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做什么运动好
由于生理心理文化素质各异,老年人健身运动类型应灵活多样,注重康乐,太极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打门球、做体操均可。步行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根据瑞典Fraedin等研究70岁以上老年人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者,在男性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上楼梯能力,在女性对肌力和上楼梯速度,都有明显好处。
另外运动锻炼还要讲究科学性,一些常规的运动习惯不一定科学,比如人们习惯于清晨运动,但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无痛性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作以及猝死发病也多在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因此应尽量选择下午或晚上活动为妥。如在清晨健身,运动量应尽量小一些。另外,常说的一句中国古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被当做老年人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宜慎重行事。从近代医学观点看,老年人不宜提倡饭后百步走,因为吃饭特别是吃饱饭对于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种负荷,对老年人更是如此,科学研究证明在餐后60分钟血压由139mmHg下降到129mmHg,而心率上升15次/分钟,中度运动后有些人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说明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维持体力活动的健康效果有赖于坚持健身。一般停练几周以后这种效果就逐渐消失了,因此必须坚持锻炼,至于在酷暑严寒季节,可以暂时停练。
Ⅱ 老年人怎样锻炼脑力
大脑也是喜欢运动,那么老年人怎样锻炼脑力?做好大脑的保健,增加脑部血供,能有效帮助老年人预防脑血栓、缓解老人的孤独、防止老人们老年痴呆
新的研究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一说法。体能的改善有助于智能的增进和发挥。从健脑的角度看,最好的锻炼项目是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爬山、太极拳等。老年人要经常量力而行作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刺激中枢神经。这样,既可以防止肥胖,减弱动脉硬化程度,又对提高头脑灵活性有好处。从生理角度来说,手的运动与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因此,手经常活动可促使头脑灵活。看来,中国老年人手揉转核桃或金属球来健身,确实有科学道理。
据观察,平日用脑多、文化程度较高者,到老年时智力衰退的程度稍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最易导致智力的减退。老年人离退休后,也应该适当地读书、学习、写作、思考,或进行一些如下棋、打桥牌等智力性的游戏。玩益智游戏能提高数字运用技能、演绎推理能力、判断思维能力和社交技能。即使是一个人玩的数独游戏,也能降低人们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而猜字谜更是能将这一风险降低47%。
乙酰胆碱是大脑的“润滑剂”,它能使脑部更加活跃。而卵磷脂能转化成乙酰胆碱,因此,多吃花生、大豆、毛豆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将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维持和改善“日常功能”对老年人群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能自己做饭”、“能找到回家路”、“能保持个人卫生自理”等日常活动,既保证老人每天都有适当的行动锻炼,同时也对维持老人脑功能健康具有促进意义。
随着岁数不断在增长,导致老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心理孤独,如长时间得不到调节势必会影响身心健康,其实老人出现孤独和日常子女合不来、子女婚后长期离家都有很大关系,所以希望能让老人们都能得到重视。
Ⅲ 老年人怎么锻炼身体
老年人如何锻炼身体
1、因人而宜
中老年人在选择锻炼方法和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对锻炼的爱好和原有基础、生活条件等情况来确定。锻炼项目应使全身都得到活动,动作缓慢柔和,如慢跑、散步、太极拳(剑)、门球等。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量力而行,切忌过大,以策安全。从主观感觉来说,合适的运动负荷应该是锻炼后睡眠正常、食欲良好、精神振奋、情绪愉快。
1)晨跑
一般老年人都会起来的很早,所以晨跑也很适合老年人们,老年人晨跑都是慢跑的,跑快的话他们身体是吃不消的,所以适当的速度是必须的,每天早上晨跑一短距离,也是对老年人身体有帮助的。
2)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对下肢关节都有好处,同时又不损伤关节。老年人如果平衡协调性不好,担心不安全不能在公路上骑自行车,可以买一辆固定自行车放在家里,在家里锻炼。
3)跳舞
跳舞是最近几年老年人们特别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一到吃了晚饭,大家都会聚到一起,放起音乐,跟着音乐跳起舞来,这也是老年人们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不仅增加了乐趣,自己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4)散步
也有不少老年人喜欢吃了晚饭后散散步,几个人一起边聊天边散步,好处也有很多,有助于消化,身体自然也得到了锻炼。
2、循序渐进
人体机能的提高有一个逐步适应与发展的规律。中老年人新陈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各器官系统机能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锻炼者对活动方法和运动负荷等,应逐步合理地提高要求,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一个没有锻炼基础的人,开始时应选择散步、短距离慢跑或走跑交替等活动,然后再从时间、距离、强度上逐渐提高。已有锻炼基础的人也要注意合理的运动负荷,逐渐加大运动量和强度,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3、适量运动
老年人健身的起点强度应以轻度活动即低能量运动为主,根据美国医学专家研究表明,长期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与不参加锻炼或偶尔参加剧烈运动的人相比,其死亡率降低2.5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减少35%,充分说明低能量运动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
4、持之以恒
日本科学家曾观察到,让受试者每周3次进行步行锻炼,15周后最大摄氧量增大到12%;然后中止运动6个月,最大摄氧量恢复至和锻炼前相似。人的组织器官是“用进废退”的,坚持经常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肺活量加大,心血管功能加强。如果长期不锻炼,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就会慢慢消退,体质也会逐渐衰弱下去。因此,坚持经常锻炼是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时间安排上可每天进行,也可每周不少于3——4次。
5、合理安排
中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中,要经常检查身体(最好建立健康档案),防止潜藏着一些平时未曾发现的因素,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平时要经常检查血压、脉搏、体重等变化,定期到医院查体;要有良好的生活制度,作息时间要规律化,不吸烟,不酗酒;体育锻炼要与自然力锻炼(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等)相结合;根据需要合理安排营养;等。以确保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和身心愉快。
6、不要争强好胜,慎重对待比赛
老年人情绪应稳定,避免过分激动,因此锻炼中要心平气和,兴味盎然、保持愉快,不要和别人争高低,不要过分激动生气,另外,近年来常有老年人体育比赛,必须慎重对待。要经过医生检查同意,同时要量力而为。不要为争第一而勉强做力所不能及的运动。
7、注意运动时间
一些常规的运动习惯不一定科学,老年人习惯于清晨健身,但是他们忽视了可能带来的预想不到的恶果。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度也较高,无痛性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作以及猝死等病症也多在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发生。如果在清晨健身,运动量应小一些。现在中老年保健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中老年人锻炼应该量力而行,运动后最好自己数数心率,用运动后的心率加上年龄如果不超过170就可以了。
Ⅳ 老年人可以做哪些运动呢
老年人最适宜做哪些健身运动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版,应选择全身关节权和肌肉都能活动的 项目,动作要有节奏而缓慢,不宜做强度过大、速度过快的剧烈运动。总体而言,老年人普 遍适宜做以下运动:
①步行或慢跑:步行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经常步行锻炼,能调节各器官功能,增强 腰腿肌力,提高关节的活动度;慢跑是一种有益的有氧运动形式,可提高心肺功能,每次不 宜超过30分钟。
②太极或体操:适于老年人单独或集体锻炼,有不同形式的太极拳、太极剑和太极刀, 有各种形式的广播操、保健操和医疗体操等。
③登山或旅游:老年人登山或旅游,不一定要像年轻人那样讲究竞技性和趣味性,而是 要享受和大自然接触的过程。
④游泳或垂钓:体重较重的老年人可首选游泳,以减轻关节负荷。垂钓是一种休闲运动, 可培养老年人平和恬静的心态。
⑤气功或理疗: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及量要适当。
⑥推拿与按摩:一般手法有推、擦、揉、捏、掐、点、拿、搓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代谢功能。
Ⅳ 老年人适合做什么运动
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状况、锻炼基础、兴趣爱好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下面介绍一些简单易学、老年人比较适用的锻炼项目。
(1)散步:散步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处的,古往今来,许多伟人、学者都以散步作为强健身体、调节精神的锻炼方法。
(2)慢跑:慢跑又称健身跑,其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已风靡世界,成为获得智慧、健美、长葆青春的法宝,也成为现代生活中防治疾病的一种手段,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用。
(3)太极拳: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项目,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对防治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是非常适合于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首先,打太极拳时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随手转,步随身换,动作圆滑、连贯、稳健、协调,动中取静,有利于大脑的休息;其次,有助于延缓肌力衰退,保持和改善关节运动的灵活性;第三,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柔中有刚,肌肉有节奏的舒缩,对调节大脑皮质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具有独特的作用;第四,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溃疡病、肺结核、肝炎恢复期、骨关节病等,具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4)气功:气功是传统医学宝库中独特的强身健体方法之一。气功就是"内练一口气",所谓"气"是指人们所呼吸的空气积人体内在的"元气"。祖国医学认为,元气是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重要因素。气功就是锻炼人体内部的元气,通过调整姿势、调整呼吸、调整精神的锻炼方法来调整身体内部的能,从而增强体质,提高防病和抗病能力,达到祛病强身健体的目的。中医认为气功有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和协调脏腑的功用。现代医学已证明,气功锻炼对呼吸、消化、循环、神经和内分泌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气功可以调节大脑皮质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减少身体能量的消耗,增加能量的储备;通过腹式呼吸,使横膈膜大幅度有节律地上下移动,对腹腔脏器起到按摩作用,有利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气功可增进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益寿延年。实践证明,气功对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肠胃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5)球类运动:适合于老年人锻炼的球类运动有健身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和高尔夫球等,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加以选择。
(6)跳舞:跳舞是一种舞蹈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是一种适宜的体育锻炼。老年人可以跳交际舞、老年迪斯科,在欢快、悠扬动听的音乐旋律中翩翩起舞,会使人觉得精神愉快,心旷神怡,特别是跳迪斯科舞姿优美、潇洒大方、轻松自如、活泼奔放,好像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Ⅵ 老年人能做什么运动
1)步行:是最适复合老年人的运动制,经常步行锻炼,能调节各器官功能,增强腰腿肌力。
(2)体操:方法很多,如广播操、保健操、医疗体操。
(3)自我按摩:一般手法有推、擦、揉、捏、掐、点、拿、搓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功能。
(4)慢跑:一次不超过30分钟。
(5)太极拳:适合年高体弱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6)气功、理疗。 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及量要适当。如果运动时感到发热、微汗,运动后轻松、舒畅,说明运动适当。运动时出现头昏、胸闷、心悸,运动后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明显疲劳,说明运动量过大,需及时调整运动量。
Ⅶ 老年人如何锻炼身体
老人最好“黄昏练”
健康专家认为,早晨并非锻炼的最佳时间,对老年人尤其如此,不仅难以保证健身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由于清晨空气相对静止,各种废气均沉积到地面附近,是一天中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时段。此时锻炼身体,等于是呼吸着大量的废气,这对身体有害无益,尤其对免疫力减弱的老年人更不太适宜。
其次,临床医学研究发现,上午9时心脏病发作的几率比下午1时要高出3倍,早晨起床后的几小时更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
其三,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出现老化,晨起后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还处于松弛状态。此时进行锻炼,容易造成摔、碰、扭伤等,伤害身体。
因此,老人别急着晨练,每天来个“黄昏练”也许效果会更好。
Ⅷ 有没有比较适合老年人锻炼大脑的方法
1、注意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的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是150%。
(8)老年人怎样做脑部运动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长时间跳广场舞伤膝盖:跳广场舞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难度并不是越高越好,适当控制时间和运动强度有利于保护膝关节。每次跳广场舞不要超过1小时,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2、有些老年人觉得,运动强度越大、运动量越大,越有益于健康,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但是爆发性的运动,可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运动贵在坚持,而不是在于速度和强度。
3、在城市中,爬楼梯被不少老年人列为锻炼项目。其实,爬楼梯的过程中,膝关节的压力明显增大,膝关节的反复撞击,周而复始的重复动作,无疑会加大膝关节的损伤,诱发膝关节疾病。
4、登山是膝关节损伤的高发项目,与爬楼梯类似,同样容易损伤膝关节。下山时膝关节所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8倍,加重髌骨软骨面和半月板的损伤。
Ⅸ 老年人应该怎么锻炼
锻炼前做全面的身体检查,遵医嘱进行。也可作自我检查,方法是连续下蹲15次左右,或原地跑15秒,如没有气急和不适等,可开始锻炼。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量从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过渡。运动量适当,自觉发热。微汗即可,不要感到胸闷、心悸、气促和疲劳等才停。运动后感到轻松,以增进食欲和睡眠为适当。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运动项目选择,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选择各关节和肌肉都能得到锻炼的全身性运动项目。锻炼时间选择,早晨最佳,晚间也可以,饭后不宜运动,身体不适不应锻炼。运动时要用鼻吸气,自由呼吸,切忌憋气。
体育锻炼能保健的秘密
健康长寿的秘诀就是动静结合,体动心静。身体的健康离不开运动,但长寿也跟心境有关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就是健康长寿之道。人离不开运动,各种健身运动,如散步、健身跑、太极拳、气功、保健体操等,均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然而,运动过度也会影响身心健康。因为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会使人体新陈代谢长期处于旺盛状态,缩短了人体细胞分裂周期,从而加快机体器官组织老化和损伤。
为此,在提倡运动健身时,应注意“形劳而神不倦”。每周从运动中消耗2000卡热量对身体健康是有补益的。据估计,一小时轻快的步行可消耗400~500卡左右的热量,如果一个人每天能坚持40分钟左右的步行,就能够正常地消耗2000卡热量,虽然如此,也不感觉乏力。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容易产生紧张、压抑、愤怒、嫉妒、憎恨等不良情绪,这对寿命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各样的贪求、欲望,是导致负性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就要避免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刺激,而心静是避免不良情绪刺激的最佳办法。要心静,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受外界事物的引诱、克制欲望、抑制贪心、修身养性、忍字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