,最好带着孩子去一些公共场所游玩,在一些孩子比较多的地方,可以让孩子交到其他的朋友,可以让孩子的多个方面得到发展。
04
和孩子一起玩耍。
如果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在平常空闲的时候,一定要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千万不要以敷衍的态度来和孩子玩耍,一定要以真诚又愉快的心和孩子玩耍,这样孩子就有被重视的感觉,进而就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
05
为人处世。
如果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在平常对待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味的溺爱孩子,要教孩子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处事的态度或者是为人的态度,这样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06
注意自己的言行。
如果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在平常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有些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对于很多事情,心里都特别的明白。当你的言行恰当,孩子就会进行模仿学习,慢慢的就会把父母当成模范,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和自己的关系更加亲密。
07
尊重孩子。
如果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涉及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自己摆在家长的地位对孩子呼来喝去,家长对于孩子的不尊重孩子是非常敏感,而且也能深刻的感受到,如果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话,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所以涉及一些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孩子,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尊重。
08
拥抱亲吻。
如果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在平常的时候。可以多用拥抱和亲吻的方式来表达爱,比如还在上学之前,可以通过亲吻来和孩子道别,如果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也可以拥抱一下孩子,孩子可以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
㈢ 怎么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
1. 多抱抱孩子。
无论多少岁,孩子都渴望父母的拥抱,而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抱抱。父母的拥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2. 多陪伴孩子。
要做到全身心的陪伴,多交流,多参与,只有高质量的陪伴,才会让孩子感受到爱。
否则一边玩手机,一边陪孩子,全程无交流,孩子不但感受不到爱,反而会因为受到父母的忽视而影响健康性格的形成。
3.多关注和包容孩子。
多和孩子聊天,要专心听他讲话,看着他的眼睛,握着他的小手,一起做孩子感兴趣的游戏,这是最好的爱的表达了。
4.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支持。
成为孩子精神上的依靠,遇事和他一起商量解决,尊重孩子,支持孩子自己的想法。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是一味的责备,而是理解和谅解,让孩子知道,全世界最包容他的就是父母。
㈣ 教育孩子,要以“爱”为第一位!你都是怎么做的
孩子能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爱,他自身的性格和情商都会提高,他也会用善良的一面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会认真的对待学习,在不考虑智商高低的情况下,孩子在充满爱的家庭下成长,对待一切都是积极向上的,抗压能力也会很好,所谓心情顺畅,其他也就跟着顺畅。
我也是孩子的家长,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归结起来就以下几点:
㈤ 3岁的孩子,该怎样教育他们学会爱父母
对孩子的教育来说,是从小培养的。很多的人都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笔者看来,也是如此的。孩子是会去学习和模仿大人的一些行为,而他小时候对父母的所见所闻,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性格以及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是一张白纸,你给他引导和教育什么,他自然就会生长成什么样的人。想要孩子可以爱父母,就应该去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生长环境。让他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去培养他爱人的能力,让他感知这个世界的温暖,那么他终究会成长为一个温暖的大人。
㈥ 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不需要怀疑,但经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大多数人都羞于把爱挂在嘴边,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不曾对孩子说过“我爱你”。那么问题来了,爱究竟怎么表达,才能准确传达给懵懂无知,还不知世事的孩子,让孩子从小就能深切感觉到父母的爱意呢?
让孩子感受到爱意的好处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究竟有多重要,大部分人其实都不知道。但是原生家庭的烙印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能感受到爱的孩子会活得更加自信充实,同时也会拥有爱人和被爱的能力。
如果爱孩子,就不要忸怩,大胆的对孩子表达出来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的更加优秀。
㈦ 若想让孩子更爱父母,该如何教会他们表达爱
怎么样让孩子爱父母呢?其实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教育家,在他们学会学习开始,家长的言行就能够影响孩子。
父母开心喜悦的笑容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莫大的鼓励,孩子的出示学习就是通过父母的笑容来决定的。
通过父母反馈的认证,也给了孩子无限的动力,事实也验证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如果父母想尽办法给他们动力,就能让孩子拥有无穷的能量。
让孩子学会表达爱也是爱他们最好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有类似的困惑“为什么我为孩子做了那么多,他们却没有心存感激呢?”究竟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心存感恩呢?
仅仅爱孩子是不够的,在家长为孩子付出一切的时候如果没有把爱意适当传递给孩子,他们内心可能无法真正的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不会感恩其实有很多原因,家长可以试图让他们学着爱人,给孩子一个表达爱的机会,让他们渐渐明白家长是如何爱自己的。
因此家长一方面要引导孩子表达爱,另一方面要个孩子的爱积极的回应,使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爱是父母力量的来源。
比如孩子的爸爸过生日,妈妈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给爸爸精心准备生日礼物,做一顿丰盛的美食,这样他们就会从中学会如何表达爱,爸爸如果能够流露出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会让孩子得到鼓励和信心。
英国教育家认为“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爱的源泉,他们的活力来源就是让爱流动。”所以父母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心中的爱流动起来,只要感恩,孝顺和接受爱的能力不阻塞,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每一次的爱都能创造出喜悦,从小在家庭中培养感恩之心,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㈧ 家长会教育孩子如何爱父母
前阵子卫视热播剧《小欢喜》成为家长学生热议的话题,三个家庭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及孩子的性格养成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话题,这部剧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今社会诸多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及家庭教育的困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的起跑线置于幼儿园,甚至是早教阶段。许多家长不惜花高价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寄托于教育机构,三字经、古诗文大赛、英语口语比赛…越来越多的比赛也将参赛年龄放致幼龄阶段,舞台上,孩子机械化背诵着,甚至连其中的含义都不知道,台下父母长辈却饶有兴趣地拍着照片。殊不知,孩子一生中最受益的教育是来自于家庭。
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智商情商都不会低。
《爱的教育》一书中说:教育之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为人父母,我们都应学会如何给孩子营造爱的家庭氛围。
(1)父母要有爱的互动,并积极的表现出来
在家庭关系中,我认为父母之间爱的互动更为重要,而不是所有的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家庭最好的状态是,妈妈爱爸爸,爸爸爱妈妈,并且随时表现出来,不需要藏着掖着。上班前的一个拥抱、对方衣着的赞美、对所给予的感谢、工作上的鼓励,这些行为对孩子的智商与情商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对孩子心绪最好的滋养。而这些是教育机构不能带来的。
(2)父母要对孩子传递的爱作出积极回应
有一次带3岁的儿子逛商场,我在试衣间试衣服,让儿子在沙发上玩一会儿,当我从试衣间出来时,儿子抬头望见了我,并大声说道:“哇!妈妈你好美,你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人了!”我一下愣住了,并立刻发现了周围顾客投来的目光,我一下语塞,不知该怎么回应。
从商场出来,我一直有些懊悔,我觉得不能就这样结束,在上车后,我对儿子说:“谢谢宝贝,妈妈听到你的赞美好开心,只是刚刚妈妈有些害羞了,没有对你表达感谢。”3岁的儿子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回应了我。
当孩子主动表达爱的示意时,父母让孩子感受爱,学会表达真情实感,孩子才能拥有爱的能力。
(3)陪伴比任何早教机构都有效
网络信息时代,家庭信息已无隐私可言。我的孩子刚出生不到一周时,就接到过早教中心的咨询电话。她们如何精准获取了这些信息,我们暂且不深究,这些教育机构的追命连环call,也从侧面反映出许多父母已将智力的开发时间提前到了小月龄的婴儿。
我认为,与其将资金花费在早教班中,还不如将其花费在家庭出游和陪伴中。孩子在家庭的和谐氛围中获得自信与安全感,这两者是个人成长中至关重要的催化剂,对将来人际关系处理及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4)糟糕的父母关系,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是一辈子
我有一位80后女同事,业务能力优秀,乐于帮助他人,但是在个人问题上面总是没有发展,在一次私人聚餐中,我忍不住提出我的疑惑,是眼光太高?还是说没有遇到那个合适的人?
她的回答让我陷入深思,她对异性潜意识里是抵触的,因为她的父母在她5岁时就离异了,原生家庭的分裂使得她没有得到过父亲的关怀与爱。她渴望一个完整的家庭,同时对异性又保持着一定的抵触,渴望得到,但更害怕失去,对于未来的婚姻,她是不自信的,甚至是自卑的。这足以看出,糟糕的父母关系,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每一位已成为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人,都对即将出生或即将长成的孩子有着许多要求、期望和梦想。然而我们更应清楚意识到,我们的绝大多数仅会成为普通人。
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做一名幸福的普通人,让孩子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感受到获得感与满足感,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快乐的成长,在面对任何事情时能够积极面对、乐观的生活,我想,这就足够了。
㈨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增强对孩子的关爱和耐心。 有些孩子出现放纵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和关心,因为很多家长都忙着忙那,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当孩子想家长了,想和爸爸妈妈说话,家长还不耐烦,对孩子的心理来说是很有影响的。
因此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不要疏远孩子,工作再忙,也应该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对孩子的爱,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感到被爱的孩子们,有更好的社交能力,工作学习起来也更热情。
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才会体验到在爱的怀抱中,才会感觉到幸福与安全,才会对父母心生感激。
怎样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不要把对孩子的爱埋在心中。要用合适的方法体现出来,让孩子能够接收到父母爱的信号,这样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才能由僵持走到缓解,由一般走向融洽,教育孩子的一切问题都会在这良好的关系中得到有效的解决。
2我们怎样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父母要明白,对孩子的教肓和引导的时候,要教和养结合,并用突出教的作用。忽视了对孩子“教”的作用会导至孩子情感体验贫乏,久而久之,导至孩子情感上出现麻木、无知的状态。严重的直接会导至孩子的冷血感情,对什么都不关心,只关心自已。
父母要多给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爱,孩子也才会拿出一棵爱心去爱别人,爱这个人类的社会。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留守儿童的情感为什么那么令人担忧。要想让孩子走的更远。
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吝奢自已的爱,让孩子在爱中成长,这一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就做的外露,而中国人大多还是父权思想,一方面不喜于表达,另一方面父亲在孩子面前就一定得保有“严”的体面。这样一来,孩子的情感也会压缩在“没有”的空间里。
要培养孩子的关爱之心,可以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启发诱导孩子,可以借助老人生日、重阳节、妇女节、教师节等诱导暗示孩子的关爱之心,利用节日来唤醒孩子的爱去关心身边的人,利用国庆节,建军节等引导导孩子树立爱国之心。利用诺贝尔奖等国际奖项培养孩子对全人类的爱,从而树立为全人类做贡献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