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拒绝服兵役什么后果
拒服兵役是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拒服兵役的行为不但会面临一系列的行政处罚,如罚款,计入征信记录,限制升学、出境、考证、信贷,通报批评等,对个人工作以及名誉产生很大的影响,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还需承担刑事责任。
《兵役法》对于拒服兵役的处罚有明确规定:
第六十六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战时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或者第三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七条
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现役军人有前款行为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试行)》第一百七十条对于拒服兵役也有相应的规定:
义务兵违反纪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除名:
(一)无正当理由,坚持要求提前退出现役,且经常拒不履行职责,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
(二)擅离部队或者无故逾假不归累计15日以上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不适用本条令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给予开除军籍处分的。
除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试行)》规定的八种处分项目中仅次于开除军籍的一种严重处分。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试行)》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
“对被除名的义务兵,离队时不予办理退伍手续,由批准单位出具证明,并派专人将其档案材料送回原征集地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对被除名的义务兵,应当及时接收,协助办理落户、档案材料移交等有关手续,并在本县(市、区)范围内予以通报。”
《兵役法》第六十六条、六十七条中提到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的刑事责任,即为《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的规定:
“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拒服兵役,后果严重,轻则行政责任,重则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1)父母拒绝孩子服兵役罚款多少扩展阅读
陕西一95后拒服兵役被罚7.2万
近日,“陕西一95后拒服兵役被罚7.2万”登上热搜,引发大众关注。
根据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政府网站2月18日发出关于刘文杰拒服兵役行政处罚的通报,刘文杰1998年2月出生,经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服役。
在其入伍后产生离开部队的想法,多次表示不能适应部队集体生活,采用多种手段拒服兵役,并表示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经所在部队党委研究,决定给予刘文杰除名处理。除罚款72000元外,刘文杰还将被处以9项处罚,包括: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个人户籍“服役栏”备注“拒服兵役”永久字样;两年内暂停其专科以上学历报考资格;在律师、教师、医生等资格认证工作中予以限制;办理个人信贷、融资、信用卡等金融服务时,从严审批!
㈡ 浙江两名高校学生拒服兵役被处罚,这样的处罚他们担得起吗
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不是他能不能够承受得起,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他们已经不是孩子,他们需要为他们的言行负责到底。我国法律当中有明确的规定,违法必究,法可依触犯了相应法律法规,就应该要承担法律的后果。难不成一个杀人犯,他说我承担不起这样的处罚就可以免死刑了吗?就可以有一个免死金牌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对于拒服兵役已经不是第1次发生,在我国兵役法当中有明确的规定,对于那些拒服兵役的将会取消相应的待遇,同时还会被处以处罚,而且还有诸多的限制,对他未来的人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于报名参加服兵役的人大多数都是成年人,虽然他们具备了完全行事责任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为自己负责所以处罚下来的时候,他们是担当得起的,哪怕他们担当不起,那么也不会有人去同情他们,这是他们咎由自取,根本就不值得同情。
㈢ 河北00后拒绝服兵役,被罚款3.8万,你有何想法呢
罚的对,以前大家生活水平普遍不好,只有去部队才能吃上大米白面,那时候的人们都削尖脑袋往部队里钻,这才几年啊,生活好了,就开始不想去了,吃不了那个苦,受不了那个累,你可知道,我们现在之所以太平,就是那些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怎么?让你负重两年,你就不乐意了?给你狂的,狂的没有人样了。
而且我个人认为,罚3.8万都少,如果仅仅如此就罢休的话,那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拒服兵役的,反正只要赔钱就行了呗!所以必须狠狠治他一下,这种现象不好,不能有人起这个头儿!
在我看来,当兵是光荣的,而且我对部队的回忆永远是干净无暇的,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㈣ 浙江两名高校学生拒绝服兵役被处罚,这种行为背后的成因是什么
浙江两名高校学生拒绝服兵役被处罚,这种行为背后的成因有一些父母无底线的溺爱和父母的一厢情愿。
1、怕苦怕累的背后,或许是一些父母无底线的溺爱
据报道称,浙江这两名拒绝服兵役的学生,是因为在新兵训练中,怕苦又怕累,不能很好地接受部队严于律己的生活。对于这一点,个人觉得怕苦怕累的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一些父母无底线的溺爱。
现如今服兵役的适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也因此一些孩子是在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娇生惯养下长大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生怕孩子吃一点苦,受到一点挫折,即使犯错,也不会予以正确的指导,反而会把一切错误推到别人的身上。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仅很难养成良好的自立与自理能力,还容易在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偏差。
或许报道中的两个学生,也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不懂得什么是责任,更吃不了一点苦,受不得一点累,更何况是服兵役这中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父母爱子女,是本能,也是血脉相连的亲情,可一旦这种爱没有了底线,缺乏了必要的教育与引导,那么这种爱,或许对于孩子来说,很可能成为一时的“蜜糖”,一世的“砒霜”。
2、当初选择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父母的一厢情愿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被征兵入伍的,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历练机会,是需要去争取的。
已经进入部队又后悔,是很多网友谴责报道中两名学生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不仅是不负责,没有担当,还阻挠了其他人去追求梦想的脚步。但仔细想想,或许当初这选择的背后,还有其父母的一厢情愿。
对于一些父母来说,服兵役意味着孩子可以享受国家相应的优待政策,比如免学费、保留学籍入伍回来后可以调换专业或是专升本、比如有机会留在部队、或是将来考公会优先考虑等等。这些好处让一些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地想把孩子送进部队,却忘了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孩子的意愿。
虽然服兵役是一种义务,人人都该支持,但毕竟现在的情况是有选择的,而非必须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的意愿也应该考虑,他们或许并不清楚责任、义务是什么,也承担不了这份光荣的使命,如果强行的为其做决定,被迫地将其送入部队,那么打退堂鼓的几率确实也会高很多。
所以,当服兵役还是一种选择的时候,请家长与孩子充分地沟通,一厢情愿地为孩子做打算,或许并不能按照想象中的方向去发展。
(4)父母拒绝孩子服兵役罚款多少扩展阅读
拒服兵役的后果:
拒服兵役,是指入伍后或者已经批准入伍的公民违反兵役法规,拒绝服役而逃离部队的行为。拒服兵役是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拒服兵役的行为不但会面临一系列的行政处罚,如罚款,计入征信记录,限制升学、出境、考证、信贷,通报批评等,对个人工作以及名誉产生很大的影响,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还须承担刑事责任。
㈤ 近日,两名高校学生拒服兵役被处罚,现在的青少年连这点苦都吃不了吗
浙江两名高校学生因为拒绝服兵役而被处罚;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不服兵役还要受到处罚,其实根据法律法规所以年满十八周岁以上,二十二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必须服兵役,但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不可能将所有青少年都服兵役,所以中国对于服兵役没有强行要求,都是自愿服兵役,但是一旦相关组织要求你必须服兵役是不能够进行反抗,并且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如果拒接服兵役就会受到处罚;很多人或许会说服兵役也就两年,难道吃两年的苦都坚持不下去?
对于青少年们来说他们能够是中国人非常幸运,因为服兵役是自愿,但是一旦自己选择要服兵役,就必须在部队里面待上两年以上,不能够半途而废,但是对于其他国家服兵役就不一样了,就是所有男子必须服兵役,要不然会受到严厉处罚,所以中国至少给你选择权力。
㈥ 浙江两名高校学生拒服兵役被处罚,自己选择的入伍为什么不能坚持完
浙江出现了一起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高效每一年都会开展征兵政策,许多有志青年就会以学校为跳板,顺利服兵役。然而,浙江两名高校学生却拒绝了服兵役,这件事引来了全社会的关注,所以相关部门对两个人进行了严重的处罚。既然你已经通过了一系列审查和体检,那就证明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优质年轻人。当你准备好一切条件,却突然后悔服兵役,这不仅影响了两个宝贵的名额,还对高校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
拒绝服兵役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两名学生得到了非常严重的处罚
两名学生已经无法回到学校上学,因为相关部门已经决定永远不能恢复两名学生的原学籍。相关部门不仅开展了为期十天的集中教育,还对两名学生进行了罚款五万元。或许两名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完成学历提升,但是两年之内,这两名学生不得进入事业单位工作,他们也不能出国留学和生活。每一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诚信,由于两名学生拒绝服兵役,相关部门已经将二人列入失信名单。这就会影响两名学生后期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个人贷款也会受到影响。
㈦ 对拒绝服兵役的罚款多少
各地方法规各不相同
㈧ 两名高校学生拒服兵役被处罚,拒服兵役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每年都会发生有人拒绝服兵役的事件,这不,发生在浙江的两名高校学生就因为拒绝服兵役,而受到了处罚,其实拒绝服兵役的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具体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三、会对拒绝服兵役的人进行罚款
国家对于拒绝服兵役的处罚还是比较严重的,不仅有政治方面的处罚,还要对当事人进行罚款。
那罚款的数字一般情况下,是服兵役补偿金的两倍,当事人没有钱,那这笔钱就要由他的父母给了,如果家庭不富裕的话,这笔钱无疑是一笔巨款。
服兵役也就两年,年轻人咬咬牙就过去了,而且退伍之后,不仅有服兵役补偿金,对自己以后的工作都会有一定优待的。
所以,已经被录用去当兵的人,一定要想想清楚,拒绝服兵役的后果是你想要看到的嘛,如果你并不想要这样的后果,那就好好的服兵役吧。
㈨ 拒服兵役有什么处罚
拒服兵役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中华人民共和兵役法》中规定:
第六十六条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战时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或者第三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父母拒绝孩子服兵役罚款多少扩展阅读
屯昌一青年拒服兵役被通报联合惩戒:
屯昌县政府征兵办公室近日发布通报,将占某纳入国防义务严重失信名单实行联合惩戒,并做出8项处理决定。
根据通报,占某,男,1998年2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屯昌县南吕镇人,身份证号码:46002619980*******。他自愿报名参军,经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役前训练,签订了《依法服兵役承诺书》,于9月1日被批准入伍补入部队。
入营后,占某强烈要求退出现役。2019年9月23日,其以不适应部队生活为由,向部队提出退出现役申请。于10月11日、10月13日、10月14日、10月15日、10月17日、10月18日先后递交了六封退出现役申请。
期间,县征兵办、占某家长和部队领导等多方耐心教育引导,帮其分析利害关系,告知其拒服兵役的严重法律后果及影响,希望其能安心服役,但占某仍坚持离队,并愿意承担拒服兵役的一切后果。部队依据有关规定,对其进行除名并退回原籍。
屯昌县政府征兵办公室将占某纳入国防义务严重失信名单实行联合惩戒,并做出8项处理决定:
一、屯昌县各家银行,三年内不得给予占某信贷优惠政策支持和利率优惠支持。
二、取消占某义务兵优待。
三、按照2019年屯昌县义务兵优待金(2019年标准14555元)2倍标准处以罚款,计29110元;责成其本人及家庭承担征兵期间体格检查、役前训练和退兵过程中产生的全部费用2000元,共计31110元,由南吕镇政府负责收缴,上交县征兵办。
四、政府部门相关单位,不得录用占某为国家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政府财政资金购买服务岗位人员。
五、县公安局两年内不得为占某办理出国(境)手续并在其户口户籍信息“兵役状况”栏注明“拒服兵役”字样,永久不能变更。
六、县教育局在两年内不得为占某办理升(复)学手续。
七、县市场监管局三年内不得为占某办理经商手续。
八、县委宣传部通过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向全社会通报对占某的处罚决定。
㈩ 拒服兵役的父母可以领取独生子女费吗
怎么会拒服兵役复,不想去就制不要报名应征啊,占用名额不说还给自己以后的生活填麻烦,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是对本人的惩罚,不会涉及到父母,但会影响到子女无法通过政审,独生子女是当年国家给的优惠政策,应当得到执行,不过具体还需要问相关部门,目前没有听说会影响到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