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父母与孩子的常见矛盾
父母与孩子之间只有一种矛盾,就是思想观念不同!
1、父母对待事物的观念与儿女不同存在较大偏差,比如毕业后奔三过程中的两个巨大boos:工作和对象。父母一直在向儿女灌输他们的人生道理,而不是让儿女在当下这个时代自己去经历去成长。
2、父母对自己儿女不了解。学生阶段只想着抓学习看成绩,成绩不好就补课,成绩好了就放养。等儿女毕业步入社会遇见困难和选择的时候,才发现并不了解儿女真正的想法。从前只想着冷了加衣服,饿了做吃的,买东西给钱,把他们认为好的东西一股脑都给儿女,而不知道儿女正真的想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
3、父母跟儿女之间没办法进行有效沟通,我指的是出现分歧还不至于严重矛盾的时期,很多父母有着传统的思想,好像父母说什么儿女应该听从照做,一旦儿女提出相反观念或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事物的时候,他们会产生恼怒的情绪:提高说话分贝,说话带有怒气。或者进行非常消极的指责:你就每天怎么怎么样好了……你这样下去会怎么怎么样……亦或者数说父母的不容易,讲一讲他们的期望,希望你能懂事。儿女是本着沟通来解决问题缓解矛盾,结果父母沟通的结果不是吵架就是冷战,矛盾不断加剧,儿女也不愿再进行沟通,精神上出现压力和痛苦,进入恶性循环。
② 父母与孩子间的矛盾急
当前,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尤其是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最棘手的是代沟问题。所谓代沟,即两代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一些问题上不同看法的反映,它会影响两代人之间正常的感情沟通。
一、从生理上讲:父母比孩子年龄大,所以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要比孩子成熟。父母的经历和经验也比我们丰富,做事也比我们谨慎、周密。所以他们有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同子女进行沟通。如果父母没有做到这些而使自己与子女之间产生“代沟”,那么主要的责任在于父母。
二、从思想上讲:父母不理解子女,不知道子女想什么、要什么?父母只是以自己特有的家长地位,强制性的要求子女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从而压制了子女心中的各种想法。认为自己说的话或是做的事都是合乎常理的,都是对的,这就会使父母与子女产生“代沟”。
三、从家庭地位上讲:父母是一家之主,他们掌握着经济大权。作为子女学习的榜样,而他们又始终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和面子,从而不能同子女平等地交流。为了维护父母的威信和尊严,他们不愿意接受子女的各种建议,总是喜欢子女唯命是从。父母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就会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代沟”。四、从现代教育上讲:子女所要接受的教育很多,而家庭教育则是子女接受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在谈及家庭教育必然要谈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必然会形成一个和睦而又温暖的家庭。如果家庭中各成员之间产生隔阂,必然会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父母的各种言行和品德对子女都会有耳濡目染的作用。从子女一出生,父母就成了子女的启蒙老师,从此他们就担负着培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而父母的失职就可能给家庭蒙上一层阴影,造成家庭冷漠不和,以及子女的悲观、消极思想。五、从时代发展上讲:父母的生活经历大多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历。过去的经历让他们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他们不想让子女重蹈覆辙,所以一再要求子女接受他们的思想观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世纪的子女已经形成了与父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那就不可避免地会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代沟”,而父母又不积极主动与子女进行沟通。我们的思想要与时俱进。而他们恰恰又没有做到这一点。父母如何改善与子女之间的关系:(1)密切亲子关系。要做到良好的沟通,就必须密切亲子关系。陈以诚在1999年9月17日《中国妇女报》上所开的亲子关系新处方,值得父母们借鉴。其新处方是:①多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是关心和接纳他们的。②除了学业成绩外,每个孩子还可以在许多方面发挥潜能和拓宽发展的领域。③由于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因此,不要执拗于一种答案而与孩子发生冲突。④父母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情商、智商,自我开发各种潜能。放下面子,去倾听各方面的教育经验。⑤多采用游戏、音乐、活动的方式培养亲子关系。
此外,要密切亲子关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互信任。为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等。
(2)营造聆听气氛。父母要设法让孩子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让家里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会来找父母商谈。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共聚晚餐的机会,留心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
(3)学习平行交谈。父母用“平行交谈”的方式跟青春期的子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回应。美国《用心去教养子女》一书作者罗恩·塔菲尔提出的“平行交谈”,其意思是父母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父母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是多谈一些如何学会求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在交谈中,还要注意从事情到关系、从事情到感情、从一般到特殊等原则,从而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什么话都交谈。
(4)只做孩子顾问。由于父母提出的意见,即使是好意见,青少年大都不喜欢听。因此,父母应做孩子的顾问、盟友,而不要做经理人。顾问只细心聆听,协助氛择,而不插手干预,仅建议改弦更张。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艾利斯说:“父母应该协助子女仔细检讨整个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到叫人拍案叫绝的解决方法。”
③ 家庭中两代人在育儿方面通常存在哪些分歧
现代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同时又多是独生子女,很自然将养育下一代的任务交由祖父辈。然而,由于生长环境、生活观念、价值观的不同,往往容易造成两代人在抚育孩子问题上的冲突。 两代人在育儿方面经常出现分歧的方面: 饮食上,年轻父母容易接受西方的一些观点,让孩子自己做主,不吃也不强迫;而老一辈往往采取填鸭式,怕孩子会饿着,往往由于溺爱追着喂,一顿饭会吃上半个小时甚至更长。事实上,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而要吸收各自有益的方面,既要让孩子吃饱,也不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当然,老一在喂养上也有好的经验,比如,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让孩子多吮吸等。这些都是可取的。 穿着上,老一辈往往会给孩子穿衣过多。老年人由于运动减少,活力降低,在孩子的穿衣上也往往根据自己的感受而给孩子穿得厚厚的,这样其实是不利于孩子的活动的。同时由于孩子的新陈代谢比成人要快,穿着过多,反而容易感冒。年轻父母则往往根据自己的感受给孩子穿衣并不多。其实孩子的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若要身体健,常要三分饥和寒”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用品上,老一辈往往比较节约,而在新的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则并不太有这种意识,因此,也容易在此引起冲突。其实,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给孩子用些好的物品也不过份,这也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 在教育上,老一辈容易陷入溺爱的误区。凡事代劳,过分保护,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并不可取。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胆小怕事、不合群、寡言少语、应变能力差、性格内向;另一个极端则是行事放纵、专横跋扈,难以管理、性格外向,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到了外面却毫无独立能力,碰到问题,只知道躲到大人的身后寻求保护。而父母直接教育相对理性。当父母教孩子一种知识,满足孩子的一个要求时,往往会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益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
④ 家长和家长之间怎么处理孩子的矛盾
家长和家长之间处理孩子的矛盾,个人认为还是应该一定程度上采取相互尊重,相互友好,沟通交流的方式就事论事,不要掺杂太多的感情因素
⑤ 父母育儿总会出现教育分歧,你知道其中缘由吗
我相信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件事情,就是父母经常出现教育分歧,比如说妈妈希望孩子能够学习音乐,但是爸爸却希望孩子能够多做户外活动,那么出现教育分歧的话会导致两个人矛盾加深,而且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好,有网友就问为什么父母会出现教育分歧。主要有几点原因,首先可能父母教育经历不一样,本身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都映射着自己曾经接受过的教育经历。其次就是,父亲想事情的方式和母亲想事情的方式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两个人性格上也不同,所以呢,教育孩子可能会出现分歧。
我相信很多家长教育孩子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难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出现分歧这是很正常的一种情况,面对分歧最好的办法就是交流和沟通,只有交流和沟通才能够解决问题,那么很多人就疑惑,为什么会出现教育分歧,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干嘛会出现教育分歧呢?主要有几点原因?
我觉得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出现教育分歧,最主要的一个点就是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坐下来和平沟通交谈才是最好的,千万不要因为教育分歧而吵起来。
⑥ 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出现了分歧怎么办
1. 有分歧是常态,家长要懂得求同存异。首先,我们应该明白的是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意见不统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家长应该接受这种现象。出现了分歧之后我们要做的是“求同存异”,也就是说把双方意见相同的地方提取出来,形成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方式,然后选出一个人来主导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成年人之间要解决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家长之间通过沟通,形成一个统一的思想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来说至关重要。
2. 分歧本身也是一种观点。如果家长在沟通之后仍然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我们也不要惊慌,因为分歧本身也是一种观点。孩子的成长会面对很多外部环境的影响,加上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给孩子指出的那条路并不一定就适合孩子,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让孩子自己去选择他自己的路。在父母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思想。
⑦ 父母之间存在教育分歧,会有哪些问题家长应该如何进行沟通
父母之间往往在面对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会产生分歧,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态度,都是为了孩子着想。主要体现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严格程度。家长应该耐心的沟通,引导和辅助孩子成长。
这里的分歧并不分对错,而是区别于对孩子更好的帮助。所以,夫妻双方应该就孩子目前的性格、接受度等特征进行分析,将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模式加以应用,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状态,这才是沟通应有的结果。但许多父母往往只注重自己是否掌握主动权,不考虑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影响了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结果。
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分歧都有哪些
我觉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分歧其实还蛮多的,就像是在早恋这方面的事情,父母是不赞成的但是孩子觉得没有什么,还有就是孩子处在叛逆期的时候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但是孩子只顾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