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当爱抵达深处,你的父母也一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了感人至深的片段吧,请你描写一个让你感动的细节,50字
摘要 某天,我和妈妈一起下楼散步,到了楼下,妈妈便和一群叔叔阿姨在一起聊天,而我则和朋友们玩耍,不知过了多久,妈妈招呼我回楼,正往楼道里走,却看见一只狗正向我跑来,妈妈没有多想,在同一时间里,把我拉到了身后,后来那个狗的主人来了,向妈妈赔了理,在上楼是,我不经意间看见了妈妈头上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纹,也许妈妈真的老了,但爱却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浓郁
㈡ 父母曾经有过哪些让你感动的瞬间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好像很少与父母再有亲昵的举止,而所谓的交心和感动好像也变的弥足珍贵,那么成年之后的我们和父母还有过哪些温暖的时刻呢?父母又给过我们哪些感动的瞬间呢?今天小编就来回忆一下父母给过小编的那些感动瞬间,小伙伴们快来看一看吧。
其实父母给予我们感动的瞬间非常多,只是长大了的我们很少去体会和回味,不知道小伙伴们的父母有没有让你们感动的瞬间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大家共同分享和讨论吧。
㈢ 亲爱的爸妈中都有哪些感人的场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的发展,相信爸爸妈妈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非常关注的。有些爸爸妈妈为了能够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甚至会工作到很晚。一些电视剧的导演就会利用这些现实的问题来拍几部电视剧,也让很多观众都身临其境。《亲爱的爸妈》就是最近几日比较火的电视剧之一,它主要讲述了爸爸妈妈跟孩子之间的一些有趣的故事。那么《亲爱的爸妈》中都有哪些感人的场景呢?
电视剧里面的父母本来工作就已经非常忙碌了,回到家里面不仅要做饭给孩子吃,还要帮助孩子辅导功课。小编现在看起这些青春剧就想起了自己在高三这一年奋斗的时光,虽然说比较累,但是每天也是非常充实的。老师和父母经常的会鼓励学生,也让学生心里非常的感动,并且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备战高考。
㈣ 父母做的让我们感动的事,10件
1.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他们也确保您拥有最好的。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一切,他们会做任何事情来使自己的孩子脸上露出微笑。父母没有给自己买新的和更好的东西,而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并确保他们感到幸福和满足。您的父母总是把您的舒适放在首位。
2.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睡眠,所以你可以更好的成长。
拥有婴儿等于失去睡眠(多年),但我们并没有指出明显的事实。当新成员进入家庭时,会发生一些重大变化,包括财务计划。期望开始更加努力的父母能够为将来发生的开支赚更多的钱。实际上,准父母们如此努力,并决心使自己的孩子的前途光明,以致他们工作效率更高,并拥有更好的员工。您的父母不知疲倦地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因此您可以静下来想想。
3.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爱好。
当我们长大并开始工作时,我们意识到实际赚钱有多困难。我们的父母更加努力地为整个家庭谋生,而不是像他们应得的那样将钱花在自己身上,而是为我们和我们的未来储蓄。
9.当您销毁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他们保持镇定的看着。
作为父母需要很多耐心。当你拼命想观看新节目时,你必须与孩子们意外地打破你真正昂贵的东西,将频道切换到他们最喜欢的卡通漫画,向宾客泄露令人尴尬的秘密,等等。您的父母告诉你,“没关系”,当你销毁了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并假装并没有深深伤害他们时,他们也是安静的看着并安慰你。
10.他们全心全意。
随着我们的成长,对我们来说很明显,没有人会像父母那样爱我们。他们教会了我们无私,无条件的爱的真正含义。父母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孩子,而他们别无其他选择。去给您亲爱的父母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让他们知道您对他们为您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
㈤ 有关父母之爱的感人故事
也许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注定真的就不善于表达感情,所以我的母亲显得很冷酷。从小到大,她一直在斥骂和棍棒下督促我成长,很多时候感觉在她眼中真的连条狗都不如,用她的话说就是:“养条狗见了主人还会摇尾巴,养你什么用也没有!”我整天被她在训斥着:“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已经干什么什么了,而你现在还像一个小孩子”,我整天被骂作懒鬼、败家子,其实也只不过是犯点小孩子贪玩好逸的毛病!很多次自己偷懒被她又揪耳朵,又棒打,心里都不住想,既然你不疼我,我不如死了算了。好多次心灰意冷,还真拿刀放在了脖子上,只差没有勇气往下割,怕痛!
上高中的那一天,要远行了,多么希望母亲能说几句暖心的送别话啊,即使是什么“多注意身体,冷了添些衣服”之类的平常话,我也会感到温暖很多,但母亲只是默默的给了钱,默默送我到门口,始终没说什么。我无言的离去,心中有些失落。
第一次到外地读书,言语不通,又远离家里,心里无限的孤独。记得开学第二周,有一天天气骤然变冷,家近的很多同学的父母都送衣服或零食过来,我看在眼里,想起上学近十年来,父母何时到学校看过自己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次开学自己都是一个人,怀里揣着学费到学校报到。母亲心中有我吗?她不担心我吗?她爱我吗?她的关爱体现在哪里啊?想着想着,自己不由自主的落下泪来,心里又悲又愤:“为什么母亲那么狠心啊?”
生活渐进,和同学们渐渐混熟了,自己不再感到那么孤独,往后竟慢慢发现自己的适应能力还挺强,不像有些同学想家时就会哭,衣服不会洗,被子也不会叠,个人生活打理的乱糟糟的。我偶然发现自己还有这些优势:在很多同学看来很难解决的生活问题,在自己看来却是轻车熟路,轻而易举。谁付予了我这种能力?我什么时候跟人家有了这样的差别?这是不是母亲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母亲对自己的冷酷,是不是也有一定道理呢?高中三年,我对这些问题始终没有肯定的答案。
02年9月,我又一个人踏上了来桂林的火车。在前行的前一晚,父亲慎慎的问要不要陪我前来,我笑着说:“如果你想一起去游桂林,那就同行,如果不想的话呢,我一个人就够了”,第二天,父亲就只送我到车站。车来了,父亲挥手告别,我也挥挥手,转身大步上了车。看着父亲一副不舍的样子,我心里没有离别的感觉!我的心竟如此冷酷?离家远行,为何竟没有分离的伤感?我什么时候变的那么坚强了?
㈥ 父母的爱尽在无言中,和父母的相处中有哪些让你泪目的瞬间
母爱如水一般温柔,父爱如山一样厚重,这是作家吴冠中记忆中的父爱。我记忆中的父爱是和母亲一样细腻的心思,和海一样宽阔的心胸。
㈦ 父母在生命中留下来的感人的片段100字
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想,父爱就是那灿烂的阳光,无私地照耀;而母爱则是清凉的雨露,悄无声息地滋润。在家这片肥沃的土地里,一朵朵花儿正在含苞待放……
有时候,想起小时的我,真的很像父母的小尾巴,整天在他们身后来回摇摆,不停追随。更像时刻背在父母身上的包,沉甸甸的,里面装满了这样、那样的东西,但时不时也能让他们从中找到一丝惊喜。
渐渐地,我习惯了被父母的关爱分秒萦绕的感觉,习惯了被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切都慢慢变得平淡。偶尔也会有一丝感激涌上心头,节假日也会精心准备祝福献给爸爸和妈妈,但这些,一旦过了,也就淡了…
㈧ 和父母之间的感人小故事有哪些
从小到大,父亲都不怎么管我,对我的管教基本就落到母亲身上,因此我对母爱体会更深刻一点,更复杂一点。母爱对我而言,比父爱就更值得一记,故有此文。
也许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注定真的就不善于表达感情,所以我的母亲显得很冷酷。从小到大,她一直在斥骂和棍棒下督促我成长,很多时候感觉在她眼中真的连条狗都不如,用她的话说就是:“养条狗见了主人还会摇尾巴,养你什么用也没有!”我整天被她在训斥着:“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已经干什么什么了,而你现在还像一个小孩子”,我整天被骂作懒鬼、败家子,其实也只不过是犯点小孩子贪玩好逸的毛病!很多次自己偷懒被她又揪耳朵,又棒打,心里都不住想,既然你不疼我,我不如死了算了。好多次心灰意冷,还真拿刀放在了脖子上,只差没有勇气往下割,怕痛!
上高中的那一天,要远行了,多么希望母亲能说几句暖心的送别话啊,即使是什么“多注意身体,冷了添些衣服”之类的平常话,我也会感到温暖很多,但母亲只是默默的给了钱,默默送我到门口,始终没说什么。我无言的离去,心中有些失落。
第一次到外地读书,言语不通,又远离家里,心里无限的孤独。记得开学第二周,有一天天气骤然变冷,家近的很多同学的父母都送衣服或零食过来,我看在眼里,想起上学近十年来,父母何时到学校看过自己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次开学自己都是一个人,怀里揣着学费到学校报到。母亲心中有我吗?她不担心我吗?她爱我吗?她的关爱体现在哪里啊?想着想着,自己不由自主的落下泪来,心里又悲又愤:“为什么母亲那么狠心啊?”
生活渐进,和同学们渐渐混熟了,自己不再感到那么孤独,往后竟慢慢发现自己的适应能力还挺强,不像有些同学想家时就会哭,衣服不会洗,被子也不会叠,个人生活打理的乱糟糟的。我偶然发现自己还有这些优势:在很多同学看来很难解决的生活问题,在自己看来却是轻车熟路,轻而易举。谁付予了我这种能力?我什么时候跟人家有了这样的差别?这是不是母亲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母亲对自己的冷酷,是不是也有一定道理呢?高中三年,我对这些问题始终没有肯定的答案。
02年9月,我又一个人踏上了来桂林的火车。在前行的前一晚,父亲慎慎的问要不要陪我前来,我笑着说:“如果你想一起去游桂林,那就同行,如果不想的话呢,我一个人就够了”,第二天,父亲就只送我到车站。车来了,父亲挥手告别,我也挥挥手,转身大步上了车。看着父亲一副不舍的样子,我心里没有离别的感觉!我的心竟如此冷酷?离家远行,为何竟没有分离的伤感?我什么时候变的那么坚强了?
上了大学,进了很多社团,慢慢发现自己的办事能力还是比较突出,比起很多城里来的同学显得老练得多,我体会到这是从小环境造就的,归根结底:母亲对自己的“冷酷无情”竟然也有诸多好处!我从心里暗暗感激母亲多年的“残忍”,她迫使自己独立自强,不像很多同年的孩子,凡事依赖别人没有主见。慢慢的一些事情浮上了脑海……
记得今年暑假里有一次晚上吃饭,母亲轻轻问我在学校身体好不好?我笑着说:“你不会也担心我吧?”母亲闷闷地说:“怎能不担心啊!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又没有人照顾。”我的心猛地一缩,眼酸酸的,眼泪忽然就要出来。我期盼多久的话语啊,原来母亲竟也是深爱着我的!她的话让我心里酸酸的,暖暖的,久久说不出话来,是懊悔?是感动?分不清这复杂的体会!母亲啊!你的爱为什么那么多年一直没见流露!你是不想表达呢?还是不善于表达?让我误会了那么多年!
四年来,母亲总共给我打了3次电话,前两次加起来不到两分钟,第一次问我村里要安电话了,问我家里要不要安一个?第二次跟我说家里还是安了电话,怕我有事不好联系,告诉我号码就挂了。多想跟母亲说说话啊!但竟不知道能说什么?相对无语,母亲倒是干脆,电话一挂,了事!记得有一次自己隔了两个多月才给家里打个电话,母亲一接通就责怪我为什么那么久不给家里打电话,我反问:“那你什么不给我打呢?”母亲那边不说话,我说:“打电话不知道说什么啊,老爸不是说没有音训就是一切平安吗?”老妈喃喃地说:“家里担心你啊!”我再也说不下去…………
今年暑假回家,母亲叫我开车送她去算命,我奇怪母亲什么会忽然要去相信这个?当算命先生说母亲近几年有小灾有小病,过几年身体就会好转,说母亲不是短命的人时,母亲喃喃的说:“我以为自己呆不长了”我一惊!回来跟老爸说起,才知道近来母亲咳嗽比较厉害,有时候还会咳出血来,是了,母亲身体一直不好,老是咳嗽。我问老爸为什么不去看医生,老爸苦笑一下,说:“看过了,医生说没什么大碍”,那眼神躲躲闪闪的。
过几天,我在衣柜里找衣服,无意中衣服里掉出一个病历本,打开一看,发现是母亲的,在一大窜病情简述后面写着医生的建议:“建议住院治疗……”
我惊呆了,想起父亲躲躲闪闪的眼神,想起那次离奇的算命,想起母亲一脸的忧郁、忽然的话语,我愣在原地,心里难受极了。我的母亲啊,你是怎么样一个人啊,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却从不表达,默默为孩儿牺牲了那么多,却从不言语,难到为了节省孩儿的学费,您连自己的生命也不顾吗?这是怎样一种母爱啊?纯朴?深沉?伟大!
其实,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一直没有改变,一样的深沉,但自己的愚钝和粗心大意让自己忽略误解了这份感情。想来,高中开始,母亲不在骂自己了,给的学杂费也不像以前老要查问用处了,每次都会多给一点,还问够不够,很多事情也渐渐跟自己商量了,慢慢征求自己的意见了,但自己为什么都没有去思考过发现过,却一直固执的怀疑母爱的真诚呢?
母亲永远是深爱着自己的子女的,但子女们未必能体会到这一点,或者未必能及时的理解这份深沉的感情,这正是很多母亲和子女的悲哀,归纳起来,只是因为:母爱无声!
㈨ 父母感人的故事
父母亲情的感人故事篇一
周星驰:我最好的一场戏,是在7岁那年,唯一的观众,是我的母亲。
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我才7岁。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母亲带着我们3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 为了维持生活,母亲一人打了两份工。我们几个都特别乖巧懂事,这让母亲很宽慰。尤其是我,由于成绩十分优秀,最得母亲钟爱。
那时我们3个孩子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不管多么困难,每个星期,母亲都要称点肉或买尾鱼给我们加餐。每当吃这些丰盛的“大餐”时,菜一上桌,我就把菜 端到自己的身边,专挑好的吃。姐姐妹妹却懂事得很,从不和我争。但是我的饭量很小,吃了两块就吃不下去了。然后,我就开始胡闹,总还要拣两块,放到嘴里嚼 两下,再吐到碟子里。我嚼过了的,姐姐妹妹哪还肯吃啊!
为了不浪费,母亲只好自己吃。为这事母亲没少批评我,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好在我别的方面表现都很好,日子久了,母亲就随我了。小孩子嘛,哪有不顽皮的呢?
可是有一次,母亲真的生气了,并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那一次,母亲两个月没发工资了,好不容易从娘家弄来了一些钱,买了几只鸡腿,烧得金黄喷香。菜刚上 桌,我就小猴似的爬上桌,一边用手抓起一只鸡腿啃,一边冲着姐姐妹妹做鬼脸。一不小心,手一滑,鸡腿掉地上了,沾满了尘土,落在了一摊鸡屎旁边。
母亲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买这几只鸡腿容易吗?再想想我平时的顽皮表现,母亲取过一根桑树条,狠狠地抽了我十几下:“让你顽皮,让你不知珍惜!”直到姐姐妹妹扑过来把我护在身体下面,母亲才放下桑树条,搂着我们3个抱头痛哭。
哭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吃饭。母亲把鸡腿捡了起来,用开水冲洗一下,舍不得扔,自己吃了。那天晚上,母亲抚着我身上的伤痕:“还疼吗?”“不疼了。”“下次还调皮吗?”黑暗中,我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并“嘻嘻”地笑着:“睡吧,妈,明天我还要上课呢。”
2001年,我和母亲做客凤凰卫视时,又说起了这件往事。
“是的,那时他可真顽皮啊!全不知道,这饭菜来得多不容易,一点也不珍惜。”母亲笑容慈祥。
“不,妈妈,我懂得珍惜,”我接过话茬,声音开始哽咽,“您想想,我要不是把鸡腿弄到地上,您会舍得吃吗?那几年里,有什么好吃的,您全给了我们姐弟,您成天就吃咸菜啊!于是我们才想出这办法,我把几块肉嚼得不像样后,我们就有借口不吃了。只有这样,您才会吃啊!”
听着这话,母亲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其实,我早该想到。你样样乖巧懂事,怎么偏偏吃饭这么顽皮呢?”母亲哽咽着掏出手绢擦眼睛。
我挂着两行泪水满面微笑。在亿万观众的电视面前,我们母子抱在了一起。无数的观众也在这一刻,流下泪来。
虽然我演戏无数,但是我要说,我最好的戏,是在7岁那年,演绎的是一份血浓于水骨肉连心的挚爱亲情,唯一的观众,是我的母亲。
父母亲情的感人故事篇二
每个母亲,最喜欢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儿家吧,因为那里,有她最温暖的牵挂。
文/汤小小
正上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问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饭。
手头正忙着呢,实在走不开,但是,中饭不能不陪客人吃啊,要不然太失礼了。于是吩咐婆婆,到餐馆点好菜吧,我一下班就赶过去。
结果,电话刚挂,婆婆又打了过来,说,客人说了,就在家随便做点吃,你要是忙,就不用回来了。
这怎么能行呢?这太不像话了!
但是,婆婆一报出客人的身份,我就坦然了。客人是母亲,既然是母亲,那也就不必讲究繁文缛节了,怎么着都行。
于是,那天的午饭,是婆婆和母亲一起吃的,两菜一汤,极其简单,而我,则约着同事们一起用餐。
晚上下班回家,母亲已经离去,客厅里,留着一大堆她带来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有。
我看着那些东西,想着母亲在我家吃的那顿简单的饭菜,心里,忽然就难过起来。
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没想到,一下子勾起了朋友潮水一般的回忆。
朋友说,她是个不喜欢做家务的人,平时在家里,连茶杯都懒得拿,但是,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她就脱胎换骨,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她会给客人沏一杯茶,即使别人说不喝,她也一定要坚持沏上,那些水果零食,她也鼓励客人随便扔,不用讲究。她觉得,人家到自己家做客,就必须让人家感觉舒服,不然,下次谁还来呀。
于是,每次客人一离开,她就要忙乎半天,拖地,洗茶杯,收拾茶几,虽然这些事她不爱做,但为了客人开心,她忍了。
那次,母亲来看她,一进门,她就要求母亲换拖鞋,给母亲拿出水果,却又生怕弄脏了客厅,就不停地嚷嚷:“妈,小心点,别把汁儿弄到地板上。”吃饭时,也不停地说,别把饭粒洒到地上,别把汤洒到桌子上。
总之,她的要求无止境,弄得母亲有些手足无措,为了保持地面干净,不让女儿清扫,索性,早早地离开。
母亲离开后,看着一尘不染的家,她忽然开始自责起来。
还有位朋友,是个热心肠,只要有客人来,哪怕只是泛泛之交,她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心全意相陪,把当地的小吃吃遍,把名胜古迹游遍,生怕客人不能尽兴。
这样的热情,自然让她人缘超好,找她当向导的人,也越来越多。她从来不拒绝,人家千里迢迢奔你而来,怎么能让人家扫兴而归呢?
那次,母亲从老家来看她,不巧,那几天她正为工作焦头烂额,母亲就不停地说:“别请假,工作要紧,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不想出去走,你每天晚上回家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整整一周,她没有陪母亲逛过一次街,没有陪母亲去看城市里那些美丽的风景。她以为母亲真的不需要,直到母亲回家后,她打电话回去,弟弟问:“有没有陪妈出去转转啊,妈说了,这次出去,要好好地看看风景!”
她忽然悲从中来,眼泪大颗大颗地落在电话线上。
每个母亲,最喜欢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儿家吧,因为那里,有她最温暖的牵挂。作为家庭主妇的女儿们,总是尽一切努力,让客人开心快乐,让客人感到舒适,感到被重视。可是,当母亲来做客时,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她开心快乐,让她觉得舒适觉得被重视。反倒是母亲,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客人,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麻烦主人。
在女儿的家里,母亲比任何客人都实心实意,可她从来没有享受过客人的待遇。想到这些,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大颗大颗地落下来。
父母亲情的感人故事篇三
导读:中年后的每次哭,我都感到羞耻,因为我哭,说明我无能。除了今天。
文/林特特
文章的主角是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孩子两岁,她有三次情绪失控。
头一次发生在刚出院时,回到家,她只见母亲,不见父亲。
临进产房,她还接到父母的短信:“已出发,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
她原以为,他们已在家中等候,鸡汤在慢熬,酒酿正发酵,专为下奶的黑鱼在瓦罐里飘香——父亲听到敲门声,应当急匆匆奔出来,“看看我的小外孙”,再急匆匆跑回厨房,“哎呀,我的汤!”
但是没有。
她抿一口鸡汤,问:“我爸呢?”母亲支支吾吾,说父亲单位有事,过段时间再来。
她勃然大怒:“什么事比我还重要。”
众人一言不发,她继续:“为什么我爸不来?不相干的亲戚有事,他都扑过去解决……”
月嫂从房间里跑出来,把食指竖在嘴唇中间。她收声,而母亲哭了。
原来,父亲在登车前忽然发现半边脸失去知觉,胳膊、腿麻,继而不能动,母亲把他托付给前来送行的叔叔,“现在,检查结果是脑梗”。
她呆若木鸡,嘴张成O型。
天好像塌了下来。她在心里飞速计算着,是的,父亲脑梗时正是她被推进产房的那一刻。
原有的计划全部被打乱。
孕期照顾她的公婆本打算撤退,由她的父母照顾月子,现在他们又被留了下来。
公公、婆婆、月嫂,一家三口,还有坚决不走的妈妈,房子里的人空前多。而父亲一个人在家乡,虽说有至亲照顾着,但……
月子里,她常睡不着觉。
更重要的是,一个家的平衡从此被打破。
从前,父亲是天,所有麻烦汇聚到他那里解决。现在,他是受照顾的——夫妻30多年,母亲还不太会做饭,她直到上大学才会自己洗头,在父亲的呵护下,她们都没有经验照顾别人。
快出月子的时候,父亲终于来了一趟北京。他说,恢复得很好,“我在脑梗中算很轻很轻的”;但第二天,他又因眼睛剧痛,就近住了院。
“我算很轻很轻的。”父亲坚持着,他和母亲拎着行李与她作别,仍这么说。
此后,她和父亲在网上交流,时间长了,最初的崩溃便慢慢变淡。
奶粉、尿布、湿疹……每天都有新情况,何况,她和父亲的谈话与过去相似,除了关键词多了“孩子”、“检查”、“注意饮食”。
一段时间之后,父亲重新上班,她天真地以为,生活又恢复了清静、有序的模样——视频中父亲笑呵呵的,电话里,母亲解释:“他在家总唉声叹气,说自己没用,还不如上班。”
一年后的一天,她蓬头垢面出现在办公室。
前一夜根本没睡。
“你知道,凌晨两点在医院,挂完号发现前面排着136个人,怀里抱着滚烫的孩子,心里想着明天还有多少事要做,是什么感觉吗?”
她手动,嘴也动,千里之外的父亲和办公室里的同事同时收到她的讯息。
同事附和着。父亲则在电脑那头回应:“我怎么不知道?你小时候发烧,大雪天,下夜班,我用大衣裹着你,骑车去医院。下了车,冻得话都说不出来。”
“工作、家庭、孩子、保姆、自己想做的……没有哪一件我能搞定,随时都想大哭一场,每次哭,我都感到羞耻——是我无能。”
她打着字,又觉得自己无能,眼泪吧嗒吧嗒掉在键盘上。
“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
“孩子上幼儿园就好了。”
父亲和同事说了差不多的话。
她去卫生间擦了把脸。回到办公室,QQ上头像还在闪烁。“有一年,你妈低血糖晕在床上,你也生病,我照顾你们两个,不也过来了吗?”父亲还在安慰。
她出了会儿神:5岁的那个夜晚,父亲一遍遍擦洗她的腋窝、额头、手心……她都记得。
其实,有孩子后,她常这样出神,包括昨晚在医院,前面排着136个人时。她总想:同样的年纪,遇到同样的事,她不会比她的父母处理得更好。
电话铃声把她拉回现实,眼前还有许多事。她打字:“爸,我忙了。”
日子还得继续,这些烦恼如很多烦恼一样,很快被抛在脑后。
几天后,她在城铁上无聊,打开手机,看到一条未读短信。“以后有什么事都跟我说,别跟你爸说。你爸爸已经不是过去顶天立地的爸爸了,你说累、什么都搞不定,你爸这几天都没睡着觉。”
是妈妈。
城铁空得出奇。她原本坐着,靠着椅背,看疾驰而过的风景。此刻,短信里几十个字如冰淇淋上的巧克力豆,在她心里慢慢消融又粒粒分明。
她又看了一遍:“你爸爸已经不是过去顶天立地的爸爸了。”
雪地里抱着她的爸爸,给她洗头洗到高中毕业的爸爸,任由她发火、抱怨、撒娇的爸爸……
半边脸失去知觉,胳膊、腿不能动的爸爸,坚持说“很轻很轻”的爸爸,安慰她、转而睡不着觉的爸爸,在家里转来转去说自己没用的爸爸……
她双手捂着脸,在城铁上嚎啕大哭。
“中年后的每次哭,我都感到羞耻,因为我哭,说明我无能。”她回短信给妈妈,“除了今天。”
㈩ 讲一讲父母有哪一些让你感动的一瞬间
从我记事起,妈妈就无时不刻的的做着一件件事情,有让人快乐的,有让人伤心的,有让人难忘的,也有,让人感动的。
这天,我在玩电脑游戏,正入迷时。妈妈醒了,对我说:“儿子,妈妈不舒服,你自己弄点饭吃,再打扫下客厅好吗?”我不耐烦的胡乱答应了两声,眼睛始终没有离开电脑,慢慢的,我忘记妈妈说的事了……
过了很久,我去冰箱拿可乐,刚走出房,就看见妈妈一脸疲惫的`躺在沙发上,手里握着拖把的柄。地上一半湿一半干。突然间,我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周围打转……
我还在呆站着,爸爸从外推开了门,看见妈妈躺在沙发上,问道:“妈妈怎么睡在这儿?”“我…我…我…我”我在一边支支吾吾的说着,我了半天也没出下一个字。这时,妈妈醒了,看见支支吾吾的我与一脸疑问的爸爸,顿时好像明白了什么,连忙说:“哦,我有点不舒服,在沙发上看电视,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爸爸看了看关着的电视,又看了看一脸“我没撒谎”妈妈,也没在追究,又问我:“俊俊,妈妈病了,你有没有帮妈妈做事啊?”我低下头,脸羞得通红,心里惭愧极了。妈妈看到我这样,挤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转过头对爸爸说:“俊俊很乖,帮我做了好多事呢!”
听了这话,我的头低的更低了,我明明没有给妈妈做事,妈妈却为了袒护我而“撒谎”。妈妈的谎让我更没有理由抬起头了……
想想妈妈,她是多么的辛苦啊,一个人把我养大,不知做了多少事,流了多少汗,而我——连帮妈妈打扫卫生都不愿做……
妈妈的爱时刻洋溢在我们身边,只是被爱包围的我们没有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