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做智慧父母育优秀孩子》讲座内容主要摘记
王纪琼教授做的《智慧父母 幸福家庭》讲座,收获颇丰,这得感谢好友提供的学习信息。这一天的学习收获要胜过做家务、买菜、做饭、逛街等等诸如没有学习的正常安排。现把学习内容做如下摘记:
沟通
人天生有爱人、学习、探索的本能。
小成者靠目标做事,大成者靠本能做事。
人生三大系统:家庭(家族)系统、工作(事业)系统、社会(资源)系统。
做一个孩子喜欢的家长,让孩子心理安全。
好男儿志在四方,但心在家庭。
案例:孩子五点放学,怎么也找不到,六点半孩子从校门口走出来。接孩子的家长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很担心;呵斥:你跑哪儿去了!动手拍孩子一巴掌。
这种担心表达出来的是愤怒和指责,会导致:一孩子也从父母这里学会了愤怒和指责;二孩子为了避免愤怒和指责,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撒谎。
恰当的做法是,很担心,表达担心,这样孩子的行为会慢慢向家长期许的好的方向发展。
案例:我可以让你的手指变长,相信吗?不相信!我可以让你们的手指变长,相信吗?不相信!
既然大家都不相信,我就不变了。你们说相信能有什么损失?倒是你们不相信就有了损失,我不做了,你们也见不到了。面对别人多一点认同和赞美,反正自己也没有损失。
同理,面对孩子,我们要多一点认同和赞美。
案例: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杨利伟!真有才!是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小时候与妈妈在房顶上看月亮,孩子就告诉妈妈,我想上月亮上去。如果是我们的家长,上去一巴掌,你想上天!脑子有病啊!而妈妈回答:去吧。记得回来,因为妈妈还在地球上。最终阿姆斯特朗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故事:龟兔赛跑续集:小兔子不服气,决定约乌龟再比。
兔子想,自己最擅长山地跑,就选择了在山上赛跑,结果乌龟是滚下山得了第一,兔子又输了。
兔子不服气,决定再比。这次选择在学校操场上,跑400米。当要冲过终点时,兔子向后扭脸看乌龟,这时想起了掌声,乌龟冲破了终点线又得了第一。原因是乌龟咬着兔子的尾巴,兔子向后扭脸看乌龟时,乌龟被甩过了终点线。
兔子还是不服气,为了避免被咬着尾巴,就决定在平行的公路是比,结果兔子还是输了。因为乌龟是搭车来的。
兔子决定来一次短平快的比赛,100米。兔子马上要到终点了,忽然看见前面有一横幅:谁先跑过去,谁是小乌龟王八蛋。兔子不想做小乌龟,又输了。
这里面,山上跑是环境,学校400米和平行的公路上是方法,100米是态度。态度包括心态和状态。
做家长的要有提升孩子有听我们说话的欲望的能力。
培养人的第一要务是环境。家长要把家庭环境布置得圆融起来。
方法:光有爱人之心是不行的,必须得有爱人的方法。
态度包括心理学方面的心态和行为学方面的状态。心态与状态比,哪个更重要?
案例:某人丢了5000元钱,正在苦恼中。你过来跟他讲要调整心态,钱既然已经丢了,就坦然面对吧。这是废话,他的心态调整不过来的。你如果给他10000元,拿去,不用还的,他苦恼的情绪马上解决。这是状态比心态重要。
故事:上卫生间。一男士正在卫生间方便,外面一女士喊:你跑到哪里了?男士一哆嗦,马上收拾出去,女士大摇大摆进去方便。男士出门时再看一眼,是男厕所。就在门口等这女士出来:这是男厕所啊!女士说谁说不是!
听讲座课间休息,男厕所门口了了,女厕所门前排长龙,女士朝男厕所喊,有人吗?还有人吗?没人后,进男厕所方便。或者在外面排队等候,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状态要比心态更重要。
一、环境
环境氛围的影响,环境氛围的不良情绪,环境氛围的情绪传染。
案例:幼儿园孩子回家不写妈妈布置的作业。
爸爸:你把妈妈的作业写在白板上,我就给你讲一个你这辈子都没有听过的故事,在给你画一副这辈子都没有见过的画。
孩子就起心动念。
好处:跟孩子玩的不同的陪伴的起心动念。自己也参与了,还创造性地探索了更加心仪的东西。纯真的起心动念非常重要。
国民教育中最难的阶段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是小学,太难了,拼音难,汉字难,二年级数学难度就上来了,三年级有了英语。
案例:鱼水杂质缺氧,要打掉家庭的内耗,实现双赢。
案例:拳头对拳头,疼。要做家庭里的觉醒者与包容者。
孩子出现这样、那样问题时,是没有敬畏之心造成的,没有敬畏之心就没有了道德底线。
案例:农村的堂屋正对门的地方摆供,每次饺子出锅首先敬神灵。这就是敬畏之心的培养。
一个有敬畏之心的人是不会逾越道德底线的。
二、方法
每一个人都要有幸福人生战略规划。
(一)梦想与目标
目标是眼睛能够看到的。
梦想是做梦都在想,想想都觉得爽。
要确定梦想与目标:目标是想想就有力量,梦想是想想就觉得美。
目标三要素:一是让人热血沸腾,二有时间期限,三是可操作性实现的流程。
走在追求的路上比追求更重要。
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被我们推动着。
很多时候,孩子难受的是父母觉得孩子的难受。
孩子必须学会伤心,这是人的一种能力。
经历一些错误,才能有一些成长。
世上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孩子冷。
不要过分认同孩子的一些情绪。
相互矛盾的过程是人沟通交流的过程。
案例:中学打群架被爸爸领走。到家门口,爸爸与儿子面对面坐着,爸爸问打架前吵架了吗?吵了。解决问题了没?没有。打架解决问题了吗?没有。看来吵架打架都是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不是一种好的方法。现在我们用脑子来考虑一下,看如何解决问题。
有目标的人生叫航程,无目标的人生叫流浪。
靠美好的事物牵引时,一切都变得有动力。
当孩子听不清你说的话时,停下来,想一想,孩子说的可能有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折磨了自己的孩子。
要有多元成才观,栋梁与牙签,顺应孩子的特点。
(二)世界地图调整法
一张画在屁股上的地图。太情绪化,静不下来时,无高人指点,无具体方法去解决,就看看这张地图,所有家里的事不过是屁大点儿的事。
做一个安静的家长。让自己的语音语调低下来,这是一个有教养的家庭。拖拉机开过来,很远就听到了声音;高性能车开到身边也没有声音。静下来的时候会变得有力量。
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我们要靠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靠情绪去解决问题。
案例:中学生运动会上跑树荫下打游戏,被老师发现,没收游戏机,不给,原因是借同学的,老师致电家长。孩子回家后,家长如何说?
这是修炼与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家长分为直接型与婉转型,科学的是直接性,有啥说啥。
家长必须要把老师反映的事情变一个说法,要足够相信孩子,要给孩子铺一条回家的路。
沟通流程:
第一步:直接表达。回来了,老师打电话说了在学校那个事,我没在现场,不知道咋回事,你能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儿吗?
这里是客观描述,没有太多情绪化语言,铺了一条回家的路。情绪要平静,不能着急。你的情绪凸显了,孩子只能卷入你的情绪。真正静下来的都是高人,是修养、家教的文化,家庭的氛围。
第二步:提升看待问题的能力。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用发生在当下的这件事来培养、提升孩子看待问题的能力。生气的人都是无能的人。
有问题时,正是修复关系的时候。
我们要珍惜孩子每一次犯的错误、考试成绩差、倒霉的时候,这是与孩子建立坦诚交心的绝佳时机。
第三步:解决问题。你说完了,我也听完了。这个事总得解决的,你说说怎么解决:孩子没有方法时,家长给建议。
家长别在家里总使用核武器。再发生家长就没有招了。
双圈理论:当问题出现时,错误的做法是家长把孩子之间推向问题。成功解决问题了是锦上添花,不成功,孩子将离父母越来越远。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看着电视吃饭,奶奶喂。
水至清则无鱼,当下的问题是不好的,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容忍一下,暂时存在。当一定时机成熟再解决问题。
要建立家庭的统一战线。当小日本来侵犯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一致对外,赶走了小日本。家庭也是如此。
婆媳关系万能定理:好啊,我跟你儿子商量后再说吧。
媳妇啥时候都不能与婆婆争,儿子是不可能换母亲的,最大的可能是换媳妇。家庭类比大集体,媳妇是高级CEO,是高级打工仔,是唯一的外人。
(三)思维方式的优化法
(背景与对象,杯子与两人面对面头像图片)
当我们把人当作知觉对象时,就把杯子当作背景了;人是什么人,看这个世界就是什么世界。这与人的选择有关。
案例:小孩玩马桶里水的图片
这是孩子在以好奇之心探索世界,这是孩子的动作思维。
不懂营养学就不能在家做饭,要用科学武装自己,我国全民都需进行教育培训。
动作思维是以动作为支柱延伸自己的思维。
0-3岁孩子以动作思维为主,
3-6岁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
6岁以上以逻辑思维为主。
3-6岁的孩子容易撒谎。
案例:孩子生病。本该上学时间因生病被送回家,家长会加倍呵护,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全侍候着。
孩子体验到了生病的优越感,为了得到更大的好处,假装生病,就撒谎了。
真有病——真有好处,假有病——真有好处,为了得到更大的好处——要生病。所以疾病因召唤而来。
当孩子生病时,父母要狠住这个心,做父母该做的事,不能过分关心。
孩子可以输在起跑线上,但不能输在转折点上。
一件好的事情因为父母郑重、严肃的表情,传递了一种情绪,让孩子厌恶那件事儿。孩子因父母郑重严肃介绍海带对身体多么多么好而讨厌吃海带,事实是讨厌父母说话的态度。
小孩撒谎是避免责任,得到利益。
孩子向妈妈告状他打我了,父母如果拉起孩子去找他,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弱,因为有人替他出头了。
小孩子学吃米:掉地上的米是被浪费的吗?
人生有时候孩子错误的行为,像掉在地上的米,是为孩子成长必须犯的错误。掉在地上大米没有被浪费。
孩子折腾东西是,就给他机会。
案例:等公交:每次送孩子上幼儿园都到站牌等公交1路车。这次刚到站牌车来了,拉起孩子就上车,孩子不上。原因是今天没有等一会儿。孩子已经形成了到站牌站一会儿的规律。当孩子的行动符合一个规律时,不要打破他。
预防分离性恐惧,适应幼儿园、人际关系:一是在家里找有处大人能看见孩子、孩子看不见大人的地方,让孩子玩。培养孩子独立玩的能力。二是给孩子一些柔软的毛绒玩具,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三是多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让孩子有交往的能力。
② 优秀的父母怎样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孩子都是父母最疼最爱的宝贝,谁都想拥有一个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孩子,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如果都没把孩子领进门,孩子又怎能修行的很顺利很优秀呢?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要不断的引导他,让他发展自己独立的人格,人们都说孩子三岁前就会形成独立的人格,或者说是性格,如果孩子受到父母言行的不良影响,那么这也许会跟随孩子一辈子,所以首先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对于基本的道德文明素质,父母也要做到,孩子才会受到感染变得懂礼貌,明事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孩子都是童言无忌的,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某句无伤大雅的话说错了,而去责备他,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再跟他讲该不该那样说。
中国的孩子想象力不如外国的孩子,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就是因为中国的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束缚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把孩子们快要萌芽或已经萌芽的各种想法扼杀在了摇篮里,所以要想让你的孩子非同一般,超凡脱俗,那就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犯了扼杀罪,要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鼓励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他成功了有进步了,不要当做没看到,要高兴的赞赏他,没有人不喜欢听赞赏,这会激发他更加自信,更加勇于进取,相反,如果他做的不好或是失败了,也不要生气发火,打骂孩子,要多一些鼓励,相信他,这样才不会打击他的自信心,不会让他一蹶不振甘于平庸,因为没有人喜欢被责备,这样他才有机会去再次尝试成功。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勇敢,坚强,果断的品质,让孩子多接触社会,从小就让孩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这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肯定会比同龄的没有接触过
③ 培养优秀孩子如此简单父母讲座如何配合老师做好家庭教育计划
弟子规,三字经(有汉语拼音版)。这些虽然是儿童启蒙读物,却蕴藏着为人处世的极大道理。可以说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这些教授孩子人格,礼仪的教材比各种技能培训和应试教育都重要。推荐参考大安法师开示: 古人说,教育,要从最基础的、最早的时候开始。 教妇初来,就是新娶进门的媳妇,你要教育她,她刚一来,你就得教她,以后她就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儿婴孩,在婴儿的时期,就要开始教育,你进行善的教育,他就养成一种善的习性、习惯,从一开始就踏上了正路,如果开始就邪了,那步步都邪。你以后等他形成了邪恶的习惯,这时候再去矫正它,那都不容易。 所以从开始的时候就得谨慎地教育。这样的家庭儿童教育,不仅是家庭的问题,它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治乱,你教育好了小孩,国家、天下就大治;你小孩没有教育好,都是匪类,都是那种恶心残暴之人,那么,天下也就大乱了。所以国家的兴衰,天下的治乱,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校的教育主要是一些知识技能的教育,道德人格的教育已经在现在的大中小学占的比例愈来愈微薄。 所以这一点每个做家长的要清醒地看到,学校的教育可能更多地侧重在知识技能的教育上,有关道德人格的教育,你还不能太放弃,你在自己家庭就得承担起这样的一种教育。 现在的家长就注意自己孩子的成绩:你考得怎么样啊,又考了多少分啊,怎么又低了几分呐。他天天就关心这个。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他的老师关心的。你要关心你的小孩的这种德性、人格。这是学校教育可能不大关注的问题,而这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要把小孩教育好,父母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小孩的模仿性是很强的。你要教小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作父母的就要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如果你作为父母,你对老人一点都不孝,天天对老人呼来唤去,然后自己住好房子,父母却住在很差的房子里。那好了,你的儿女也看在眼里,等你老了的时候,你也住到很差的房间去。 所以这个孝还不是口头上讲,你自己要做出来。 现在家庭教育的糟糕,是很多父母,他自己就没有以身作则,于是他就不知道怎么教育下一代,形成恶性循环,然后又有望子成龙之心,于是给小孩加了很多很多的负担。给小孩学很多班,又是钢琴班,又是英语班,又是电脑班,又是这个班那个班。现在家教都是知识技能的家教,可没有哪个家长请一个有道德的人教他道德,大概很少了。 我们每个佛教徒,在自己的家庭教育当中,尽量按照印祖的开示去做,让小孩从小接触圣人的教育:《三字经》、《弟子规》,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让他接触,让他背诵,这样就在他的内心播下了一个圣人做人的标准、做人的种子,他就会一生受用无穷。(摘自大安法师开示)
④ 家长应该如何做,对于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有帮助
01、意识的自由
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的意识给予过多的限制,意志的自由,才能让他们对生活产生更多的思考,在成长过程中,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作出决定,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失去个性,所以保持自由的意识,是他们走向成功道路最坚固的基石,保证好他们的意识是自由的,才能让他们拥有有趣的灵魂,在学习中才能给自己找到精准的定位。
03、绝不可伤害他人
一旦孩子有伤害他人行为时,家长一定要及时站出来。对他人的不重视,就是最对自己最大的忽视,轻易伤害别人的孩子,未来一定会面临着更多的阻力,所以在青年时期让他们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及时改正,可以将伤害降至最低。
孟轲说过: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不管在孩子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花费多大的精力,都不如给孩子足够的生活技能,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凭借着自己的想法,尽情地释放光彩,而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上三放纵、两绝不,一定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⑤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王海琴老师的讲座如何培养优秀的孩子
教育篇: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东西不给别的吃、乘车不购票等。 29.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⑥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必看的亲子教育方法
链接: https://pan..com/s/1O3552w8H8ecl9YJ4ZlExzw
⑦ 重视家庭教育,培养优秀孩子家长会通过本次学习,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
1、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坚持正确的家庭教育,形成正确的养育观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要认真听取学校给的建议,不断学习。
2、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家人全力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家长多读书,多陪读,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玩网络游戏、看电视。
3、培养孩子利用好在家的时间,要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循序渐进,学习效率才高。
⑧ 做智慧的父母,育优秀的孩子,教育讲座主要内容是什么
呵呵,有点意思,我给你点建议: 1.讲座的主题课题凸显在如何做有智慧的父母。说的这个智慧,主要可以参考西方启迪式的教育和鼓励的教育模式,摒弃国内的灌输式和威逼式的教育模式。至于素材可以自己组织,围绕这些主题就行。 2.育优秀的孩子,重点体现在优秀的标准上面,自由搞准什么是优秀的标准后,才能够搞清楚教育的方向。对于孩子良好的习惯,健全的性格,自主的思想,稳定的性格,大众的价值观。。。这些是一个孩子是否能够成就自己将来的标准,也是做一个优秀的人的基础。应该以塑造一个健康而又全面的人作为优秀的标准,而不是世俗上名牌大学拿高工资的价值观念来区分,这样的孩子会心理畸形的。至于讲座的父母和孩子的主线怎么穿起来,这个就要看个人的思维习惯和演讲水平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