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敬老院的老人吃什么

敬老院的老人吃什么

发布时间:2025-09-25 05:24:00

① “人老了,谁也靠不住,有经济条件进养老院,这是大趋势”怎么看

我村有位大爷,五十多岁的时候还没有见到儿媳,唯一的儿子一场重病就离世了。几年后,大爷的老伴在思念儿子的日子里,也丢下了这位大爷,去另一个世界找儿子去了。

人生在世,天有不测风云啊!这位大爷走到这一步,真是人生一大悲剧,中年丧子、丧妻的悲哀,全被大爷遭遇了。大爷的儿子、妻子相继去世,到老了的时候,他还能靠谁呢?接下来我分享一下这位大爷的养老历程。

此时的这位大爷,已经是憔悴不堪、万念俱焚了。平时积攒的几个辛苦钱,为了陆续安葬儿子和老伴,也所剩无几了。悲痛过后,大爷捉摸了一个计划:农忙时干完田地里的活,闲时就在镇上找零工做。

大爷六十岁那年,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为大爷办理了入住敬老院的手续。可是,大爷不乐意去,工作人员在三番五次的动员之后无果,就为大爷办理了低保和独身老人补助。这时期,大爷就在思儿、念妻、干农活、找工做和享受低保中度过。

大爷到了七十岁的时候,虽然靠勤劳、辛苦积攒了一点钱;但是,他也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不但不去养老院养老,并且还把所有的财产卖了,在他儿子和老伴的坟附近,用钱请人搭建了简易房。此时,大爷除了劳动工具没有卖掉之外,余下的都卖完了。

当时,村子里的邻居不理解,有的说老大爷患上了孤独症,想与儿子和老伴在一起;有的说老大爷的脑子可能不好使了,才会做出这种令人费解的举动……无论村子里的人如何去揣测,老大爷的举动都已经成为事实,他儿子和老伴的坟之间多了幢简易房。

这一阶段,老大爷除了在附近的园地里劳作外,不再外出找零工。闲时就暗地里挖好自己的坟坑,请人买来棺材放在简易房里;并召集村子里平时要好的几位邻居作最后交待。老大爷交待时的话语是:“我所有的钱就是这些,我每天坚持起床游动;如果你们有哪一天看不到我的身影,就麻烦你们几位过来把我装进棺材里,埋入我早挖好的这个坑。余下的钱,你们就平分。”

老大爷对要好的几位邻居,安排完自己的后事。过了几年之后,老大爷真的去找他的亲人去了;结果,如愿了他生前对这几位要好邻居的交待。

由此看来,人一样生,百样死,最终的归属也是回归自然;仅仅区别于过程的不同而已。之所以,从这位大爷身上可以看出,人老了就得靠自己。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要不去过分奢望和刻意的去依赖别人,自己活出开心就行。

因此,无论是靠儿女养老也好、自己独身或进养老院养老也罢,唯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最惬意的!

感谢推荐回答问题!

看过此提出的问题后,结合过来对 社会 有关情况的了解和观察,也进行了认真思量和拷问。

该问题说:人老了,谁也靠不住,有经济条件进养老院,这是大趋势。

本友友认为,此问题所提出的话题,有失偏颇。浅见看法如下:

1、游敬搭“人老了,谁也靠不住,……”。

在此反问,又该靠谁呢?

答:靠自己的子女(包括儿媳、女婿以及孙子女、外孙子女等近亲属,以下统称为子女。没有子女的另当别论),这是主要的依靠对象,大多家庭就是这个样子呢,靠不住的子女还是极少数的。

大家可以观察看看,自己本身居住的所在社区、村庄,或者说每个家属院、楼栋以及单元等等,所居住的居神拿民老人当中,老人靠的都是谁呢!有几个不是靠自己的子女的。

不靠自己的子女,又靠谁呢?

如果说,除了自己的子女以外,其他的人谁也靠不住,或者说凭什么靠的住呢(当然也不排除有例外的情况),或许这才是事实应该有的真相。

2、“……,有经济条件的进养老院,这是大趋势”。

这里在此反问,假如没有经济条件呢,又该怎么办呢?

进一步反问,即便老人需要进养老院,又是谁给安排的能够进养老院呢?难道不是子女吗?又可能会是谁呢!谁有这种资格安排呢?

答:如果各方面的情况都允许,有经济条件的进养老院,这也是允许的,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办理有关手续的,还得是靠自己的子女(包括儿媳、女婿以及孙子女、外孙子女等近亲属。没有子女的另当别论)。假如有此类的情况,健在智能正常的子女,也是主要的依靠对象,靠不住的子女还是极少数的。

大家也可以注意观察看看,自己本身居住的所在社区、村庄,或者说稿困每个家属院、每个楼栋以及每个单元等等,所居住的居民有老人的家庭当中,真正进养老院的家庭老人有几个呢?可以了解看看,怕是还是居家养老的是主流吧!

3、基于以上所述,该问题说:人老了,谁也靠不住,有经济条件进养老院,这是大趋势。本友友的基本看法是:

人老了,靠谁?

答:还是靠子女。

有经济条件进养老院,这是大趋势吗?

答:不是。但也不排除有进养老院的情况。

如果老人身体好好的,精神好好的,自理能力好好的,独立或者与子女共同生活好好的,一切问题也不在话下。

关键是一些失能(注意失能)老人的养老照护问题,才是根本性问题。

这一般也是老年人不可回避的必经阶段,这时才真正需要子女承担责任的一个关键阶段。

养孩防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关键看老时。不靠子女!四周看看,靠谁呢?哈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说,谁也不明白呢!

4、目前,随着国家对老年人的高度重视关怀,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出台,各个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慧及老年人的政策规定措施,国家各地方或者个人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从不同角度也进行了有益的 探索 ,比如各个地方筹办的各种特色养老院,研究 探索 养老医疗一体化模式,社区养老帮扶、邻里照顾、临终关怀等等,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 探索 。

可以说,养老事业的兴起,不管是公办的养老院,还是私办的养老院,这些养老院的兴起,以及多种方式方法有益的 探索 创新,都是对居家养老能力不足的有益补充,对老年人是好事。

当然了,自己家的老人,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身体智能健全,也能够自理,老人自愿安排愿意去养老院,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总之,千家万户,各家情况呢,又各有不同,也是不能一概而论。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就是最好的。关键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老人的养老问题处理好,也是大家的共同希望。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托,老有所靠。让每个老年人都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不单是子女的责任,也是全 社会 的共同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愿每个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以上所述,就题答题。谈点浅见,不要对号入座,仅供浏览参阅。考虑不周之处,请友友补充完善。

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尊老敬老方面,国家还有许多关爱老人的决策:例如给农村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发养老补助金;给六十五以上的老人免费坐公交车;给六十五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多涨退休金等。以后国家还会继续加大关爱老人的力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 健康 预示不断增强,所以寿命也越来越长。这样以来,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口逐渐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国家要在乡镇、县城、城市建各种形式的养老院,同时国家也鼓励私人开办收费型养老院。如有专供无儿无女的“五保户”,无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户”进注的养老院,这种养老院,一切费用由国家全额投资。

有一般服务型和收费形式的养老院,供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开设的。养老院只提供住宿、吃饭、茶水服务,其他一切事情由老人自理。

还有特殊服务型和收费形式的养老院,供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开设的。养老院包一切护理工作,如提供饭、茶、水,提供洗衣、喂饭,护理大小便,护理睡觉、起床、洗漱等一切工作。这种养老院收费高,里面的设备条件也好,服务周到。

所以楼主提出的:“人老了,谁也靠不住,有经济条件的进养老院,是大势所趋”,这种推则是正确的。并不是说儿女没有孝心,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护理老人,儿女们的生活要跟上时代朝流,必须去拼命的赚钱,才能达到和满足如今生活的需要,所以老人们也不能去数说晩辈们的不孝。

我们老年人要提前作好自己的养老准备,提前给自己筹备一定的养老金,以备到时进养老院使用。自己的钱自己要妥善管好,有钱不能让晚辈们知道,更不能因为晩辈们需要把钱都给他们。到我们急需的时候,晚辈一时拿不出,那又该怎么办?所以我们老年人要多为自己想想,给自己留有一定的余地。

老年朋友们,时代在发展, 社会 在前进。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淡薄。老年人进养老院是大势所趋,为顺应时代要求,所以在进入老年之前,就要为自己的养老生活作好充分的准备,储存足够的钱,到时二老一同去养老院生活。

从目前来看,人老了,有经济条件,儿女们又指望不上,去养老院真的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养老院也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好那么完美!十多年前,父亲来我家养老时,由于我们生意有时候比较忙,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他,也只能和父亲商量好了的情况下,把他送到养老院。

我父亲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养老院,他以为我们不要他了,也许老人到了这种地步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和顾虑。我费了二三天的时间才说服父亲,告诉只是一二个月而已,忙完了这段时间一定把你接回家。

我们夫妻俩找了好几家养老院,一看环境、二看养老院的人和事物、三看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们的精神状态!最后选了一家比较好的养老院,也比较满意。他们的服务态度也比较好,非常和气,虽然我父亲需要人照顾,但他的养老费用是别人的一倍多,我们也认可了,绝不能委屈了我父亲!更不能像包袱一样甩给养老院。

即使这样,每天我都要抽时间去看望父亲,那怕是陪他聊聊天、唠唠嗑也会让他感觉很安心。开始我父亲住的房间里是四个老人,很干净舒适的环境,每次去的时候我都要带一些水果,也分其他的老人们吃,说句心里话,我真的见不得老人孤苦伶仃的样子,心里很不得劲儿。

每去一次,这几个老人就哭,我心里明白,看到我又想起了他们的儿女,心里很难受。人在那种环境下,换了谁心里都不是滋味。真的,我去了半个月的时间中,一次都没见到这几个老人的儿女,我父亲也这样说。养老院院长的父母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每次见了我就夸赞我说:“你是唯一的一个经常看你爸爸的儿子。”我就笑笑不说话,我知道我父亲很依赖我,一天不见我都睡不着觉,我也是一样啊!

送走父亲的那段日子里,晚上躺在炕上就会想起父亲,他在哪里好不好?能吃饱饭吗?会不会受气等等;

再说养老院里的事情吧,开始的时候一切正常,后来就知道了一些内部情况,表面上的好只是一种假象。我父亲头脑很清楚,一个月左右的观察和感受,都偷偷告诉了我。父亲说:“这里面很乱,有人偷东西、偷钱等一些事情!”父亲还说一个五十多岁的护工阿姨经常呲呲哒哒这些老人,吓得老人们不敢吱声,老人们吃饭慢一点,没等吃完就被抢走了饭碗。我听了很吃惊很气愤!

正好那天我去看父亲,那个护工阿姨也进来打扫卫生,我父亲偷偷指着她,意思就是这个人。我对那个护工阿姨说:“大姐!听我父亲说你孽待这些老人,还抢饭碗,你什么意思?”那护工阿姨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我也没惯着她说:“真的假的我没看见,只有一次,下次我再听到这样的事情!我饶不了你。谁家都有老人,做人做事别太缺德了。”那护工阿姨一个说好话,我也告诉我父亲说:别害怕,有什么事跟我说就行。

后来我要求给我父亲安排二个人的房间,还可以。另外一个老人是个盲人,更可怜!其他人的房间更乱更混杂,十多个人一个屋子,男女居住在一起,气味儿也很大,我只看了一眼就快速离开,心里呀别说有多别扭。

好的养老院也有,那可不是一般人能住的起的地方,样样都好,当然钱也到位。第二个月底的时候,我把父亲接回家,父亲很高兴!对我说:以后再也不去了,那里不是人呆的地方。我说:爸爸!以后不来了,咱就在家里养老,放心吧。

网上经常有人讨论老了的时候去养老院,我觉得就是一些闲的无聊的人瞎咧咧!经济条件好的人怎么都不是问题!经济条件不好的老年人该怎么办?养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关乎着每一个老人最后的归属地,儿女孝顺的绝对不会有问题!不孝顺的儿女也不少。昨天晚上看到一个名叫“不老松”网友的视频,讲了一对老年夫妻的悲惨生活,儿女们又不在身边,俩个老人又有房和退休金,可就是照顾不了自己的生活,年纪大了,什么都需要有人照顾才行,弄得我有点失眠了,二点多才睡觉,早上六点被电话吵醒。也不知道二个老人的儿女怎么想的?令人气愤。

我估计这样的事情全国各地有很多,不是每一个老人老了的时候都活得那么开心、那么有尊严!未来养老的问题怎样?也许会有一个好的办法解决,让每一个老人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这是个很沉重的话题

谁都有老的时候,无论你穷你富,你丑你俊,都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老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事实。

自古有句话讲,养儿防老,但有的儿女自己都没活明白,怎么养你们老?即便儿女孝顺,一对小夫妻要照顾双方四个老人,或许更多,即便小辈有那心,也无那力呀!…

所以我说,活在当下最重要,每天都快快乐乐的,到老了再说吧!

等到老了,身体 健康 就居家养老,到力不从心了,老伴如果还健在,就一起上养老院吧!有经济能力,找个条件好些的养老院,条件差些就找一个条件差些的,现在就不要想太多了,能活多大,自己也说了不算,顺其自然吧!…

养老院不等于幸福院,反正我是不去的!尽管经济条件可以!我大姨83岁,上周从养老院搬了回来,请保姆居家养老,原因如下:

一、养老院就是一个大杂院。去养老院的都是因种种原因在家里呆不下去了,才送去养老院的:①因年老多病,子女没时间或不愿照顾送去的(有的子女退休啦到处游山玩水,宁愿花钱也不愿父母跟自己同住)!成天与这些哼哼呵呵的太婆大爷住在一起,那日子好难受呵!尤其是看到那些从养老院病死奔黄泉路的……

②老年人性情各异。有郁闷不爱说话的,有成天叽叽喳喳唠叨的,有脾气暴躁谁也不敢惹的,特别是那些脾气怪异,在家里跟子女关系搞僵的,与这种老人做邻居让人担惊受怕……

③同是老年人,来自四面八方(有钱就可以进去)、不同阶层的人,思想文化差异大!以中档养老院为例,那些机关事业单位去的老人与农村去的大爷大妈呆在一个大院,真的不舒服呀!比如看个电视,各人喜欢的不一样,看的时间不一样,好难受啊!

④养老院活动空间小,成天夕阳黄昏,暮气沉沉,没有春的气息,人住那里,生理心理加速老化!哪有家里安逸?只要不瘫,成天公园呀,江边河畔呀,清风流水,春花绿野,蜂飞蝶舞,鸟语花香……哪个养老院有这么巴适!

⑤养老院不是福利院。老板开养老院按商业模式运作,谋财是大事,广告宣传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花了钱不一定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尤其是那些子女不经常去看望过问的,或者无子女的老人,唉……常常会受到……

所以,吸取我姨妈的教训,将来无论如何,我都选择居家养老!生活能自理,自己干!自理有点困难就请个保姆,实在不行,绝不拖累儿子,自我断食,驾鹤悠悠归去……

老朋友83岁时,小他一岁的老伴提前走了,他的生活好像立马就没了意义。

唯一的儿子与儿媳、孙子远在国外。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老伴儿的重要性,才明白自己为外国养了个儿子!他说金诗元啊,我这辈子最糊涂的就是辛辛苦苦一辈子养了没用的一个孩子!

我说,你不说,我还不认为您糊涂,你一说,我真的认为你糊涂了!人生一辈子,吃后悔药,治不了病,还会得病。

老朋友不相信特医 养生 之说,我教他《金院 健康 法》,他认为 养生 就是乱花钱、就是浪费时间。他虽然还能走路,免强能自理生活,但比起我另一位善 养生 的同龄人,他就是个残疾人!

长话短说吧,老朋友他儿子匆匆回国,只能把我这位老朋友送到养老院。老朋友自己很清楚,一旦去了养老院,就不可能再回到自己熟悉的家了!他难割难舍的把几十本相册打包扔到了垃圾桶里,自言自语地说,与其让儿女扔,不如自己扔!

金诗元: 我一直在说,人都是孤独的,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都是别人!老朋友30年前一直说我这句话很自私,现在终于说了一句话实话,他说一个人自己珍爱的东西,或许在别人眼里就是垃圾。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也是别人了!

人生如戏,迟早得谢幕,健 健康 康地来,能健 健康 康地走,就是最好的剧终!

我一直没说我这位老朋友是做什么的,人老了,原来是做什么的都不重要,最终都要以两条标准论之: 健康 的与不 健康 的;生活能自理的与生活不能自理的;去敬老院的与不去敬老院的!

金诗元书法:道法自然

我老朋友是个教授,他最终用自己的经历给自己讲了生动而悲凉的一课, 健康 靠不住,啥都靠不住!

金诗元

2021.07.11游学途中

我是60后,刚办好退休,下一批老人就是我们了。孩子独生子,已结婚。我的观点是:在他们需要时,尽力帮助他们,现在房子这么贵,不帮他压力太大!但养老必须去养老院。因为他们80,90这些孩子,国家要求他们坐三胎,退一步不生三胎也得生二个孩,都还要工作,工作孩子就够他们受了,再加上老的,多数得四个老的,一个有个毛病,他们就团团转了!去养老院,只要求他们有空去看看就好了![送心][送心]

现在的人不是靠不住,而是受形势所迫,由于前些年响应政府的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好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你们想一下两个人要面对两边的四个老人,甚至更多,还要照顾子女,怎么照顾得过来。

由于我国的国情,形成了葫芦型人口结构,就是底脚大中间细,口口上又大,所以,老年人要替孩子们想一想,他们的艰难。现在上一辈的千斤重担已经落在了独生子女的肩上,他们还肩负着生三胎的神圣使命。大家算一下,一个孩子从小到大要消费好多钱。三个孩子呢?

我觉得人老了,生活能自理就自理,实在不能自理了进养老院也可以,不能太拖累子女,不要说孩子为了照顾你而不去找钱就是有孝心了,不找钱吃什么呢?所以老年人要从大局出发,反过来想一想。愿天下所有的老年人都过上一个愉快的晚年。

② 敬老院的饭怎么做,一年四季该给这些老人该吃什么饭

家常菜吧,老人牙不好,要吃煮得烂的。在网上搜一下一周营养菜谱,结合你们那儿预算改一改。

③ 养老院100个人一天消费多少钱

一般养老院收费多少钱 养老机构收费标准参考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大讲堂 > 健康/保健 > 医散仔疗/护理 > 养老机构 >
相关行业:
知名品牌:
首页
知识
聚焦
我想代理
投票
招商
名人
首页 > 知识大讲堂 > 健康/保健 > 医疗/护理 > 养老机构
一般养老院收费多少钱 养老机构收费标准参考

知识君
172472 ★ 关注
评论发布纠错/删除版权声明
摘要:随着人口老老龄化持续加重,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养老!当老人要去养老院、敬老院、老年护理院时,收费价格就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重点之一。一般养老院收费多稿掘搭少钱?养老院收费项目有:一次性设备使用费,这个费用大部分养老院都是要收取的几万---十几万不等。床位费(房费)根据养老院的设备设施环境服务等等收费一般为一两千.....下面看看养老机构收费标准参考吧!
一、一般养老院收费多少钱

一般养老院约5000元左右,要看情况是生活能自理的还是瘫痪在床的,还有城市地区差异。要是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可能还要多些费用。养老院收费标准一般分为:房间费、伙食费、服务护理费、医疗费、暖气空调费等,不同的地区养老机构收费标准也不相同;同一地区养老机构档次的不等同样收费标准也不相同。可以这样说:养老院收费标准也不算标准,作为用户我们不能把此项作为评定该养老院好坏的一个砝码,我们为老人选择合适满意的养老院主要还是综合来看,比如地理位置、服务设施等等都要作为键拿参考的。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养老院,不同的收费标准,大致都是分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这几项的。收费有几百元到几千元,甚至有的高达万元以上,会员制收费标准、按月收、按年收、销售产权的老年公寓费用就更不一样了,不过到每家养老院去咨询的时候,养老院接待人员会详细说明的。

④ 养老院本就是为了给老人养老的,为什么送去养老院会被骂

统观念里,大家觉得送老人去养老院是不孝顺,担心老人在养老院里吃不好,睡不好,受到虐待。现在的养老院统一规范化标准化,更注重为老人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养老生活。老人们在养老院能参加各种活动,还有医生护理员每天量血压,提醒老人按时吃饭,无忧无虑,日子也是潇潇洒洒。养老院创始人的感触是:以前都是不孝顺的孩子才送父母去养老院,现在是孝顺的孩子才送父母来养老院。

养老院靠谱,老人跟孩子关系好,自愿去养老院,孩子经常看望,那就不是不孝。反之,就是大不孝。

家有黄金万两,食不过一日三餐;家有广厦千间,卧不过一榻之地。

⑤ 敬老院活动心得体会通用

推荐更多专题:“敬老院心得体会”、“敬老院活动心得体会”。

当你想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时候,我们每天都可以写一写近期的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可以借鉴的心得体会有哪些呢?栏目我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我了敬老院活动心得体会,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敬老院活动心得体会 篇1

今年夏天,学校的大队部让我们给个爱。想了想,我就去养老院。

下午,我坐我叔叔的车来到乐康高级公寓。我先在门口拍了照,然后对门口的经理说:“叔叔,我们可以进去看看老人吗?我们研究并组织活动。”没想到舅舅听了之后答应了,而且好像很支持。我真是大喜过望!

当我们走进养老院时,我们首先来到一个老妇人住的房间。这里的老太太六七十岁。大概是因为她的孩子太忙,顾不上这些老人,才被送到这里的。当我们走进房间时,我们看到他们正在愉快地聊天,有说有笑。看到我们似乎很愉快,我们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然而,当我们听说我们是专门来为他们表演的时候,我们更开心了。

“下午好,奶奶们。今天我将为你唱一首歌。名字是“我是画家”。我一讲完,就赢得了他们一轮热烈的掌声。然后我唱完了歌,很活泼,勾起了他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也觉得很开心。唱完歌,我带奶奶去阳台呼吸新鲜空气。老奶奶说:“哎,我老了。我很久没去过这个阳台了。没想到空气这么清新。“过了一会儿,我把奶奶推回房间,让她休息。我和奶奶说了声再见就走了。

这次来养老院,又有感觉了。我认为即使我们很忙,我们也不能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因为是他们把我们带大的,所以我们要报答他们,亲自照顾他们。而不是随便送他们去养老院,感受不到那种孤独和寂寞。

敬老院活动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x月19日,由我们社会实践与调查协会组织的“关爱老人,传播爱心,完善自我”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圆满完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我们身为一名学生,一名年轻人更应该弘扬美德,所以我社安排了此次慰问活动。这不仅延续了学习雷锋的主题精神,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老年人的关注。昨天中午,我社一行几十人热情洋溢地走进了黄骅市敬老院,给他们带去一份快乐、一份温馨。

活动期间,青春热情的同学们与老人谈心,所涉及的话题从敬老院的居住环境,老人们的家庭背景,直至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而我们也向老人们介绍了自己在大学的生活情况。通过互谈,我们了解到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并不寂寞,子孙们会时常带来各种礼品孝敬他们,许多学生志愿团队也来探望他们,社会各界也对老年人关心有加。

虽然我们的活动虽然只持续了短短的一个下午,但我们的爱心无限,我们在这次活动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这次活动的所有进程,所以,我们不仅增进了大家的团结协作能力,我们也非常的开心能做如此有意义的事,号召更多的人为老人送祝福。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责任依旧持续,我们充分认识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将把我们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心继续温暖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我们将把这种精神在新时期一如既往地弘扬下去!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对老人的关心意识,更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对外形象。慰问活动结束了,我觉得回校后会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献爱心的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关爱生命、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敬老院活动心得体会 篇3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特色节庆重阳节。在古时人们通过登高祈福、赏菊等活动纪念圣诞,新时代,我们又赋予了重阳节“敬老节”的新内涵。

为了培养小孩们尊老敬老的美德,10月16日下午,大班小孩们走进社区,为父亲母亲们献上精彩的节目,送去欢乐。

10月17日下午,大班年级组邀请儿子们的父亲母亲、姥爷姥姥来园,与儿子们共度重阳节。孩子们精神饱满的画画、跳舞,与父亲们一起游戏,老人们心里乐开了花,脸上闪耀着美好的微笑。孩子们还为她们捶背,和它们聊天:“您以前如何锻炼身体?”“喜欢吃什么?”……逗得父亲母亲们乐得合不拢嘴。孩子们的纯真可爱、真诚关心,让母亲们心里感到暖意,对儿子们增添了浓烈的爱意。

最终孩子们送上自制的贺卡、绘画作品,表达对父亲母亲们的祝愿,希望你们身体健康、笑口常开、长命百岁。

通过活动,孩子和母亲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充满激情的重阳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在父母们身上闪烁。

敬老院活动心得体会 篇4

“公益”,字典里的意思是有关社会公众的福利和利益,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在组织并参与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后,感受颇深,对“公益”两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其实“公益”不仅仅是对公众有益,对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并获取知识的过程。

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每一个公民都在奔波,都在为这个社会做着贡献,所以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着。历史的车轮在碾过一道道痕迹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残缺的痕迹:环境被严重的污染破坏了,一些儿童因为贫困失学了,老人们孤单了……问题出现了,公益事业随之出现了,于是志愿者也便出现了。正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拥抱明天更加灿烂的太阳,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爱更加完美,公益活动一点点成长并成熟起来。

公益活动需要的是一种拥有爱心,奉献爱心的精神,需要不图报酬,友爱无私的灵魂,它是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的一个伟大事业。所以,在把关怀带给世界的同时,公益活动的举行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怀,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我要说:一个人即使再有能力,再有热情,要想把事业做的成功,有所成就,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靠我们大家的齐心努力!

上了大学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公益活动是最有意义的。为了丰富我们的周末生活,让我更多的了解养老院中老人们的生活,于是我就跟学校社团去参加过一次敬老院公益活动。当我们刚到那里时,在我们正前方的是一个院子,在门的左手旁是一栋住宿楼,老人们住在一楼和二楼。

当我们到达时,有几位老人在园中散步,院方负责人告诉了我们这些老人的情况,他们大多是因为子女工作在外比较忙,没时间照顾他们才把他们送到这里,也有的是无儿无女,孤独一身的生活在这里。落寞的眼神、被岁月碾过的脸庞以及驼掉的脊背让我们的心不禁地揪紧。由于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轮椅上,所以我们的成员到他们房间里小心翼翼的把他们搀扶出来到一楼大厅,还搬来板凳让老人们坐好。我们和老人围坐在一起,内心是无比的温馨感动。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但是仅靠我们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决社会上所有需要关心的事情,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关注老人,关心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则是我们的理想。所以我们希望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单,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安享晚年,构建我们的和谐大家庭。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需要的并不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我们还需要像这种实践活动,学校以外的另一种生活。不仅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敬老院活动心得体会 篇5

在去敬老院的前一天晚上我很期待,很激动。但在去敬老院的当天我却觉得很无措,怕到那里做得不对,惹得老人不高兴怎么办。就以这样的心情到达了敬老院,刚踏入我就听到这样一句话“今天好热闹”,那时我就在想是多么的安静,多么的无趣的环境生活才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到来而吐露出这句话。越想越心酸,越想越觉得我加入这个社团,来到这里是正确的。

在副会长带领着我们到一位老人面前时,却没有人自主的上去陪老人,因为那老人有一点严肃,给人很冷漠的感觉。最后我从后面走了出来。而当我站在他前面时,他给我一抹暖暖的微笑。当时我仿佛进入他心中的世界。当我走出来之前他的世界里大部分是冰川,而当我走出来之后他世界里的冰在慢慢的融化,最后变成暖炉。当我伸手去触摸他的手时,给我一种想摸到雪的感觉。我说:“爷爷您的手好冰啊!我给你暖暖,然后您给我说故事好吗?”他回答我说:“爷爷的手一直是这样的”。就这样我们聊了很多。这是学长发放香蕉到我们这里了,剥了皮给他吃,他却说:“你先吃,然后爷爷在吃”。我们说来说去他才吃了两口,再给他吃时,他说:“只有我一个人吃,不礼貌,我们一起吃”。最后是我一口他一口的吃完了。

他让我扶他回房拿糖给我吃,我说什么都不听,最后劝说到我表演完了再给我奖励。每次爷爷或者奶奶路过我们旁边跟他问好,他们的笑容让我怀疑有几个月没笑过了,那种很僵又很暖的笑容让人心疼。但我扶着爷爷去看表演时,我发现爷爷的手是暖的。这时我意识到,不是他的手一直就是冰的,而是没有人伸出一双手给他暖暖。在我表演的过程中,他就一直看着我。我看着他的那眼神,就像给他一抹温暖的微笑。表演结束了,我以为他已经忘了给我的奖励,但是他没忘,一结束他就让我扶他回房。那时我都没有反应过来他就握着我的手,往我手里倒冰糖,那时我真的想起了我的爷爷,每次不管我做什么回来,爷爷都会倒几颗冰糖给我。当他吃饺子的时候,我看着他那颤抖的手,我想喂他,但是我不敢说出口,因为爷爷生病时我说喂他,他生气了。等他吃完了,我也和他告别了。在他那带着不舍与询问中离开了。因为我不敢给他一个准确的时间。

在这次的敬老院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在艰苦中站立,在战场上前进。我深深的感觉到敬老院的老人的孤独,我觉得我来对了地方。我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我为这样的我而开心、自豪。

敬老院活动心得体会 篇6

尊老、爱幼,是中华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多少尊老爱幼,已成为佳话。

今天作为一位大学生,同时也是一位志愿者,总觉得好像少了什么,除了上课睡觉以外,感

到生活都是得过且过,没有多大的意义。然而今天,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虽然很累,但值得。

今天我们青协组织去慰问附城敬老院活动。我们在校门口集中,头戴着标有青年志愿者的帽子,还有手系着章,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去,在路上,有很多人认为我们去旅游,那时我们心感到很美。一路上我们就想着附城敬老院有多远,然后经过的风景。

走了差不多一个钟的时间,终于到了。哗,好远喽!这时负责人告诉我们尽量避免谈到有关老人的家人,然后会说白话的同学跟老人说话,不会的在外面帮忙打扫。说完,有的同学就去陪老人说话,有的在外面陪老人下棋,有的打扫,而我呢?在打扫完后,就去找别的同学一起和老人聊聊天天,虽然我白话不是很好,但是我会听。在谈话中,我们了解到,这里总有37位老人,当我们问到他们每个月拿到政府的补贴有多少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只有10元,其中5元要交给这里的工作人员,不然他们不会帮你煮水什么的,当我们得知只剩下5元的时候,我们的心抽痛了一下。5元、、5元,这是什么概念啊,一个月要花的,够吗?5元,我们到小卖部不到半分钟就没了,他们....后来同我们聊天的那位老人还给分苹果。

快到了中午,虽然短短的两个钟 ,我们给老人带来了心理安慰,带来了温暖,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让他们感到我们同他们在一起。我们走时,同老人照了相,我们走了,即使有的老人行动不便,他们也要出来送我们,从他们脸上,我们看出他们的不舍和渴望。

虽然这次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活动之前并没有通知到位,让一些已报名的会员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去,希望以后提前通知。

2.由于路途远,而且要比较赶,又不能打伞。希望以后考虑到,我们是在烈日底下走路,如果不打伞的话,会中暑的,虽然赶时间,如果没有体力,我们会在预定的时间里赶到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不在中途休息一下呢?那样的话,会比预定的还会更好。

⑥ 老人住养老院的坏处都有哪些

很多子女以为把父母送到养老院,那么父母就不会孤单,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老人并不想去养老院,只是迫于无奈他们才选择去养老院养老,如果能给他们选择,他们肯定希望能跟子女一起住。老年人住养老院存在着很多的坏处,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养老院人数众多,但地方比较有限,能活动的区域就那么一点点,老人想出去散一下心都不方便;另外敬老院的护工人手也不足,一个人通常要照顾好多个老人,所以照顾得不是很周到。

第二、每个老人家都希望儿孙绕膝,人的岁数一到达一定的年龄就很害怕寂寞,特别是老年人,总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围着自己。所以当老年人被子女送去敬老院的时候,那么他们会感觉到很失落,会经常想念自己的子女,有些子女整天忙于工作,很少时间抽空去敬老院看望自己的父母,很是让自己的父母伤心,很多老年人会因此患上抑郁症。

第三、养老院属于群居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再加上老年人经常患有各种疾病,容易对彼此生活造成影响。这一点我们很多人都可以体会得到,我们读大学的时候都住过宿舍,舍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好处理的,如果遇上一个脾气比较古怪的,那么这生活就很难过。

所以如果有办法的话,尽量不要送自己的父母去养老院,让他们跟自己一起住,每天都可以陪他聊天、散步,这样他们才能度过一个更加幸福的晚年。

⑦ 家里老人家有老年痴呆,还有高血压,平时应该怎么吃

家里面有两位老人,爷爷老年痴呆,奶奶有高血压,推荐一下饮食:
为了两位老人,特别是爷爷需要专人照料,我们请了之前在比较好的敬老院工作的阿姨,她对饮食和照料这块真的很专业,然后也有医生的嘱咐,加上之前稍微做了一些功课,下面的答案应该可以给到你一些帮助。
1. 日常限盐:
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其中包括通过酱油、咸菜、味精等调味品摄入盐的量,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病人群应该吃的比这个更少,以2g左右为宜。2g是什么概念,就是我们家的汤基本是没味道的。
2. 日常限糖:
很多人给老人送零食喜欢买一些蛋糕,原因是蛋糕松软,微甜,老人也比较爱吃。但是,含糖高的食品主要就是米、面、糕点等。所以,最好不吃或少吃油饼、油条、炸糕、奶油蛋糕、巧克力、奶类雪糕等。
3. 限脂:
我爷爷特别爱吃肉,无肉不欢,不知道这跟他的老年痴呆有没有直接关系。不过,给高血压患者的每天肉类应该控制在75克以内(远不到半斤),就算老人家特别爱吃肉也要帮忙控制。
4. 可以吃什么?——多吃果蔬
很多饮食指南都说要多吃果蔬,但是果蔬要吃多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摄入300-500g蔬菜,而高血压患者更要加量。每天需要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都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来满足。但是要注意——吃西柚、喝西柚汁可能导致某些降压药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显著升高,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产生危险。
5. 老人不在身边,又没法每天给买果蔬怎么办?
可以尝试果蔬杂粮粉,或者冻干果蔬。冻干果蔬会保留果蔬的营养成分,但是老人牙齿不好的话就比较麻烦。果蔬杂粮粉就比较方便一些,一般都是用温水冲泡以后直接就可以喝了。我最早是给奶奶买过一些核桃黑米粉,但是没注意成分,糖分太高了。上次回家给奶奶买了百肽疏心的果蔬杂粮粉,成分里面也没有看到禁忌的水果就很放心。但是没想到这东西还有帮助降压的作用,现在奶奶血压就挺稳定的。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敬老院的老人吃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画家80岁生子 浏览:40
江苏农民补缴养老保险 浏览:917
台湾上校退休金 浏览:165
养生中心都是做什么工作 浏览:779
体检报告说主动脉硬化怎么办 浏览:501
体检挂号挂什么科室 浏览:583
判处缓刑能否领退休金 浏览:542
青岛市退休教师涨工资 浏览:362
80岁超模奶奶 浏览:492
60岁来了月经问医生 浏览:962
老年痴呆体罚 浏览:234
艺术类考试父母不答应怎么办 浏览:17
去计生站体检都需要什么 浏览:179
我很不孝顺父母 浏览:466
广丰养老保险查询 浏览:938
培训班如何解读父母心结 浏览:93
适合老年人的洗面奶 浏览:65
老人身份证遗失怎么处理 浏览:481
安庆社保养老保险查询个人账户 浏览:612
敬老院的老人吃什么 浏览:633