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1、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最喜欢模仿的就是父母,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刻的,所以不管在哪个方面,家长都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2、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和睦的生活环境,家庭关系的和谐,有序的家庭生活秩序,可以让孩子陶冶美好的情操,有利于的孩子身心健康。
3、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孩子年龄段的特点,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让孩子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孩子懂得付出和分享。
4、犯错误,家长要以说服教育为主,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千万不要动武力,否则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要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错误的所在,心甘情愿的改正错误。
5、家长要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出去跑步,或者带孩子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户外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另外一方面更多的接触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从而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6、家长要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读书,听音乐,写书法,踢球等其他方面的爱好,引导孩子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B.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才最好
引言:父母如果想教育好孩子,就要明白孩子在生活当中都喜欢做一些什么事情。如果孩子平常喜欢打游戏,父母就要陪伴孩子玩耍,看一看孩子在游戏当中究竟有什么快乐。父母只有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才知道孩子究竟想干什么。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才最好。
C. 你认为小孩子该如何教育
一、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父母要以今天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孩子。儿童有着独立的人格,应该平等地对待儿童,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父母应该在家庭中培养平等、民主的气氛,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表率,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中国有句古话:“龙生龙子,虎生豹儿”,意思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所以说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
如果明白以上的道理,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放轻松,尊重孩子的内心和个性。在自由意志的作用下,我们可以控制孩子外在的形为,但永远无法主宰他内心的世界。那个世界是他在做主,家长和老师也许无法改变孩子,但可以通过间接的引导,通过不断的转变孩子的做事动机,最后使他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
D. 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开始分享之前,咱们来看看,孩子有没有以下现象:
1、作业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想玩玩具,想上厕所,想吃东西,一会心烦了就开始乱做!家庭作业是重灾区!
2、等地铁,孩子总是一遍遍问:“爸爸,地铁什么时候来啊?”
3、家里做饭,她隔一会就跑过来一遍遍催着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吃饭呀?”
4、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哭哭啼打闹,打滚耍赖,或是发脾气,比如要家长买东西,不马上买就哭闹。
5、给孩子买的书,从来不认真看,经常是跳过大段的文字,问孩子讲了什么,一问三不知。
6、咱们教育的时候,孩子心不在焉,左耳进右耳出。
……
以上都是孩子没有耐心的表现,耐心是一种珍贵的品质,有耐心的人才会注重细节,做事有始有终,这是现在很多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孩子缺乏耐心,容易带来4大问题:
1、随时变身“霸王龙”
有些时候,只要孩子不愿意做某些事情或者他想要什么东西咱们不给,孩子就会非常生气,动不动就大哭大闹。这个时候不管父母怎么劝导,孩子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2、孩子做事情三分钟热度
一会儿想要学钢琴,一会儿想要学美术,一会儿又想要学书法。但每一件事情都没办法坚持下去,变得三心二意,这样孩子很难认真完成一件事情。
3、无法独立
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稍微有一点难度,自己就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立马找家长。很多事情都不愿意自己做,喜欢偷懒,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学院有一个同学。每周都会往家寄一次衣服回去洗。
4、容易患上拖延症。
因为孩子没有耐心,做事情往往会拖得很长,一件事情做了一会儿,然后放一会儿,等一段时间再接着做。以做作业为例,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如果没有耐心,就会做作业磨磨蹭蹭,经常在做作业的时候做其他事情,一个作业要做到11点。
所以培养孩子的耐性,避免孩子形成以上的四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耐心好习惯呢?我总结了4种方法:
1、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让孩子了解等待和不等待的结果的不同。
让孩子了解从开始到结果之间,还需要一个过程。咱们先来看一看一个家长的做法:
这个家长正在做晚饭,还没有到饭点,小女孩就嚷着饿了。家长说:“那妈妈先给你煮两个鸡蛋吃,好吗?”
孩子非常开心,说:”好!”
结果家长刚把鸡蛋拿出来放到锅里,小女孩又跑过来问:“妈妈,鸡蛋煮好了吗?”
家长尴尬的回答:“这个锅又不是带着魔法,不可能把东西放进去,立马就煮熟了,咱们先看看书,煮好了之后妈妈叫你好吗?”
孩子不情愿的点了点头,去找了一本书开始看,结果没等到两分钟,把书一扔,又跑到厨房里面来。
她看着锅里面的水烧开了,急忙说:“妈妈鸡蛋煮熟了,你快给我吃吧!”
家长这个时候是哭笑不得,“还没熟呢!”
孩子瘪了瘪嘴,“哼!” 就走开了。
家长就陪孩子看了看书,结果没到一分钟,孩子就拉着家长的手,要去拿鸡蛋。家长就按孩子的想法,把捞了一个鸡蛋出来。孩子二话没说直接用手拿起了鸡蛋。突然“哎哟!”一声,叫了出来,“好烫!”。
家长连忙让孩子的小手在冷水下冲洗了一下,告诉孩子不要着急,等鸡蛋冷了,慢慢剥皮。孩子把鸡蛋放到冷水里洗了洗,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剥。很快雪白的蛋清就露了出来,孩子很开心,然后一口咬了下去。没嚼两口,突然一下子就吐了出来。原来里面的蛋黄还是液体,黄色的蛋黄顺着蛋清流了出来。
孩子说:“妈妈,鸡蛋还没熟。”
家长这个时候蹲下来对孩子说:“现在相信了吧,那为什么鸡蛋没熟呢?“
孩子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家长引导道:“煮的时间不够呀。那咱们是不是需要耐心的等水把它煮熟?”
孩子点了点头。
接下来家长把另一个煮了很久鸡蛋放到冰水里面,冰了一段时间,把鸡蛋递给孩子,孩子就吃到了煮熟的香香的鸡蛋。
趁着孩子高兴吃着,家长跟孩子说:“咱们以后再煮鸡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耐心的等待呢?如果不耐心的等待,只能吃到生鸡蛋,熟鸡蛋需要耐心的等待哦!”
孩子,开心的点点头。
以后每当孩子没有耐心的时候,这个家长就会跟孩子提起那一个倒霉的没有熟透的鸡蛋,接下来孩子就会非常有耐心的去做一些事情了。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小的事例,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才能够得到满足,否则就是那一个没有熟透的鸡蛋。
可以让孩子养花,让孩子养花就是养心,常年和孩子一起养花,心态会变得平和而有耐心。让孩子看着花骨朵开放,体会延迟满足的好处!
2、父母做出表率
父母自己先要耐心下来,放慢脚步,对孩子多了一份耐心,以身作则、持之以恒,督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比如当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咱们要保持耐心;
2、当孩子慢腾腾穿衣系鞋时,保持耐心等他,不代劳;
3、当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耍时,抽身陪他玩;
4、当孩子要你再讲个故事时,不找借口推脱。
3、建立积分兑换制
咱们可以采用积分制来对孩子的行动进行积分。比如做某件事需要耐心,一旦孩子耐心的做,就奖励积分,让孩子每天做一件耐心的事情。
当积分积攒到多少个的时候,可以满足孩子一些小小的愿望,这也是让孩子延迟满足!在孩子靠着耐心去积累这些积分,来实现自己的愿望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对耐心的训练!
4、玩耐心游戏
爱玩爱打闹是孩子的天性,用游戏寓教于乐是最好的培养孩子耐心的方式。这里举出2个培养孩子耐心的游戏:
1、照片还原。
先打印一张照片。咱们指导孩子运用剪刀,把图片剪碎(不要太碎)。然后让孩子拼图。
孩子完成可以结合第三种方法积分法,给孩子积分。同时让孩子明白 “破坏容易,补救难”的道理。
2、寻宝游戏。
这可以在家里面玩的游戏。家长把孩子最喜欢的东西藏在某一位置,同时给予孩子一些纸条提示,让孩子找到这个东西。通过孩子寻找中,训练孩子的耐心!
上面4种方法,大家可以结合起来做,没有一定之规,只要孩子喜欢,咱们都可以尝试哦
E. 父母教育小孩的时候,要怎么样才算是正确的做法
爸爸妈妈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就能够给小孩子带来更好的发展了。爸爸妈妈在孩子成长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小孩子,而且也要听听小孩子的声音。如果说爸爸妈妈一意孤行的帮助小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决定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相应的问题。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尽可能的选择用正确的方式给自己的孩子做好相关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孩子获取更好的收获。
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让小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小孩子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的话,那么小孩子个人的实力也就能够有所提升了。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发展,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孩子更好地接受自己的教育。
F.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1、给孩子一个好环境和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成长中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好的言行举止也会养成孩子好的言行举止。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到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
2、注重孩子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该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不要觉得为了孩子好,免得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
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
3、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
不要轻易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好不要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其实,小孩子和大人也是一样的,当着别人的面被教训也是很难过的。
不要小看小孩子的领悟能力,小孩子在做某件事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看父母,在你不允许他做的情况下,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就能明白有所顾忌,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
4、与孩子的沟通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管在什么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
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对待孩子不要去撒谎,等孩子发现了欺骗会更加苦恼,同时也会学会撒谎这个坏毛病。
5、注意孩子的饮食
在孩子的饮食上要注意饮食习惯,到点就要吃饭,规律的饮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同时也要注意食物配比的均衡,如果说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让营养均衡一些。
养成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也是必须的,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减少孩子对垃圾食品的食用,虽然不能避免孩子吃垃圾食品,但是要做到能不吃就尽可能不吃,对零食最好是定量,要不然吃多零食会影响主食。
6、注意穿衣和预防疾病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冷,每天都把孩子裹得好几层,差不多就行,往往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因为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
如果没办法判断孩子的冷热,摸一抹孩子后脖子。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也非常重要的,给孩子勤洗手,毕竟小孩子好奇心重会乱摸,从手里把病菌带入口中。
G.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有教养
链接: https://pan..com/s/16vFJSSQ9r3dgsc9h7wEEJg
H.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父母非常的辛苦
引言:家长如果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的话,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
I. 家长怎么教育孩子
1、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2、要注意亲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
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3、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4、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5、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