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父母身上都有哪些人文元素

父母身上都有哪些人文元素

发布时间:2022-04-26 16:41:16

1. 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第一段表达了什么情感

《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我的意识中,母亲像一棵树,父亲像一座山。他们教育我很多朴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令我终生受益。对于每一个人,父母早期的家教都具有初级的朴素的人文元素。

2. 你从父母身上继承了哪些性格或习惯上的特质

懂事、孝顺和独立是我从他们身上学到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我感觉这会让我终身收益,同时也给我带了个好头,以后路还长希望自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3. 1、”朴实厚道、和善谦卑、倔强“的父亲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父亲是勤劳的。为了修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他辛苦劳作了大半辈子,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为了新屋,父亲付出了岁月、青春以至健康。他起早贪黑出工,为了多挣工分;上山砍柴卖,一角一角地攒钱;别人丢弃的砖头瓦片,一块一块积累。终于,在他的漫长而艰辛的准备之下,新屋造好了!

父亲是要强的。他坚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所以,看到别人家的台阶“高高在上”,他也下定决心,一定要造一座有高高台阶的新屋。他不甘心低人一等,所以立下宏愿,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为了这份志气,即使要付出一辈子的努力,他也心甘情愿!

文中的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典型代表,他具有勤劳能干、朴实善良、坚韧不拔、不甘人后、目标远大、谦虚低调等美好品质,如今选入初中教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眼前的这一代孩子,他们在蜜罐里长大,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基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他们身上,表现出过多的贪图享乐、胸无大志、自以为是等思想,缺乏的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积极上进、虚怀若谷的美好品质。

作为教育者,常感觉自己无法也无力将他们唤醒,因为他们接触的、感受的都是眼前的繁华与喧嚣,缺乏思想的沉淀,缺乏榜样的引导,缺乏心灵的共鸣。这篇课文,让他们体会到了祖辈生存的艰辛以及为改变现状而付出的努力。

通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感触颇深,纷纷表示,要向“父亲”学习,做一个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有理想、有胸怀的人!

4. 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中心主旨

《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中心主旨是:
对每个人父母早期的家教都具有初级的朴回素的人文元素,母答亲讲的道理不在书本里,不在课堂上,可这些道理使我一生受益。父母养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爱是人间共同的情怀和关爱。
(4)父母身上都有哪些人文元素扩展阅读:
《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
关于三个例子,《偷豆饼》 、《买书》、《招待要饭的》,向我们展现作者的母亲的人文关怀。在那个年代,连自己一家的吃饱都无法保证,竟然还会想着帮助别人;在那个年代连饭都吃不饱,竟然还想着读书的作用;自己的孩子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知道用最理性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作者的母亲展现给大家的不仅是良好的个人素养,更是有力的证明了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5. 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呢

怎么才算是合格,我个人认为,如果自己的孩子没有教好的话,不仅对孩子对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
引用孙键老师在智慧父母课堂上分享的一点,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感很重要。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没有进行必要的规则教育,那么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就会越来越难管教。也许很多孩子现在看来还很正常,但等到青春期叛逆期到来的时候,这些问题就会全部暴露出来。
孩子在懂得遵守规矩后,才会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心中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为人处世的界限。越早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越能使其内化为孩子的行为准则。而不是等孩子长大犯错之后,再恶言恶语地斥责他是熊孩子。

6. 从父母身上,你都学到了哪些东西

‍‍勤劳、朴实、善良,节俭、持家,忍让!三贞四德等等,特别是孝顺尊敬!尤其是孝忍,孝忍尊敬是我在成长中潜移默化的被感染的行为。记得有一年夏天炎热的早上,由于我家里很穷没钱没鸡蛋,那天正好是端午节,父亲一大早请来邻居帮忙犁地,由于着急把地里的麦子拉出来腾地,所以父亲就就近把麦子用车子暂时拉出来放到地头的一片麦场里的一角。爷爷看到了,说是他的地盘,死活就是让已经筋疲力尽的父亲把麦子拉走!父亲哀求说等吃点早饭有点力气一定赶快拉走,爷爷火冒三丈,拿起棍子就追着父亲满圈子很打……妈妈刚刚从邻居家借来了几个鸡蛋给我们煮熟招呼我们姐妹赶快吃,听到打骂声,妈妈和我们全都跑了出去,看到那危急时刻,妈妈挺身而出试图去挡住保护一直躲闪却不曾还手的父亲,可却被爷爷无情的打了一拳,并且,爷爷转移目标,怒骂不会生男孩只会生女孩的笨妈妈,紧接着,爷爷疯也似的把我家仅有的几颗小树苗“啪啪啪”全折断了!那可是我家仅有的财产啊!那种难以想象的愤怒和委屈,像一把无情刻刀深深的划在了我幼小的心灵里!直到现在。‍‍

7. 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 写得怎么样

我的意识中,母亲像一棵树,父亲像一座山。他们教育我很多朴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令我终生受益。我觉得,对于每一个人,父母早期的家教都具有初级的朴素的人文元素。我作品中的平民化倾向,同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密不可分。

夜话丨梁晓声: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
我出生在哈尔滨市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兄妹五人,为了抚养我们五个孩子,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到外地工作,每月把钱寄回家。他是国家第一代建筑工人。母亲在家里要照顾我们五个孩子的生活,非常辛劳。母亲给我的印象像一棵树,我当时上学时看到的那种树——秋天不落叶,要等到来年春天,新叶长出来后枯叶才落去。

当时父亲的工资很低,每次寄回来的钱都无法维持家中的生活开支,看着我们五个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孩子,食不饱腹,鞋难护足,母亲就向邻居借钱。她有一种特别的本领,那就是能隔几条街借到熟人的钱。我想,这是她好人缘所起的作用。尽管这样,我们因为贫困还是生活得很艰难,五个孩子还是经常会挨饿。

一次,我小学放学回家走在路上,肚子饿得咕咕叫,正无精打采往家赶时,看到一个老大爷赶着马车从我面前走过。一股香喷喷的豆饼味迎面扑来,我立即向老大爷的马车看过去,发现马车上有一块豆饼。我本来就饿,再加上豆饼香味的刺激,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拿着豆饼填饱肚子。我趁着老大爷不注意,抱起他身旁唯一的一块豆饼,拔腿就跑。

老大爷拿着马鞭一直在后面追我,我跑进家里,他不知道我一下子跑入了哪间房子。我心惊胆颤地躲在家里,可没想到他还是找到了我家。

“你看到一个偷我豆饼的小孩吗?”老大爷问我母亲。

母亲对发生的事全然不知。老大爷就把事情的经过给母亲详细说了一遍,然后蹲在地上沮丧地说:“我是农村的庄稼人,专门替别人给城里的人家送菜,每次送完菜,没有工钱,就得到四分之一块豆饼,可没想到半路上豆饼被一个学生娃给抢了,可怜我家里还有妻子和孩子,就靠这点豆饼充饥……”

母亲听完后,立即命令我把豆饼还给了老大爷。他大约走了十几米远后,母亲突然喊住了他。母亲将家中仅剩的几个土豆和窝头送给了他,老大爷看到玉米面做的窝头时,就像一个从未见过粮食的人一样,眼睛放亮,一边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一边流着眼泪。

母亲回到家时,我以为她会打骂我,可她没有,她要等到所有的孩子都回来。晚饭后,她要我将自己的行为说了一遍,然后她才严厉地教训我:“如果你不能从小就明白一个人绝不可以做哪些事,我又怎么能指望你以后是一个社会上的好人?如果你以后在社会上都不能是一个好人,当母亲的对你又能获得什么安慰?”这些道理不在书本里,不在课堂上,可这些道理使我一生受益。

夜话丨梁晓声: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
当时我家虽然非常穷,但母亲还是非常支持我读书,穷日子里的读书时光对我来说是最快乐的。当时家中买菜等事都由我去做,只要剩两三分钱,母亲就让我自己留着。现在两三分掉到地上是没人捡的,那时五分钱可以去商店买一大碟咸菜丝,一家人可以吃上两顿,两分钱可以买一斤青菜,有时五分钱母亲也让我自己拿着。我拿着这些钱去看小人书,《红旗谱》在同学那里借来读过后,才知道还有下集,上下两部加起来一块八毛多一点,我还清楚地记得书的封面是浅绿色的,画有红缨枪,颜色很鲜红,我很喜欢,非常想看这本书的下集。当时正读中学,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才鼓起勇气去找母亲要钱。

那天下午两点多,我来到母亲做工的小厂。进去一看,原来母亲是在一个由仓库改成的厂房里做工。厂房不通风,也不见阳光,冬天冷夏天热,每个缝纫机的上方都吊着一个很低的灯泡。因为灯泡瓦数很高,所以才能看得见做活。厂房很热,每个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整个车间就像一个纱厂一样,空气中飞舞着红色的棉絮,所以母亲戴的口罩上都沾满了红色的棉絮,头发上、脸上、眼睫毛上都是,很难辨认哪位是我母亲。

我一直不知道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后来还是母亲的同事帮我找到了她。见到母亲,本来找她要钱的我,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母亲说:“什么事说吧,我还要干活。”

“我要钱。”

“你要钱做什么呀。”

“我要买书。”

“梁嫂你不能这样惯孩子,能给他读书就不错了,还买什么书呀。”母亲的工友纷纷劝道。

“他呀,也只有这样一个爱好,读书反正不是什么坏事。”母亲说完把钱掏给了我。

拿着母亲给的钱,我的心情很沉重,本来还沉浸在马上拥有新书的喜悦中,现在一点买书的念头都没有了。当时我心里很内疚,因为母亲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多,我一直不知道她在那里。我一次都没有去看望过她,我也没有钱孝敬她,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去用母亲给的钱给她买了罐头。

母亲看到我买的罐头反而生气了,然后又给了我钱去买书,那时我就拥有了完整的《红旗谱》和《播火记》,我非常喜欢这两本书。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以致后来参加工作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了二三十元钱,给母亲买回所有款式的罐头和点心。母亲看着我买的礼物,泪流满面。她把这些罐头擦得很亮,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

夜话丨梁晓声: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
母亲最令我感动的事是发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那件事。当时因为我们家里小孩多,所以居委会给了我们家一点粮食补贴,其实也没有补贴多少,也就补了五至十斤粮食吧。月底的最后一天,家里一点粮食都没有了,揭不开锅,母亲就拿着饭盆将几个空面粉袋子一边抖一边刮,终于刮出了一些残余的面粉。母亲把它做成了一点疙瘩汤,然后在小院子里摆上凳子。

正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来了一个讨饭的。这是一个留着长胡子的老人,衣服穿得很破,脸看上去也有几天没洗。他看着我们几个孩子喝疙瘩汤的时候,显得非常馋。母亲给他端来洗脸水后,又给他搬凳子,把她自己的那份疙瘩汤盛给了他,而自己饿着肚子。

然而这件事被邻居看到后,不知是谁在开居委会时把这个事讲出来了,说我们家粮食多得吃不完,还在家中招待要饭的人。从这以后,我们家就再也没有粮食补贴了。可我母亲对这件事并没有后悔,她对我们说你们长大后也要这样。所以我觉得有时母亲做的某些小事都具有对儿童和少年早期人文教育的色彩。我现在教育我的学生也经常这样讲,少写一点初恋、郁闷,少写一点流行与时尚,多想一下自己的父母,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了解,谈何了解天下。

老舍在写他的母亲时说,我母亲没有穿一件好衣服,没有吃一顿好饭,我拿什么来写母亲?我能感受到作家当时的心情。

萧乾在写他母亲时说,他当时终于参加工作并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拿来给母亲买罐头,当他把罐头喂给病床上的母亲时,她已经停止了呼吸。

季羡林在回忆他母亲时写道:我后悔到北京到清华学习,如果不是这样,我母亲也不会那么辛苦培养我读书。我母亲生病时,都没有告诉我,等我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去世,我当时就恨不得一头撞在母亲的棺木上,随她一起去……

夜话丨梁晓声: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
这样的父母很多,如果我们的父母也长寿,到街心公园打打太极拳,提着鸟笼子散散步,过生日时给他送上一个大蛋糕,春节一家人到酒店吃一顿饭,甚至去旅游,我们心中也会释然。如果我们少一点粗声粗气地对母亲说话,惹她生气,如果我们能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陪母亲,那就好了。我想全世界的儿女都是孝的,只要我们仔细看一下“老”字和“孝”字,上面都是一样的,“老”字非常像一个老人半跪着,人到老年要生病,记性不好,像小孩,不再是那个威严的教育你的父母,他变成弱势了,在别人面前还有尊严,在你面前却要依靠……

8. 自己从父母身上学到过哪些优秀的品质

学到了做人要少说废话,少说话多做事,要懂的尊重别人,也要让别人尊重你。

9. 讲讲你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哪些智慧

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勤劳,善良,朴实的精神!仁,义,礼,智,信的生活作风!

阅读全文

与父母身上都有哪些人文元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怀孕怎么躲过内职体检 浏览:10
老年体协活动经费方案 浏览:745
上海法官退休年龄 浏览:83
164岁长寿老人 浏览:542
重阳节江西庙会 浏览:671
老年人微信名男 浏览:750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书法字 浏览:945
老人躺不平如何做ct 浏览:633
孝顺父母的背景照 浏览:494
养老保险和医疗不一样 浏览:514
北京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电话 浏览:469
普通农村老人过世要花多少钱 浏览:9
端午节跟父母说什么 浏览:183
老年人焦虑症的治疗该如何进行 浏览:284
重阳节的人物及来历 浏览:107
重庆长寿区元祖 浏览:526
长寿花水泡不生根怎么办 浏览:179
女兵体检怎么体检 浏览:275
体检表的职务怎么填 浏览:128
退休了还扣社保 浏览: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