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长家暴我,我该怎么办
当遭受到父母的家暴的时候,可以进行报警处理,或者是向周边的人寻求帮助。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出申诉。总之,用正当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提醒一下:父母虽然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但是严厉禁止向孩子长期实施家暴,严重的话是属于刑事犯罪的行为。
Ⅱ 孩子遭遇家暴心情不好该如何劝导面对家暴时该如何保护自己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最大的依靠,也是孩子的天。孩子通常会不自觉地去讨好父母,在缺乏关怀和爱的家庭表现更甚,所以有心理学家讲,对于面对家暴的孩子,他们受到的是“死亡威胁”。
因此当自己的孩子遇到家暴时,首先就应该及时的给孩子充分的心理安慰,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怀和爱,并让孩子了解到,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家暴都是不对的,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施暴者的问题,同样家暴也是违法行为。
2015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该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三章规定了多项保护措施:
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第十四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第十六条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
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将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并通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第十八条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单独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临时庇护场所,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
第十九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
第二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第二十一条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第二十二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对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进行法治教育,必要时可以对加害人、受害人进行心理辅导。
并在第四章具体规定了人身安全保护令措施: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第二十九条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
(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家暴只有一次和无数次,请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家暴。
Ⅲ 孩子自卑多源于父母的心理暴力,常见的心理暴力如何避免
孩子自卑多源于父母的心理暴力,常见的心理暴力如何避免?一个生活在家暴世界的孩子本身心里是扭曲的,他会把这种暴力适应化,他会认为很正常。家庭暴力的主导者是父母,因为生活压力或其他方面问题,长久未曾解决。而形成有心理矛盾的人。这种情况越发展越危险,包括夫妻二人之间,互不相任,难以包容。天天生活在猜疑当中,不能消除份猜疑,在以后的生活中是十分可怕的。从精神方面着手。就像战争年代的人,喜欢和向往和平一样,通过讲故事和道理让孩子知道,不是每一个家庭都会有家暴发生,我们应该对这个世界充满爱和自信,还有许多家庭也是和睦幸福的。
Ⅳ 父亲长期家暴,怎么办
您好,可以向父亲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心理、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暴力”不单单指身体暴力,还包括侮辱谩骂等精神暴力、限制财产使用等经济控制。根据《民法典》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其中,家庭暴力实施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精神上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庭暴力只有第一次和无数次,在面对家暴时,要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Ⅳ 如何对付家暴父亲
我更希望你能够看清事实,分清责任。
1.爸爸暴力行为背后的需求
你要看到爸爸暴力行为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心理需求?是平时妈妈不尊重爸爸?不尊重爸爸的家人?你有说,爸爸因为奶奶打了妈妈,可想而知妈妈和奶奶之间一定有很深的矛盾。这是中国式婆媳关系的通病。
我们不清楚也无法判断谁对谁错,但奶奶毕竟是爸爸的妈妈,就算爸爸不认可奶奶,也绝不会允许妈妈对奶奶无理。
但作为孙子、儿子的你,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无法参与别人的纠葛。
还有一点,一般夫妻关系有问题的家庭,妈妈总会不自然地把孩子拉向自己一边,对孩子痛陈父亲的不是,孩子渐渐地替代了爸爸的位置,成为妈妈的“闺蜜”,母子二人统一战线,一起隔离父亲,造成父亲缺位。
这样的妈妈是无知和不成熟的。被这样对待的爸爸也一定是不甘心的。
2.爸爸暴力行为的深层原因
一个成熟的人,一定是懂得控制自己的人,不会乱发脾气,更不会对别人暴力相向。而掌控不了自己情绪和行为的人,是非常可怜和可怕的。我们说,一个人对待别人的态度其实是他自己内心的投射。对别人不满其实是对自己严重的不接纳,他可能本身就是自卑、没有价值感、没有存在感的。
你爸爸也许在童年或成长过程中经历过不幸和挫折,至少,他没有学会爱。一个不懂爱的人怎么可能给出爱?
也许在爸爸的原生家庭里,他的爸爸和妈妈也是暴力相向的,或者爸爸从小被他的爸爸施以暴力,所以爸爸习得了通过暴力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很深很旧的伤疤,深入潜意识,很难改变,除非他自己有觉知,开始成长。
3.妈妈也需要成长
你妈妈应不止一次遭受爸爸的暴力吧?她怎么想?是委屈求全?互相撕打?还是撒泼打滚要死要活?或者要求离婚?甚至,有可能对你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都是为了你她才选择了忍?
我们说,一个人被暴力对待,一定也有其自身的原因,最起码,是他自己允许了对方的暴力。
你妈妈要知道,面对暴力,只能零容忍。
遭受暴力,妈妈一定是痛苦而纠结的。我们说,谁痛苦谁改变。
作为妈妈,一定要找到自身的不足,是自己太软弱?是自己太缺乏处理关系的智慧? 还是自己根本不爱自己,总是为别人而活?或者自己不够包容?总是盯着爸爸和奶奶的不足?
一个人永远不可能改变另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如果妈妈不想离婚,还留恋这个家,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持这个家的平衡,而不是继续被乱七八糟的情绪裹挟着胆战心惊地过日子。
弄清楚妈妈的想法,如果她忍耐的出发点是“为了你”,你一定要告诉妈妈,你希望妈妈幸福,妈妈幸福,儿子才会幸福,你已经长大,希望不要妈妈为你而活。
Ⅵ 父母被家暴孩子应该怎么做父母家暴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父母被家暴孩子应该怎么做?父母家暴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如果在家里面遭到父母的家访,可以向身边的邻居寻求帮助,如果邻居不能帮助自己,那么只能采取法律的武器,父母家暴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在孩子的心里造成阴影,长大以后可能会变得很叛逆。很多孩子在家里面遭到家暴,家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可怕的,小的时候就被家暴会给心理造成很大的心里阴影,别人想到家人是幸福,是温暖,还被家暴的人想到家人却是害怕。以上只是小编个人的观点,你觉得孩子被家暴之后会有什么影响呢?
Ⅶ 儿子对父母家暴应该如何处理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吗
尊老爱幼、孝敬老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我国把“孝顺老人”当作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在不少的朝代不孝敬老人是要受到社会谴责。殴打老人是不可原谅的,会受到“家法、国法”惩罚的。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发生了家暴,出现了儿子殴打自己父母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但是不文明、不道德、违背社会伦理,还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对父母殴打的行为构成了伤害,那么儿子殴打父母的行为不再是“家务事”而是违法犯罪行为,需要追究儿子的刑事责任。
家庭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家庭暴力也是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作为我们每一个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的采取以上步骤,避免事情的恶化。
Ⅷ 孩子面对家长的家暴,该如何学会自我保护呢
家庭暴力的问题尚未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由于权力的不平等,孩子作为弱势的一方,在小的时候,是没有反抗来自于父母的暴力的能力的。
正因为父母是持有权力的一方,很容易给自己找打骂孩子的说辞,一律把问题都推到孩子的身上,说是孩子做错了事,所以才要教训孩子。这是最令人不齿的说辞,说明拥有权力,会让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物件来为所欲为地控制。
Ⅸ 面对父母间的家庭暴力,子女该怎么做
提到家庭暴力,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男性殴打女性的场面,也不是说不存在男性被家暴,只不过是男性被家暴,这个比例太小了,所以说我们今天着重谈一下,在家庭生活中女性被家暴的问题。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家暴,其实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在你看来,面对父母间的家庭暴力,子女该怎么做?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分享你的观点。
一、我认为子女要坚定的表达自己的立场。
在我看来,不管是父亲家暴母亲还是母亲家暴父亲,作为子女,我们都必须坚定的表达自己的立场,首先我们应该告诉他们,家暴是一件不正确的事,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先动手的人肯定是不对的,其次我们应该告诉他们,看到父母家暴对于我们的影响,最后我们应该拿出我们的态度告诉他们如果不考虑子女的感受,也不考虑伴侣的感受,继续家暴的下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