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把父亲送进养老院的话

把父亲送进养老院的话

发布时间:2025-10-03 04:22:32

Ⅰ 年收入上亿的黄渤把生病父亲送去养老院,黄渤:我也无能为力

一次,记者问黄渤:“你年收入上亿,都上了福布斯名人榜了,为什么会把生病的父亲送到养老院?你难道就不怕别人骂你不孝吗?”此话一出,场下观众指责声一片,黄渤泪流满面地说:“我真的无能为力。”

原来,他的父亲是阿尔茨海默患者,行动无法自理,必须要有人照顾。

他在一期《忘不了餐厅》中曾讲述过:他的父亲是阿尔茨海默患者,经常会走失,为此他觉得压力特别大,因为把父亲送去养老院会被亲戚朋友说不孝,而自己的工作又很忙,根本就不能两边兼顾,他曾一度想过放弃工作回家陪伴老人。

一边是养育自己的父亲,一边是奋斗半生的事业,如此两难的选择,让黄渤痛苦万分。所以他才想到将父亲送去配套设施完善的养老院,可他也知道,这个选择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因此颇感无奈。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予盾的心理,很想好好陪伴在年迈父母的身边,让他们有儿孙绕膝,可以安享晚年 。可事实上看到日渐老去的双亲,更多人感到的是愧疚和心累。

愧疚的是自己没有能力给父母一个更好的晚年生活,心累的是虽然自己有孝心,可却没有办法顺从老人的意愿,有时候亲戚好友无法理解,一顶“不孝”的帽子就这样被扣上。

那句“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有孝心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顺从老人的意愿又是另一回事!

有时候,真的不是子女不想为父母养老,而是他们没有办法为父母养老。

主要有两种情况,黄渤只是其中之一。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父母并不像黄渤父亲一样,需要时时刻刻陪伴在身旁,可他们毕竟老了,没有经济来源,只能依靠子女赡养。
如果这时,子女有着充足的经济实力,那么双方都可以安心生活。但事实上,如今这个 社会 中,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无力负担父母的开销。

压力不断的当下,很多年轻人要面临着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等费用,自己的生活已经捉襟见肘,想要给父母好的养老环境,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在面对慢慢老去的父母时,独自哀叹。也有些人具备养老的经济实力,可以为父母创造好的生活条件,但偏偏父母的生活无法自理,除了需要钱,还需要子女贴身照顾。这样的情况,也足以让人为难。

可是如今的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时时刻刻都要忙碌,难道要为了照顾父亲,停止所有的人生进程吗?

不得不说,这样的问题太难回答了。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他们养育我们这么多年,几乎付出一生的心血,现在他们需要照顾,我们本该没有任何理由地陪伴在旁。

可从自己的角度来说,这一切又并非那么容易。父母很重要,但自己一点点奋斗的生活、妻子、儿女、也无法随意割舍。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着自己的人生,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可以停下,以后又该如何重新开始呢?

所以在这样两难的抉择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将父母送进养老院。如此,他们可以继续自己的人生之路,还可以尽量抽出时间来照顾父母。

然而,就是这样的选择,也有其弊端。比如,养老院始终不是自己的家,即便是再高档的养老院,也会让一些老人感觉到孤独和不舒服。并且,养老院的护工虽然更专业,但他们和老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很难保证能够给予老人最贴心的照顾。

只能说,遇到这种情况,不管选择哪一条路,都各有利弊。至于最终到底该如何抉择,只能取决于自己。

黄渤想要将父母送进养老院的想法,反映了 社会 现状,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困难。

从他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养老已经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和老人不得不提前考虑的问题。

如果父母生活能够自理,且子女经济实力尚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安心为父母养老。

但现实中,很多子女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养老已成问题。还有些人有着自己的生活,无法时时刻刻陪伴在父母身边,贴身照顾父母更是奢望。

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知乎上有个问题 :失能老人最好结局是什么?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 老人能够有尊严、有品质地走到生命的尽头。

如何让老年人能够更好地安度晚年?

答案是: 引进人工智能养老。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大部分都会出现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等问题,需要家人密切关注或陪护,但是大部分亲人子女因工作原因,无法时时刻刻陪伴在老人身边,尤其是无法护理卧床老人。这导致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现象。而且,家庭照护较多依赖老人的配偶和子女,这既影响了老年照护者的身心 健康 ,也加剧了成年子女的角色冲突,以至他们的感受较为消极。

而人工智能养老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老人不想去养老院,也可以在家安心的养老。

Ⅱ 著名演员黄渤含泪将父亲进养老院,却被怒骂不孝,后来怎样

后来人们才知道是他的父亲自愿去养老院的,我觉得现在养老院的生活其实特别的丰富,还能够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觉得进到老院是很正常的事情。

70岁老人送90岁父亲去养老院,应该和兄弟姐妹怎么说

70岁老人送90岁,父亲是养老院。是自己年龄也大了,没有办法照顾父亲。只能把父亲送养老院,因为自己照顾了自己,更没有办法照顾父亲。

Ⅳ 中秋节,我把老年痴呆的父亲送进了养老院

各位朋友,请先不要说这孩子真不孝顺,慢慢听我把话说完。

中秋佳节,本该是团圆的日子,但在经历一年多的居家护理后,小亮(化名)还是选择在这个中秋假期把老年痴呆的父亲, 送到专业的养老院去 。

对于老年痴呆的患者来说,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活着面对将要来临的病痛。

更痛苦的是老年痴呆症的家属们, 他们所面临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都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一纸诊断书,父亲被确诊老年痴呆

“我当时以为爸爸是因为妈妈走了,心情不好。没想到那时就是得病了,如果早知道,应该当时就带他去看医生的。”

小亮是家里的独生子,3年前,他的母亲去世了,走得十分突然,只留下小亮和父亲相依为命。

在母亲去世后,才60岁不到的父亲,一夜之间头发白了大半。

我和父亲同住,我忙于事业应酬,总是不能回家吃饭。每次晚回家后,父亲总忍不住因为多煮了晚饭太浪费的问题,而唠叨不停,我们父子二人总是争执不断。

有一次,我早早给父亲打电话告知不能回来吃饭。可那天晚上,当我回到家里时,却发现父亲还坐在饭桌前等我吃饭。

对于之前和我通电话的事情,父亲竟然毫无印象。 后面父亲又有过好几次“说完就忘”的情况,我以为他是上年纪“老糊涂”了,一直没放在心上。

但随着时间推移,父亲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经常失眠,还出现健忘的情况。

我也劝过父亲去看看中医,但是情况并没有改善。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父亲竟然出现大小便失禁,才终于意识到:父亲的情况不对劲。

去年病情变化很大,从疫情期间偶尔可以聊天,可以正常地生活自理到现在人比较木讷,话语变少,也说不清话了,没有办法说出完整的话语。

在我带父亲去医院检查一番后,医院的一纸诊断书告诉我,父亲患上了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

医生和我说, 早期老年痴呆主要是记忆力衰退、健忘,还会让老年人精神和行为异常,例如变得焦虑不安,易为一点小事发脾气,也可能会表现为情感冷淡。

随着病情逐渐加重,还会出现不知饥饱、无法自理卫生(大小便失禁)等生活能力下降情况。

回头想想,之前父亲记忆力下降、事情说完就忘其实就是典型的记忆障碍征兆。

父亲现在可以说智力已经不如三岁小孩了。

总是找不到厕所,每次都需要人指,如果没人盯着会在客厅、阳台垃圾桶里小便,甚至直接在客厅地板上小便。

偶尔会拉裤子,随地吐痰。会不停地剥眼前的东西,以至于常常水果都不敢放桌上,怕他一直剥一直剥,剥了也吃不完就放坏了。

上厕所也不会关门,当着我的面小便也不会感到不妥,当然也不会冲厕所。

真的很难过,一个年轻时能干聪慧的人变成了现在这样。

两个病人,老年痴呆患者与家属

“有时我在想,如果父亲不在了,我是不是就能过得更好呢?”

起初,我以为自己一个人,也能照顾好老年痴呆的父亲。

最开始,我也选择了在家护理老年痴呆的父亲。父亲的身体情况还算良好,除了偶尔会大小便失禁,最麻烦的也就是记忆力十分差,记不住事情。

但有一次下班回家,一进屋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煤气味,我赶紧冲进厨房把煤气阀关上。

这件事让 我 深感后怕 , 父亲必须24小时有人跟着,一不留神,就会有危险。

因此,我花了4000元在家政中心找了一个阿姨,负责煮午饭和晚饭,还有在家帮忙照顾父亲。

在我的预想里,每天早上安顿好父亲,等到家政阿姨来到家里,自己就可以安心去上班,晚上回来正好阿姨走了,自己哄好父亲睡觉,就可以结束一天。

但是在第一周里,父亲就差点走丢过一次,在家里开煤气忘记关火两次,家政阿姨和我抱怨“一个人根本看不住他”。

一个月过去了,第一个家政阿姨就就和我提出不做了,在她看来,照顾老年痴呆的父亲太辛苦了,还不如去普通家庭打扫卫生煮煮饭要舒坦。

接下来的几个月,第二、第三个、第四个家政阿姨也走了。

社区的家政中心负责人也表示实在找不到人了,普通的家政护工大部分都不愿意照顾老年痴呆老人,而且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无法在老人身体或者行为出现问题时做出相应的护理。

无奈之下我只好辞掉了工作,自己在家照顾老年痴呆的父亲。

一年的时间下来,我的生活接近崩溃,人生似乎进入了一种无序状态。

每天照顾父亲,我不能随意和朋友逛街,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也不敢奢望感情生活。

我开始出现失眠、焦虑的情况,常常半夜忍不住哭,人也越来越瘦,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由于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而且一个人的体力有限,父亲在我的照料下,身体并没有变得更好。

以家庭看护为核心的传统方法,并不能最有效地解决老年痴呆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看护需求,甚至有时会成为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正常生活的阻碍。

一方面是因为家属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无法让老年痴呆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得到专业有效的治疗;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无法自理,而且往往行为异常,这些特殊情况也让普通家庭没办法进行有效地照料。

另一方面,没有收入一年多,每个月的生活费、父亲的医疗费、以及各种开销,之前的积蓄已经渐渐变得捉襟见肘。

父亲每月的药费就需要1000多元钱,一旦不小心因为老年痴呆导致发生意外住院,开销就更大了。

得了老年痴呆这个病,如果没有好的药物控制,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的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

老年痴呆的父亲,逐渐成为压垮我的沉重负担。

当一个家庭成员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后,其照护服务提供者很容易成为第二个病人。

我的家里有两个病人,一个是老年痴呆的父亲,一个是照顾老年痴呆病人的我。

自己一个人是无法照顾好父亲的

在父亲确诊老年痴呆后的一年,我终于明白,光靠自己一个人是无法照顾好父亲的。

这一年多照料老年痴呆父亲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用传统的孝道观念衡量子女的孝心是愚昧的,不能自理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痴呆,在家养老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在决定把父亲送到养老院后,我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并准备在附近重新租一个房子,每天可以方便去看望和照顾父亲。

目前,把老年痴呆的父母送进养老院,或许是很多人“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相信在未来随着多元养老发展成熟后,以及社会上对老年痴呆的养护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把老年痴呆的父母送进专业养护机构,得到更专业更有效的治疗养护,或许会成为很多人“何乐而不为”的更优选择。

中秋假期当自己把父亲送进养老院,办好各种入住的手续,将要离开父亲的那一瞬间,眼泪“唰”的流了下来,心好痛!但又好无奈!

也许很多人认为我是不孝的,但我真的尽力了......

不是所有的陪伴就一定是快乐的、幸福的 。

Ⅳ 【生活随笔】去养老院,给父亲送饭

那日下午,正在参加学校的业务活动,突然接到养老院护工的电话。

“你好,你父亲这两天状况不太好,走路不稳当了,也不知道咋回事?”接到这样的电话,我很担心。

联系了哥哥弟弟,让他们去看看情况,我这边正在参加学校业务活动,走不开。那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

后来得知,父亲的药没有按照正常用量,少吃了不少,本来一天要吃三次,每次一片,结果她只给吃了两次,而且每次半片,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我父亲的身体。护工说是没跟她说明白,我哥说,明明说得清清楚楚,药盒上还写上了,是护工有记住吃药的安排。这个时候,埋怨是没有用的,只能让护工赶紧把药量调整过来,看看能不能好一些。

昨天上午,我打算去看看父亲,不去看看,真的不放心。并且打算给他买点饭带过去,也算是改善一下生活。养老院的伙食很差,每月交的钱大多用于管理费、护理费等等乱七八糟的费用了,用于生活费的很少,所以,伙食不怎么样。

我准备了牛肉、肉末蒸蛋、菜馍、蛋炒饭、月饼、苹果,给我父亲送过去。

可是,到了养老院门口,因为疫情的原因,竟然不让进门。我还是觉得不放心,跟她们商量了很久,说了我父亲的情况,才算勉强让进去。

进去之后,到了父亲所在的楼层——四楼。就看到了不少坐轮椅的老人,大多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许多老人都是坐在轮椅上,木然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没有任何言语,也没有任何交流。我父亲还算是好一点的,虽然意识模糊,但还可以自己走路。

父亲看起来瘦了不少。我给父亲拿来了他们吃饭的小桌子,照顾他吃饭。父亲状态还是不太好,还是很糊涂,吃着我带来的饭,还唠叨着这饭不能多吃,里面下的有毒药。我说这是自己做的,没有毒药,他不相信,每一样只吃一点就再也不吃了,怎么劝都没用。父亲吃了两块牛肉,大半个菜馍,两口蛋炒饭,半份肉末蒸蛋,一块凤梨月饼。

由于十一点正是他们午饭时间,看到了他们食堂给老人准备的饭,确实很简单。老人们吃得很少,基本上都是护工给多少,他们就吃多少,不给也不要。大多是意识已经糊涂的老人。

我陪父亲吃饭的时候,周围还有五位坐轮椅的老人,整个过程,我几乎没有听见老人们说一句话。

那是一种让人窒息的安静。

吃完饭,我送父亲回房间休息。房间里住了三位老人,一位经常躺在床上,不能起来的;另一位是坐在轮椅上,不能自理的,我看见那个老人坐在轮椅上睡着了。

我把父亲安顿在床上午休,我离开。我知道,送到养老院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又有多少无奈呢。

母亲还躺在床上需要全程料理,如果父亲在家,父亲的吃睡洗涮也需要人照料,父亲还喜欢独自出去,一旦出去,他自己不能回来,总是找不到他,让人着急。

很无奈,又无能为力。

只想着等母亲恢复得差不多了,生活能够自理的时候,再把父亲接回来。

把父亲送养老院,我也感觉自己很不孝。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Ⅵ 黄渤含泪谈养老难题:我想把父亲送去养老院,网友骂我不孝,为什么呢

说起来,在我们的印象中,大部分老人都不愿意去养老院,只要儿女提到“养老院”一词,老人就会动怒:

“哼,我还没到不能走路的地步呢,你们就开始赶我了!我要是不能自理了,你们是不是就盼着我早点没啊?”

养老院,不是老年人的终点站,而是一个新的起始点,只有我们让老人在养老院感受到喜悦,他们才会愿意住养老院。

只有养老院提升服务质量,网友对子女把老人送进养老院的评价才会改变。

阅读全文

与把父亲送进养老院的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做入职体检用多少钱 浏览:584
年轻人和老人一起照相怎么站立 浏览:438
端午节孝敬长辈 浏览:661
赞美老年大学舞蹈班的文章 浏览:111
如何挑选养生产品 浏览:963
乌鲁木齐市80岁老人补贴 浏览:685
老年人眼底出血什么原因 浏览:739
描写不孝顺的句子 浏览:505
把父亲送进养老院的话 浏览:361
湖南县里的老年大学 浏览:959
70岁老人瞌睡多的原因 浏览:796
残疾人老人证在哪里办 浏览:219
父母留下的相片奖状怎么保存 浏览:842
孩子上小一了父母该说什么 浏览:646
朝阳农村养老金在沈阳哪个银行交 浏览:488
老年人健康管理计划 浏览:418
老年人做榜样 浏览:476
国家怎么改制养老保险的 浏览:769
老年人饮食问题 浏览:482
为什么生病的老人自私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