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为父母做点事的2000字作文
为父母做点事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他们养育我们,给我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给我们学习知识,教会我们许多人生道理,任劳任怨地为我们照顾我们。很多孩子认为这不足为奇,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但是我们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他们每天要为我们服务,为我们操劳呢?我们或许应该换位思考一下,他们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回到家还要为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心里的滋味是多不好受啊。所以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感受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
七八月份正是海南天气最炎热的季节,许多人都喜欢呆在家不肯出来。与往常一样,妈妈下了班以后,回到家不顾劳累,拖着疲惫的身躯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妈妈就端着可口的饭菜从厨房里出来了,今天似乎特别的闷热,妈妈全身都是汗,又被厨房油烟熏得总咳嗽。我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弱弱地问了妈妈一句:“妈妈,你没事吧?”妈妈对我微笑着说:“没事,快吃饭吧。”我看着妈妈的脸庞,因为整日的劳累让脸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已经看不出她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红润,我反问自己:“爸爸妈妈每天那么辛苦的工作,妈妈回到家里还要做饭,洗衣服,爸爸回来还要把没有做完的工作给赶完。是多么辛苦啊,今天无论如何我也要帮他们做些事!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父母,为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吃完饭后,我主动和妈妈说:“妈妈,今天我帮你洗碗吧!”爸爸妈妈对我投去了质疑的眼神:“算了吧,还是我去。”我信心满满地对妈妈说:“怎么?你们质疑你女儿的能力啊,洗碗我还是会的,以后我都帮你洗碗。”妈妈对我的话感到欣慰,便说:“那好吧,记得一定要把碗洗干净啊,一会儿我来检查。”我胸有成竹地对妈妈说:“您就放心吧,去那边看电视啊。”我兴奋地跑进厨房,看着水池里一堆碗,想:“应该怎么洗呢?我记得我以前好像看到妈妈洗过,嗯,对了,就是这样!”说时迟那是快,我拿起了第一只碗,我先倒一点洗洁精在里面,然后用手搓,不一会儿它就干净了,我赶紧用水把泡沫冲掉,这样我的第一个“杰作”就完成啦,后面的碗都这样洗,不一会儿我就全部洗完了。之后我请妈妈过来检查我的劳动成果,妈妈看了我洗的碗,不仅啧啧赞叹:“我的女儿不错嘛,洗的碗还挺干净的,比我还干净呢!”于是我向爸爸妈妈传授我的秘籍:“妈妈,以后每次洗碗都可以用手洗,因为用洗碗布洗的话不仅不能洗干净而且还会让洗碗布沾满泡沫。”爸爸说:“嘿,这么快就琢磨出小窍门啦,我的乖女儿还是很聪明的嘛!”我高兴地说:“那是!”后来我每天都帮妈妈洗碗,有时还帮妈妈打打下手,做做家务,帮爸爸倒茶水,拿拖鞋。不仅爸爸妈妈的负担减轻了,而且我也很快乐,因为这样不仅能帮助劳累的爸爸妈妈分担一些负担,而且也能锻炼我的独立性,还让我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们为我们做的一切。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英
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最终可能一无所有!如果你每天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相信学习时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积极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更加努力地学习,来回报家人和社会。
⑵ 最近经常看到很多居士跟我说,多行善积德,我就奇怪了,行善是为了积德就拿百善孝为先来说吧,孝敬父母
HK佛陀教育协会----中国有一句话叫:「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孝为专百善之首属;第二是孝为先导,百善皆随之。孔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教育一定要从孝开始教,一定要从小引导。人的孝心是教出来的。所以行孝不能等,行孝一定要即时去做,内心会觉得很踏实。
⑶ 怎样为父母积福积德
多做好事,这样的话,为自己的父母支付g3g的能做到帮助别人就帮助别人。
⑷ 为父母做事心得体会
今天,学校进行了感恩教育启动仪式.会后,我感慨万千.听着《感恩的心》这首歌,心中总会有一种无言的感动,总有一种感恩的心弥漫在自己的心头.是的,人生一世,不能不有一种感恩的心.在这个世界上,谁都需要有一种感恩的心,随时需要一颗感恩的心.对自己来说,仔细想想,一样有着太多的感激的语言要去诉说.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让我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的生命来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自己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生命.虽然我的生命不怎么样,虽然我的人生不怎么样,但那是由不得人的,我不能去怪他们.相反,我依然应该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心血培养,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无私付出,感谢他们的一路陪伴,感谢他们的细心呵护,使得自己能够顺利成长,顺利成长到现在.
我要感谢曾经教过及现在教我的老师,让我拥有了一颗能够分辩世界黑白的头脑.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光彩的字眼,是我们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是他们,无私的把他们的知识全部传授,教给了自己知识和理论,教给了自己在社会上立足的本领.老师,我要真诚的对你们说一声感谢,感谢你们让我也和别人一样有了梦想,有了希冀,有了一分前进的动力.没有你们,我的人生将是不可想象,将会是一片空白.
我要感谢我的朋友,我的同学.我要感谢他们,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给过我的各种关心、帮助和祝福,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友情,是他们,让我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一份真实的友情是一件令人多么幸福的事情.他们那无处不在的帮助,他们那无处不在的鼓励,时时让自己感到温暖;他们那一声声的问候与祝福,让自己永远铭刻在心.我只想对他们说,我这一生,能够遇上你们,能够有你们做我的朋友,是我今生的幸运,是我这一辈子的福气.
我还要感谢命运,感谢命运赐予自己的一切.我要感谢挫折,经历挫折让自己变得坚强;我要感谢磨难,经历磨难让自己变得成熟;我要感谢痛苦,经历痛苦让自己变得从容;我要感谢忧郁,在忧郁中学会静静的思考;我要感谢成功,每一次的成功都让我体味到了生命中的灿烂与美丽;我要感谢失败,让自己在失败的教训中增长了心智,一步一步的校准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这个世界上,让自己感激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人说,一个人,只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会体味到生活的幸福与乐趣,学会感恩也就是学会了生活.这句话让自己感觉说得很对.人的一生走过来,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和事.我应该对生活抱着一颗感恩之心,虽然自己的生活没有别人过的精彩,虽然自己的人生没有别人走的幸福,但我依然应该感恩我周围的一切,感恩我所遇到的一切.我要让自己在自己的感恩中,让那人间的温暖和快乐充实在自己的心间,让自己体会到生活原来是那么的美好,值得自己去珍惜和拥有.引用一句《感恩的心》歌中的话,就是: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⑸ 大学生为父母做的事心得800
心得如下所说。父母为孩子做的事,有不计其数的。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方式方法也是不计其数的。做家务洗衣服,虽说都是小事,可是生活中的小事也都是自己的大事。我们的家庭幸福都是由一件一件的小事累积起来的。在家做的任何事情都是能温暖父母心的、自己举手之劳的、温馨的情相悦的画面。我觉得,自觉自愿的做家务事,既锻炼身体又增加家庭的幸福快乐感,还愉悦了自我身心。家庭幸福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奉献,家庭幸福是一半付出,一半收获。只要每个人对家庭都有自己的奉献,收获的情感不仅仅是一家人的幸福,还有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就像歌曲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愿天下的父母都健康快乐的生活。(你可以把你的所思所想都写出来,就可以了)因为你每做一件事情,都会有一分收获的。你的日记就是最好的记录。祝你生活愉快!祝你父母生活愉快!
⑹ 孝顺父母会有大福报,是吗
在伊斯兰教的伦理体系中,“孝”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意义,提升到了信仰的高度:行孝不仅是人道的一种体现,也是接近天道的一种途径。尊老敬老被看作是“万善之首”,善待父母、孝敬双亲成为每个穆斯林必备的道德修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伊斯兰教“孝”的理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伊斯兰教“孝”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孝敬父母是真主所命之事。
在伊斯兰教文化中,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敬老思想,在穆斯林的思想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影响并支配他们的言行,有着明显的教化作用。在穆斯林看来,孝敬父母、善待老人是真主所命之事,是信仰完善的一种体现。伊斯兰教提倡天道和人道的结合:崇拜真主,是天道的要求;孝敬父母,是人道的基本。《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真主),应当孝敬父母。”
伊斯兰教把孝敬父母与崇拜真主、感谢真主紧紧联系在一起,从中足以看出“孝”的重要性。所以,忤逆父母是大罪。敬畏真主,孝敬父母,这是穆斯林的人格标准。
第二,不仅在物质方面、更要在精神方面孝敬父母。
伊斯兰教要求孝敬父母,不仅要关心他们物质上缺什么,还要在精神方面善待他们,甚至以仁慈的眼光看父母都是善功。
第三,善待亲缘。
伊斯兰教要求子女在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他们过世后照看亲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是行孝,父母同样因子女的善行而受到真主的恩泽。
第四,根据自身的能力去尽孝。
伊斯兰教主张凭借个人的能力,通过合法的手段和方式尽孝,因为“真主只依个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改善老人生活状况,让老人高兴、幸福,其所得必须合法、正当,凡是超过个人能力或运用非法的形式行孝,都是伊斯兰教明令禁止的。《古兰经》说:“真主要你们便利,不要你们困难。”按自己的生活条件、收入、能力善待老人就是孝,就是在认真地力行人道。这样人人都可以依自己的条件去履行主命,也使“孝”理念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让老人时时得享天伦之乐,而并非等到子女功成名就之后才拥有幸福。
第五,即使拥有不同的信仰,也必须行孝。
伊斯兰教“孝”理念中也包括对非穆斯林父母的孝敬。孝敬非穆斯林父母,同样是子女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古兰经》中指出:“如果他俩勒令你以你所不知道的东西配我,那么,你不要服从他俩,在今世,你应当依礼义而奉事他俩,你应当遵守归依我者的道路。”
这就是说,不能盲从父母而放弃伊斯兰教,但是也不能因此而疏远他们或不理他们,要爱他们、善待他们、尽心尽力地赡养他们。
明末清初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马注根据伊斯兰精神开拓和发展了传统的善的概念,他在《清真指南》提出了“四善”说:“能慈骨肉者,谓之独善;能慈同教者,谓之兼善;能慈外教者,谓之公善;能慈禽兽、昆虫、草木者,谓之普善。”其中的“公善”,就是对慈爱外教者、孝敬外教父母的最好解读。
二
从上面的探讨可以看出,伊斯兰教的“孝”理念十分独特,其中有不少是我们现在可以借鉴的。
第一,伊斯兰教的“孝”理念对于我国缓解老龄化的压力,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伊斯兰教将孝敬父母定做敬主的一部分,《古兰经》说:“我曾命人孝敬父母——他母亲弱上加弱地怀着他,他的断乳,是在两年之中——(我说):‘你应当感谢我和你的父母;惟我是最后的归宿。’”这些经文,用命令的口吻表现出孝敬父母是真主不可更改的意旨,以“弱上加弱”等词语表现父母对儿女的恩惠之重,将孝敬父母视为仅次于侍奉真主的宗教善功,让每一个穆斯林在一生当中始终与孝心、孝行相伴。将“孝”理念融入生活,能更好地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第二,与儒家文化结合,更加充实了“孝”理念的内涵。
伊斯兰教文化中尊老敬老理念和儒家文化的孝道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并成功地交融结合而成了“伊斯兰教孝文化”,在穆斯林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与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天的穆斯林家庭中,老人仍然普遍受到尊重和照顾,老人一般不会因年迈而忧愁,老人多数与儿孙们共同居住,儿孙们对老人都比较孝敬和热心照料,家庭气氛和睦温馨。如果谁家对老人不养不敬,就会受到左邻右舍的批评和指责。平时晚辈见了长辈要停下来道“色俩目”,向长辈问好。每逢伊斯兰教的节日,清真寺的阿訇和毛拉都要看望和慰问老人,许多穆斯林群众也以宗教的方式救济生活有困难的老年人。任何一个穆斯林都知道“父母悦者,主喜之;父母怒者,主恼之”,照看年迈的父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真主会喜悦。这与儒家的“承颜膝下,以尽子道”相得益彰。
第三,伊斯兰教孝文化中提倡“厚养薄葬”,父母在世时,作为子女应该真诚地孝敬他们,细心地侍奉和供养他们,礼貌地对待他们。父母一旦去世,应本着节约的精神,力行薄葬。伊斯兰教反对大办丧事,反对以“孝的名义铺张浪费”,伊斯兰教的“厚养薄葬”对现代社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孝”可以使家亲密和谐、温馨幸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在我国老龄化日渐加剧的今天,伊斯兰教“孝”理念对维系家庭正常运转、化解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很多借鉴意义。
⑺ 为什么说孝敬父母是人间第一福
有父母在,你就可以还是个小孩子,能够孝顺父母,是最大的福报了。
⑻ 跪求 跪求 孝敬父母会有大福报,是吗
带着目的的孝敬父母,也就是说为了求福报而恭敬供养父母,会有福报。但如果不带目的的孝敬父母才是清净的孝敬,是真孝敬,所得的福报是无量无边的。不求福报反得福报。
其他的宗教如何解释我不清楚,同为利益众生,即是善,在此不做冒犯。
人的福报是不同的。有的人作恶也衣食无忧,荣华富贵。而有的人一次放纵就得了艾滋。这就是福报的不同。有人面对即将来临的福报,却难以承受,甚至损命,武大郎娶潘金莲就是例子。福报难以承受大福报。福不配位,也许好事会变成坏事。
所以要提醒自己要惜福。若是自觉福薄的人就更不能学着富贵人作恶,自己遭殃要比人家快得多。
不孝父母,即使拜佛求神也无用。应视父母为佛,视世间一切善为佛。这样才是真信仰,否则只是消遣,回报自然相差甚远。
求福报自然可得福报,但不为贪图只为行善孝养父母长辈,则福报无量。还可将功德发心回向利益一切众生均能离苦得乐。由此善心,功德翻番增长。
推荐你《了凡四训》,有电影版,在网络搜索视频,可在线观看,中国历史上典型的积福满愿的实例。有所求,有所应,得功名,得寿命,得子。可以受受启发...
⑼ 我想为父母积福增寿,吃六斋。
读诵父母难报经 其中《报父母恩咒》“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读音:南(na)无(mo)密(mi)栗(li)多(o)哆(o)婆(po)曳(yì)娑(suo)诃(he)非常好记 每天行立坐卧走都可以念诵,尤其每逢农历七月中每日念诵<报父母恩咒>四十九遍,可报父母恩,现存父母延寿,去世父母超拔,如一日未诵,次日可补诵。 一定要坚持啊
第一恩 怀胎守护恩;第二恩 临产受苦恩;第三恩 生子忘忧恩;第四恩 咽苦吐甘恩;
第五恩 回干就湿恩;第六恩 哺乳养育恩;第七恩 洗濯不净恩;第八恩 远行忆念恩;
第九恩 深加体恤恩;第十恩 究竟怜愍恩。 因为父母有上述十大恩情,所以要念《报父母恩咒》。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儿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众人归敬,以何因缘,礼拜枯骨?佛告阿难:汝等是吾上首弟子,出家日久,知事未广。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缘,我今礼拜。佛告阿难,汝今将此一堆枯骨分作二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阿难白言:世尊,男人在世,衫带鞋帽,装束严好,一望知为男子之身。女人在世,多涂脂粉,或薰兰麝,如是装饰,即得如是女流之身。而今死后,白骨一般,教弟子等如何认得。佛告阿难:若是男子在世之时,入于伽蓝,听讲经律,礼拜三宝,念佛名号;所以其骨,色白且重。世间女人,短于智力,易溺于情,生男育女,认为天职,每生一孩,赖乳养命,乳由血变,每孩饮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现黑色,其量亦轻。 阿难闻语痛割于心,垂泪悲泣白言:世尊,母之恩德云何报答。佛告阿难: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母胎怀子,凡经十月,甚为辛苦。在母胎时,第一月中,如草上珠,朝不保暮,晨聚时来,午消散去.母怀胎时,第二月中,恰如凝酥。母怀胎时,第三月中,犹如凝血。母怀胎时,第四月中,稍作人形。母怀胎时,第五月中,儿在母腹生有五胞。何者为五?头为一胞,两肘两膝,各为一胞,共成五胞。母怀胎时,第六月中,儿在母腹,六精齐开,何者为六?眼为一精,耳为二精,鼻为三精,口为四精,舌为五精,意为六精。母怀胎时,第七月中,儿在母腹,生成骨节,三百六十,及生毛孔,八万四千。母怀胎时,第八月中,出生意智,以及九窍。母怀胎时,第九月中,儿在母腹,吸收食物,所出各质,桃梨蒜果,五壳精华。其母身中,生脏向下,熟脏向上,喻如地面,有山耸出,山有三名:一号须弥,二号业山,三号血山。此设喻山,一度崩来,化为一条,母血凝成胎儿食料。母怀胎时,第十月中,孩儿全体一一完成,方乃降生。若是决为孝顺之子,擎拳合掌,安详出生,不损伤母,母无所苦;倘若决为五逆之子,破损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如千刀揽,又彷佛似万刃攒心。如斯重苦,出生此儿,更分析言,尚有十恩: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悯恩。 第一 怀胎守护恩 颂曰 累劫因缘重 今来托母胎 月逾生五脏 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 动止劫风灾 罗衣都不挂 妆镜惹尘埃 第二 临产受苦恩 颂曰 怀经十个月 难产将欲临 朝朝如重病 日日似昏沉 难将惶怖述 愁泪满胸襟 含悲告亲族 惟惧死来侵 第三 生子忘忧恩 颂曰 慈母生儿日 五脏总开张 身心俱闷绝 血流似屠羊 生已闻儿健 欢喜倍加常 喜完悲不至 痛苦彻心肠 第四 咽苦吐甘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 顾怜没失时 吐甘无稍息 咽苦不颦眉 爱重情难忍 恩深复倍悲 但令孩儿饱 慈母不辞饥 第五 回干就湿恩 颂曰 母愿身投湿 将儿移就干 两乳充饥渴 罗袖掩风寒 恩怜恒废枕 宠弄才能欢 但令孩儿稳 慈母不求安 第六 哺乳养育恩 颂曰 慈母像大地 严父配于天 覆载恩同等 父娘恩亦然 不憎无怒目 不嫌手足挛 诞腹亲生子 终日惜兼怜 第七 洗濯不净恩 颂曰 本是芙蓉质 精神健且丰 眉分新柳碧 脸色夺莲红 恩深摧玉貌 洗濯损盘龙 只为怜男女 慈母改颜容 第八 远行忆念恩 颂曰 死别诚难忍 生离实亦伤 子出关山外 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 流泪数千行 如猿泣爱子 寸寸断肝肠 第九 深加体恤恩 颂曰 父母恩情重 恩深报实难 子苦愿代受 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 怜儿夜卧寒 男女暂辛苦 长使母心酸 第十 究竟怜愍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 恩怜无歇时 起坐心相遂 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 常忧八十儿 欲知恩爱断 命尽始分离 佛告阿难:我观众生,虽绍人品,心行愚蒙,不思爹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忘恩背义,无有仁慈,不孝不顺。阿娘怀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担,饮食不下,如长病人。 月满生时,受诸痛苦,须臾产出,恐已无常,如杀猪羊,血流遍地。受如是苦,生得儿身,咽苦吐甘,抱持养育,洗濯不净,不惮劬劳;忍寒忍热,不辞辛苦;干处儿卧,湿处母眠;三年之中,饭母白血。婴孩童子,乃至成年,教导礼义,婚嫁营谋,备求资业。携荷艰辛,勤苦百倍,不言恩惠。男女有病父母警忧,忧极生病,视同常事。子若病除,母病方愈。如斯养育,愿早成人。及其长成,反为不孝。尊亲与言,不知顺从,应对无礼,恶眼相视。欺凌伯叔,打骂兄弟,毁辱亲情,无有礼仪。虽曾从学,不遵规训,父母教令,多不依从;兄弟共言,每相违戾。出入来往,不启尊堂,言行高傲,擅意为事。父母训罚,伯叔语非,童幼怜愍,尊人遮护,渐渐成长,狠戾不调,不伏亏违,反生嗔恨。弃诸亲友,朋附恶人,习久成性,认非为是。或被人诱,逃往他乡,违背爹娘,离家别眷。或因经纪,或为政行,荏苒因循,便为婚娶,由斯留碍,久不还家。或在他乡,不能谨慎,被人谋害,横事钩牵,枉被刑责,牢狱枷锁。或遭病患,厄难萦缠,囚若饥羸,无人看待,被人嫌贱,委弃街衢,因此命终,无人救治,膨胀烂坏,日曝风吹,白骨飘零。寄他乡土,便与亲族,欢会长乖,违背慈恩,不知二老,永怀忧念。或因啼泣,眼暗目盲;或因悲哀,气咽成病;或缘忆子,衰变死亡,作鬼抱魂,不曾割舍。或复闻子,不崇学业,朋逐异端,无赖粗顽,好习无益,斗打窃盗,触犯乡闾,饮酒樗蒲,奸非过失,带累兄弟,恼乱爹娘。晨去幕还,不问尊亲,动止寒温;晦塑朝暮,永乖扶侍,安床荐枕,并不知闻,参问起居,从此间断。父母年迈,形貌衰羸,羞耻见人,忍受欺抑。或有父孤母寡,独守空堂,犹如客人,寄居他舍,寒冻饥渴,曾不知闻。尽夜常啼,自嗟自叹,应奉甘旨,供养尊亲。若辈妄人,了无是事,每作羞惭,畏人怪笑。或持财食,供养妻儿,忘厥疲劳,无避羞耻;妻妾约束,每事依从,尊长嗔呵,全无畏惧。或复是女,适配他人,未嫁之时,咸皆孝顺;婚嫁已讫,不孝逐增。父母微嗔,即生怨恨;夫媚打骂,忍受甘心。异姓他宗,情深眷重,自家骨肉,却以为疏。或随夫婿,外郡他乡,离别爹娘,无心恋慕,断绝消息,音信不通,逐使爹娘,悬肠挂肚,刻不能安,宛如倒悬,每思见面,如渴思浆;慈念后人,无有休息。 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不孝之愆,卒难陈报。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重恩,举身投地,槌胸自扑,身毛孔中,悉皆流血。闷绝躄地,良久乃苏。高声唱言,苦哉!苦哉!痛哉!痛哉!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从来未觉,冥若夜游;今悟知非,心胆俱碎。惟愿世尊哀愍救援,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尔时,如来即以八种深重梵音,告诸大众,汝等当知,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于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于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百千刀戟,一时刺身,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吞热铁丸,经百千劫,遍身焦烂,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恩德,垂泪悲泣,痛割于心,谛思无计。同发声言,深生惭愧,共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云何报得父母深恩。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于父母,书写此经;为于父母,读诵此经;为于父母,惭悔罪愆;为于父母,供养三宝;为于父母受持斋戒;为于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则得名为孝顺之子,不作此行,是地狱人。 佛告阿难,不孝之人,身坏命终,随于阿鼻无间地狱。此大地狱,纵广八万由旬,四面铁城,周围罗网;其地亦铁,盛火洞然,猛烈火烧,雷奔电烁,烊烔铁汁,浇灌罪人,铜狗铁蛇,恒吐烟火,焚烧煮炙,脂膏焦燃,苦痛哀哉,难堪难忍。钩竿枪槊,铁锵铁串,铁槌铁戟,剑树刀轮,如雨如云,空中而下,或斩或刺,苦罚罪人,历劫受殃,无时暂歇。又令更入余诸地狱,头戴火盆,铁车碾身,纵横驶过,肠肚分裂,骨肉焦烂,一日之中,千生万死,受如是苦,皆因前身五逆不孝,故获斯罪。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恩德,垂泪悲泣,告于如来:我等今者,云何报得父母深恩。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于父母造此经典,是真报得父母恩也。能造一卷,得见一佛;能造十卷,得见十佛;能造百卷,得见百佛;能造千卷,得见千佛;能造万卷,得见万佛。是等善人,造经力故,是诸佛等,常来慈护,立使其人,生身父母,得生天上,受诸快乐,离地狱苦。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阿修罗,迦楼罗,紧侯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天,龙,夜叉,乾闼婆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闻佛所言,身毛皆坚,悲泣哽咽,不能自裁,各发愿言,我等从今尽未来际,宁碎此身,犹如微尘,经百千劫,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宁以百千刀轮,于自身中,自由出入,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宁以铁网周匝缠身,经百千劫,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宁以锉碓斩碎其身,百千万段,皮肉筋骨,悉皆零落,经百千劫,终不违于如来圣教。尔时,阿难从于坐中安详而起,白佛言:世尊,此经当何名之?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经名为父母恩重难报经。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尔时,大众,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